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民谣已成“明日黄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民谣已成“明日黄花”?

民谣不会死,在没有被市场充分关注时,民谣音乐人也能安贫乐道,反而创作出很多优秀作品。哪怕现在的市场存在对民谣“捧杀”,民谣音乐本身已经开始慢慢有了生态。

在最近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几乎可以在每一档音乐真人秀节目里看到民谣歌手的身影。2013年,左立在《快乐男声》唱火了《董小姐》,原唱宋冬野也终于熬出头,顺道带着他的麻油叶兄弟们一起火了。

这种火不同于民谣圈内的“圈地自萌”,而是民谣真正意义上地进入了大众流行视野。再到前段时间赵雷在《歌手》节目上凭借《成都》一天微博涨粉11万,更是收割了更广阔的受众市场。

几年间,民谣几乎抢尽了流行乐的风头,连李宇春这类的主流歌手都纷纷“跨界”翻唱起民谣歌曲。更有业内人士直言,民谣就是当代的流行音乐。

今年5月的音乐节上,民谣音乐人在诸如草莓音乐节这类“小清新”舞台上依然活跃,并进一步跨界到了摇滚、流行音乐节的阵容当中。而另一边,宋冬野低调地发行了一首新歌《郭源潮》,李志完成了自己“叁叁肆”巡演计划的第一轮城市,赵雷骂了巡演主办方。

2017年即将过半,有点遗憾的是,赚足了眼球之外,我们并没有听到太多优秀的民谣作品。甚至,连大家对于民谣的注意力似乎转移到了看似即将起势的嘻哈音乐上,特别是即将上线的综艺节目《中国有嘻哈》,铺天盖地的骂声是真的,关注也是真的。

当民谣中的“诗和远方”、“美丽的姑娘”被快速地消费之后,留给民谣音乐人和民谣音乐的又会是什么?

民谣音乐的“未老先衰”

为了解民谣音乐在当下的发展现状,音乐先声(ID:nakedmusic)首先对QQ音乐、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酷狗音乐五个主流音乐平台上排名前30位的“热歌榜”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截止2017年5月11日21点)。

数据显示,在前30位的热歌中,民谣歌曲所占的比重并不大,甚至可以说很小,榜单更多被被国内外的流行乐和少数电音歌曲瓜分。赵雷的《成都》依然势不可挡,成为民谣届新的“扛把子”;李健的《春风十里不如你》作为最近上映的电视剧《春风十里,不如你》的主题曲,主演为周冬雨、张一山,关注度不言而喻。同时,上榜数量也再次证明,网易云音乐和虾米音乐这两个平台的独立气质比其他几个平台更加浓厚。

当然,鉴于国内民谣音乐的创作机制和发展阶段,对应的歌曲创作与流行歌手的作品制作效率还有些差距,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品产出。但最致命的是,除了像李健、朴树、赵雷、宋冬野这样的话题人物的新作榜上有名,其他在榜作品发行时间都已经算“久远”了。

我们也许可以由此推断:

首先,民谣歌曲的受众还没有达到“主流”的规模,即使在诸多的调查中,民谣歌曲的爱好者占比可以高达70—80%,但这份对于民谣的喜爱并不具有排他性,消费者还是跟着好作品走,并不是非民谣不可。

其次,优秀民谣作品匮乏,大家听来听去,还是15、16年左右的作品,在民谣经历了媒体、平台和资本的“捧杀”之后,民谣音乐人的生活是改善了,但优秀民谣作品却似乎被浮躁的行业氛围“扼杀”了,音乐人的创造力急剧下滑。

今年初,文章《我分析了42万字的歌词,为了搞清楚民谣歌手们在唱些什么》中,统计了民谣歌曲中最常出现的几个意象:再见,姑娘,夜空,孤独,快乐。这一方面揭示了民谣音乐的常见主题,也在另一方面显露了民谣题材的相对局限。

