正在阅读:

快手、B站、腾讯动漫入局,竖屏漫剧还是蓝海赛道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快手、B站、腾讯动漫入局,竖屏漫剧还是蓝海赛道吗?

竖屏动漫短剧进行到哪一步了?

文 | DataEye研究院

动态漫、AIGC短剧等动漫短剧近期在剧查查社区内交易频繁,剧本交易需求持续攀升。

前段时间,DataEye曾报道过关于沙雕动画短剧在红果短剧app大量上线。接着B站、腾讯漫画、抖音等平台也陆续推出关于动漫短剧的相关补贴政策,大力押注动漫短剧赛道!

根据快手磁力引擎公布的数据,网易羚羊已经实现单部漫剧消耗破百万。酱油和友和也公布了动漫短剧实现单日消耗破150万的战报!

不少制作方表示,“感觉行业整体创作进入瓶颈期,制作越来越精品但爆款的概率越来越低!暑期档竞争压力可能比平常更激烈!”

今年暑期档,会是动漫短剧崛起的关键节点吗?

一、站在短剧的肩膀上

动态漫进入中国市场已经将近十年了,曾经一度被视为国漫崛起的“潜力股”,也成为过网文,漫画IP拓展ACG粉丝的主要方式,却一直处于不尴不尬的位置。

流畅度不高,帧数低、动作效果有限,曾经是二次元观众对它最大的评价。而随着动漫效果制作技术的提高和AI辅助创作工具的出现,这一问题逐渐得到改善,并且收获了更多泛二次元观众的喜爱。

如今的动态漫在短剧和竖屏内容的影响下衍生出了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漫剧/动漫短剧”。

(一)类型更多元

从类型来看,当前的动漫短剧主要有四种类型:

第一类是在传统番剧和格子漫画基因下延伸出的2D动态漫或PPT动态漫,是早期动态漫的主要形式,但目前此类内容的市场关注度正在逐渐减少。

第二类是游戏CG衍生的漫剧。以UGC和PUGC内容为主,通过游戏编辑器生成的动漫短剧,已经逐渐从游戏IP衍生物逐渐发展成独立的短剧内容。

第三类是原创的AIGC动漫短剧。受益于可灵AI等大模型工具在创作全流程的渗透,文生图、图生视频等技术使得创作成本大幅下降,AIGC动漫短剧的产量正在不断增加。

第四类是完全诞生于短视频时代下的动画短剧。在风格上融合了短视频平台的魔性配音、夸张表情包等爆款逻辑。

(二)人群更广泛

而从快手平台的动漫短剧用户兴趣来看,动漫短剧的观看用户的垂类一级兴趣是二次元和游戏,其中二次元居多,占比达76.79%,男频动漫短剧的用户画像与快手月活的重合度达70%以上,女频动漫短剧的用户画像与快手月活的重合度超60%。

作为一种结合了动漫和短剧的新内容产物,漫剧天然契合短剧短视频平台用户的碎片化、娱乐化的消费习惯。

从用户画像来看,当前快手短剧的活跃用户呈现出两极特点,除了30岁以上的中青年群体外,25岁以下的青年群体的占比正在不断增高,与二次元用户逐渐出现重合。人群的不断扩展给动漫短剧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

短剧人群和漫剧人群正在不断融合,未来漫剧用户和短剧用户的重叠度会更高,这才是符合当期短视频内容消费的发展趋势,也是短视频平台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三)题材储备更丰富

古风权谋、甜宠、穿越、宅斗等题材内容是动漫和短剧共有的品类,但此前女频内容在动漫中占比并不高,男频玄幻、脑洞、异世界、逆袭等题材长期霸主内容动漫市场。随着二次元用户的泛化,女性用户的比例正在不断提高,漫剧市场需要更多的女频内容来满足女性用户的需求。

短剧的优势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根据DataEye-ADX行业版数据显示,2025年Q1题材热力值中,男频热力值总额约16.85亿,女频约40.29亿,男频短剧在投短剧数为914部,女频在投短剧数为2371部。真人短剧大量的高热女频内容给动漫短剧的改编提供了充足的题材储备。

