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青青树武寒青去世:从《悟空传》到《狠西遊》的国产动画进化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青青树武寒青去世:从《悟空传》到《狠西遊》的国产动画进化路

十年磨一剑,武清寒和青青树团队用了十五年的时间,从《悟空传》到《神猎》再到《狠西遊》,以漫画、游戏、电影、tv剧场版等多种的方式呈现在众人的面前。

在这个日子,我们用一篇旧文来缅怀武寒青老师。

今天,三文娱听到一个令人难过的消息,青青树前CEO武寒青老师去世了。

翻开微信,武老师的朋友圈停在了3月13日。在那之前,她会不时分享一些与病魔作战或者关于动画创作的内容。

作为国产动画的先行者,武老师做了非常多的探索;而青青树在2015年还宣布获得券商天风证券领投的近亿元投资,被认为是冲刺新三板和上市的信号。

在这个日子,我们用一篇来自“未名湖是个海洋”2016年1月份的文章,来缅怀武寒青老师。这篇文章节选了青青树动漫的部分博客内容,讲述了从2000年开始,从将《悟空传》小说动画化开始,到2016年青青树的15年坚持之路。

2000年末的一个冬夜,我在拨号上网的超慢网速中,读到正在网上连载的《悟空传》。当时,刚从工作了15个年头的北影厂策划部调到中影集团第三制片分公司的我,负责的正是中影“青少年动画产业”从无到有的建设。

《悟空传》正是我要的东西: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很快就与远在东莞的《悟空传》原作者今何在取得了联系。感谢互联网,几番电子邮件与长途电话的往来,我们敲定了将《悟空传》改编成一部80分钟动画电影和一套26集×22分钟的动画连续剧的大事小情。

2001年春,与今何在为期5年的合约签订,今何在负责动画剧本初稿的改编,中影策划部的编剧程彤担任剧本编辑。

与此同时,由于没有预算,美术工作只能谨慎开展。一方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方案,另一方面,请青青树动画团队免费设计。

2001年8月,剧本初稿完成,经中影策划部反复讨论,请王川同学继续修改。

美术方面,聚焦到工艺美院研究生何贵清提交的方案:

2001年10月,在中影小西天办公楼的会议室,主管影视创作的韩三平主持召开了《悟空传》项目论证会。

这是中影集团头一次做“动画”项目的论证,负责文学、制片、技术、财务等的集团老总们齐聚一堂,听我们细述《悟空传》动画化的ABC。

会议开了很长时间,林林总总说了什么都已忘记,只记得韩三平在确认王川做动画导演的同时,还建议挂陈凯歌同学为总导演,以利电影票房。

会议结论:1、剧本预算由中影策划部负责;2、后续资金一方面向电影局申请,另一方面到社会上去找。

不知从哪里走漏了消息,新闻采访不断,有音像公司甚至打来电话预约VCD发行权(那时DVD还不是主流产品,如今都蓝光了,呵呵)。

中影策划部将《悟空传》剧本报送电影局,得到的是要做全面修改的反馈意见。

为确保剧本能够顺利通过审查以获得专项资金,策划部请来一位动画电影编剧,依照领导的口述意见对剧本进行修改。

从我2002年9月18日的一份报告可以看到,当时的计划是2006年完成整个项目,“这是在局领导亲自过问下策划的一个二维三维结合、科技含量高、影视套拍的大型动画项目,初步预算3000万人民币。它从原创故事到美术风格、从制作手段到市场定位,都与以往国产美术片不同,涉及人员繁多、工艺复杂、课题尖端,设备高新,工程浩大,需要我们从剧本创作到美术设计、从工艺流程到技术支持、从宣传发行到周边产品开发等多个环节协调到位。只要运作良好,必将推出一部具有品牌效应和长远影响的国产动画力作,并作为一个品牌长期产生效益。目前,我们计划就这个项目社会融资60%,期望政府投资40%,对这个艺术与高科技结合的全新项目进行股份制经营与管理,不仅仅是制作一部动画影院大片,而且要把它作为一个产业长期经营。”

