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又贵又挤,但广东人还是去华发滑雪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又贵又挤,但广东人还是去华发滑雪了

冰雪旅游的旺季正式开始,而华发冰雪世界能否真的吸引来原本去往崇礼、北海道的深圳滑雪客,今年冬季的表现则至关重要。

文 | 源Sight  周艺

所谓“深圳没有雪,但深圳人有钱”的判词恰如其分地落到了深圳最近的“排队王”——华发冰雪世界上。

10月1日,深圳新地标——“华发前海冰雪世界”正式营业,继广州融创之后,深圳也拥有了自己的“门面”滑雪场。官方数据显示,其开业首月就累计接待游客超40万次,单日客流量超4万。

前海冰雪世界被打造为“大湾区一小时冰雪经济圈”的核心项目,主要的客群来自粤港澳三地,首月还迎来了不少从成都、北京等地赶来的滑雪爱好者。

从定价看,作为一个室内滑雪场,华发前海冰雪世界假期458元/3小时收费标准要明显高于广州融创雪世界以及其他地区的室内票价。这也对消费者暗示,滑雪是一项中产运动。

不过,对比日本和国内北方雪场的机票、酒店成本,在深圳滑雪虽然昂贵,但仍具性价比。

与此同时,今年华北地区的强冷空气来得格外的早,北方几大滑雪场也创下了历年最早“开板”的记录,石家庄、长白山、日本札幌的冬航季也随之启动,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城市的航线开始加密。

冰雪旅游的旺季正式开始,而华发冰雪世界能否真的吸引来原本去往崇礼、北海道的深圳滑雪客,今年冬季的表现则至关重要。

湾区先打价格战

小红书上,关于广州融创雪世界和深圳华发冰雪世界哪个更好的讨论此起彼伏。

从占地面积来看,融创雪世界占地约7.5万平方米,而华发冰雪世界则有10万平方米,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全球“最大室内滑雪中心”;

雪道方面,融创雪世界有5条不同难度的雪道,华发冰雪世则拥有垂直落差83米、最长单道463米的超长雪道。

不论是设施还是雪道的配置,新开的华发冰雪世界,似乎拥有更大的优势,但体验却两极分化。

“工作日的流量比广融周末人流量还大”“3小时卡,换衣服半小时,滑下来两次,每次排队半小时”“随时随地被新手铲翻”……此外,华发冰雪世界雪场异味、餐厅较少也常被吐槽。

图片

截图来源于小红书

相比之下,广州融创冰雪世界的会员们则发现广融的人少了很多,“雪友”们甚至觉得有些寂寞。

虽然两者都是“大湾区1小时冰雪经济圈”的核心项目,但面对失去的客流量,广融也无法坐视不理。

最近,广州融创热雪奇迹公众号宣布推出“双十一促销”,买一送一的三小时滑雪仅需468元,同期华发冰雪世界单次3小时就要348元。

图片

图片来源:广州热雪奇迹

原本被吐槽昂贵的广融瞬间变得“慈眉善目”起来:华发冰雪世界的黑金会员一年的价格为23799元,广融则为18999。

图片

图片来源:热雪奇迹公众号

从客群来看,两边都共享大湾区游客,其中尤以港客为主。而华发冰雪世界开业后的一系列操作则从源头抢夺了广融最大的“财路”。

目前,华发前海冰雪世界正重点发力港澳客群市场,不仅联合多家旅行社开通香港-深圳滑雪专线、在停车场设置“港澳车辆专用通道”,还推出包含香港往返车票的滑雪套餐——工作日3小时滑雪票+往返车票定价428元,而同类型套餐在广州融创雪世界则为357元。

虽然贵了近100元,但交通的时间成本和新雪场的体验,吸引了不少港客。据华发集团公众号,试运营期间华发冰雪世界港澳游客的数量占总人数的30%。

从目前的客流量观察,两大滑雪场的核心客群对于价格的敏感度并不高,而随着冰雪季的到来,本土不差钱的滑雪客,恐怕依然会被北方的雪场吸引。

石家庄、东北联合“抢人”

小红书上,不少游客认为,已经开业6年的广州融创雪世界更适合新手和家庭游,而华发冰雪世界拥有更好的雪质和更专业的赛道,适合较为专业的滑雪者。

但如今的排队盛况却证明,华发冰雪世界的初级道常常人满为患,中级道和高级道却畅滑无阻。这也侧面说明,新手对室内场更有热情,而随着户外场接连开板,专业的滑雪客显然有了更好的去处。

