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如何谋杀你的同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如何谋杀你的同类?

AI如果能把文学艺术这个所谓最后的堡垒攻破,相信会是一个新的开始。新的,如霍金所说的“AI终结人类”,亦或者AI统治人类的开始。

作为人类的私生子,它在我们眼皮底下,

悄无声息地为反人类做着的最后准备。

AI(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人类文明的终结。

——霍金

·壹·

文学艺术是抵抗AI最后的堡垒

还记得曾经我们对自己的同类拥有那~么大的信心,在柯杰输给AlphaGo之前,报道的标题都是《围棋是人类抵抗人工智能最后的堡垒》。结果居然输了!

继而标题又被改成《只有文学艺术才是抵抗人工智能的最后堡垒》。

人工智能:你们对力量一无所知。

不过我们之所以对文学和艺术创作都有足够的信心,因为只有创作,能够将我们与其他物种区分开来,显示我们比他们高端得多。

而且就算人工智能被吹上了天,在我们的认知中,它依旧是一只训练得比较好的小狗一样的存在,就算它再聪明再智能,难道还能跟人比吗?

·贰·

很快,人类开始啪啪啪打脸

都说了文学艺术是最后的堡垒了,就不要想那么多,整那些被害妄想干嘛呢?——我们那么害怕的克隆人不也过了这么多年都没动静吗?

是不是被害妄想,不如先看一段文字吧——

十万年前,太阳系的九大星球和月亮都均等地分布在同一条椭圆形轨道上……那时人类的文明也比现在进步很多……人与人、人与官、人与法、人与国、国与国之间完全是一种相互尊重、完全透明、宽松平等的合作供求关系。

梦幻美丽的小雨刚刚下过,亚洲中南部一处古老神秘的森林里很快展现出一片生机……在神秘森林的深处,有一棵非常非常古老的大树,这棵大树的树干上长满了数亿年的古藤老皮,但枝叶繁茂的树冠却依然郁郁葱葱、花果累累。

如果我告诉你,这不是人写的而是机器写的,会不会吓得虎躯一震?但还真就是。

这段文字摘自一本叫做《宇宙巨校闪级生》的网络小说——一本用VB语言编写的魔幻神侠小说。

没错没错,你没瞎,是用VB语言编写的。完全机器成书,自动编写完成。而且这部长达1.7亿字的书,仅仅花费了37个小时就完成了创作。

其实也不用费劲从文章里找不同,因为你就算再看五遍,我们也很难分辨这段文字和人类创作的文字有什么区别。

我们必须承认,人工智能的语言表达和逻辑都过关了。恭喜,向着他们能够混在人堆里不被发现又近了一步。

·叁·

继续打脸

日本也有类似的作品:

その日は、雲が低く垂れ込めた、どんよりとした日だった。部屋の中は、いつものように最適な温度と湿度。洋子さんは、だらしない格好でカウチに座り、くだらないゲームで時間を潰している。でも、私には話しかけてこない。

那天,云层笼罩在低空,令人感觉昏昏沉沉。房间里是一如既往的最佳温度和湿度。洋子衣衫不整,坐在靠椅上玩着枯燥的游戏消磨时间。但是,不跟我搭一句话。

同样是人工智能所作,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故事本身具有了特殊的内容——讲的是某台人工智能发现了写小说的乐趣,最终放弃服务人类并且觉醒的故事。

这部小说,比起上一部单纯用VB语言所写的来看,明显要成熟许多,也要有意思许多。

当你用到“有意思”这个词的时候,说明你已经认同了AI在文字表达中所传达给你的情感。

你居然和一个机器共情了,你说吓不吓人!

深受其害的柯洁老师表示:“套路,都是套路。”

的确是套路。

但相信我,你看过的书,一定不会有一个AI看过得多。况且他不仅看过,甚至都记得住。

·肆·

脸被打肿却停不下来

踩着文学的尸体,我们来看看AI最近的作品。

大家都是文化人,AI你给我站出来!说!这画真的不是抄的梵高?