与此同时,作为项目的合作方,青青树全面投入了《悟空传》的美术设计工作。

经反复推敲与百般挑剔,这套融合了贝克汉姆与李小龙特征的悟空造型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2003年2月17日,今何在来京,我在当天的博客里记录了与今大侠的第一次见面:

“今何在来伊妹儿说最近会来北京,想见个面。是呀,从在网上发现《悟空传》、与他联系、购买版权、签编剧合同,已经两年了,可彼此至今还没见过呢。

便约了今何在下午来中影集团,加上剧本的策划编辑三个人一起接待他。

来了个矮小、腼腆、不怎么开口说话的小男孩,坐在那儿,反复看我们的造型。

中午他是与网友喝酒,一直延续到来中影集团之前,还有些晕晕的样子。举着数码相机冲他辟里叭啦一通乱照。

请他在大运村旁的口福居吃地道的北京涮羊肉,8点40,到中影影院看孙周的《周渔的火车》。”

事实上,经过一年时间的反复,依照领导意见修改的《悟空传》剧本已被更名为《光之行者》,故事与原作彻底无关。

和我一起接待今何在的程彤和彭鸣宇同学,正是见证剧本被颠覆全过程的当事人。

为避免给今何在同学添堵,我们没把《光之行者》亮出来,给今大侠看的,是青青树做的《悟空传》10分钟试片分镜头台本。

时间转眼到了2003年11月,《悟空传》的政府与社会融资均无实质性进展。

为切实推进项目,青青树与中影三公司签订了《悟空传》项目备忘录,约定由青青树承担起《悟空传》试片的资金投入、人员组织及全部创制作工作。

2004年,北美一家制片机构转了大半个中国后,在青青树看到了《悟空传》试片的气氛图,当即两眼放光。

他们对《悟空传》和《光之行者》两个剧本都不接受,认为一个太复杂,另一个又太幼稚。他们提出两个方案:1、一次性买断美术设计,他们拿回去怎么做与青青树无关;2、合作。

于是开始了与外国朋友将近一年时间的磨合,双方始终未能找到在《悟空传》故事上的平衡性突破,不得不超级敬佩在中西方文化间自如游走的李安同学功底之深厚。

2004年年底,在述职报告中我写到:这一年,我“创办《动漫驿站》、筹建中影动画产业有限公司、申请中影动画基地,从无到有培育成熟包括《悟空传》、《小兔哈比》、《极速小子》、《苏和的白马》等一批与国产动画片面貌和品质有很大不同的动画项目……个人认为这是今年最重要的工作成果,如果今后其他条件能配合,对公司的未来很有意义。这些项目都是在公司几乎没有任何投入的情况下完成的。”

2005年春,中影与今何在签订的5年合作期限已到,公司决定不再续约。

《悟空传》等一系列动画项目面临无限期搁置和叫停,我写了辞职报告。

2005年5月9日中午,我和王川同学在上海美罗城的一茶一坐与今何在会面,就将《悟空传》继续进行到底达成共识——目标观众坚决定位在18岁以上,拒绝粉饰低幼,拒绝无心无脑,拒绝自恋小众。

在《悟空传》再版简介中有这样的文字:

“2002年3月13日,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与作者今何在正式签约,重金购买了《悟空传》的影视及动画的全部改编权,中影公司决定投资数千万元人民币,用三至四年时间将《悟空传》搬上银幕,将陆续推出动画电影、动画电视剧及真人电影三个版本(虽然这三个版本好象很遥远的样子,不过青春树动画(明明是青青树却一直被今同学当成了青春树呵呵)还在对悟空传的动画继续努力中,确定在2011年献映)”。

今何在在《悟空传》再版时加上了他的动画剧本,他在序中写道:

“正巧《悟空传》的动画版权也已到期,这部动画酝酿五年,终于还是搁浅。我要感谢那些喜欢这个故事的人,以及那些为了把它改编为动画戏剧而努力过的人们。也感谢那些准备继续寻找投资把动画做下去的朋友。但是也许还是太早吧……”

2005年6月,青青树与今何在签约,我、程彤与青青树的同学们一起,综合五年来得到的各种信息,重新回到原点,开始从头梳理《悟空传》。

作为编剧,要解决以下问题:

小说原来的喜剧外壳主要来自对话,老外很难懂,怎么办?

