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百度创始人之一雷鸣:AI在全球会形成中美两极格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百度创始人之一雷鸣:AI在全球会形成中美两极格局

“从全球的发展来看,AI在全球统一发展,但总的来说,会形成以中美两国为主力的两极格局。而其他国家与中美两国的对比,其发展优势会相对较弱些。”

本期观察家:百度创始人之一、酷我音乐创始人、北京大学大数据与机器学习中心联合主任 雷鸣

如今,人工智能(AI)正在给各行各业带来深刻的变化,也在更多的细分领域有了不同进展。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这次全球性的人工智能浪潮中,正以主角的身份出现。

那么具体来说,已呈现哪些细分领域会首当其冲受到人工智能直接的颠覆性影响?面对AI人才的稀缺,企业和大学应有怎样的人才培养体系?就这些问题,本期凤凰文创观察家——百度创始七剑客之一、北京大学大数据与机器学习中心联合主任雷鸣为我们做出解读。

人工智能在全球会形成中美两极格局

凤凰文创:谈到AI的发展格局,很多人都会把中国与美国相对比。您认为两国在AI的发展上各自有怎样的优势?

雷鸣:从全球的发展来看,AI在全球统一发展,但总的来说,会形成以中美两国为主力的两极格局。而其他国家与中美两国的对比,其发展优势会相对较弱些。

美国主要有技术的优势,拥有着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和人才,包括世界上顶级的科技公司也在美国。所以说在科研的理论和算法上,美国在全球是最前沿的。

而中国的优势在于其落地的市场十分庞大,简而言之就是有消费群体和用户的优势,那么这意味着中国的市场拥有大量的数据,美国的则相对小些。在AI的科研方面,据说目前中国AI方面的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了,但其实在质量上还需加强。

整体来看,在理论研究上,美国十分有优势。但在落地上,中国比美国更有优势。就像过去我们经常说“copy to China”,而现在很多国外企业说”copy from China”。总而言之,中美两国的AI发展,会在全球起到引领作用。

AI将对四个产业直接产生颠覆性影响

凤凰文创: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十分迅速,带动了各个产业的升级转型,您认为在未来几年,哪些细分领域会首当其冲受到人工智能直接的颠覆性影响?

雷鸣:AI这项技术就像互联网这些底层技术一样,提升了各大产业的劳动效率。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它几乎对所有的产业都产生了根本性的、甚至是颠覆性影响。但整体来看的话,我们发现一些比较明确的产业,在最近的五年会有一个不错发展。总的来说,主要有四大细分领域:

第一个是自动驾驶领域。按照目前很多公司的发展路径来看,五年之后自动驾驶汽车是可以落地上路的,但产量应该不会太大。

第二个产业是医疗。比如说最近我们有很多公司在做医学影像、用AI辅助诊断、手术机器人等方面都会有不错的进展。

第三个就是智能交互领域。比如说智能家居的落地应用。未来家里的冰箱可以与人对话,虽然听起来很科幻,但其实在未来五年左右会有很不错的落地应用效果。

第四个是工业的制造领域。现在我们都说工业4.0,硬件与智能技术的结合,机器有了更强的灵活度或者学习技能,带来制造业质量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从而助力很多的传统制造业被逐渐改变。

此外,其他产业也会陆陆续续被影响,比如说农业、教育、安全防御等方面也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AI人才培养天然需要学术与产业的结合

凤凰文创:目前您在北京大学担任大数据与机器学习中心的联合主任,您怎样看待中国当前AI人才的现状?对AI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改革有怎样的建议?

雷鸣:现在的社会发展很快。过去在人才积累和社会发展方面可以同步,而现在不是了,具有跳跃性。比如说我们看到在互联网发展早期互联网人才的稀缺,包括到了后来的移动互联网时期,安卓系统、iOS系统等开发工程师也十分稀缺,那么现在到了AI时期,AI的人才需求量也是极大的。

值得注意的是,AI对人才的要求有特殊性。比如说它需要有深厚的数学、计算机算法等方面的功底,没有这些基础是很难达到要求的,这些也不是简单去上培训班就可以学会的。这就导致在未来的5-10年内,在人工智能人才供应方面会呈现一个高度紧张、高度稀缺的状态。

这也是我在北大授课的原因。我们期望在学校里加大对AI人才的投入和培养,在这种培养过程中不只是做纯粹的学术,而是尽早的把学术和产业结合。

因为与其他专业相比,AI对产学研的协作有不同的要求。过去产学研如果分开的话,影响不是很大,顶多研究方面可以偏理论化。但AI不一样,它需要数据,而学校是没有数据的。所以说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把学术和AI产业分开的话,AI科研和人才培养就会面临非常大的瓶颈和障碍。

比如说我们可以看到现在谷歌和斯坦福等大学有很多的合作,Facebook也是这样。目前很多大学教授也是既在大学任职,又在企业有职位,这种产业与学校的结合会成为产学研的一种新的生态方式。

总之,产业与学校的结合会推动AI产业的进步。人工智能是社会发展的趋势,那么我们希望能成为这个时代的创造者,成为整个社会变革的一份子。

策划/采写:李海丹    编辑:李靖

┏本文由凤凰文创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署名

┗与我们互动,请关注微信公号“凤凰文创洞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百度创始人之一雷鸣:AI在全球会形成中美两极格局

