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承压,但绿城中国在杭州、苏州、上海等多个核心城市连拿高价地,是房地产行业内最被关注的地产商之一。
8月25日,绿城中国(3900.HK)举行上半年业绩发布会,管理层对公司发展和规划进行解答,并回应“地王”。
根据绿城中国管理层,全力去化、回款高位以及现金流充裕成为这份业绩报告的关键。
2025年上半年,TOP10房企销售平均降幅为14%,绿城中国降幅为3.4%,绿城销售规模下降幅度远低于行业,并将操盘销售规模稳步提升至行业第二。
绿城中国数据显示,上半年,绿城中国实现操盘销售额1222亿元。其中,自投销售额803亿元,排名第五。
全力去化
绿城中国全力去化,但这背后是公司深耕“优质土地、优质产品、优质服务”战略,并在项目全周期、全链路管控上的提质升级。
绿城中国副总裁李骏表示,2025上半年,公司紧扣市场节奏与政策机遇,坚持以“流速优先,量价平衡”为基本原则,在销售策略上,公司一手抓首开兑现,一手抓存量去化。
根据绿城中国数据,上半年共推出首开项目17 个,其中价格兑现项目兑现率88%、去化兑现率 82%,两项指标均优于2024年全年水平。
具体项目如,北京和樾玉鸣首开去化率98%,4月网签为北京套数、金额双冠王;杭州咏湖云庐八开八罄,动态货值较交底增加6亿元,利润率较交底增长7.8%。
新项目首开阶段,根据市场、竞争和客户情况,动态校准首开供货结构、推盘节奏、量价目标,同时通过高品质的全维实景示范区呈现,和营销端的精耕细作,充分传递项目价值、促进销售转化。
“新项目不拘泥于经营计划,不局限于阶段性的开盘业绩,而是要求全盘思考、统筹规划、动态调整”,李骏表示。
对于2021年及以前的存量去化,绿城中国调动资源保去化,并加大考核力度。
上半年,绿城中国聚焦24个重点存量项目,老盘新做,协同营销、运营、财务联合评审,集团、区域分层分级管理推动;为了保证去化,集团、区域还设置存量去化专职人员,推动老盘新做项目各项工作开展落地。
绿城中国还倾斜了一系列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价格政策、激励政策、人员补充等。同时,绿城中国增设“2021年及以前存量合同”指标考核。
绿城中国数据显示,上半年,绿城中国存量指标超额完成,完成2021年及以前项目的库存去化190亿,指标完成率达104%。
回款高位,再投资能力强
根据绿城中国业绩报告,公司2025年上半年回款率维持96%的高位,与2024年同期持平,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这一表现有力支撑了公司的再投资能力,并反映出其高效的销售回款管理机制。
截止2025年上半年底,银行存款及现金(包括抵押银行存款)约为667.95亿元,为一年内到期借款余额的2.9倍,创历史新高。
回款和手握现金都有力地解释了今年以来绿城中国在土地市场上勇拿高价地的底气。
上半年,绿城中国新增35个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55万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达约907亿元,位列行业第三,其中一二线货值占比达88%。
7月23日,绿城中国以总价46.67亿,楼面价65242元/平方米成交,溢价率8.74%,刷新苏州宅地单价最高纪录,同时也刷新了江苏省住宅地块楼面价最高纪录。
7月25日,绿城中国以64.72亿元总价拿下了上海虹口区北外滩地块,楼面价12.65万元/平方米,溢价率达到46.3%。
在这之前的上半年,绿城在杭州、武汉等多个城市也接连拿下多个高价地。
绿城中国行政总裁郭佳峰回应“地王”称,这些地块自身素质优,以苏州玫瑰园南地块和上海北外滩地块为例,地块均位于城市中的顶级板块,享有稀缺的自然景观资源和顶级配套。
而绿城前期也做了充分的调研,被誉为低密和豪宅专家,绿城在高端客户中有非常好的口碑,能做出产品和品牌溢价,同时,绿城2024年在杭州、上海、苏州获取的三个高价项目均即开即罄,过往经验验证了绿城的豪宅能力。
展望下半年,绿城中国下半年公司可售资源超1700亿元,其中包括40个首开项目,预计2025年度销售与去年基本相当。
李骏表示,总体而言,尽管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处谷底,但随着各项稳定政策的累积效应显现,下半年市场有望逐步探底企稳。然而真正走出低谷、恢复健康正常的发展轨道,可能尚需数个季度的时间与信心修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