悟空为什么上天?为什么闹天宫?悟空和阿瑶的感情脉络究竟是怎样的?唐僧又是怎样教明白他的?要让观众看到一个好端端的悟空是如何一步步给逼到最后必须捅破天的,并坚决站在他一边,要讲明白他的发展脉络和行为逻辑,让观众充分认同。

2005年,青青树同步进行着《悟空传》和《地藏》两个项目,我在2005年7月6日的博客里看到这样一句:

“《悟空传》和《地藏》进展都极度缓慢—急不得呢……”

2005年秋,日本《城市猎人》《灌蓝高手》的制作人野口周三临去机场前被朋友拉到青青树。

一看《悟空传》的试片设计稿,野口同学不走了。

野口同学要求与青青树合作,并提出将小说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进行预热的设想。

电话征得今何在同意后,我们将小说送给野口先生,结果又碰到老问题:故事太复杂,看不懂。

对青青树充满期待的野口先生又提出了另一个合作建议:应北野武导演的要求,将他的作品《座头市》(另译作《盲侠》)动画化。野口先生说,此前已有两个日本团队做了动画化尝试,北野武都不满意,他看了《悟空传》,认定我们行。受宠若惊加将信将疑,我们反复斟酌后回复他:青青树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在做《悟空传》和《地藏》的同时,又去拼一部全新的作品。

《悟空传》的问题还是出在故事上。

为了让全世界人民能看明白《悟空传》,2006年2月,我们又换个角度,写《悟空自传》。

2008年5月,今何在来探班,一进编导室就凑到墙边,上下左右审起来没完:

导演王川同学忐忑ing:

审完设计稿、样片小样,再听导演把戏侃:

对青青树三年来的埋头苦作来了个全面检阅后,看着最新版的电子分镜,今何在同学说,正是他想象的《悟空传》。聊到融资问题,他表示愿意大力帮忙。

2008年5月,素有日本动画第一人之称,代表作《死亡笔记》、《穿越时空的少女》、《夏日大作战》等的MADHOUSE艺术总监丸山正雄来访青青树。

在反复翻看过《悟空传》的设计稿后,老爷子大叹自己被打败了,他提出MADHOUSE不但要投资青青树,还要深度合作。

此后,老爷子带着他的豪华班底(川尻善昭大神、小岛正幸、浅香守生导演等)数次来青青树探班,表示要从《悟空传》开始,给青青树这棵小苗浇水,助青青树打入国际市场。

谁料跟王川同学一聊到剧本环节,老爷子立即一头雾水也。

2008年8月,《悟空传》的电子分镜出炉。

《指环王》的特效总监David Gould看到,大为欣赏,当即表达合作项目的强烈愿望,一回国即发来合作邀请。

可当我把故事讲给对《西游记》并不陌生他听时,仍然是一头雾水。他无法接受唐僧被杀,更分不清这个悟空和那个悟空。

看来还得痛下决心,改剧本。

青青树编剧团队有8名常驻成员,由两类人组成。以改革开放的1978年为界,78年前出生的被视作古代人,共两名,我和王川。78年后出生的则是现代人,共六名,王鹏展、田博、马华、汤俊、李嘉以及关皓天(后因故离开,朱岳跟进)。

