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览商业 刘淑娟 蒙嘉怡
编辑|杨宇
在经历价格战与同质化内卷后,2025年茶饮行业加速转向价值竞争,深耕产品,健康化、情绪营销与场景细分成为破局关键。而头部茶饮品牌的新品动态,往往是行业趋势的缩影。
近日,茶咖观察统计了门店排名前十的茶饮品牌,2025年上半年的新品上新情况。发现,对比往年,活跃度丝毫不减,各个品牌保持着自身风格的同时,也推出了不少特色产品。
沪上阿姨最多,霸王茶姬最少
据茶咖观察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门店数量TOP10的茶饮品牌共推出了232款新品,平均每天上新1.3款产品,其中包含32款回归品和200款真正意义上的新品。
从数量上来看,沪上阿姨上新数量最多,包括45款新品、1款回归产品;其次是茶百道,推出了37款新品,回归了5款产品;最少的是霸王茶姬,推出4款新品,返场了3款产品。
而回归产品分为两种,一是季节性限定返场,二是对经典产品进行配方、原料的升级。
这类返场产品多为果茶,根据水果时令变化回归。蓝莓、水蜜桃等当季水果上市时,蜜雪冰城的蓝莓果粒茶、茶百道的桃桃乌龙等产品就会重新推出。
而像霸王茶姬的醒时春山(茶基底为龙井茶)、古茗的西子龙井春这类产品,也会顺着应季茶底的节奏返场。
沪上阿姨则对绿豆牛乳冰进行了升级回归,改为超浓绿豆牛乳冰。相比去年,此次作为主原料的绿豆加量了100g,口感更加浓郁。
从时间上看,4月份新品数量最多,高达58款;随后的5月和六月各有 42 款和 46 款新品上市。1-2月受春节影响,上新数量最少。整体而言,上半年头部品牌保持了高频上新的活力。
果茶稳坐C位,果蔬茶遇冷
2025年上半年,头部茶饮品牌的新品品类布局呈现出鲜明的季节导向与品牌特色,且不同品类的热度与集中度分化明显。果茶、轻乳茶、奶茶构成前三梯队,合计占比77%,成为市场主流。
在果茶品类,上半年10个品牌共上新83款新品,且多于4-6月上市。如茶百道上新19款果茶;沪上阿姨推出17款果茶新品;古茗也推出了14款果茶新品。4-6月正值天气逐渐转热,消费者更倾向于清爽、解渴的饮品,果茶正好符合这一需求特点。
其次为轻乳茶与奶茶,分别为39款和32款。今年轻乳茶被提及的频率挺高,而且从市场反响来看,消费者们表现出对水果轻乳茶的偏爱。茶咖观察注意到,霸王茶姬今年推出了多款水果轻乳茶,如夏梦玫珑、轻因 花田乌龙、万象春和等。
随后,咖啡新品数量排在第4位。在15款咖啡新品中,古茗成为该赛道的绝对主导者,贡献了其中9款,占比60%。
古茗今年押注咖啡赛道的态势明显,上半年推新中,咖啡占比23.08%,覆盖全国7600+门店,并凭借门店规模跻身现制咖啡全国前五。6月签约吴彦祖为咖啡品质合伙人并启动“全场咖啡8.9元”活动,进一步推高其咖啡产品的热度。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去年,今年上半年果蔬茶的热度大幅下降。
2024年,这10家茶饮品牌相继推出近50款果蔬饮品,主打健康牌,其中不乏现象级爆品;而2025年上半年,仅推出了10款果蔬茶,其中沪上阿姨推出4款,CoCo都可推出3款,茶百道、益禾堂和喜茶各推出1款。
尽管果蔬茶数量下降,但头部品牌正从“跟风”转向“真健康”,通过原料升级与技术提效深化健康属性。例如,喜茶1月推出的“去油纤体瓶”,创新加入荷叶,搭配羽衣甘蓝与油柑叶。
此外,细分品类的创新同样亮眼:蜜雪冰城、沪上阿姨、茶百道共推出10 款酸奶新品;茶百道的 “蜜瓜冰淇淋” 贴合夏季需求,顺应 “冰淇淋+茶” 趋势;沪上阿姨独家推出葡萄气泡冰萃、苹果气泡冰萃,以气泡水品类打造差异化。
从茶底到奶基底,地域特色与风味升级并行
深入分析产品原料构成,可清晰看到品牌在风味研发与市场对接上的策略。
茶基底方面,经典与创新并存。茶饮品牌们选用了6种茶底,其中使用最多的是花茶,其次是绿茶、乌龙茶;使用最少的是黑茶。
首先,花茶在今年被多次应用。有67款新品使用了花香元素,其中茉莉花使用次数最多,山茶花次之,玫瑰花、桂花、白兰花、洛神花则比较少见。值得一提的是,果茶品类用花香元素最多,共有38款果茶新品使用了花香茶基底。
从具体产品来看,茉莉花茶广泛应用——有54款产品都选用了茉莉花茶作为基底。它是较为常用的茶基底,如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茶百道等多个品牌都有以茉莉花茶为基底的新品,因其香气清新,能很好地与各种水果、奶基底搭配。
