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勇表示,无论是发钱、发消费券还是以旧换新等等,都只能在短期内拉动需求,而不会形成长期的、稳定的预期,当下应该“立足于长远,立足于可持续性。”
本次会议通稿还三度提及稳就业,将就业置于“四稳”之首。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副教授王遐昕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包括利用跨境电商平台、设立柔性生产线、优化加工贸易内销缓税政策等。
分析师表示,短期内考虑到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叠加资金向非美市场外流,美元的弱势或仍将延续。
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执行院长郭凯表示,这既能在内需层面稳定经济,又能在外交层面减少贸易摩擦的连锁反应。
专家还表示,考虑到刚性偿债压力,当前利率水平也有调整的空间和必要性。
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江雨表示,被地缘政治所主导的环境是企业难以左右的,企业只能被动适应,利用好原产地规则是他的建议之一。
3月财政收入有所改善,反映了国内经济回暖的势头;财政支出明显前置发力,为稳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认为,不要对降准降息抱有过高的期待,因为现在人民银行提供流动性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二级市场购买国债、买断式回购等。
分析师认为,在当前局势下,择机降准降息基本成熟,二季度有望落地。
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4%,超出市场预期。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钱军认为,有“危”即有“机”,有很多可以破局并引导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做法值得我们去大胆实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王微预计,未来十年服务消费将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其占整个消费的比重将从目前的47%提升至60%。
一是到2030年实现零关税(美国除外)、零准入限制、零补贴;二是到2030年,国内消费比当前增加30%。
分析人士还表示,从短期来看,特朗普政府超预期对全球加征关税,这将进一步加大美国经济的滞胀压力,加大其经济衰退的风险。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对外大规模兴起贸易战,“关起门来搞建设”,不仅难以实现制造业回归的梦想,还会使其国内社会更加分裂。
惠誉分析师预计,美国对所有进口商品的税率将是去年的10倍左右,达到22%左右,创100多年来最高,很多国家会因此陷入衰退。
制造业PMI加速扩张,一方面反映国内经济景气度进一步回升,另一方面也说明前期一揽子增量政策正在生效。
收入分配改革一定是最优解决方案,但短期要重视投资对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意义。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指出,随着中国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的开放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