现代人发起了关于《悟空传》改编的网络调查,大多数被调查者(80后居多)对改编《悟空传》不感兴趣,要求重新改编《西游记》。

原本对国内市场信心满满的两个古代人,这下含糊了。

六位现代人指出:《悟空传》小说是《西游记》的同人,而我们改编《悟空传》,等于是《西游记》同人的同人,建议既然是同人,不如索性直接做《西游记》的同人,可以更随性。

于是,2008年秋,经数度肉搏,由六位现代编剧主导的现代版《悟空传》故事出炉了。

2009年1月19日,《日本经济新闻》发布MADHOUSE与中国动画“大手”青青树合作消息。

面对日本同行不断挥舞的橄榄枝,青青树选择了坚持自主原创。

现代人版的《悟空传》设计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着。

胶着于《西游记》同人感的“古代人”,总觉得哪里还不对劲……某天忽然收到何贵清同学伊来的一幅随性而作的图片,顿觉眼前一亮!

把图片给所有同学看,无论中外、古代现代,都稀饭这样的一个悟空!

于是古代人不由起了贪婪之心,反复追问:为什么不能再飞一点儿?为什么不能紧紧围绕“开心、感人、存在感”的主旨,纯纯粹粹随着自己的心性表达自己内心最渴望表达的东西?开心感人存在感!!!

于是,何贵清同学开始发力,王鹏展和王川同学一路助跑,一跑就是一年时间……

一年时间过去,在何贵清、王鹏展和王川三位同学的不懈努力下,一群闪闪发亮的角色背负着完全不一样的命运粉墨登场。

经过最新一轮的进化,悟空和他的伙伴们将在一个全新的世界里演绎全新的故事,开心感人存在感。

这就是经十年进化凝聚而成的VASOON动画电影三部曲《神猎》。

后 记

2015年,《神猎》更名为《狠西遊》,并在同年4月份全网上线系列漫画,全新的世界观,独有中国风的画面和接地气的对白,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2016年夏天,《狠西遊》将发布根据用户反馈全面修改的网络剧,同名游戏也将同步上线。十年磨一剑,武清寒和青青树团队用了十五年的时间,从《悟空传》到《神猎》再到《狠西遊》,以漫画、游戏、电影、tv剧场版等多种的方式呈现在众人的面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青青树武寒青去世:从《悟空传》到《狠西遊》的国产动画进化路

十年磨一剑,武清寒和青青树团队用了十五年的时间,从《悟空传》到《神猎》再到《狠西遊》,以漫画、游戏、电影、tv剧场版等多种的方式呈现在众人的面前。

在这个日子,我们用一篇旧文来缅怀武寒青老师。

今天,三文娱听到一个令人难过的消息,青青树前CEO武寒青老师去世了。

翻开微信,武老师的朋友圈停在了3月13日。在那之前,她会不时分享一些与病魔作战或者关于动画创作的内容。

作为国产动画的先行者,武老师做了非常多的探索;而青青树在2015年还宣布获得券商天风证券领投的近亿元投资,被认为是冲刺新三板和上市的信号。

在这个日子,我们用一篇来自“未名湖是个海洋”2016年1月份的文章,来缅怀武寒青老师。这篇文章节选了青青树动漫的部分博客内容,讲述了从2000年开始,从将《悟空传》小说动画化开始,到2016年青青树的15年坚持之路。

2000年末的一个冬夜,我在拨号上网的超慢网速中,读到正在网上连载的《悟空传》。当时,刚从工作了15个年头的北影厂策划部调到中影集团第三制片分公司的我,负责的正是中影“青少年动画产业”从无到有的建设。

《悟空传》正是我要的东西: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很快就与远在东莞的《悟空传》原作者今何在取得了联系。感谢互联网,几番电子邮件与长途电话的往来,我们敲定了将《悟空传》改编成一部80分钟动画电影和一套26集×22分钟的动画连续剧的大事小情。

2001年春,与今何在为期5年的合约签订,今何在负责动画剧本初稿的改编,中影策划部的编剧程彤担任剧本编辑。

与此同时,由于没有预算,美术工作只能谨慎开展。一方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方案,另一方面,请青青树动画团队免费设计。