毕竟,第一个唱出这些意象的音乐人是牛X的,但当这些意象成了民谣创作的“万金油”,所有歌曲要表达出的内心状态都是“我觉得世界很操蛋,我喜欢的姑娘却不喜欢我”,那听一个歌手和听一百个歌手又有什么区别?千篇一律不仅是音乐人自身才能的消耗,更是对听众耐心的考验。

民谣音乐人的光荣与妥协

他读书了。从看守所出来后,公司和朋友们让他避一阵,他住在一个朋友家里,书架上有书,就拿来看,《浮士德》、《对话录》一类的,其实也看不懂,就生看。他想找点东西。能打动他的东西越来越少了,这点他挺愁的。“要不然也不会抱本哲学书在那儿看啊。”

从看守所出来后,活儿也停了,心也落地了,他可以踏踏实实学点真功夫了。他开始做新歌,每天在录音棚里泡着。晚上打个地铺,第二天一睁眼,看到软件、音箱还在那儿闪着灯,立刻就来了劲。录音师怎么工作,乐队每个乐器,都看一看,学一学。线路怎么走,音箱怎么接,都了解了解。他开始学编曲软件,编一段旋律可能要在音轨上划上千道,他一点一点划,划到某一道,把前面连起来听,那一下真是通体舒畅。直到有一天,他自己做了个小样,录音师说,就按这个弄,不改。他终于爽了,自信许多。(摘自互联网)

上面这段话,描写了宋冬野涉毒被抓后的生活和心路历程。在左立唱火《董小姐》之前,宋冬野在圈内就早有名气,民谣彻底火了之后,这些原本在圈内风生水起的音乐人便从“池塘”折腾到了“大海”,粉丝更多了,除了Livehouse、酒吧,他们有了更多的大场地演出邀约、商业合作,出场费从原来的几百到了后来的数十万,民谣音乐人的商业价值和行业地位开始被承认。

民谣音乐的爆发,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契合了现代青年空洞迷茫、需要被慰借的心灵。同时,传统唱片工业下的造星机制在数字音乐和盗版猖獗出现之时迅速崩塌,高效、低成本的创作和传播方式更容易存活下来,民谣音乐人便靠着演出维持创作。

伴随内地流行乐的衰落,这块市场的空缺则适时地被民谣音乐填补。各大平台开始推出原创音乐人计划,扶持了一批优秀的民谣歌手,比如2014年的虾米“寻光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就引领了民谣的风潮。

媒体开始渲染“分众时代”的到来,使得民谣对主流市场的分流更加合情合理。但并不是所有民谣音乐人都能享受一段长时间静默之后的嘈杂,于是前段时间就出现了赵雷辱骂主办方的事件。在音乐先声(ID:nakedmusic)看来,赵雷的行为肯定不对,首先是他作为公众人物的身份,其次则是与主办方有约在先,双方也都是心甘情愿。

但从中也能看出赵雷的无奈,被急剧膨胀的名利推着走,周而复始的工作是对于创作人创作灵感的伤害。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是赵雷的无奈,是宋冬野的无奈,也是无数民谣歌手的无奈。

当然,也有很多民谣出身的歌手成功转型了。对于个人发展来说,他们是幸运的,恰当地对商业妥协,并迅速地适应了市场推进的节奏;但对于民谣音乐来说,又是不幸的,因为越来越多的民谣歌手知道如何去迎合消费者。

民谣,未来路在何方?

