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淑菁,IBM公司大中华区系统部营销总经理
现职IBM大中华区系统部营销总经理,曾任台湾IBM公司市场营销与公共关系总监、渠道业务副总经理、ibm.com网站及电话销售负责 人(现今更名为数字化销售部门)、金融业务及产品经理,在销售与营销领域分别有近20年与5年经验。
又到了学子们告别校园、投入职场的季节。在众多专业之中,销售与营销应该是求职市场中最常见的两类;大家可能用简单的”二分法”看这两种职务:销售是为公司赚钱,营销是给公司花钱。正巧在两造都历练多年的我,这次却想通过”人格特质”与”专业技能”这两个指标,检视它们的异同。虽是个人浅见,但相信对职场新鲜人、或是已经投身职场、但想转换跑道的”师兄师姐”们仍有参考价值。
人格特质
持续学习、保持对人事物的热情、诚信负责,这三点是所有专业人士的”标配”。但要成为一位出色的销售,我认为必须具备两种能力:第一是具备”以客户的心为心”,把客户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的热情。一个销售如果满脑子只想着怎麽结案、赚奖金,而不是从帮助客户、倾听客户的需求、解决客户的问题、达成客户的目标出发,即使侥倖成交了这一单,恐怕对同一个客户也难有下一单。
其次是要有承受不断被拒绝的勇气和自我激励的能力。销售的使命是成功地说服客户买单,交付业绩。所以脸皮必须够厚,视“被拒绝”为常态,以“被採纳”为恩典;想方设法地持续跟进拒绝自己的客户,扭转情势 !或是在被拒绝时给自己加油打气,分分钟“ 满血复活”,立刻向着下一个目标客户再出发。
最近看了段视频, 回顾腾讯的马化腾先生在2004年年底,获颁中央电视台”年度十大经济人物新锐人物奖”时,应主持人要求,尝试说服其中一位评委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与腾讯合作。当时腾讯正处于草创阶段,主推产品QQ的注册用户超过90%在30岁以下;现场也只有寥寥几位评委听过QQ。
只见马先生用自信的态度、简练的语言,介绍QQ的特点;话锋一转,他提到QQ可以为企业带来的种种效益。遗憾的是,张总裁当场直言他并未被马先生说服,现场气氛好不尴尬 !我不知道在那之后,马先生有没有尝试再去说服张总裁。但经过12年的努力,腾讯已经成为市值超过2,50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我相信,成功的创业家无不是成功的销售, 努力推广自家的品牌和产品,即使在众目睽睽下被公开拒绝,内心依然强大,继续坚持不放弃!
而在我担任销售和带领销售团队的生涯中,无论是耕耘既有客群,或是拓展新客源,不乏客户用各种各样的态度、方式或理由,拒绝我们的拜访或提案。每回我都鼓励自己、也鼓励我的团队:“只要客户还没有正式签约,我们仍有希望;继续努力不放弃,是为客户、也为自己‘赢得一个机会’!”当然,并不是每一次付出最终都以喜剧收场,但这样的信念和执行力,的确为我在许多次竞争激烈的项目中创造契机,在最后关头逆转情势,反败为胜!
结论:想要成就客户和想赢的企图心有多大,意志力就有多强!这是一个优秀销售必备的人格素质。
至于营销人,我觉得首先要对客户有同理心,并且像个设计师一样,能够静心思考、化繁为简、画出切合客户需求的设计稿!
其次要有像侦探柯南般、喜欢抽丝剥茧、找出破案线索的精神。如果您和我一样在IT行业服务,那您必须知道IT产品的规格、功能,但它们通常以术语的形式出现,複杂甚至难懂!所以拥有追根究底的精神,但又能够化繁为简、直指客户关心的重点,十分重要!
因为商业级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不像消费性产品那样平易近人。如何把专业的技术语言和各行业的应用场景相连结,是我和我的营销团队每天的功课!
经常有人问我:你负责的IBM系统业务(IBM Systems)如何与”认知”(Cognitive)扯上关系?如果只谈IBM的机器性能如何,应该大多数的人都没有兴趣;但当我说IBM的系统解决方案能够结合交易策略,模拟一小时内分钟级的历史数据,对于预测未来10分钟股指期货的准确率达80%,预测未来一小时股指期货的准确率达70%,您可能会有点好奇它是如何作到的吧?