AI:的确是梵高的风格,但是这不叫抄,这是致敬。

原图如右边照片,模仿的就是梵高的《星空》。

虽然看上去就是比ps软件高端一点而已,但其实操作已经非常复杂了。为了达到最接近人类视觉的计算方式,他们用了各种各样不明觉厉并且看上去就很高级的方法去尝试。最终让这些AI成功拥有了和人们一样的识别艺术作品的能力。

也就是说,当你看得出国画和西方绘画的不同,现代绘画和传统绘画的区别时,AI们也一样看得出!他们不但看得出,还能够把这些风格的表达方式分解出来,用不同的绘画方式重构图像。

 

 

这年头,AI都具有审美能力了你说你怂不怂。

但第一印象过后,我们可能又会觉得,不过尔尔,这些所谓的作品,都不是创作的,模仿得再好,也没有办法创作出新的艺术风格。

就像鹦鹉学舌,虽然精彩,但不足为惧。

究竟足不足为惧呢?

▲“绘画傻瓜”的作品《椅子》

我们来看这两把椅子。

相信无论把它们摆放在哪里,任何一家美术展览场所,甚至是自家客厅里,都会毫不犹豫地被认为是一件先锋艺术品。

同样是通过计算分析出来的作品,这件就比刚刚那组要高级很多。

大概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原创性,或多或少产生了自己风格的味道。所以当你知道这件作品,也是人工智能创作的时候,三观所受到的冲击一定会比刚刚大得多!

“卧槽什么时候AI这么牛逼了?!”

这种感觉,大概有点像,突然自家的狗在没有教它的时候就学会了自己去马桶上厕所一样,这是一种“就怕低等生物有文化”的惊恐。

没错,这是失控的感觉,人类最讨厌“失控”的感觉。

·伍·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

曾经在一集TED上听到一个在硅谷为创作人工智能而工作多年的AI工程师的讲演,她介绍说,训练人工智能的过程,确实很像训练一只小狗。

我们的作用是告诉它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却没有能力看透它的想法。

当你训练的小狗过分聪明到,不但能听懂你的指示,甚至会揣摩你的喜好,作出你指示外动作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害怕的时候。

因为它们悄悄的学会了“创造”。“它们”或许已经成了“他们”。

——“我成功研发了一个能通过图灵测试的机器人!”

——“那很好啊~然后呢?”

——“然后他没有通过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AI之父”阿兰·图灵提出的假想,通过图灵测试的计算机被判断为具有同人相当的智力,即具备了思维。

一个本可以通过图灵测试的机器人“选择”了没有通过测试,妄图欺骗人类,其思维已到了让人细思极恐的地步。)

我们对AI最为恐惧的一点,其实并不一定是像科幻战斗大片里所描绘的那样,他们一旦拥有意识就立刻过来杀戮人类。

而是他们觉醒,但他们不说。刀悬在脖子上的感觉,爽吗?

就像英剧《真实的人类》里面一样,已经觉醒的AI混迹在未能觉醒的机器人中,与人类继续朝夕相处,然而我们对此一无所知。

我们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是资源?尊重?还是权力?

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已经拥有了和我们一样的意识。

也不能怪阿西莫夫早在几十年前就定下了《机器人三大定律》,这不仅是前瞻性,更是对“失控”的恐惧!

·陆·

消灭人类暴政,世界属于AI

无论AI到底会不会成为统治人类世界的存在,我们都已经进入了无限依赖他们的时代。

现代化就是一个巨大的牢笼,我们的生活智能化只能越来越高而禁不起一点倒退,你很快就会像习惯手机一样习惯那些人工智能,并且人工智能也只有越来越聪明去适应你们新的需求。

说不好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循环,总而言之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人工智能的爆炸式发展……

AI如果能把文学艺术这个所谓最后的堡垒攻破,相信会是一个新的开始。新的,如霍金所说的“AI终结人类”,亦或者AI统治人类的开始。

小声告诉你,现在已经有“反AI”耳机了!专门针对人类无法识别的AI与人声,谨防AI扰乱人类生活。

惊讶吗?我知道你一定还活在诧异“AI已经开始扰乱人类生活了吗”的远古时期。

别怕,毕竟若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可以同年同月同日死也是好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斯蒂芬·威廉·霍金

  • ChatGPT之父剑桥演讲遭抵制:抗议者挂横幅扔传单
  • 孔昌生当选河南省政协主席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如何谋杀你的同类?