“目前的投流情况来看,女频、古风、甜宠类题材在未来是更稀缺更具优势的!”一位动漫短剧投流方向我们介绍,此类题材的动漫短剧在节奏和内容上都更接近短剧,在素材投放是可以借用短剧的模型和特征来帮助它快速起量,破圈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四)制作成本更可控

今年以来,真人短剧制作的人力成本不断升高。据制片人朵朵介绍,今年有作品经验的短剧演员日薪普遍“涨价”到万元以上,场地费、开机费的价格也相应出现了增长,爆款承制的价格至少比去年涨了20%。

在制作上,动漫短剧的制作并不需要在拍摄、演员、服化道等方面投入过多,主要的支出是特效的制作和剧本的投入,在人力的投入上也更少,相较于真人演短剧带来的不可控因素,动态漫的制作成本是更加可控的。

一方面,竖屏画幅更聚焦核心叙事区域,减少无效场景绘制。另一方面,在剧本创作上,动漫短剧和真人短剧的叙事结构相差不大,可以借用改编短剧的剧本。这使得竖屏动漫短剧的开发成本大大降低。

而在投放方面,在短剧的基因上衍生出的动漫短剧不但可以在短剧的投放链路上进行链路优化还可以复用短剧的投流模型来进行人群挖掘。

二、竖屏动态漫走到了哪一步?

一位接近快手的短剧投手向我们透露,端午节期间,快手平台的动漫短剧大盘消耗接近日耗200万的一个水平,整体ROI趋向正比,头部剧集的ROI可以到达1以上的。“

这两年短剧的崛起,给漫剧的发展带来新的创作思路和更多的发展方向,短剧和短视频平台的这种竖屏快节奏表达也许更适合中国漫剧观众!”一短剧行业从业者向我们做出如此判断。

(一)数据层面

1、用户规模与消费力

据DataEye-ADX行业版数据,2025年上半年,动态漫短剧全网上线作品数量超1000部,仅5月的动态漫新剧就达214部。这背后其实是短剧用户对于动态漫此类“轻量化和强视觉”内容的需求井喷。

相较于真人短剧的被动接受,动漫短剧的用户更倾向于主打获取和传播。从快手平台热播的动漫短剧评论区来看,动漫短剧的用户不仅会主动搜索内容,还会在评论区“自发安利”,推动动漫短剧内容的二次传播。在快手#漫剧相关词条下,话题播放量超3亿,#触漫剧和#快看漫剧 相关话题分别为6.5亿和30.9亿。

据DataEye-ADX短剧版数据显示,今年在投动漫短剧热力值TOP5的短剧均超20W,其中《玩具店卖机甲我震惊了全世界》累计热力值超250W。TOP4的动漫短剧均为男频题材。而从受众群体来看,《玩具店卖机甲我震惊了全世界》的主要观众群为20-35岁男性。

而从消费能力来看,作为伴随互联网和动漫文化成长的“数字原住民”,二次元用户或泛二次元用户比短剧用户更有付费意愿。

据艾媒咨询数据预估,2024年泛二次元用户达5.03亿,接近网民规模的一半,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及周边市场规模达5977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快手已经拥有超2亿日活跃二次元用户,其中Z世代占比超过85%。庞大的用户群使用数据反馈、高活跃、高付费意愿的消费特质,让快手看到了竖屏动漫短剧的机会,而长期对动漫市场的深耕,也给快手漫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内容适配

“所有的短剧、游戏、动漫IP都可以用动漫短剧形式来大胆创作。”一位漫剧投流方表示,“虽然看过真人短剧的用户大概率不会再看一次同IP的动漫版,但他留下的人群画像和用户行为特征却可以帮助投放挖掘出更多的潜在用户,优化平台的推荐机制,所以说一些成功验证过的IP是更利于实现破圈的!”

