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高德告前员工跳滴滴违反竞业协定 硅谷并不搞这套用什么留住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高德告前员工跳滴滴违反竞业协定 硅谷并不搞这套用什么留住人?

人才垄断可能扼杀创新。

最近高德怒告滴滴“不正当竞争”一事闹得不小,让高德这么着急跳脚的,主要是其发现竞争对手滴滴狠挖了自己的墙脚,打包卷走了处于竞业限制期内的一名高德前高级经理及6名资深或高级工程师。

主要让高德头疼的是,这些人不仅掌握着高德的许多商业秘密,部分人在走前还将商业秘密大量拷贝下来,而且这6名离开的工程师可能还是被那名经理利用职位便利与滴滴合伙劝诱走的。相当不爽的高德这回选择直接把滴滴和跳槽的几名前员工全告了,要求滴滴方及上述各名员工分别赔1000万弥补自己的经济损失。

如今人才流动愈发频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的,为此离职员工与老东家撕破脸的事在各行各业都不少。2017年1月,华为内部通报6名离职员工涉嫌泄密侵犯华为专利权被抓;4月,入职优酷的搜狐视频前版权负责人马可被搜狐以涉嫌违反“竞业限制义务”提起仲裁,索赔金额高达千万级;5月,老干妈带着配方转投他厂的前员工被刑拘,为了逃避竞业协定,该员工甚至是用假名在新东家工作的……

说到这儿,有必要聊聊如今曝光率相当高的“竞业禁止”了。竞业禁止协议又称竞业避让,是指在雇佣关系中,对掌握企业商业秘密的雇员在任职期间和离职后的一定时间内的一定行为予以禁止的制度。简单来说,就是“我得不到的谁也别想得到”。

在中国,竞业禁止期限基本最长不超过3年,而在一般更新换代快的高新技术行业,大多是一到两年。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被这个协议束缚,至少没普通员工们什么事。竞业禁止协议只能适用于单位比较重要岗位、掌握企业商业秘密人员,例如企业高管、高级技术研发人员、高级文秘、财会等等。而且要限制离职员工去向来保密,企业方还必须给发补偿金,否则协议无效。

这也不是中国特有。在电视剧《硅谷》里也展示了Hooli公司(谷歌为其原型)的竞业禁止实施情况,而实际上谷歌等公司也确实这么做过,对于一些想离开公司却又非常有价值的员工,只要别走,可以什么都不用干继续拿股票。毕竟相比于掏钱养着,公司更怕这些人离开后构成威胁。

尤其在如今巨头们涉足的领域愈来愈广后,挖角抢人也更加激烈,导致公司里核心人才所受束缚也越来越多,甚至出现“离职后只能回家种菜”的情况。2013年,网上曾流传腾讯的竞业禁止协议条款,一旦员工离职,如果其两年内跳槽至规定的互联网公司或创办相关企业,除了追回在职期间所有股票期权收益外,还必须向腾讯赔偿损失。而腾讯列出的竞争对手多达54家,包括新浪系、搜狐系、网易系、阿里系、奇虎系、百度系、google系等,涉及即时通信软件、无线增值业务、互联网增值业务、网络游戏等多个领域。

公司的秘密或许保住了,然而,当那些最优秀最可能做出业绩的人才被垄断,仅因为不愿在某家公司继续呆了而不能学以致用时,是不是一种巨大浪费呢?长远来看,这种严格的管控不仅限制了人才在不同工作间流动的能力,还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创收能力和工作满意度,这些都不利于行业创新和发展。

硅谷拥有世界上大多数顶尖的科技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硅谷是没有这道高墙的,因为加州法律不支持就业竞业条款,在这里,员工们可以做到没有负担地想走就走。但抢人大战也给各大公司带来了不少痛苦,薪酬竞争愈演愈烈,人才频繁流动给公司运营带来麻烦,闹出的官司也不断。既然不能明着限制自家员工的自由,那就干脆暗着和对手列出重要员工名单,商量好互不冒犯。2005年5月,Adobe和苹果的高级主管同意互不挖角;苹果与谷歌2006年起内部下令,两家公司间不能互挖员工;2007年,苹果与皮克斯也达成了这项协议。

只是这种微妙的平衡也被操碎了心的政府部门给打破了。由于担心这种有垄断之嫌的合谋妨碍市场竞争要素的自由配置,以及为了鼓励员工的叛逆行为,促进整个地区的技术进步,2010年,美国司法部将私下达成互不挖人君子协定的苹果、谷歌、英特尔、Adobe、直觉公司和皮克斯动画公司告上了法庭,理由其做法影响了优秀员工拿最佳报酬。最终这6大科技公司向司法部告饶和解,从此硅谷巨头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挖角演义。

不管怎么说,在很多反对竞争禁止协议的人看来,正是这种自由竞争的就业环境造就了如此有创新活力的硅谷,而利益不能只看眼前。但必须补充的是,硅谷的宽容是有选择性的,叛逆必须带来技术上的进步,如果离开的核心人才们仅仅是简单的抄袭和重复原公司产品,可能会有别的诉讼在等着他和他的公司。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高德

3.8k
  • 金鸿顺(603922.SH):股东高德投资拟减持不超过3%
  • 高德地图推出骑行安全预警服务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高德告前员工跳滴滴违反竞业协定 硅谷并不搞这套用什么留住人?