“从全球的发展来看,AI在全球统一发展,但总的来说,会形成以中美两国为主力的两极格局。而其他国家与中美两国的对比,其发展优势会相对较弱些。”

本期观察家:百度创始人之一、酷我音乐创始人、北京大学大数据与机器学习中心联合主任 雷鸣

如今,人工智能(AI)正在给各行各业带来深刻的变化,也在更多的细分领域有了不同进展。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这次全球性的人工智能浪潮中,正以主角的身份出现。

那么具体来说,已呈现哪些细分领域会首当其冲受到人工智能直接的颠覆性影响?面对AI人才的稀缺,企业和大学应有怎样的人才培养体系?就这些问题,本期凤凰文创观察家——百度创始七剑客之一、北京大学大数据与机器学习中心联合主任雷鸣为我们做出解读。

人工智能在全球会形成中美两极格局

凤凰文创:谈到AI的发展格局,很多人都会把中国与美国相对比。您认为两国在AI的发展上各自有怎样的优势?

雷鸣:从全球的发展来看,AI在全球统一发展,但总的来说,会形成以中美两国为主力的两极格局。而其他国家与中美两国的对比,其发展优势会相对较弱些。

美国主要有技术的优势,拥有着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和人才,包括世界上顶级的科技公司也在美国。所以说在科研的理论和算法上,美国在全球是最前沿的。

而中国的优势在于其落地的市场十分庞大,简而言之就是有消费群体和用户的优势,那么这意味着中国的市场拥有大量的数据,美国的则相对小些。在AI的科研方面,据说目前中国AI方面的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了,但其实在质量上还需加强。

整体来看,在理论研究上,美国十分有优势。但在落地上,中国比美国更有优势。就像过去我们经常说“copy to China”,而现在很多国外企业说”copy from China”。总而言之,中美两国的AI发展,会在全球起到引领作用。

AI将对四个产业直接产生颠覆性影响

凤凰文创: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十分迅速,带动了各个产业的升级转型,您认为在未来几年,哪些细分领域会首当其冲受到人工智能直接的颠覆性影响?

雷鸣:AI这项技术就像互联网这些底层技术一样,提升了各大产业的劳动效率。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它几乎对所有的产业都产生了根本性的、甚至是颠覆性影响。但整体来看的话,我们发现一些比较明确的产业,在最近的五年会有一个不错发展。总的来说,主要有四大细分领域:

第一个是自动驾驶领域。按照目前很多公司的发展路径来看,五年之后自动驾驶汽车是可以落地上路的,但产量应该不会太大。

第二个产业是医疗。比如说最近我们有很多公司在做医学影像、用AI辅助诊断、手术机器人等方面都会有不错的进展。

第三个就是智能交互领域。比如说智能家居的落地应用。未来家里的冰箱可以与人对话,虽然听起来很科幻,但其实在未来五年左右会有很不错的落地应用效果。

第四个是工业的制造领域。现在我们都说工业4.0,硬件与智能技术的结合,机器有了更强的灵活度或者学习技能,带来制造业质量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从而助力很多的传统制造业被逐渐改变。

此外,其他产业也会陆陆续续被影响,比如说农业、教育、安全防御等方面也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AI人才培养天然需要学术与产业的结合

凤凰文创:目前您在北京大学担任大数据与机器学习中心的联合主任,您怎样看待中国当前AI人才的现状?对AI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改革有怎样的建议?

雷鸣:现在的社会发展很快。过去在人才积累和社会发展方面可以同步,而现在不是了,具有跳跃性。比如说我们看到在互联网发展早期互联网人才的稀缺,包括到了后来的移动互联网时期,安卓系统、iOS系统等开发工程师也十分稀缺,那么现在到了AI时期,AI的人才需求量也是极大的。

值得注意的是,AI对人才的要求有特殊性。比如说它需要有深厚的数学、计算机算法等方面的功底,没有这些基础是很难达到要求的,这些也不是简单去上培训班就可以学会的。这就导致在未来的5-10年内,在人工智能人才供应方面会呈现一个高度紧张、高度稀缺的状态。

这也是我在北大授课的原因。我们期望在学校里加大对AI人才的投入和培养,在这种培养过程中不只是做纯粹的学术,而是尽早的把学术和产业结合。

因为与其他专业相比,AI对产学研的协作有不同的要求。过去产学研如果分开的话,影响不是很大,顶多研究方面可以偏理论化。但AI不一样,它需要数据,而学校是没有数据的。所以说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把学术和AI产业分开的话,AI科研和人才培养就会面临非常大的瓶颈和障碍。

比如说我们可以看到现在谷歌和斯坦福等大学有很多的合作,Facebook也是这样。目前很多大学教授也是既在大学任职,又在企业有职位,这种产业与学校的结合会成为产学研的一种新的生态方式。

总之,产业与学校的结合会推动AI产业的进步。人工智能是社会发展的趋势,那么我们希望能成为这个时代的创造者,成为整个社会变革的一份子。

策划/采写:李海丹    编辑:李靖

┏本文由凤凰文创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署名

┗与我们互动,请关注微信公号“凤凰文创洞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