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汽车共享+智能驾驶”已经成为交通领域的新格局。尤其这两年,全球范围内智能驾驶领域的竞争开始进入白热化,为了加快技术的应用层落地,金字塔顶层的半导体制造商、汽车厂商、技术提供商们正在以结盟的形式,以期减少研发成本,缩短研发时间。其中以英特尔、英伟达、高通为核心建立的三大自动驾驶联盟最为瞩目,不断吸引世界级企业加盟。在这场关乎未来的游戏里,每个入局者都各怀鬼胎。大家彼此清楚,胜负一城,关乎十年输赢。
PC和移动时代已经接近尾声,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时代大幕将启,芯片厂商们谁也不想失去未来。——吴甘沙。
英特尔的凶猛扩张和云端野心
英特尔的八大聚焦领域其中包含智能驾驶。今年英特尔的扩张明显,仅在上半年就已经出现了两次大动作。3月,英特尔宣布斥资153亿美元收购Mobileye,弥补英特尔-宝马联盟在ADSD技术上的不足。5月份,德尔福加入英特尔-宝马-Mobileye阵营,成为联盟自动驾驶平台的开发合作伙伴及系统集成商。
自此,英特尔联盟已在智能驾驶领域基本布局完成。宝马负责车辆的控制与零部件集成、Mobileye负责提供基于摄像头的环境感知技术与EyeQ芯片、英特尔负责提供计算与通信模组,驾驶决策部分由三方合作完成。而德尔福则在联盟中扮演润滑剂的作用,作为世界顶级的系统集成商,德尔福将该系统集成至OEM的汽车架构中,帮助该合作解决方案进入市场并快速覆盖多家汽车制造商。
德尔福首席技术官格伦德沃斯(Glen De Vos)表示:“我们与宝马以及英特尔进行最大程度的合作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个合作项目具有互补性质。”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英特尔曾以167亿美元收购FPGA生产商Altera公司,成为英特尔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其用途就包括增强汽车芯片、智能手表芯片等业务,以期完善物联网领域的生态布局。
激流勇进的英特尔联盟,在德尔福加入后,在智能驾驶的格局中变得有优势明显。按照计划,在2017年下半年在公共道路上测试大约40辆无人驾驶汽车,2021年宝马将向市场推出完全自动驾驶汽车。
但英特尔真正的野心在于云端。英特尔副总裁暨总经理Ken Caviasca介绍称,英特尔计划让Nervana的深度学习架构与Xeon核结合来为云端深度学习加速,此外,英特尔还将在云端服务器的处理器芯片中用到Altera的FPGA技术,以实现高效率计算。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英特尔在5G领域占有领先地位。因此,英特尔很可能计划使用5G技术来实现汽车与云端的数据通讯。
Ken Caviasca表示,英特尔芯片的目标是成为无人车的大脑。
开放的英伟达更善于拉拢结盟
在2017 GPU技术大会上,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宣布,丰田将使用Nvidia Drive PX人工智能汽车平台开发可用于大规模量产的高级自动驾驶系统。这意味着与丰田的合作正式达成。
有人说,丰田与英伟达的联盟让英特尔如芒在背。
丰田是英伟达 Drive PX 平台吸纳的第四个汽车厂,另外三家厂商分别是奥迪、戴姆勒和大众集团。不仅如此,沃尔沃、特斯拉和蔚来汽车也都与英伟达有着不同程度的合作。
在汽车行业钻研了十几年的英伟达,从首款车用3D导航系统显示芯片到全新车载电脑XAVIER。如今,其处理器已成功应用于奥迪 A8 和特斯拉 Model S 等车型,业务拓展至智能汽车显示屏和自动驾驶系统。
今年,英伟达宣布了与全球第一和第五的Tire 1供应商博世、采埃孚以及全球最大的重型卡车制造商之一PACCAR达成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这代表着英伟达已正式加入到传统的汽车供应链中。
英伟达与采埃孚的合作将共同为自动驾驶乘用车、商用车以及其他工业机器人应用开发全新人工智能系统ProAI,该系统将计划在2018年量产。而英伟达与奥迪共推基于英伟达AI驾驶系统的自动驾驶车型,将于2020年前上路。此前,双方已联手开发名为交通堵塞导航(traffic jam pilot)的半自动驾驶系统,该系统使用的硬件和软件均来自英伟达。
