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9:35
建筑大师隈研吾姗姗来迟
这是我的第三次参加知乎live
也是我期待的live之一
两位主持人跟网友调侃了一句
大师正在加班画图
五分钟后达到战场
听到这里我就放心了
大师也像我一样
在苦逼的加班
“隈研吾”
日本著名建筑家,隈研吾都市设计中心代表,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当今日本建筑届的领军人物,他所思考的已不局限于建筑本身,而更侧重于建筑与人类、自然的关系。他的建筑风格散发着日式和风与东方禅意,被业界称为「负建筑」。
这是我跟他的第一次见面
其实也称不上见面
我在屏幕的这一端
他在另一端
听着他与学生的互动
感觉像是一个邻家老爷爷
在讲过去的故事
(这是主持人偷拍老师的照片,我冒死放上来了!)
一身干练的黑色
略带疲倦的面容
但是聊到建筑的时候
眼睛还是会发光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
建筑这一行
虽然很累
但我很感兴趣
用我们的话来说
就是
“这个老头很有劲”
像他最喜欢的作品 — 中国美院民艺馆
用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
表达一种简洁而强有力的思想
这是隈研吾在亚洲设计的最大的单体建筑,也是他自认为最为满意的作品。因为建筑所在的地形充分满足了他“让建筑消失”的理念,所以他几乎都没收设计费。
占地约4936平方米的民艺馆外墙,是由数万块用铁丝相连的瓦片构成。
民艺馆的开幕式,他推掉了在日本的工作专程过来,就像父亲参加孩子的婚礼般的开心。
中国美院民艺馆
相比于妹岛和世的“简洁化”建筑
隈研吾大叔更偏爱于用不同的材料来作为建筑材料
避免了千篇一律的干燥
是保持创作激情的一个办法
接到方案之后
普通的建筑师会从形状出发
而我会考虑材料
例如木头、石头、布
然后实地考察
根据周边的环境来决定材料的使用
隈研吾为福冈一家星巴克做的店面设计,
交叉的“木阵”构成整个店铺的格构,
形状、色泽也都趋近于木的特质。
勃朗峰雪山上的木头房子
自然的木材与透明的玻璃相融合,
不仅能保证了现代建筑的采光,
还能保证室内拥有良好的自然景色。
日本建筑风格的入乡随俗
隈研吾在北京前门的项目中
采用半透明的屏风
在中国胡同引入了日本风格
永远绕不开的“负建筑”话题
在日本九十年代的时候
因为泡沫经济崩裂
建筑方面的工作急剧减少
隈研吾认为建筑应该做出变化
从战胜周围环境的建筑
变成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建筑
这种理念在他的设计风格留下烙印
无论是在选材上
还是外部造型上
避免对环境的改变
有一种“无为而治”的感觉
如何变成著名的建筑师?
呆在一个比较成功的建筑师身边。
隈研吾大叔聊到了他的恩师(原广司先生),
他们在非洲一起度过两个月,
一起听音乐聊天,
待久了之后,
感觉他有的想法我都有,
就顺其自然的成为了更棒的建筑师。
感觉你天赋异禀,很有灵性啊
我怎么样才能“待”在你身边?
隈研吾大叔每年都会招实习生进他的工作室
相对于日本学生的乖巧
他觉得中国学生更个性化
希望来参加评选的学生作品
都能够传达出他们的思想
无论是从画面上
还是一条线中不同的表达方法
小伙伴们,知道这个是谁的草图吗?
市场状况这么差,设计师该不该转行?
在live中有人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大概的意思是
中国建筑行业面临着和日本大萧条时期的危机
建筑从业人士该何去何从?
隈研吾大叔说两个方面 —挑战and机遇
虽然做建筑设计比较辛苦
但他觉得建筑设计比其他工作更有趣
有趣非常重要
如果你在工作中找不到乐趣
那你还是去找其他有乐趣的工作
另外,建筑设计工作的减少
反而是一种机会
把这个潮流当作一种机遇
重新审视内心的方向
他当时就在东北找到了自己所向往的建筑
完美Ending
PM 10:35
准时下课
今天的约会就到此结束
关掉了手机
我又打开了电脑屏幕
开始了下一场约会
“我与甲方有个约会”
在live中有很多很好的回答,没有在本文出现,我希望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购买知乎live,毕竟我已经剧透了一部分了,知乎大大原谅我。
famousjapanese.zhihu@gmail.com,这个是老师助手的邮箱,有商务合作可以联系他。
部分资讯来自知乎live,侵权必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