人才垄断可能扼杀创新。

最近高德怒告滴滴“不正当竞争”一事闹得不小,让高德这么着急跳脚的,主要是其发现竞争对手滴滴狠挖了自己的墙脚,打包卷走了处于竞业限制期内的一名高德前高级经理及6名资深或高级工程师。

主要让高德头疼的是,这些人不仅掌握着高德的许多商业秘密,部分人在走前还将商业秘密大量拷贝下来,而且这6名离开的工程师可能还是被那名经理利用职位便利与滴滴合伙劝诱走的。相当不爽的高德这回选择直接把滴滴和跳槽的几名前员工全告了,要求滴滴方及上述各名员工分别赔1000万弥补自己的经济损失。

如今人才流动愈发频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的,为此离职员工与老东家撕破脸的事在各行各业都不少。2017年1月,华为内部通报6名离职员工涉嫌泄密侵犯华为专利权被抓;4月,入职优酷的搜狐视频前版权负责人马可被搜狐以涉嫌违反“竞业限制义务”提起仲裁,索赔金额高达千万级;5月,老干妈带着配方转投他厂的前员工被刑拘,为了逃避竞业协定,该员工甚至是用假名在新东家工作的……

说到这儿,有必要聊聊如今曝光率相当高的“竞业禁止”了。竞业禁止协议又称竞业避让,是指在雇佣关系中,对掌握企业商业秘密的雇员在任职期间和离职后的一定时间内的一定行为予以禁止的制度。简单来说,就是“我得不到的谁也别想得到”。

在中国,竞业禁止期限基本最长不超过3年,而在一般更新换代快的高新技术行业,大多是一到两年。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被这个协议束缚,至少没普通员工们什么事。竞业禁止协议只能适用于单位比较重要岗位、掌握企业商业秘密人员,例如企业高管、高级技术研发人员、高级文秘、财会等等。而且要限制离职员工去向来保密,企业方还必须给发补偿金,否则协议无效。

这也不是中国特有。在电视剧《硅谷》里也展示了Hooli公司(谷歌为其原型)的竞业禁止实施情况,而实际上谷歌等公司也确实这么做过,对于一些想离开公司却又非常有价值的员工,只要别走,可以什么都不用干继续拿股票。毕竟相比于掏钱养着,公司更怕这些人离开后构成威胁。

尤其在如今巨头们涉足的领域愈来愈广后,挖角抢人也更加激烈,导致公司里核心人才所受束缚也越来越多,甚至出现“离职后只能回家种菜”的情况。2013年,网上曾流传腾讯的竞业禁止协议条款,一旦员工离职,如果其两年内跳槽至规定的互联网公司或创办相关企业,除了追回在职期间所有股票期权收益外,还必须向腾讯赔偿损失。而腾讯列出的竞争对手多达54家,包括新浪系、搜狐系、网易系、阿里系、奇虎系、百度系、google系等,涉及即时通信软件、无线增值业务、互联网增值业务、网络游戏等多个领域。

公司的秘密或许保住了,然而,当那些最优秀最可能做出业绩的人才被垄断,仅因为不愿在某家公司继续呆了而不能学以致用时,是不是一种巨大浪费呢?长远来看,这种严格的管控不仅限制了人才在不同工作间流动的能力,还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创收能力和工作满意度,这些都不利于行业创新和发展。

硅谷拥有世界上大多数顶尖的科技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硅谷是没有这道高墙的,因为加州法律不支持就业竞业条款,在这里,员工们可以做到没有负担地想走就走。但抢人大战也给各大公司带来了不少痛苦,薪酬竞争愈演愈烈,人才频繁流动给公司运营带来麻烦,闹出的官司也不断。既然不能明着限制自家员工的自由,那就干脆暗着和对手列出重要员工名单,商量好互不冒犯。2005年5月,Adobe和苹果的高级主管同意互不挖角;苹果与谷歌2006年起内部下令,两家公司间不能互挖员工;2007年,苹果与皮克斯也达成了这项协议。

只是这种微妙的平衡也被操碎了心的政府部门给打破了。由于担心这种有垄断之嫌的合谋妨碍市场竞争要素的自由配置,以及为了鼓励员工的叛逆行为,促进整个地区的技术进步,2010年,美国司法部将私下达成互不挖人君子协定的苹果、谷歌、英特尔、Adobe、直觉公司和皮克斯动画公司告上了法庭,理由其做法影响了优秀员工拿最佳报酬。最终这6大科技公司向司法部告饶和解,从此硅谷巨头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挖角演义。

不管怎么说,在很多反对竞争禁止协议的人看来,正是这种自由竞争的就业环境造就了如此有创新活力的硅谷,而利益不能只看眼前。但必须补充的是,硅谷的宽容是有选择性的,叛逆必须带来技术上的进步,如果离开的核心人才们仅仅是简单的抄袭和重复原公司产品,可能会有别的诉讼在等着他和他的公司。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