音乐先声通过百度指数、微博指数、微信指数,来反映不同音乐类型的走势。

(注:微博指数和百度指数没有实时趋势)

作为综合搜索入口,民谣在百度上的走势最好;而微博作为年轻人聚集最多的社交媒体平台,其用户最关注的则是嘻哈音乐和流行乐,我们猜测,这可能要归功于《中国有嘻哈》等节目的造势效果,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嘻哈音乐在国内青年群体中的崛起;在微信平台上,摇滚是大家最近讨论最多的话题,民谣紧随其后。

综合来看,民谣在受众中的讨论度仍较高,即使考虑到“赵雷事件”以及最近频繁出现在各大音乐节上的民谣歌手的影响,民谣也还未在消费者这里失势。

一个普遍的认知,民谣的繁盛与流行乐的衰败有莫大关系。同时,作为原创力量的中坚,民谣音乐人成了各大平台争夺的重点。于是我们看到:民谣歌曲成了音乐真人秀节目的救命稻草,民谣歌手开始像流行音乐繁盛时期的天王巨星般穿梭于各大演出、商演中。

三年后的今天,当初引领了民谣风潮的虾米“寻光计划”迎来了第二季,同时打出了“更年轻、更国际、更好玩”的标语。而从去年底开始,各公司、内容方加快了对于嘻哈、电音的布局,使得民谣似乎一夜之间变成了“美丽世界的孤儿”。于是,赵雷和民谣音乐开始被质疑“火一把就死”。

我们为民谣预设了几种“死法”:

1.大众审美局限,听歌完全看歌曲传播,当其他类型兴起,分给民谣的观众不再;

2.再唱几年诗和远方和姑娘,大众的耐心消耗殆尽,不再对民谣投去过多关注;

3.当市场和资本将视线转向嘻哈和电音等其他类型时,民谣后续发展的助力不足。

但哪一种情况都不会出现。

民谣不会死,在没有被市场充分关注时,民谣音乐人也能安贫乐道,反而创作出很多优秀作品。哪怕现在的市场存在对民谣“捧杀”,民谣音乐本身已经开始慢慢有了生态。

民谣不会死,因为不论在什么年代,人们通过民谣的方式表达心声的诉求不会变。青年人可以用民谣抚慰心灵,而民谣音乐人用音乐以求共鸣的初衷也一直在。

但不可否认,已经有好久,民谣音乐没有给我们的内心带来触动了。

文 | 王亚男 编辑 | vision 排版 | 福猴儿

本文为音乐先声原创稿件,转载及商务合作 ,请联系:vision_2753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民谣已成“明日黄花”?

民谣不会死,在没有被市场充分关注时,民谣音乐人也能安贫乐道,反而创作出很多优秀作品。哪怕现在的市场存在对民谣“捧杀”,民谣音乐本身已经开始慢慢有了生态。

在最近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几乎可以在每一档音乐真人秀节目里看到民谣歌手的身影。2013年,左立在《快乐男声》唱火了《董小姐》,原唱宋冬野也终于熬出头,顺道带着他的麻油叶兄弟们一起火了。

这种火不同于民谣圈内的“圈地自萌”,而是民谣真正意义上地进入了大众流行视野。再到前段时间赵雷在《歌手》节目上凭借《成都》一天微博涨粉11万,更是收割了更广阔的受众市场。

几年间,民谣几乎抢尽了流行乐的风头,连李宇春这类的主流歌手都纷纷“跨界”翻唱起民谣歌曲。更有业内人士直言,民谣就是当代的流行音乐。

今年5月的音乐节上,民谣音乐人在诸如草莓音乐节这类“小清新”舞台上依然活跃,并进一步跨界到了摇滚、流行音乐节的阵容当中。而另一边,宋冬野低调地发行了一首新歌《郭源潮》,李志完成了自己“叁叁肆”巡演计划的第一轮城市,赵雷骂了巡演主办方。

2017年即将过半,有点遗憾的是,赚足了眼球之外,我们并没有听到太多优秀的民谣作品。甚至,连大家对于民谣的注意力似乎转移到了看似即将起势的嘻哈音乐上,特别是即将上线的综艺节目《中国有嘻哈》,铺天盖地的骂声是真的,关注也是真的。

当民谣中的“诗和远方”、“美丽的姑娘”被快速地消费之后,留给民谣音乐人和民谣音乐的又会是什么?

