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犀牛娱乐 沈婉婷
编辑|朴芳
除了稳居高位的《唐诡3》,要说眼下剧圈还有什么可看的“热闹”,近半月以来接连上演的都市大戏算是一桩。
它们便是分别聚焦职场、家庭、婚恋等不同题材的《新闻女王2》《四喜》和《他为什么依然单身》。虽说综合市场影响力皆谈不上爆发性增长,然而细细咂摸倒是也能从三者身上各自窥见些许不同寻常的门道来。
轮番上阵的都市剧有点“争气”
先说因高口碑前作而未播先火的都市职场港剧《新闻女王2》,其开播前即吸引了30余家合作品牌,首播三集单集广告数达12条、集均广告时长达128秒,创优酷年度单集广告纪录;豆瓣开分7.9的口碑成绩与第一部基本持平,也证明了这个IP在时隔两年回归后仍然呈现出较强的生命力。
同上一部相比,第二部的角色与剧情既延续了专业性强、女性角色鲜亮、台词犀利等突出特质,又在人物设置、议题探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由唯一大女主转向群像“新闻女王”的塑造,主题立意也从重点聚焦新闻职场的权力争斗进化到侧重展现新旧媒体之争、AI盗播乱象、娱乐圈黑幕等更具当下性与时代性的行业生态。
也正因如此,《新闻女王2》播出后的许多情节与剧外现实“神同步”,如离职同事发布男上司辱女录音、AI换脸技术滥用、红毯撞衫等,甚至引发观众好奇其是否为“边拍边播”。尽管这些事件皆为巧合,但也从侧面印证该剧敏锐的时事嗅觉和对社会情绪的精准预判。
腾讯视频萤火单元相继上线的家庭情感剧《四喜》和都市爱情轻喜剧《他为什么依然单身》则显得相对低调,一来IP体量都不算太大,二来演员阵容均以中生代实力派为主,自然也就在宣发声势和粉丝效应上不占优势。
不过二者在下沉市场的表现却是颇为争气。
先是11月7日空降播出的《四喜》在CCTV-8开播首日就以2.5261%的酷云平均收视率打破2025年央八剧集首播日纪录,没过几天又以27457的热度值刷新萤火单元最高纪录。
而之所以尤其受到大屏端的中老年观众垂青,与剧中强烈的矛盾冲突、迅速推进的叙事节奏和复杂的人物关系密不可分。短短几集中就密集上演了孕期丧夫、三妈争女、职场歧视、彩礼纠纷等多重现实困境,“两万元婴儿车VS教育基金”“婚房产权博弈”等情节引发广泛讨论,还诞生了“生的哪有养的亲”“我不想再当好人了”等出圈金句。
改编自经典日剧《不能结婚的男人》的《他为什么依然单身》则在抖音显示出强大的黑马潜力。自11月16日播出后,该剧便在抖音剧集热度榜中迅速攀升,最新实时热度已达1.3亿、高居榜首,“结婚是传销吗”等片段在短视频平台广为传播成为时下反催婚热梗。
霍建华充满反差感的人设与颠覆性的演技为剧集贡献了大量笑料与话题,其将毒舌傲娇的强迫症设计师演绎得鲜活立体,面对单身歧视、催婚时输出的一系列吐槽金句直击要害又不失幽默;同时朱珠塑造的清醒独立女医生同样把“不将就”的婚恋观贯彻到底,她与霍建华的互怼戏也被赞自然不油腻,中偶赛道又多了一对熟龄CP。
云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四喜》和《他为什么依然单身》的正片有效播放市占率排名已分别升至第二和第三。
终究还是差了一点
但还有一个数据不容忽视,即以上三部都市剧的市占率加起来都不及《唐诡3》一部剧来得多。
也就是说,或许它们在某个数据维度彰显出一定的竞争力,可在全网的传播声量终究是未能突破圈层触达到更泛化的受众群。究其原因,抛开市场层面的同档期大剧分流等客观因素,更关键的还是应从自身找症结。
如《新闻女王2》的豆瓣评分虽与第一部不相上下,但打分人数却是近1.5万与超18万的巨大差距,且其播出已有两周、热度却一直在7000-8000区间徘徊,可见这一IP对观众的吸引力实际是呈下滑之势。
从观众反馈来看,第二部跳出单纯的办公室政治斗争而融入更多深刻的时代议题,虽然内容显得更有深度,但却少了职场权谋的紧张氛围和激烈爽感,反而错失了观众最爱看的那部分。
再如将家庭伦理剧各种戏剧冲突集一身的《四喜》在口碑上的两极分化更加明显,有热衷快节奏、强情节的观众很吃这种极致化的设定,而更多理智的网友则对剧中浓度超标的狗血元素嗤之以鼻,毕竟现实生活中谁能一次性摊上丧偶、负债、弃养等这么多苦情戏码。
剑走偏锋的《他为什么依然单身》也没能逃脱严苛审判,原版日剧曾在2006年播出时拿下9.0的高分是不假,可近20年前的故事拿到现在再进行本土化改编很难不遭遇过时、水土不服等挑战,比如男主幼稚偏执精英设计师的设定、医疗场景的职业细节等就有过于脱离实际之嫌。
而由此也能再次看到都市剧普遍面临的共性问题,要么陷入了片面追求短平快的悬浮怪圈,要么忽略了观众的真正需求而自顾自地创新升级。不管是哪种,最后大概率都只能被困在圈内。
总而言之一句话,只有参透了尊重观众、扎根生活的真谛,都市剧才有机会迎来出头之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