2001年8月,剧本初稿完成,经中影策划部反复讨论,请王川同学继续修改。

美术方面,聚焦到工艺美院研究生何贵清提交的方案:

2001年10月,在中影小西天办公楼的会议室,主管影视创作的韩三平主持召开了《悟空传》项目论证会。

这是中影集团头一次做“动画”项目的论证,负责文学、制片、技术、财务等的集团老总们齐聚一堂,听我们细述《悟空传》动画化的ABC。

会议开了很长时间,林林总总说了什么都已忘记,只记得韩三平在确认王川做动画导演的同时,还建议挂陈凯歌同学为总导演,以利电影票房。

会议结论:1、剧本预算由中影策划部负责;2、后续资金一方面向电影局申请,另一方面到社会上去找。

不知从哪里走漏了消息,新闻采访不断,有音像公司甚至打来电话预约VCD发行权(那时DVD还不是主流产品,如今都蓝光了,呵呵)。

中影策划部将《悟空传》剧本报送电影局,得到的是要做全面修改的反馈意见。

为确保剧本能够顺利通过审查以获得专项资金,策划部请来一位动画电影编剧,依照领导的口述意见对剧本进行修改。

从我2002年9月18日的一份报告可以看到,当时的计划是2006年完成整个项目,“这是在局领导亲自过问下策划的一个二维三维结合、科技含量高、影视套拍的大型动画项目,初步预算3000万人民币。它从原创故事到美术风格、从制作手段到市场定位,都与以往国产美术片不同,涉及人员繁多、工艺复杂、课题尖端,设备高新,工程浩大,需要我们从剧本创作到美术设计、从工艺流程到技术支持、从宣传发行到周边产品开发等多个环节协调到位。只要运作良好,必将推出一部具有品牌效应和长远影响的国产动画力作,并作为一个品牌长期产生效益。目前,我们计划就这个项目社会融资60%,期望政府投资40%,对这个艺术与高科技结合的全新项目进行股份制经营与管理,不仅仅是制作一部动画影院大片,而且要把它作为一个产业长期经营。”

与此同时,作为项目的合作方,青青树全面投入了《悟空传》的美术设计工作。

经反复推敲与百般挑剔,这套融合了贝克汉姆与李小龙特征的悟空造型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2003年2月17日,今何在来京,我在当天的博客里记录了与今大侠的第一次见面:

“今何在来伊妹儿说最近会来北京,想见个面。是呀,从在网上发现《悟空传》、与他联系、购买版权、签编剧合同,已经两年了,可彼此至今还没见过呢。

便约了今何在下午来中影集团,加上剧本的策划编辑三个人一起接待他。

来了个矮小、腼腆、不怎么开口说话的小男孩,坐在那儿,反复看我们的造型。

中午他是与网友喝酒,一直延续到来中影集团之前,还有些晕晕的样子。举着数码相机冲他辟里叭啦一通乱照。

请他在大运村旁的口福居吃地道的北京涮羊肉,8点40,到中影影院看孙周的《周渔的火车》。”

事实上,经过一年时间的反复,依照领导意见修改的《悟空传》剧本已被更名为《光之行者》,故事与原作彻底无关。

和我一起接待今何在的程彤和彭鸣宇同学,正是见证剧本被颠覆全过程的当事人。

为避免给今何在同学添堵,我们没把《光之行者》亮出来,给今大侠看的,是青青树做的《悟空传》10分钟试片分镜头台本。

时间转眼到了2003年11月,《悟空传》的政府与社会融资均无实质性进展。

为切实推进项目,青青树与中影三公司签订了《悟空传》项目备忘录,约定由青青树承担起《悟空传》试片的资金投入、人员组织及全部创制作工作。

2004年,北美一家制片机构转了大半个中国后,在青青树看到了《悟空传》试片的气氛图,当即两眼放光。

他们对《悟空传》和《光之行者》两个剧本都不接受,认为一个太复杂,另一个又太幼稚。他们提出两个方案:1、一次性买断美术设计,他们拿回去怎么做与青青树无关;2、合作。