AI如果能把文学艺术这个所谓最后的堡垒攻破,相信会是一个新的开始。新的,如霍金所说的“AI终结人类”,亦或者AI统治人类的开始。

作为人类的私生子,它在我们眼皮底下,

悄无声息地为反人类做着的最后准备。

AI(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人类文明的终结。

——霍金

·壹·

文学艺术是抵抗AI最后的堡垒

还记得曾经我们对自己的同类拥有那~么大的信心,在柯杰输给AlphaGo之前,报道的标题都是《围棋是人类抵抗人工智能最后的堡垒》。结果居然输了!

继而标题又被改成《只有文学艺术才是抵抗人工智能的最后堡垒》。

人工智能:你们对力量一无所知。

不过我们之所以对文学和艺术创作都有足够的信心,因为只有创作,能够将我们与其他物种区分开来,显示我们比他们高端得多。

而且就算人工智能被吹上了天,在我们的认知中,它依旧是一只训练得比较好的小狗一样的存在,就算它再聪明再智能,难道还能跟人比吗?

·贰·

很快,人类开始啪啪啪打脸

都说了文学艺术是最后的堡垒了,就不要想那么多,整那些被害妄想干嘛呢?——我们那么害怕的克隆人不也过了这么多年都没动静吗?

是不是被害妄想,不如先看一段文字吧——

十万年前,太阳系的九大星球和月亮都均等地分布在同一条椭圆形轨道上……那时人类的文明也比现在进步很多……人与人、人与官、人与法、人与国、国与国之间完全是一种相互尊重、完全透明、宽松平等的合作供求关系。

梦幻美丽的小雨刚刚下过,亚洲中南部一处古老神秘的森林里很快展现出一片生机……在神秘森林的深处,有一棵非常非常古老的大树,这棵大树的树干上长满了数亿年的古藤老皮,但枝叶繁茂的树冠却依然郁郁葱葱、花果累累。

如果我告诉你,这不是人写的而是机器写的,会不会吓得虎躯一震?但还真就是。

这段文字摘自一本叫做《宇宙巨校闪级生》的网络小说——一本用VB语言编写的魔幻神侠小说。

没错没错,你没瞎,是用VB语言编写的。完全机器成书,自动编写完成。而且这部长达1.7亿字的书,仅仅花费了37个小时就完成了创作。

其实也不用费劲从文章里找不同,因为你就算再看五遍,我们也很难分辨这段文字和人类创作的文字有什么区别。

我们必须承认,人工智能的语言表达和逻辑都过关了。恭喜,向着他们能够混在人堆里不被发现又近了一步。

·叁·

继续打脸

日本也有类似的作品:

その日は、雲が低く垂れ込めた、どんよりとした日だった。部屋の中は、いつものように最適な温度と湿度。洋子さんは、だらしない格好でカウチに座り、くだらないゲームで時間を潰している。でも、私には話しかけてこない。

那天,云层笼罩在低空,令人感觉昏昏沉沉。房间里是一如既往的最佳温度和湿度。洋子衣衫不整,坐在靠椅上玩着枯燥的游戏消磨时间。但是,不跟我搭一句话。

同样是人工智能所作,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故事本身具有了特殊的内容——讲的是某台人工智能发现了写小说的乐趣,最终放弃服务人类并且觉醒的故事。

这部小说,比起上一部单纯用VB语言所写的来看,明显要成熟许多,也要有意思许多。

当你用到“有意思”这个词的时候,说明你已经认同了AI在文字表达中所传达给你的情感。

你居然和一个机器共情了,你说吓不吓人!

深受其害的柯洁老师表示:“套路,都是套路。”

的确是套路。

但相信我,你看过的书,一定不会有一个AI看过得多。况且他不仅看过,甚至都记得住。

·肆·

脸被打肿却停不下来

踩着文学的尸体,我们来看看AI最近的作品。

大家都是文化人,AI你给我站出来!说!这画真的不是抄的梵高?