从目前的跑量素材来看,当前跑量的漫剧素材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传统的横屏番剧的竖屏素材,另一类是更契合短视频节奏的原创竖屏漫剧。

1、节奏与信息密度的优化

“强冲突前置”和“碎片化叙事”的竖屏动漫短剧更加适配短视频用户的观看习惯。例如《全民诡异开局掌握零元购》在内容创作上大量采用近景和特写镜头,每5-10秒设置一个“钩子”(如主角技能觉醒、反派突袭等),通过密集的情绪刺激维持用户注意力。这种设计与传统横屏动画的渐进式铺垫形成鲜明对比,更符合Z世代追求“即时爽感”的看剧偏好。

2、题材适配的“差异化突围”

竖屏动态漫在题材上也与传统的动漫和真人短剧形成差异化竞争。动漫短剧继承了漫画的艺术风格,能精准还原异世界”“末世”等超现实题材的视觉张力,弥补真人短剧的特效短板。例如《玩具店卖机甲我震惊了全世界》中,机甲战斗场景利用竖屏的纵向空间展现机体细节,配合动态模糊特效,使画面张力比横屏版本提升40%。

三、谁押注动漫短剧暑期档?

在B站发布动漫短剧激励计划之后,快手也官宣了动漫短剧相关的政策。在快手的搜索广告位和banner位,开屏位都能看到关于漫剧的暑期预热广告。

据一位接近快手的人士透露,快手想用动漫短剧突破更年轻用户,再用短剧现存的用户去牵引漫剧行业做出一些适合30+女性的女频的漫剧,打破内容间的壁垒。

快手在24年下半年开始重点关注动态漫赛道,今年2月正式成立了专项小组,结合短视频生态和短剧特征将原有的动态漫业务泛化为漫剧,集中资源发力动漫短剧赛道。

(一)优化自建原生链路

结合近期热议的快手正式停止第三方微短剧小程序的商业推广和投放事件,不难发现,快手正在逐步引导第三方小程序微短剧广告主逐步迁移到快手小程序以及快手自建链路进行投放。

对于内容方来说,自建链路的整体数据都在内部,具备完善的前后链路数据和内容标签信息,可以直接利用多维数据来为内容方进行算法模型优化,提升投放的效率和效果。在原生链路上传至平台的普通作品,即使不投流也能被用户自然发现,投流后将获得更多曝光。

在投放策略层面,还针对漫剧进行了模型优化和组件优化,例如在短剧的投放模型加入漫剧的内容特征和用户行为数据,提升兴趣人群的匹配精准度。在组件样式是,也设计更多二次元风格化的组件,例如加入“一起追番”按钮、弹幕功能等,强化动漫氛围,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优化后的链路,对于用户而言,在观看动漫短剧更方便快捷。无论是付费内容还是免费内容,用户都无需多次跳转,在播放器内就可以完成观看,体验感更沉浸。

(二)联合制作方探索新生产模式

当下,可灵AI等AI工具的迅速崛起为部分不具备动漫效果制作的短剧内容制作方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在漫剧内容的生成效率、技术成本等方面得到了优化。

“所有的短剧、游戏、动漫IP都可以用动漫短剧形式来大胆创作。”一位漫剧投流方表示,“虽然看过真人短剧的用户大概率不会再看一次同IP的动漫版,但他留下的人群画像和用户行为特征却可以帮助投放挖掘出更多的潜在用户,优化平台的推荐机制,所以说一些成功验证过的IP是更利于实现破圈的!”

现有的传统动漫厂商可以尝试启用过去已经验证过的IP来进行动漫短剧化的改编,这是目前的短剧厂商和游戏厂商在做动漫短剧时最大的优势。

(三)押注暑期档

现有的动漫市场付费内容的占比极高,随着二次元用户的泛化和增长,以及动漫短剧的加入,未来的动漫短剧市场也会出现付费和免费“两分天下”的局面。

在漫剧方面,目前的合作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商业化投流;二是原生分账,即将漫剧授权给平台再通过达人分发或原生付费获取收益,未来动漫短剧构建更多元的变现生态。

动漫和短剧的创作边界正在不断拓展,这个短剧暑期档,或许能够颠覆人们对于动漫短剧的传统想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快手、B站、腾讯动漫入局,竖屏漫剧还是蓝海赛道吗?

