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10月财政支出放缓,年末地方债发行加速助力稳增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10月财政支出放缓,年末地方债发行加速助力稳增长

分析人士指出,10月,财政收入增速加快反映出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的态势,支出放缓一定程度上受到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制约。

2025年11月17日,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屯镇磨盘山枢纽互通景色。图片来源:CFP

记者 王珍

财政部周一晚间发布的数据显示,1-10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6490亿元,同比增长0.8%,增速比前9个月加快0.3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5825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较前9个月回落1.1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指出,10月,财政收入增速加快反映出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的态势,支出放缓一定程度上受到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制约。随着5000亿元地方债务限额盘活额度下达,地方债发行将在11-12月内再度加速,财政支出有望保持一定强度,助力经济回升向好。

界面新闻根据财政部数据推算,10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2%,增速较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同比增长8.6%,非税收入同比下滑33%。

主要税种中,增值税收入同比增长7.2%,增速比9月放缓0.4个百分点,但仍保持较快增长。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对界面新闻表示,10月,受假期以及“抢出口”“抢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效应退坡的影响,工业生产增速有所下行,但随着“反内卷”行动的推进,部分行业供需好转,叠加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等因素,工业品价格整体改善,对增值税收入形成支撑。

此外,10月,消费税收入同比增长4.5%,较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背后是今年“双十一”促销活动提前启动、金价上涨、假期出行等因素提振相关应税商品销售;企业所得税收入同比增速较上月放缓12.3个百分点至7.3%,冯琳指出,9、10月分别为缴税小月和大月,企业所得税绝对规模差异较大,增速出现剧烈波动属于正常现象;个人所得税收入同比增长27.3%,增速较上月加快10.6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个人所得税收入保持较快增长,除因低基数外,还与加强个税征管有关。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迪对界面新闻指出,今年税收增速目标为3.7%,1-10月累计增速为1.7%,收入完成进度达84.5%,高于去年同期的80.3%,其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和个税四大税种完成进度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往后看,一方面物价已在三季度出现拐点,四季度将延续温和回升态势,另一方面,年底税务部门通常有加强税收征管的惯例,因此全年税收增长3.7%的预算目标仍有望达成。

支出方面,界面新闻按照历史数据推算,10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下降9.8%,上月为增长3.1%。分析师表示,财政支出增速转负,一方面和与去年同期基数抬升有关,另一方面也体现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对支出的制约。

从支出结构看,科技和社保就业两项民生相关支出降幅相对较小,同比分别下降0.9%和0.1%;基建类支出则降幅较大,普遍录得两位数的跌幅,其中,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和交通运输支出同比分别下降11.8%、24.0%、32.8%和14.8%。

冯琳指出,下半年以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力度有所减弱,1-10月累计同比增速较上半年累计增速放缓1.4个百分点。“我们判断,除受广义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地方财政收支矛盾较突出制约外,可能也与上半年经济走势偏强导致地方财政支出扩张稳经济的动力不足有关。”她说,今年前10个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为76.0%,不及过去五年同期进度均值77.4%。

广义财政收入的重要一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0月累计录得34473亿元,同比下降2.8%。其中,地方政府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4982亿元,同比下降7.4%,降幅较1-9月扩大3.2个百分点。

界面新闻按照历史数据推算,10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039亿元,同比下降27.3%,降幅比9月扩大26.3个百分点,和当月土地市场降温的走势一致。克而瑞地产研究数据显示,10月,土地成交建筑面积与金额环比分别下降13%和20%,同比分别下降25%和33%。

此外,10月,广义财政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之和——同比下降19.1%,9月则为增长2.3%。

对于广义财政支出增速的大幅下滑,张迪认为,一方面是去年同期基数走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今年财政前置发力,新增政府债在上半年集中使用,导致后劲不足。不过,近期中央财政从地方债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下达地方,这意味着11、12月地方债发行将再度加速,年内剩余两月财政支出有望保持一定强度,托底经济回升向好。