又或是提到IBM的系统解决方案能进行智能影像识别,快速处理海量级的视频,及时侦测到各种刻意遮挡脸部、意图在ATM提领现金的事件,并进行示警;还有IBM的视觉模型解决方案可以实现毫秒级的实时工业检测,让任何微小的瑕疵和缺陷都无所遁形。当我提出这些应用场景与效益时,股票期货、银行、或制造业的客户,无不睁大眼睛,希望进一步了解这些解决方案。
第三是营销人理当掌握市场脉动,并以创意呈现。倒不是说营销人非得追剧,但一定要跟得上热点话题!我现在带领的营销团队,在社交文案与线下的客户活动中,积极地让社会热点话题与IBM的系统解决方案产生连结,借力使力,引发客户关注,也让客户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专业技能
无论是做销售或是营销,对自家产品、解决方案和对客户、对行业与趋势的了解,都是最基本的;而想要成为一个杰出的销售或营销人,沟通表达、整合协调、领导统御的功力也不能少!不过,因为主要工作的对象不同,所需专业技能的比重也有分别。
销售主要的工作对象是客户,所以最重要的能力是观察与倾听、问对问题、成为客户的谘询顾问、及沟通表达的能力。
观察与倾听:大多数的销售无不热切地希望将自己所负责的产品或服务,一次全部推销给客户;因此容易落入“销售滔滔不绝,客户插不上话”的窘境,甚至只顾着盘算自己想说的内容,而错失仔细观察客户、倾听客户心声的契机。
问对问题:仔细倾听之后,如何厘清自己所听到的、所理解的,与客户所想传达的讯息一致?那就必须靠问对问题来确认。发问的黄金技巧之一,是先覆颂一次对方的说法或需求,确认无误之后,再提出几个开放性的问题(不仅仅是回答”是”或”否”的问题),引导客户进一步说明需求或想法,挖掘更多的信息!
成为客户的咨询顾问:要能提供“价值”给客户,就必须比客户更懂他的专业!想让客户从每一次与你的交谈与建议里获益,就必须掌握最新技术、趋势、行业应用与全球案例等,让自己言之有物。这就要靠平常不断地投资自己,不断地学习!
沟通与表达:身为销售,常常需要与来自使用者单位及决策单位的客户沟通和游说;可能是一对一的对谈,也可能是一对多的汇报。不论是哪一种形式,“讲重点”永远是王道!而且还要讲得生动,能吸引听众。所以坊间才有 “一分钟电梯行销术”、“简报技巧”、“说故事的力量” 等相关书籍,不断地登上畅销书的榜单,指导销售如何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IBM对销售人员的训练也相当看中上述各项技能!在我正式上岗担任销售之前,也参加了三个梯次、每梯次为期一周的“魔鬼训练营”!形容它是”魔鬼训练”可一点也不夸张,因为在特训期间,我们除了沒日沒夜地学习、准备和练习各种销售技能,资深销售经理们还会扮演客户,借用师兄师姐们亲身经历过的各种拟真情境,严格考验这群销售菜鸟们,是否能够应用所学、随机应变、通过测试拿到“毕业证书”!取得这些技能不只对我的销售工作裨益甚多,至今依然觉得受益匪浅!
有句形容营销技能的比喻说得挺巧:所谓营销就是“把我的东西装进客户的脑袋,让客户心甘情愿地把钱放进我的口袋”。身为营销人的首要之务是了解自家产品,并瞭解相较于竞争者的优劣势及卖点。正所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二是抓得住营销目标对象。可以从五个W与一个H来思考:目标对象是谁(Who)?是开发者还是使用单位主管?属于哪个行业?他亟待解决的痛点是什么(What)?产生痛点的原因(Why)?他们惯常的工作时间(When)与在哪儿出现与交流(Where)?唯有让目标客户更加具像化,才能拟订更精准的行动方案(How)去接触他们。
第三,营销人要能创造好内容。能不能将复杂难懂的产品规格,改造与包装成有力、简单易懂、又吸引读者眼球的信息?我的团队曾经通过类似”美国队长”的创意、用漫画的形式,告诉客户各种“软件定义存储”解决方案,可以怎么处理他目前面临的难题;或是把IBM闪存产品设计成是你给力的”兄弟”,”有存必应”;信息浅显易懂又有趣!
第四,精准营销!与数字化营销相关的技能,已是现代营销人不可或缺的能力;例如设计数字内容(Digital Content Design)、客户体验(Customer Experience)、网站体验(Web Experience)、社交媒体(Social Media)、社交聆听(Social Listening)、电子邮件营销(Email Marketing)、付费媒体(Paid Media)、搜寻引擎优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计划营销(Programmatic Marketing)等。从找到客户、引发客户探索的兴趣、到客户愿意试用,决定购买,愿意继续推荐等行为的发生,我们应该将它看作一个历程,而营销人就是要去设计其中的各个历程,并运用数据分析工具,体现客户的数字足迹,洞察客户的行为,进而优化。
无论是平日进行的工作讨论,或是在做季度计划时,我和我的营销团队总是通过回顾各项数字指标,用“结果”来证明所执行的各项行动是否奏效。深究每个数字背后所隐藏的原因,再通过各种尝试、测试、与修正,力求在每一个环节中能提升客户体验,提高成交的机率。
市场不断地变化,客户的行为和商业模式也一直在变,跨界或整合也已成为常态。销售与营销在不同的行业、企业、和不同的商业模式中,团队规模不尽相同;在规模大一些的企业,按照专业会进一步细化分工;但在新创或规模小一点的企业,也不乏两造整合成单一部门的做法。不论是销售或营销,最终目标无非是提高营收,增加客户满意度。
如果你兼具营销与业务人的人格特质和专业技能,相信没有一个企业主不爱这样的通才!而想要营销、业务一把抓,不断地学习、与通过实战演练累积经验,绝对是不二法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