于是开始了与外国朋友将近一年时间的磨合,双方始终未能找到在《悟空传》故事上的平衡性突破,不得不超级敬佩在中西方文化间自如游走的李安同学功底之深厚。

2004年年底,在述职报告中我写到:这一年,我“创办《动漫驿站》、筹建中影动画产业有限公司、申请中影动画基地,从无到有培育成熟包括《悟空传》、《小兔哈比》、《极速小子》、《苏和的白马》等一批与国产动画片面貌和品质有很大不同的动画项目……个人认为这是今年最重要的工作成果,如果今后其他条件能配合,对公司的未来很有意义。这些项目都是在公司几乎没有任何投入的情况下完成的。”

2005年春,中影与今何在签订的5年合作期限已到,公司决定不再续约。

《悟空传》等一系列动画项目面临无限期搁置和叫停,我写了辞职报告。

2005年5月9日中午,我和王川同学在上海美罗城的一茶一坐与今何在会面,就将《悟空传》继续进行到底达成共识——目标观众坚决定位在18岁以上,拒绝粉饰低幼,拒绝无心无脑,拒绝自恋小众。

在《悟空传》再版简介中有这样的文字:

“2002年3月13日,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与作者今何在正式签约,重金购买了《悟空传》的影视及动画的全部改编权,中影公司决定投资数千万元人民币,用三至四年时间将《悟空传》搬上银幕,将陆续推出动画电影、动画电视剧及真人电影三个版本(虽然这三个版本好象很遥远的样子,不过青春树动画(明明是青青树却一直被今同学当成了青春树呵呵)还在对悟空传的动画继续努力中,确定在2011年献映)”。

今何在在《悟空传》再版时加上了他的动画剧本,他在序中写道:

“正巧《悟空传》的动画版权也已到期,这部动画酝酿五年,终于还是搁浅。我要感谢那些喜欢这个故事的人,以及那些为了把它改编为动画戏剧而努力过的人们。也感谢那些准备继续寻找投资把动画做下去的朋友。但是也许还是太早吧……”

2005年6月,青青树与今何在签约,我、程彤与青青树的同学们一起,综合五年来得到的各种信息,重新回到原点,开始从头梳理《悟空传》。

作为编剧,要解决以下问题:

小说原来的喜剧外壳主要来自对话,老外很难懂,怎么办?

悟空为什么上天?为什么闹天宫?悟空和阿瑶的感情脉络究竟是怎样的?唐僧又是怎样教明白他的?要让观众看到一个好端端的悟空是如何一步步给逼到最后必须捅破天的,并坚决站在他一边,要讲明白他的发展脉络和行为逻辑,让观众充分认同。

2005年,青青树同步进行着《悟空传》和《地藏》两个项目,我在2005年7月6日的博客里看到这样一句:

“《悟空传》和《地藏》进展都极度缓慢—急不得呢……”

2005年秋,日本《城市猎人》《灌蓝高手》的制作人野口周三临去机场前被朋友拉到青青树。

一看《悟空传》的试片设计稿,野口同学不走了。

野口同学要求与青青树合作,并提出将小说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进行预热的设想。

电话征得今何在同意后,我们将小说送给野口先生,结果又碰到老问题:故事太复杂,看不懂。

对青青树充满期待的野口先生又提出了另一个合作建议:应北野武导演的要求,将他的作品《座头市》(另译作《盲侠》)动画化。野口先生说,此前已有两个日本团队做了动画化尝试,北野武都不满意,他看了《悟空传》,认定我们行。受宠若惊加将信将疑,我们反复斟酌后回复他:青青树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在做《悟空传》和《地藏》的同时,又去拼一部全新的作品。

《悟空传》的问题还是出在故事上。

为了让全世界人民能看明白《悟空传》,2006年2月,我们又换个角度,写《悟空自传》。

2008年5月,今何在来探班,一进编导室就凑到墙边,上下左右审起来没完:

