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珍 闫桂花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接下来,要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中央政治局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其中与经济相关的会议通常在4月、7月和12月召开,三次会议分别对应部署开年后、下半年和来年的经济工作。
会议充分肯定了今年上半年的经济表现。会议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有力有效防范化解,民生兜底保障进一步加强,我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
今年上半年,我国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5%左右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不过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比如外部贸易环境不确定性较大、内部供强需弱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的基础尚不牢固。因此,会议表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方面,会议表示,要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货币政策方面,要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会议还强调,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界面新闻表示,会议提出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这既是基于当前形势,也着眼未来动态的形势,政策力度与形势发展是互动的。
他说,从当前形势看,经济运行平稳,波动较小,因此政策的着力点主要在于落实既定财政货币金融政策,加力力度和时机取决于下半年的新变化。今年二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2%,较一季度同比仅下降0.2个百分点,这明显不同于去年上半年,因此会议强调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和“落实落细”既定的财政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适时加力’的时机和力度主要取决于下半年关税战对出口的影响程度、房地产止跌情况。”罗志恒说。
他表示,下半年经济运行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面临透支效应和高基数,房价下跌可能导致居民财富缩水进而减少消费;二是中美关税战进入“暂时休战期”和“谈判期”,但美对华实际关税税率高达40%,前期抢出口效应逐步消退,特朗普对东南亚、墨西哥等加征关税围堵中国转出口,出口企业和从业人员可能面临压力;三是房地产止跌回稳的基础不牢固,5月以来房地产销售、投资和价格再度下行,对消费、投资和财政收入产生影响;四是地方财政形势总体仍处紧平衡,上半年经济增长的背后是财政积极靠前发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下半年财政资源支持经济的力度。
罗志恒表示,下半年有必要继续加快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剩余额度的发行和使用,更好发挥扩投资、促消费的政策效果。此外,可根据形势的需要动态调整预算,扩大财政支出,对冲关税战可能引发的外需下滑风险,稳定经济增长;及时纾困救助外贸等受损行业,解决重大冲击下可能的失业问题;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可扩围至服务消费,促进服务业繁荣;启动新一轮有效益的投资计划,重点支持东部地区;探索增发国债,在中央层面成立“房地产稳定基金”,先期规模可在2万亿元左右,专项用于保交楼、收购房企存量闲置土地等,缓解房企流动性压力,释放强烈的信号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推动“国资—财政—社保”联动改革,在不增加财政负担的基础上,增加国资收益上缴财政并专项用于社保体系建设,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降低其预防性储蓄需求、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货币政策方面,和今年4月的政治局会议比较来看,本次会议没有提“降准降息”,这应该和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动能偏强有关。分析师表示,虽然此次政治局会议没提“降准降息”,但下半年央行依然可能再度降准降息。今年上半年,央行分别降息1次、降准1次。
第三方宏观政策研究机构Fost首席宏观经济学家冯建林对界面新闻表示,会议要求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这还是隐含了降息的意思。“我们预计,等到三季度末、四季度初的时候,经济减速压力可能相对明显,到时候,可以考虑调整货币政策。”冯建林说。
在阐述了政策面后,会议首先强调“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这说明扩大内需依然是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会议表示,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扩大有效投资。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此前对界面新闻表示,今年上半年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6%,为过去一年半以来的最低增速;同期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超过70天,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且处于历史偏高水平。民营经济营商环境的缺陷以及部分地方政府拖欠民企账款等问题叠加,导致民企整体销售回款不畅,投资信心不足。
他表示,随着特朗普关税大棒再起,下半年出口或面临下行风险,叠加当前房地产市场依然疲软、居民消费意愿仍偏谨慎,有必要适时出台一批新的增量政策扩大内需。比如,针对性增加“两新”资金拨款额度,进一步采取减税降费政策,刺激消费;另一方面,在物价水平偏低的情况下,适时下调政策利率,刺激消费与投资需求扩张。
在当前市场普遍关心的“反内卷”政策方面,本次会议强调,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界面新闻表示,这意味着,当前以遏制企业低价竞争、治理部分行业产能为剩为核心的“反内卷”政策会继续推进。短期内将带动工业品价格同比降幅收窄,进而缓解企业利润下滑、物价水平偏低导致的实际利率偏高问题。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没有直接提及房地产领域,而是强调“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会议指出,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在风险方面,没有直接提及房地产风险……客观上说明房地产风险得到有力的防范化解,这也是此次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市场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定调。”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指出。
他表示,近两年来,房地产领域相关风险如烂尾楼、房企债务、存量房贷、房价下跌等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防范化解,部分领域甚至出现了风险逐渐出清的有利形势,这都说明房地产市场迎来了新形势和新机遇。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会议未提房地产风险,但提了“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所谓高质量,一方面是避免大拆大建,这会导致房地产后续供应过剩和更大的下行压力;另一方面,大拆大建必然导致新一轮地方债务风险。因此,高质量城市更新,就是防范化解风险的路径。”他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