和英特尔相比,英伟达开放的心态是其吸引到更多伙伴的原因。在被问到为何更多厂商选择英伟达时,业内分析师指出,汽车厂商和开发者被英特尔收购 Mobileye 吓到了,他们不喜欢英特尔这样的闭环自动驾驶生态。
而英伟达在一级供应商方面的合作关系,将为其链接更多的汽车OEM厂商。
保守派高通:重技术,轻结盟
2016年10月,高通以47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恩智浦半导体。这桩全球最大规模芯片并购案,帮助高通奠定了在汽车芯片市场的盟主地位。
恩智浦本就是全球顶尖的汽车芯片供应商,在SDR软件无线电、NFC、网络安全、CMOS毫米波雷达、处理器芯片、汽车功能安全等技术领域均处于领先的市场地位,并于2015年斥资120亿美元收购了飞思卡尔。高通的长处在于5G、人工智能、V2X、无线充电等方面,与恩智浦的重合领域很少。可以说这是一次完美的互补性收购,全面提高了高通在汽车芯片领域的技术实力。
2017 CES展上,高通推出了新一代汽车系统芯片骁龙820A,该芯片采用14纳米FinFET工艺,支持车载嵌入式软件平台QNX,CarPlay以及AndroidAuto,并集成了64位CPU处理、图形处理单元(GPU)以及LTE数据调制解调器。其图像信号处理器能同时连接 4 到 8 个汽车摄像头传感器,可为司机提供的驾驶辅助功能,主要包括车道偏离警告、车辆前方碰撞探测警告、交通标志识别功能等。
高通与大众的合作是其技术落地的契机。据悉,下一代大众汽车将集成基于高通骁龙820A处理器、X12 LTE和X5 LTE芯片组。采用骁龙X12和X5 LTE调制解调器的大众汽车将于2018年面市,搭载骁龙820A处理器的大众汽车将于2019年面市。
另外,高通正在与奥迪、爱立信、SWARCO(城市交通解决方案供应商)以及德国的凯撒斯劳滕工业大学(University of Kaiserslautern)合作一个新项目,叫做“将汽车与未来的一切连接在一起”(the Connected Vehicle to Everything of Tomorrow,简称 ConVex)。该合作主要致力于研发汽车万物互联的蜂窝网络(Cellular-V2X),进而探索V2V(车对车)、V2I(车对基础设施)以及V2P(车对行人)等领域的应用,以期实现汽车与万物的无缝对接。
自动驾驶领域不容忽视的一级——Waymo
据《福布斯》报道,摩根士丹利最近发布的报告显示,如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将旗下自动驾驶公司Waymo分拆,后者的估值可能达到700亿美元甚至更高,超过通用汽车和福特等传统汽车公司的市值,也超过特斯拉和优步。
从2009年至今,谷歌在无人驾驶领域的探索已近十年。年初召开的底特律车展上,Waymo CEO John Krafcik在演讲中表示,谷歌自研的技术已经使激光雷达的成本下降了90%。
不仅如此,Waymo拥有强大的软硬一体化优势。John Krafcik称,Waymo所有的传感器(激光雷达、视觉处理系统、雷达)与自动驾驶的大脑紧密结合,专为其软件而设计。这种高度集成化的系统使得Waymo自动驾驶系统的各个部分可以无缝协同的工作。“像人类的五官,相互配合才能体现出强大的作用。”
Waymo的确是一个另类,在这场自动驾驶的战争中,只有Waymo并未积极的建立阵营。但最近与 Lyft的合作给uber带来不少压力,此前Waymo刚刚控诉优步旗下公司创始人盗窃其商业机密。
写在最后
智能驾驶像一场风暴,席卷了全球多数的汽车公司和科技公司。巨头之所以长青,正是因为总能押对未来。智能驾驶的重要性,已经足以让巨头们放下身段,寻求合作,壮大自身。当然,这些联盟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为了联盟,每个公司的目的都是为了成全自身。但在混战时代,结成阵营也许是迫于无奈,未来市场的厮杀,远不止技术这么简单。但,技术是入局的门票。
我们认识到这些自动驾驶系统的复杂性,当我们说起真正的自动驾驶时,汽车被系统控制,在整个自动驾驶平台的技术链条当中,我们需要使用最强大、最优质的技术。对于那些闭门造车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的企业来说,今后,他们将苦苦挣扎在技术的边缘。——德尔福首席技术官格伦·德沃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