民谣音乐的“未老先衰”

为了解民谣音乐在当下的发展现状,音乐先声(ID:nakedmusic)首先对QQ音乐、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酷狗音乐五个主流音乐平台上排名前30位的“热歌榜”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截止2017年5月11日21点)。

数据显示,在前30位的热歌中,民谣歌曲所占的比重并不大,甚至可以说很小,榜单更多被被国内外的流行乐和少数电音歌曲瓜分。赵雷的《成都》依然势不可挡,成为民谣届新的“扛把子”;李健的《春风十里不如你》作为最近上映的电视剧《春风十里,不如你》的主题曲,主演为周冬雨、张一山,关注度不言而喻。同时,上榜数量也再次证明,网易云音乐和虾米音乐这两个平台的独立气质比其他几个平台更加浓厚。

当然,鉴于国内民谣音乐的创作机制和发展阶段,对应的歌曲创作与流行歌手的作品制作效率还有些差距,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品产出。但最致命的是,除了像李健、朴树、赵雷、宋冬野这样的话题人物的新作榜上有名,其他在榜作品发行时间都已经算“久远”了。

我们也许可以由此推断:

首先,民谣歌曲的受众还没有达到“主流”的规模,即使在诸多的调查中,民谣歌曲的爱好者占比可以高达70—80%,但这份对于民谣的喜爱并不具有排他性,消费者还是跟着好作品走,并不是非民谣不可。

其次,优秀民谣作品匮乏,大家听来听去,还是15、16年左右的作品,在民谣经历了媒体、平台和资本的“捧杀”之后,民谣音乐人的生活是改善了,但优秀民谣作品却似乎被浮躁的行业氛围“扼杀”了,音乐人的创造力急剧下滑。

今年初,文章《我分析了42万字的歌词,为了搞清楚民谣歌手们在唱些什么》中,统计了民谣歌曲中最常出现的几个意象:再见,姑娘,夜空,孤独,快乐。这一方面揭示了民谣音乐的常见主题,也在另一方面显露了民谣题材的相对局限。

毕竟,第一个唱出这些意象的音乐人是牛X的,但当这些意象成了民谣创作的“万金油”,所有歌曲要表达出的内心状态都是“我觉得世界很操蛋,我喜欢的姑娘却不喜欢我”,那听一个歌手和听一百个歌手又有什么区别?千篇一律不仅是音乐人自身才能的消耗,更是对听众耐心的考验。

民谣音乐人的光荣与妥协

他读书了。从看守所出来后,公司和朋友们让他避一阵,他住在一个朋友家里,书架上有书,就拿来看,《浮士德》、《对话录》一类的,其实也看不懂,就生看。他想找点东西。能打动他的东西越来越少了,这点他挺愁的。“要不然也不会抱本哲学书在那儿看啊。”

从看守所出来后,活儿也停了,心也落地了,他可以踏踏实实学点真功夫了。他开始做新歌,每天在录音棚里泡着。晚上打个地铺,第二天一睁眼,看到软件、音箱还在那儿闪着灯,立刻就来了劲。录音师怎么工作,乐队每个乐器,都看一看,学一学。线路怎么走,音箱怎么接,都了解了解。他开始学编曲软件,编一段旋律可能要在音轨上划上千道,他一点一点划,划到某一道,把前面连起来听,那一下真是通体舒畅。直到有一天,他自己做了个小样,录音师说,就按这个弄,不改。他终于爽了,自信许多。(摘自互联网)

上面这段话,描写了宋冬野涉毒被抓后的生活和心路历程。在左立唱火《董小姐》之前,宋冬野在圈内就早有名气,民谣彻底火了之后,这些原本在圈内风生水起的音乐人便从“池塘”折腾到了“大海”,粉丝更多了,除了Livehouse、酒吧,他们有了更多的大场地演出邀约、商业合作,出场费从原来的几百到了后来的数十万,民谣音乐人的商业价值和行业地位开始被承认。