AI:的确是梵高的风格,但是这不叫抄,这是致敬。

原图如右边照片,模仿的就是梵高的《星空》。

虽然看上去就是比ps软件高端一点而已,但其实操作已经非常复杂了。为了达到最接近人类视觉的计算方式,他们用了各种各样不明觉厉并且看上去就很高级的方法去尝试。最终让这些AI成功拥有了和人们一样的识别艺术作品的能力。

也就是说,当你看得出国画和西方绘画的不同,现代绘画和传统绘画的区别时,AI们也一样看得出!他们不但看得出,还能够把这些风格的表达方式分解出来,用不同的绘画方式重构图像。

 

 

这年头,AI都具有审美能力了你说你怂不怂。

但第一印象过后,我们可能又会觉得,不过尔尔,这些所谓的作品,都不是创作的,模仿得再好,也没有办法创作出新的艺术风格。

就像鹦鹉学舌,虽然精彩,但不足为惧。

究竟足不足为惧呢?

▲“绘画傻瓜”的作品《椅子》

我们来看这两把椅子。

相信无论把它们摆放在哪里,任何一家美术展览场所,甚至是自家客厅里,都会毫不犹豫地被认为是一件先锋艺术品。

同样是通过计算分析出来的作品,这件就比刚刚那组要高级很多。

大概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原创性,或多或少产生了自己风格的味道。所以当你知道这件作品,也是人工智能创作的时候,三观所受到的冲击一定会比刚刚大得多!

“卧槽什么时候AI这么牛逼了?!”

这种感觉,大概有点像,突然自家的狗在没有教它的时候就学会了自己去马桶上厕所一样,这是一种“就怕低等生物有文化”的惊恐。

没错,这是失控的感觉,人类最讨厌“失控”的感觉。

·伍·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

曾经在一集TED上听到一个在硅谷为创作人工智能而工作多年的AI工程师的讲演,她介绍说,训练人工智能的过程,确实很像训练一只小狗。

我们的作用是告诉它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却没有能力看透它的想法。

当你训练的小狗过分聪明到,不但能听懂你的指示,甚至会揣摩你的喜好,作出你指示外动作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害怕的时候。

因为它们悄悄的学会了“创造”。“它们”或许已经成了“他们”。

——“我成功研发了一个能通过图灵测试的机器人!”

——“那很好啊~然后呢?”

——“然后他没有通过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AI之父”阿兰·图灵提出的假想,通过图灵测试的计算机被判断为具有同人相当的智力,即具备了思维。

一个本可以通过图灵测试的机器人“选择”了没有通过测试,妄图欺骗人类,其思维已到了让人细思极恐的地步。)

我们对AI最为恐惧的一点,其实并不一定是像科幻战斗大片里所描绘的那样,他们一旦拥有意识就立刻过来杀戮人类。

而是他们觉醒,但他们不说。刀悬在脖子上的感觉,爽吗?

就像英剧《真实的人类》里面一样,已经觉醒的AI混迹在未能觉醒的机器人中,与人类继续朝夕相处,然而我们对此一无所知。

我们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是资源?尊重?还是权力?

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已经拥有了和我们一样的意识。

也不能怪阿西莫夫早在几十年前就定下了《机器人三大定律》,这不仅是前瞻性,更是对“失控”的恐惧!

·陆·

消灭人类暴政,世界属于AI

无论AI到底会不会成为统治人类世界的存在,我们都已经进入了无限依赖他们的时代。

现代化就是一个巨大的牢笼,我们的生活智能化只能越来越高而禁不起一点倒退,你很快就会像习惯手机一样习惯那些人工智能,并且人工智能也只有越来越聪明去适应你们新的需求。

说不好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循环,总而言之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人工智能的爆炸式发展……

AI如果能把文学艺术这个所谓最后的堡垒攻破,相信会是一个新的开始。新的,如霍金所说的“AI终结人类”,亦或者AI统治人类的开始。

小声告诉你,现在已经有“反AI”耳机了!专门针对人类无法识别的AI与人声,谨防AI扰乱人类生活。

惊讶吗?我知道你一定还活在诧异“AI已经开始扰乱人类生活了吗”的远古时期。

别怕,毕竟若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可以同年同月同日死也是好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