竖屏动漫短剧进行到哪一步了?

文 | DataEye研究院

动态漫、AIGC短剧等动漫短剧近期在剧查查社区内交易频繁,剧本交易需求持续攀升。

前段时间,DataEye曾报道过关于沙雕动画短剧在红果短剧app大量上线。接着B站、腾讯漫画、抖音等平台也陆续推出关于动漫短剧的相关补贴政策,大力押注动漫短剧赛道!

根据快手磁力引擎公布的数据,网易羚羊已经实现单部漫剧消耗破百万。酱油和友和也公布了动漫短剧实现单日消耗破150万的战报!

不少制作方表示,“感觉行业整体创作进入瓶颈期,制作越来越精品但爆款的概率越来越低!暑期档竞争压力可能比平常更激烈!”

今年暑期档,会是动漫短剧崛起的关键节点吗?

一、站在短剧的肩膀上

动态漫进入中国市场已经将近十年了,曾经一度被视为国漫崛起的“潜力股”,也成为过网文,漫画IP拓展ACG粉丝的主要方式,却一直处于不尴不尬的位置。

流畅度不高,帧数低、动作效果有限,曾经是二次元观众对它最大的评价。而随着动漫效果制作技术的提高和AI辅助创作工具的出现,这一问题逐渐得到改善,并且收获了更多泛二次元观众的喜爱。

如今的动态漫在短剧和竖屏内容的影响下衍生出了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漫剧/动漫短剧”。

(一)类型更多元

从类型来看,当前的动漫短剧主要有四种类型:

第一类是在传统番剧和格子漫画基因下延伸出的2D动态漫或PPT动态漫,是早期动态漫的主要形式,但目前此类内容的市场关注度正在逐渐减少。

第二类是游戏CG衍生的漫剧。以UGC和PUGC内容为主,通过游戏编辑器生成的动漫短剧,已经逐渐从游戏IP衍生物逐渐发展成独立的短剧内容。

第三类是原创的AIGC动漫短剧。受益于可灵AI等大模型工具在创作全流程的渗透,文生图、图生视频等技术使得创作成本大幅下降,AIGC动漫短剧的产量正在不断增加。

第四类是完全诞生于短视频时代下的动画短剧。在风格上融合了短视频平台的魔性配音、夸张表情包等爆款逻辑。

(二)人群更广泛

而从快手平台的动漫短剧用户兴趣来看,动漫短剧的观看用户的垂类一级兴趣是二次元和游戏,其中二次元居多,占比达76.79%,男频动漫短剧的用户画像与快手月活的重合度达70%以上,女频动漫短剧的用户画像与快手月活的重合度超60%。

作为一种结合了动漫和短剧的新内容产物,漫剧天然契合短剧短视频平台用户的碎片化、娱乐化的消费习惯。

从用户画像来看,当前快手短剧的活跃用户呈现出两极特点,除了30岁以上的中青年群体外,25岁以下的青年群体的占比正在不断增高,与二次元用户逐渐出现重合。人群的不断扩展给动漫短剧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

短剧人群和漫剧人群正在不断融合,未来漫剧用户和短剧用户的重叠度会更高,这才是符合当期短视频内容消费的发展趋势,也是短视频平台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三)题材储备更丰富

古风权谋、甜宠、穿越、宅斗等题材内容是动漫和短剧共有的品类,但此前女频内容在动漫中占比并不高,男频玄幻、脑洞、异世界、逆袭等题材长期霸主内容动漫市场。随着二次元用户的泛化,女性用户的比例正在不断提高,漫剧市场需要更多的女频内容来满足女性用户的需求。

短剧的优势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根据DataEye-ADX行业版数据显示,2025年Q1题材热力值中,男频热力值总额约16.85亿,女频约40.29亿,男频短剧在投短剧数为914部,女频在投短剧数为2371部。真人短剧大量的高热女频内容给动漫短剧的改编提供了充足的题材储备。