导演王川同学忐忑ing:

审完设计稿、样片小样,再听导演把戏侃:

对青青树三年来的埋头苦作来了个全面检阅后,看着最新版的电子分镜,今何在同学说,正是他想象的《悟空传》。聊到融资问题,他表示愿意大力帮忙。

2008年5月,素有日本动画第一人之称,代表作《死亡笔记》、《穿越时空的少女》、《夏日大作战》等的MADHOUSE艺术总监丸山正雄来访青青树。

在反复翻看过《悟空传》的设计稿后,老爷子大叹自己被打败了,他提出MADHOUSE不但要投资青青树,还要深度合作。

此后,老爷子带着他的豪华班底(川尻善昭大神、小岛正幸、浅香守生导演等)数次来青青树探班,表示要从《悟空传》开始,给青青树这棵小苗浇水,助青青树打入国际市场。

谁料跟王川同学一聊到剧本环节,老爷子立即一头雾水也。

2008年8月,《悟空传》的电子分镜出炉。

《指环王》的特效总监David Gould看到,大为欣赏,当即表达合作项目的强烈愿望,一回国即发来合作邀请。

可当我把故事讲给对《西游记》并不陌生他听时,仍然是一头雾水。他无法接受唐僧被杀,更分不清这个悟空和那个悟空。

看来还得痛下决心,改剧本。

青青树编剧团队有8名常驻成员,由两类人组成。以改革开放的1978年为界,78年前出生的被视作古代人,共两名,我和王川。78年后出生的则是现代人,共六名,王鹏展、田博、马华、汤俊、李嘉以及关皓天(后因故离开,朱岳跟进)。

现代人发起了关于《悟空传》改编的网络调查,大多数被调查者(80后居多)对改编《悟空传》不感兴趣,要求重新改编《西游记》。

原本对国内市场信心满满的两个古代人,这下含糊了。

六位现代人指出:《悟空传》小说是《西游记》的同人,而我们改编《悟空传》,等于是《西游记》同人的同人,建议既然是同人,不如索性直接做《西游记》的同人,可以更随性。

于是,2008年秋,经数度肉搏,由六位现代编剧主导的现代版《悟空传》故事出炉了。

2009年1月19日,《日本经济新闻》发布MADHOUSE与中国动画“大手”青青树合作消息。

面对日本同行不断挥舞的橄榄枝,青青树选择了坚持自主原创。

现代人版的《悟空传》设计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着。

胶着于《西游记》同人感的“古代人”,总觉得哪里还不对劲……某天忽然收到何贵清同学伊来的一幅随性而作的图片,顿觉眼前一亮!

把图片给所有同学看,无论中外、古代现代,都稀饭这样的一个悟空!

于是古代人不由起了贪婪之心,反复追问:为什么不能再飞一点儿?为什么不能紧紧围绕“开心、感人、存在感”的主旨,纯纯粹粹随着自己的心性表达自己内心最渴望表达的东西?开心感人存在感!!!

于是,何贵清同学开始发力,王鹏展和王川同学一路助跑,一跑就是一年时间……

一年时间过去,在何贵清、王鹏展和王川三位同学的不懈努力下,一群闪闪发亮的角色背负着完全不一样的命运粉墨登场。

经过最新一轮的进化,悟空和他的伙伴们将在一个全新的世界里演绎全新的故事,开心感人存在感。

这就是经十年进化凝聚而成的VASOON动画电影三部曲《神猎》。

后 记

2015年,《神猎》更名为《狠西遊》,并在同年4月份全网上线系列漫画,全新的世界观,独有中国风的画面和接地气的对白,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2016年夏天,《狠西遊》将发布根据用户反馈全面修改的网络剧,同名游戏也将同步上线。十年磨一剑,武清寒和青青树团队用了十五年的时间,从《悟空传》到《神猎》再到《狠西遊》,以漫画、游戏、电影、tv剧场版等多种的方式呈现在众人的面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