深圳的冰雪世界开业刚满月,北方各大雪场就开始了“抢人”大战。

10月21日,崇礼万龙雪场“开板”。崇礼目前已建成9家具备国际水准的滑雪场,今年的新雪季,其不仅会统筹冰雪赛事,还会打造冰雪嘉年华,从专业赛到大众赛,再到雪地电音节和冰雪主题微短剧等活动,全面丰富游客体验。

为此,石家庄正定机场全面升级航线,冬航季石家庄机场重点加密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航班,从广州、深圳等城市出发的旅客,可通过石家庄机场高效中转至张家口,还为旅客开通了“雪板门到门”预约、雪具专用通道等专享服务。

另外一个户外滑雪“圣地”长白山的雪场也在近日开板,而长白山机场冬季航班计划已全面实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均是重点旅游客源城市。

据源sight观察,目前广州、深圳去往张家口或长白山均需转机,最快可在7小时内达到,票价基本在2000元左右,而日本滑雪胜地北海道首府札幌的往返机票则已超过4000元。

但即便如此,崇礼开板对于广深本地的滑雪客极具吸引力,小红书上就有不少找寻“搭子”的帖子,而哪怕是飞机到北京再转高铁的“特种兵”之旅,也有不少人在小红书写下详细攻略。

作为一项可以代表中产的户外运动,滑雪客对于“性价比”似乎并不太看重,反而对完善的雪场设施和专业的滑雪氛围更有执念。

冰雪季的旅游热潮,“南雁北飞”仍是主旋律。

没有雪的冰雪执念

据第三方数据,2013—2014冰雪季,中国室内滑雪场的数量仅有5个,到了2024—2025冰雪季,这一数据已增长至79个。

另据最新的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中国冰雪产业总规模预计将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53亿元。到2030年,中国冰雪产业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

在为了迎合这一市场需求,东北的冰雪经济可以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打造冰雪旅游的多原生态产业链条,但南方地区要想突破冰雪限制,则需要付出更多,像融创、华发这种对“冰雪+”产业已有较深的运营经验的企业,正成为南方冰雪经济破局的核心力量。

2019年,时值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正式出台,急需拥有一系列区域文化地标。

这一年的6月份,融创文旅城正式开业,其中占地超7万平方米的“融创雪世界”成为当时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室内滑雪场。截止到2022年,广州融创雪世界接待游客总量突破200万人次。

但当时的深圳仅有世界之窗的“阿尔卑斯冰雪世界”,项目为滑冰和嬉雪,并无滑雪项目,也无法承办相关赛事活动,为了配合广州融创搭建起“大湾区1小时冰雪经济圈”,深圳的室内滑雪场项目迅速上马。

2020年,前海华发冰雪世界开始筹建,迄今总投资额达到296亿元。该项目原本是华发和融创合作建设,后期则因为融创的流动性危机,由华发全资管控,但运营工作依旧交给了融创的“热雪奇迹”。

融创旗下的“热雪奇迹”成立于2021年,2022年2月25日,热雪奇迹体育品牌成立滑雪训练中心,此后广州融创雪世界也正式更名。截至2025年上半年,热雪奇迹旗下已开业10家室内雪场,分布在广州、成都、重庆等城市。

不过,融创中国冰雪业务的收入占比较低。2024年财报显示,其全年营收740.2亿元,期内包括乐园、商业、酒店及冰雪等在内的融创文旅板块实现收入约52.1亿元。2024年12月,融创还向哈尔滨市国资委出售了持有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全部股权用以偿还债务和“保交楼”。

手头同样紧的还有华发股份,2025年7月份,深圳市土储中心以44.05亿元价格向华发股份“回收”了前海冰雪世界项目中7块未建商业用地。华发股份表示,本次交易是为降低资产流动性风险,盘活沉淀资产,回笼资金。

总的来说,室内滑雪相比于其他滑雪项目有着更高的运营成本,比如在淡季还需维持高能耗的制冷。对于本就受困于地产流动性的房企而言,高成本的冰雪文旅更加考验企业的资金实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华发股份