益禾堂5月推出的玫瑰轻醋杯、超A养颜杯,在原料中融入了玫瑰醋;CoCo 都可4月上新的空谷白兰轻乳茶,选用白兰花作为风味元素;茶百道于1月推出的耙耙杠上花加入了桂花酱,3月的洛神梅子柠檬茶则使用了洛神花。
其次,部分茶底的使用呈现出明显的季节特征。
如乌龙茶,春季多推出花香调乌龙(如山茶花乌龙、蜜桃乌龙),夏季则侧重果香型乌龙(如蜜瓜乌龙、白桃乌龙),上半年共有19款产品使用了乌龙茶,通过风味与季节的适配强化饮用场景感。
龙井茶则作为“春茶”代表,共有10款新品上市,主要在3月底至4月初集中爆发,沪上阿姨、霸王茶姬、喜茶都在此期间共相继推出龙井茶新品;不过CoCo都可在6月底也推出了龙井43纯茶及其轻乳茶版两款龙井新品。
最后,除了常见茶底,特色茶种的运用也成为差异化亮点。竹香乌龙、薄荷茶等特色茶底出现都体现了差异化的产品策略。
茶咖观察还发现,较多的品牌选用了地域茶种,强调产地概念,如霸王茶姬“太湖碧螺春”、书亦烧仙草“福建安溪乌龙茶”、茶百道“武夷大红袍”等,均表现出对产地特色与产品品质的重视。
奶基底的布局思路也很明确,基础款与特色款互补。
生牛乳作为基础原料,在轻乳茶、奶茶等品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据统计,有60 款产品选用了基础款生牛乳,古茗、沪上阿姨、茶百道等多个品牌的多款产品均以其为基底,为饮品带来浓郁的奶香和丰富的口感。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特色口味的追求,生椰乳也越来越受欢迎,尤其在夏季饮品中较为常见。上半年共有10款新品使用了生椰乳,如古茗6月新品Good轻椰拿铁、沪上阿姨6月新品生椰芒芒清补凉、益禾堂6月新品胡萝卜芒芒椰等,营造出清爽、椰香的风味。
部分品牌采用特色奶基底打造独特卖点,如喜茶的牦牛乳、茶百道C3云绒轻乳、CoCo 都可的冰博克等,值得关注的是,喜茶5月推出的芝士咸酪藏茶成为十大品牌中,唯一的咸口奶茶新品——不过茉莉奶白、茶话弄等品牌此前亦有尝试。
水果顺势而上,地域植物出圈
水果与植物原料作为饮品风味的重要载体,其使用方式反映了品牌对消费者需求的把握—— 水果依托时令特色赢得喜爱,植物原料则通过地域化差异打造记忆点,二者共同构成了原料创新的关键环节。
上半年的新品中共使用了33 款水果,不同水果的应用频次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柠檬的使用最为广泛,共有32款新品加入了柠檬;苹果次之,应用于19款新品中;而木瓜、猕猴桃、橙子等水果的使用则较为少见,每种仅在 1 款新品中出现。
具体而言,水果的使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如3、4月份莓果表现亮眼,共有15款主打莓果的新品上市,主要选用了草莓、不老莓、蓝莓、树莓等;5月为杨梅季,也有16款以杨梅为特色的产品上新。
到了6月,以水蜜桃为主的饮品逐渐增多,仅5月底与6月初期间,就上新了7款(上半年共13款)如古茗超A芝士桃桃、桃桃乌龙冰、书亦烧仙草仙桃乌龙撞奶、喜茶多肉桃李等,符合消费者对当季新鲜水果的偏好。
而葡萄、柠檬、凤梨等水果在多个品牌和不同时间段都有使用,属于热门水果。其中,香水柠檬的使用超过了普通黄柠檬。据了解,黄柠檬的采购价格从今年4月中开始上涨,加之黄柠檬对于消费者而言过于常见,也许这正是品牌们选择用香水柠檬体现差异的原因之一。
此外,一些新奇水果如芭乐、西梅、黄皮等也逐渐出现在茶饮中,满足了消费者对新鲜口味的探索需求,如喜茶奇香黄皮桃、沪上阿姨西瓜芭乐小铁等。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些茶饮品牌使用香料来增味,包括姜黄(古茗“大橘姜黄”)、南姜(喜茶“南姜甘草芭乐瓶”),提升了茶饮口味的层次感。
除了水果,植物原料主打地域破圈。茶百道的木姜子系列、CoCo 都可的超级沙棘杯、喜茶的藏茶,都是将区域特色风味推向全国,实现“小众风味大众化”。这些原料不仅增添了健康属性或独特风味,更成为品牌讲述产品故事、建立差异化认知的重要元素。
2025年上半年,茶饮行业在价值竞争的主线下,健康化与差异化成为核心焦点。
头部品牌通过高频上新,在原料端展开多维创新:茶基底兼顾经典与特色,在地域上找差异,利用花香增加口感层次;奶基底在稳固主流基础上继续向外探索,同时不吝升级;水果应用紧扣时令并引入新奇选择;香料与地域化植物原料则不断拓宽风味边界。
未来,品牌若想持续突围,需更紧密地围绕时令供应链和健康消费需求,构建“特色化茶底+稀缺性水果+升级乳品”的产品竞争力体系,方能在价值竞争的赛道中占据主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