冯琳补充道,除盘活使用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外,10月份,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完成投放,两个“5000亿”显示财政政策正在加力稳增长。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10月财政支出放缓,年末地方债发行加速助力稳增长

分析人士指出,10月,财政收入增速加快反映出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的态势,支出放缓一定程度上受到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制约。

2025年11月17日,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屯镇磨盘山枢纽互通景色。图片来源:CFP

记者 王珍

财政部周一晚间发布的数据显示,1-10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6490亿元,同比增长0.8%,增速比前9个月加快0.3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5825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较前9个月回落1.1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指出,10月,财政收入增速加快反映出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的态势,支出放缓一定程度上受到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制约。随着5000亿元地方债务限额盘活额度下达,地方债发行将在11-12月内再度加速,财政支出有望保持一定强度,助力经济回升向好。

界面新闻根据财政部数据推算,10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2%,增速较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同比增长8.6%,非税收入同比下滑33%。

主要税种中,增值税收入同比增长7.2%,增速比9月放缓0.4个百分点,但仍保持较快增长。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对界面新闻表示,10月,受假期以及“抢出口”“抢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效应退坡的影响,工业生产增速有所下行,但随着“反内卷”行动的推进,部分行业供需好转,叠加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等因素,工业品价格整体改善,对增值税收入形成支撑。

此外,10月,消费税收入同比增长4.5%,较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背后是今年“双十一”促销活动提前启动、金价上涨、假期出行等因素提振相关应税商品销售;企业所得税收入同比增速较上月放缓12.3个百分点至7.3%,冯琳指出,9、10月分别为缴税小月和大月,企业所得税绝对规模差异较大,增速出现剧烈波动属于正常现象;个人所得税收入同比增长27.3%,增速较上月加快10.6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个人所得税收入保持较快增长,除因低基数外,还与加强个税征管有关。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迪对界面新闻指出,今年税收增速目标为3.7%,1-10月累计增速为1.7%,收入完成进度达84.5%,高于去年同期的80.3%,其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和个税四大税种完成进度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往后看,一方面物价已在三季度出现拐点,四季度将延续温和回升态势,另一方面,年底税务部门通常有加强税收征管的惯例,因此全年税收增长3.7%的预算目标仍有望达成。

支出方面,界面新闻按照历史数据推算,10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下降9.8%,上月为增长3.1%。分析师表示,财政支出增速转负,一方面和与去年同期基数抬升有关,另一方面也体现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对支出的制约。

从支出结构看,科技和社保就业两项民生相关支出降幅相对较小,同比分别下降0.9%和0.1%;基建类支出则降幅较大,普遍录得两位数的跌幅,其中,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和交通运输支出同比分别下降11.8%、24.0%、32.8%和14.8%。

冯琳指出,下半年以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力度有所减弱,1-10月累计同比增速较上半年累计增速放缓1.4个百分点。“我们判断,除受广义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地方财政收支矛盾较突出制约外,可能也与上半年经济走势偏强导致地方财政支出扩张稳经济的动力不足有关。”她说,今年前10个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为76.0%,不及过去五年同期进度均值77.4%。

广义财政收入的重要一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0月累计录得34473亿元,同比下降2.8%。其中,地方政府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4982亿元,同比下降7.4%,降幅较1-9月扩大3.2个百分点。

界面新闻按照历史数据推算,10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039亿元,同比下降27.3%,降幅比9月扩大26.3个百分点,和当月土地市场降温的走势一致。克而瑞地产研究数据显示,10月,土地成交建筑面积与金额环比分别下降13%和20%,同比分别下降25%和33%。

此外,10月,广义财政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之和——同比下降19.1%,9月则为增长2.3%。

对于广义财政支出增速的大幅下滑,张迪认为,一方面是去年同期基数走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今年财政前置发力,新增政府债在上半年集中使用,导致后劲不足。不过,近期中央财政从地方债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下达地方,这意味着11、12月地方债发行将再度加速,年内剩余两月财政支出有望保持一定强度,托底经济回升向好。

冯琳补充道,除盘活使用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外,10月份,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完成投放,两个“5000亿”显示财政政策正在加力稳增长。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