2.6k
  • 华发股份: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大幅增长,冰雪世界火爆“出圈”
  • 华发股份(600325.SH):2025年三季报净利润为1.02亿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下降92.34%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又贵又挤,但广东人还是去华发滑雪了

冰雪旅游的旺季正式开始,而华发冰雪世界能否真的吸引来原本去往崇礼、北海道的深圳滑雪客,今年冬季的表现则至关重要。

文 | 源Sight  周艺

所谓“深圳没有雪,但深圳人有钱”的判词恰如其分地落到了深圳最近的“排队王”——华发冰雪世界上。

10月1日,深圳新地标——“华发前海冰雪世界”正式营业,继广州融创之后,深圳也拥有了自己的“门面”滑雪场。官方数据显示,其开业首月就累计接待游客超40万次,单日客流量超4万。

前海冰雪世界被打造为“大湾区一小时冰雪经济圈”的核心项目,主要的客群来自粤港澳三地,首月还迎来了不少从成都、北京等地赶来的滑雪爱好者。

从定价看,作为一个室内滑雪场,华发前海冰雪世界假期458元/3小时收费标准要明显高于广州融创雪世界以及其他地区的室内票价。这也对消费者暗示,滑雪是一项中产运动。

不过,对比日本和国内北方雪场的机票、酒店成本,在深圳滑雪虽然昂贵,但仍具性价比。

与此同时,今年华北地区的强冷空气来得格外的早,北方几大滑雪场也创下了历年最早“开板”的记录,石家庄、长白山、日本札幌的冬航季也随之启动,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城市的航线开始加密。

冰雪旅游的旺季正式开始,而华发冰雪世界能否真的吸引来原本去往崇礼、北海道的深圳滑雪客,今年冬季的表现则至关重要。

湾区先打价格战

小红书上,关于广州融创雪世界和深圳华发冰雪世界哪个更好的讨论此起彼伏。

从占地面积来看,融创雪世界占地约7.5万平方米,而华发冰雪世界则有10万平方米,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全球“最大室内滑雪中心”;

雪道方面,融创雪世界有5条不同难度的雪道,华发冰雪世则拥有垂直落差83米、最长单道463米的超长雪道。

不论是设施还是雪道的配置,新开的华发冰雪世界,似乎拥有更大的优势,但体验却两极分化。

“工作日的流量比广融周末人流量还大”“3小时卡,换衣服半小时,滑下来两次,每次排队半小时”“随时随地被新手铲翻”……此外,华发冰雪世界雪场异味、餐厅较少也常被吐槽。

图片

截图来源于小红书

相比之下,广州融创冰雪世界的会员们则发现广融的人少了很多,“雪友”们甚至觉得有些寂寞。

虽然两者都是“大湾区1小时冰雪经济圈”的核心项目,但面对失去的客流量,广融也无法坐视不理。

最近,广州融创热雪奇迹公众号宣布推出“双十一促销”,买一送一的三小时滑雪仅需468元,同期华发冰雪世界单次3小时就要348元。

图片

图片来源:广州热雪奇迹

原本被吐槽昂贵的广融瞬间变得“慈眉善目”起来:华发冰雪世界的黑金会员一年的价格为23799元,广融则为18999。

图片

图片来源:热雪奇迹公众号

从客群来看,两边都共享大湾区游客,其中尤以港客为主。而华发冰雪世界开业后的一系列操作则从源头抢夺了广融最大的“财路”。

目前,华发前海冰雪世界正重点发力港澳客群市场,不仅联合多家旅行社开通香港-深圳滑雪专线、在停车场设置“港澳车辆专用通道”,还推出包含香港往返车票的滑雪套餐——工作日3小时滑雪票+往返车票定价428元,而同类型套餐在广州融创雪世界则为357元。

虽然贵了近100元,但交通的时间成本和新雪场的体验,吸引了不少港客。据华发集团公众号,试运营期间华发冰雪世界港澳游客的数量占总人数的30%。

从目前的客流量观察,两大滑雪场的核心客群对于价格的敏感度并不高,而随着冰雪季的到来,本土不差钱的滑雪客,恐怕依然会被北方的雪场吸引。

石家庄、东北联合“抢人”