“目前的投流情况来看,女频、古风、甜宠类题材在未来是更稀缺更具优势的!”一位动漫短剧投流方向我们介绍,此类题材的动漫短剧在节奏和内容上都更接近短剧,在素材投放是可以借用短剧的模型和特征来帮助它快速起量,破圈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四)制作成本更可控

今年以来,真人短剧制作的人力成本不断升高。据制片人朵朵介绍,今年有作品经验的短剧演员日薪普遍“涨价”到万元以上,场地费、开机费的价格也相应出现了增长,爆款承制的价格至少比去年涨了20%。

在制作上,动漫短剧的制作并不需要在拍摄、演员、服化道等方面投入过多,主要的支出是特效的制作和剧本的投入,在人力的投入上也更少,相较于真人演短剧带来的不可控因素,动态漫的制作成本是更加可控的。

一方面,竖屏画幅更聚焦核心叙事区域,减少无效场景绘制。另一方面,在剧本创作上,动漫短剧和真人短剧的叙事结构相差不大,可以借用改编短剧的剧本。这使得竖屏动漫短剧的开发成本大大降低。

而在投放方面,在短剧的基因上衍生出的动漫短剧不但可以在短剧的投放链路上进行链路优化还可以复用短剧的投流模型来进行人群挖掘。

二、竖屏动态漫走到了哪一步?

一位接近快手的短剧投手向我们透露,端午节期间,快手平台的动漫短剧大盘消耗接近日耗200万的一个水平,整体ROI趋向正比,头部剧集的ROI可以到达1以上的。“

这两年短剧的崛起,给漫剧的发展带来新的创作思路和更多的发展方向,短剧和短视频平台的这种竖屏快节奏表达也许更适合中国漫剧观众!”一短剧行业从业者向我们做出如此判断。

(一)数据层面

1、用户规模与消费力

据DataEye-ADX行业版数据,2025年上半年,动态漫短剧全网上线作品数量超1000部,仅5月的动态漫新剧就达214部。这背后其实是短剧用户对于动态漫此类“轻量化和强视觉”内容的需求井喷。

相较于真人短剧的被动接受,动漫短剧的用户更倾向于主打获取和传播。从快手平台热播的动漫短剧评论区来看,动漫短剧的用户不仅会主动搜索内容,还会在评论区“自发安利”,推动动漫短剧内容的二次传播。在快手#漫剧相关词条下,话题播放量超3亿,#触漫剧和#快看漫剧 相关话题分别为6.5亿和30.9亿。

据DataEye-ADX短剧版数据显示,今年在投动漫短剧热力值TOP5的短剧均超20W,其中《玩具店卖机甲我震惊了全世界》累计热力值超250W。TOP4的动漫短剧均为男频题材。而从受众群体来看,《玩具店卖机甲我震惊了全世界》的主要观众群为20-35岁男性。

而从消费能力来看,作为伴随互联网和动漫文化成长的“数字原住民”,二次元用户或泛二次元用户比短剧用户更有付费意愿。

据艾媒咨询数据预估,2024年泛二次元用户达5.03亿,接近网民规模的一半,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及周边市场规模达5977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快手已经拥有超2亿日活跃二次元用户,其中Z世代占比超过85%。庞大的用户群使用数据反馈、高活跃、高付费意愿的消费特质,让快手看到了竖屏动漫短剧的机会,而长期对动漫市场的深耕,也给快手漫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内容适配

“所有的短剧、游戏、动漫IP都可以用动漫短剧形式来大胆创作。”一位漫剧投流方表示,“虽然看过真人短剧的用户大概率不会再看一次同IP的动漫版,但他留下的人群画像和用户行为特征却可以帮助投放挖掘出更多的潜在用户,优化平台的推荐机制,所以说一些成功验证过的IP是更利于实现破圈的!”