民谣音乐的爆发,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契合了现代青年空洞迷茫、需要被慰借的心灵。同时,传统唱片工业下的造星机制在数字音乐和盗版猖獗出现之时迅速崩塌,高效、低成本的创作和传播方式更容易存活下来,民谣音乐人便靠着演出维持创作。

伴随内地流行乐的衰落,这块市场的空缺则适时地被民谣音乐填补。各大平台开始推出原创音乐人计划,扶持了一批优秀的民谣歌手,比如2014年的虾米“寻光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就引领了民谣的风潮。

媒体开始渲染“分众时代”的到来,使得民谣对主流市场的分流更加合情合理。但并不是所有民谣音乐人都能享受一段长时间静默之后的嘈杂,于是前段时间就出现了赵雷辱骂主办方的事件。在音乐先声(ID:nakedmusic)看来,赵雷的行为肯定不对,首先是他作为公众人物的身份,其次则是与主办方有约在先,双方也都是心甘情愿。

但从中也能看出赵雷的无奈,被急剧膨胀的名利推着走,周而复始的工作是对于创作人创作灵感的伤害。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是赵雷的无奈,是宋冬野的无奈,也是无数民谣歌手的无奈。

当然,也有很多民谣出身的歌手成功转型了。对于个人发展来说,他们是幸运的,恰当地对商业妥协,并迅速地适应了市场推进的节奏;但对于民谣音乐来说,又是不幸的,因为越来越多的民谣歌手知道如何去迎合消费者。

民谣,未来路在何方?

音乐先声通过百度指数、微博指数、微信指数,来反映不同音乐类型的走势。

(注:微博指数和百度指数没有实时趋势)

作为综合搜索入口,民谣在百度上的走势最好;而微博作为年轻人聚集最多的社交媒体平台,其用户最关注的则是嘻哈音乐和流行乐,我们猜测,这可能要归功于《中国有嘻哈》等节目的造势效果,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嘻哈音乐在国内青年群体中的崛起;在微信平台上,摇滚是大家最近讨论最多的话题,民谣紧随其后。

综合来看,民谣在受众中的讨论度仍较高,即使考虑到“赵雷事件”以及最近频繁出现在各大音乐节上的民谣歌手的影响,民谣也还未在消费者这里失势。

一个普遍的认知,民谣的繁盛与流行乐的衰败有莫大关系。同时,作为原创力量的中坚,民谣音乐人成了各大平台争夺的重点。于是我们看到:民谣歌曲成了音乐真人秀节目的救命稻草,民谣歌手开始像流行音乐繁盛时期的天王巨星般穿梭于各大演出、商演中。

三年后的今天,当初引领了民谣风潮的虾米“寻光计划”迎来了第二季,同时打出了“更年轻、更国际、更好玩”的标语。而从去年底开始,各公司、内容方加快了对于嘻哈、电音的布局,使得民谣似乎一夜之间变成了“美丽世界的孤儿”。于是,赵雷和民谣音乐开始被质疑“火一把就死”。

我们为民谣预设了几种“死法”:

1.大众审美局限,听歌完全看歌曲传播,当其他类型兴起,分给民谣的观众不再;

2.再唱几年诗和远方和姑娘,大众的耐心消耗殆尽,不再对民谣投去过多关注;

3.当市场和资本将视线转向嘻哈和电音等其他类型时,民谣后续发展的助力不足。

但哪一种情况都不会出现。

民谣不会死,在没有被市场充分关注时,民谣音乐人也能安贫乐道,反而创作出很多优秀作品。哪怕现在的市场存在对民谣“捧杀”,民谣音乐本身已经开始慢慢有了生态。

民谣不会死,因为不论在什么年代,人们通过民谣的方式表达心声的诉求不会变。青年人可以用民谣抚慰心灵,而民谣音乐人用音乐以求共鸣的初衷也一直在。

但不可否认,已经有好久,民谣音乐没有给我们的内心带来触动了。

文 | 王亚男 编辑 | vision 排版 | 福猴儿

本文为音乐先声原创稿件,转载及商务合作 ,请联系:vision_2753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