小红书上,不少游客认为,已经开业6年的广州融创雪世界更适合新手和家庭游,而华发冰雪世界拥有更好的雪质和更专业的赛道,适合较为专业的滑雪者。

但如今的排队盛况却证明,华发冰雪世界的初级道常常人满为患,中级道和高级道却畅滑无阻。这也侧面说明,新手对室内场更有热情,而随着户外场接连开板,专业的滑雪客显然有了更好的去处。

深圳的冰雪世界开业刚满月,北方各大雪场就开始了“抢人”大战。

10月21日,崇礼万龙雪场“开板”。崇礼目前已建成9家具备国际水准的滑雪场,今年的新雪季,其不仅会统筹冰雪赛事,还会打造冰雪嘉年华,从专业赛到大众赛,再到雪地电音节和冰雪主题微短剧等活动,全面丰富游客体验。

为此,石家庄正定机场全面升级航线,冬航季石家庄机场重点加密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航班,从广州、深圳等城市出发的旅客,可通过石家庄机场高效中转至张家口,还为旅客开通了“雪板门到门”预约、雪具专用通道等专享服务。

另外一个户外滑雪“圣地”长白山的雪场也在近日开板,而长白山机场冬季航班计划已全面实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均是重点旅游客源城市。

据源sight观察,目前广州、深圳去往张家口或长白山均需转机,最快可在7小时内达到,票价基本在2000元左右,而日本滑雪胜地北海道首府札幌的往返机票则已超过4000元。

但即便如此,崇礼开板对于广深本地的滑雪客极具吸引力,小红书上就有不少找寻“搭子”的帖子,而哪怕是飞机到北京再转高铁的“特种兵”之旅,也有不少人在小红书写下详细攻略。

作为一项可以代表中产的户外运动,滑雪客对于“性价比”似乎并不太看重,反而对完善的雪场设施和专业的滑雪氛围更有执念。

冰雪季的旅游热潮,“南雁北飞”仍是主旋律。

没有雪的冰雪执念

据第三方数据,2013—2014冰雪季,中国室内滑雪场的数量仅有5个,到了2024—2025冰雪季,这一数据已增长至79个。

另据最新的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中国冰雪产业总规模预计将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53亿元。到2030年,中国冰雪产业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

在为了迎合这一市场需求,东北的冰雪经济可以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打造冰雪旅游的多原生态产业链条,但南方地区要想突破冰雪限制,则需要付出更多,像融创、华发这种对“冰雪+”产业已有较深的运营经验的企业,正成为南方冰雪经济破局的核心力量。

2019年,时值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正式出台,急需拥有一系列区域文化地标。

这一年的6月份,融创文旅城正式开业,其中占地超7万平方米的“融创雪世界”成为当时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室内滑雪场。截止到2022年,广州融创雪世界接待游客总量突破200万人次。

但当时的深圳仅有世界之窗的“阿尔卑斯冰雪世界”,项目为滑冰和嬉雪,并无滑雪项目,也无法承办相关赛事活动,为了配合广州融创搭建起“大湾区1小时冰雪经济圈”,深圳的室内滑雪场项目迅速上马。

2020年,前海华发冰雪世界开始筹建,迄今总投资额达到296亿元。该项目原本是华发和融创合作建设,后期则因为融创的流动性危机,由华发全资管控,但运营工作依旧交给了融创的“热雪奇迹”。

融创旗下的“热雪奇迹”成立于2021年,2022年2月25日,热雪奇迹体育品牌成立滑雪训练中心,此后广州融创雪世界也正式更名。截至2025年上半年,热雪奇迹旗下已开业10家室内雪场,分布在广州、成都、重庆等城市。

不过,融创中国冰雪业务的收入占比较低。2024年财报显示,其全年营收740.2亿元,期内包括乐园、商业、酒店及冰雪等在内的融创文旅板块实现收入约52.1亿元。2024年12月,融创还向哈尔滨市国资委出售了持有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全部股权用以偿还债务和“保交楼”。

手头同样紧的还有华发股份,2025年7月份,深圳市土储中心以44.05亿元价格向华发股份“回收”了前海冰雪世界项目中7块未建商业用地。华发股份表示,本次交易是为降低资产流动性风险,盘活沉淀资产,回笼资金。

总的来说,室内滑雪相比于其他滑雪项目有着更高的运营成本,比如在淡季还需维持高能耗的制冷。对于本就受困于地产流动性的房企而言,高成本的冰雪文旅更加考验企业的资金实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