从目前的跑量素材来看,当前跑量的漫剧素材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传统的横屏番剧的竖屏素材,另一类是更契合短视频节奏的原创竖屏漫剧。

1、节奏与信息密度的优化

“强冲突前置”和“碎片化叙事”的竖屏动漫短剧更加适配短视频用户的观看习惯。例如《全民诡异开局掌握零元购》在内容创作上大量采用近景和特写镜头,每5-10秒设置一个“钩子”(如主角技能觉醒、反派突袭等),通过密集的情绪刺激维持用户注意力。这种设计与传统横屏动画的渐进式铺垫形成鲜明对比,更符合Z世代追求“即时爽感”的看剧偏好。

2、题材适配的“差异化突围”

竖屏动态漫在题材上也与传统的动漫和真人短剧形成差异化竞争。动漫短剧继承了漫画的艺术风格,能精准还原异世界”“末世”等超现实题材的视觉张力,弥补真人短剧的特效短板。例如《玩具店卖机甲我震惊了全世界》中,机甲战斗场景利用竖屏的纵向空间展现机体细节,配合动态模糊特效,使画面张力比横屏版本提升40%。

三、谁押注动漫短剧暑期档?

在B站发布动漫短剧激励计划之后,快手也官宣了动漫短剧相关的政策。在快手的搜索广告位和banner位,开屏位都能看到关于漫剧的暑期预热广告。

据一位接近快手的人士透露,快手想用动漫短剧突破更年轻用户,再用短剧现存的用户去牵引漫剧行业做出一些适合30+女性的女频的漫剧,打破内容间的壁垒。

快手在24年下半年开始重点关注动态漫赛道,今年2月正式成立了专项小组,结合短视频生态和短剧特征将原有的动态漫业务泛化为漫剧,集中资源发力动漫短剧赛道。

(一)优化自建原生链路

结合近期热议的快手正式停止第三方微短剧小程序的商业推广和投放事件,不难发现,快手正在逐步引导第三方小程序微短剧广告主逐步迁移到快手小程序以及快手自建链路进行投放。

对于内容方来说,自建链路的整体数据都在内部,具备完善的前后链路数据和内容标签信息,可以直接利用多维数据来为内容方进行算法模型优化,提升投放的效率和效果。在原生链路上传至平台的普通作品,即使不投流也能被用户自然发现,投流后将获得更多曝光。

在投放策略层面,还针对漫剧进行了模型优化和组件优化,例如在短剧的投放模型加入漫剧的内容特征和用户行为数据,提升兴趣人群的匹配精准度。在组件样式是,也设计更多二次元风格化的组件,例如加入“一起追番”按钮、弹幕功能等,强化动漫氛围,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优化后的链路,对于用户而言,在观看动漫短剧更方便快捷。无论是付费内容还是免费内容,用户都无需多次跳转,在播放器内就可以完成观看,体验感更沉浸。

(二)联合制作方探索新生产模式

当下,可灵AI等AI工具的迅速崛起为部分不具备动漫效果制作的短剧内容制作方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在漫剧内容的生成效率、技术成本等方面得到了优化。

“所有的短剧、游戏、动漫IP都可以用动漫短剧形式来大胆创作。”一位漫剧投流方表示,“虽然看过真人短剧的用户大概率不会再看一次同IP的动漫版,但他留下的人群画像和用户行为特征却可以帮助投放挖掘出更多的潜在用户,优化平台的推荐机制,所以说一些成功验证过的IP是更利于实现破圈的!”

现有的传统动漫厂商可以尝试启用过去已经验证过的IP来进行动漫短剧化的改编,这是目前的短剧厂商和游戏厂商在做动漫短剧时最大的优势。

(三)押注暑期档

现有的动漫市场付费内容的占比极高,随着二次元用户的泛化和增长,以及动漫短剧的加入,未来的动漫短剧市场也会出现付费和免费“两分天下”的局面。

在漫剧方面,目前的合作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商业化投流;二是原生分账,即将漫剧授权给平台再通过达人分发或原生付费获取收益,未来动漫短剧构建更多元的变现生态。

动漫和短剧的创作边界正在不断拓展,这个短剧暑期档,或许能够颠覆人们对于动漫短剧的传统想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