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好的管理者未必都是好领导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好的管理者未必都是好领导

很多人做事果断、能力超凡、管理强势、雷厉风行,但是很遗憾,他们只是管理者,并不是好领导。

文/杨思卓

美国的建国之父们聚集在费城草拟宪法的时候,美国只有300万人,而起草这份非凡文件的作者中却有6位是世界级领导者,华盛顿、杰弗逊、汉密尔顿、麦迪逊、亚当斯、富兰克林,是他们共同缔造了美国。

今天,美国有3.04亿人,而我们很奇怪,从2008年奥巴马当选,到 2012年再次当选,到2016年的特朗普当选,为什么每过4年,美国人总是无法为国家最高领导人找出至少两位优秀的候选人。对于这样的现象, 我们很是不解,管理者众多,为什么好领导会这么少?

我们不解的问题,大师也在研究啊。沃伦·本尼斯,全球领导力之父、曾经的四任美国总统顾问团成员、多家《财富》500强企业顾问, 在《成为领导者》一书的开头,就提出了这个问题。

《成为领导者》

作 者:沃伦·本尼斯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在中世纪,当你走进城市时,视线会被大教堂所吸引。如今,吸引视线的是商业大楼。商业,商业,还是商业。在当代世界,企业已经超过了电视台,成为当代美国社会的首要塑造者和鼓动者。沃伦·本尼斯在书中写道:“恰恰是在我们极力讨好这些企业的超级明星时,却忘了问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使是在最成功的企业里,他们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实践真诚的领导呢?”

在这个国家里,激励机制是支持短期目标的。太多的首席执行官变成了老板而不是领导者,而且正是这些老板让美国陷入了当前的困境。而那些原本具有好领导潜质的管理者也被环境改造成了“埃德”式的管理者。那么,管理者为什么不能变成好领导呢?那就必须从这位埃德说起。

埃德式的管理者是怎样炼成的?

埃德出身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的一个员工家庭,聪明、有抱负,决心要成为一位成功者。高中一毕业,他进了一家工厂,并报名上了夜校。通过不懈努力,他获得了会计学位。他从这家工厂的车间基层员工起步,升入了管理层。短短几年,他的职位不断上升,将很多MBA甩在后面。他向人们证明了,他不仅工作勤奋、雄心勃勃,而且还是一个有才能的人。高效、能干、强硬的他终于当上了副总裁。埃德爱厂如家,所有人都这么说。他熟悉所有的运营,知道怎么让它运营得更好,在必要的时候,他会毫不留情地裁掉那些不可栽培的差员工。他不是一个容易伺候的上司,但这一点恰恰是他的老板们最喜欢的(毫不奇怪,这家公司里的大多数高管都是男性)。他对公司忠心耿耿,是一个工作狂人,总是愿意和渴望做些自己分外的工作,而且不能容忍任何一个不如他努力的人。埃德的能力加上他的干劲和强硬,让他成为了20世纪 80年代和90年代的一个完美高管。

看着正在工作的他,没有人会想到他是在布鲁克林的贫困街区长大的,也不会想到他是从夜校毕业的。事实上,他自己也快把这些忘了。他的言谈举止和着装穿戴就像他的老板们一样。他有一个漂亮、忠实的妻子,她的言谈举止和着装打扮也像老板们的妻子一样,两个儿子英俊、表现良好,有一栋大房子。他还打得一手漂亮的高尔夫球。这家公司的总裁50岁出头,与埃德年纪相仿,似乎还没有想过要让贤退位。就在埃德开始感到不满足的时候,同一行业中的一个家族公司正在寻找新的领导人。

埃德把这次跳槽看成是晋升到最高职位的捷径。像处理其他事情一样,埃德迅速地完成了跳槽。他的家搬进了一栋更大、更豪华的房子里,他自己则有了一间看得到湖上风景的办公室,而且他似乎已经顺利地适应了中西部的慢节奏。但是,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他变得比以前更粗暴了,时常不留情面地训斥那些未能让他满意的人。他说什么,他们就得立即干什么。当埃德工作大约一年之后,首席执行官巴克斯特请他吃午饭并提出让他担任下一任CEO。埃德很高兴,但并不感到惊讶。因为没有谁比他更勤奋,比他更了解这家公司,比他更应该得到这个职位。现在,这架“轰炸机”可以自由地飞了。

巴克斯特和埃德两人组成了一个优秀的团队。巴克斯特和蔼可亲,善于鼓励他人,他指引着公司的方向;埃德则比以往更加强硬,他处理公司的具体细节, 以及那些不太阳光的事。巴克斯特认定埃德就是接替自己的最佳人选,他向整个家族--也就是公司的董事会宣布了这一决定。

埃德是怎样解决自身问题的?

可是,在看似一帆风顺的时候,埃德平生第一次碰到了风暴。家族董事会的有些成员对巴克斯特说,埃德太强硬,对同事太粗暴,除非埃德改善自己的“人际能力”,否则他们不会批准他的任命。

巴克斯特把这个坏消息告诉了埃德。埃德有些心烦意乱。聪明的CEO巴克斯特毕竟经验丰富,请来了大师,也就是本书的作者本尼斯来给当埃德教练。一流的领导力大师来相助,看来可以峰回路转了。

巴克斯特问本尼斯是否愿意与埃德合作,帮助他改善人际能力。他说,只要能确保首席执行官的职位,埃德什么都愿意做。在经过多次交流并认真考虑过之后,本尼斯同意了。尽管如此,本尼斯还是怀疑是否有人能够影响一个55岁成年人的基本品格。他花了几天时间跟着埃德,观察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以及做事的方式。随后,约见了每一位与埃德共事的人,并要求埃德接受了一系列的品格测试。急于退休的巴克斯特希望继任者能尽快就任;反对的董事会成员想要摆脱这种艰难的处境;本尼斯必须实现这一点,不管他能否成功地改变埃德;埃德想得到这个职位,除了合作别无选择。

不久之后,事实已经变得很清楚了:关于埃德,各方的说法都是真实的。他非常有能力、有抱负,但他也是一个专横的人。他很冲动,常常对下属口出恶言。他对人和事有强烈的控制欲。他不会感谢任何工作出色的人——他甚至不会赞扬他人。在本尼斯与他合作的过程中,他变得更容易相处了。他努力让自己粗暴尖刻的言语变得温和圆滑。随着像调整公司那样调整自己,他变得不那么粗暴了,对人更加客气了。这是好消息。但是坏消息是,尽管埃德付出了努力,与他共事的人们仍旧对他抱有戒心。他们就是不信任“新”埃德。董事会仍旧存在意见分歧。如今则在他的身上找出了新的缺点。他们认为,尽管他有干劲、有能力,但他缺乏愿景而且品格存在缺陷。

本尼斯怎么看?他写道:对一个领导者来说,品格就像驱动力和能力一样至关重要,所以我不得不同意他们的说法。而且,品格是我无法帮助埃德找回的东西——他必须靠自己。我告诉了埃德我的看法,尽管他的进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却不能推荐他接任首席执行官,我向巴克斯特和董事会提交了报告。现任领导巴克斯特实际上已经解脱出来了。他认识到董事会是正确的。巴克斯特只好继续留任,埃德也仍旧担任原来的职位, 直到公司又给巴克斯特找到了一个继任者。随后,巴克斯特退休了, 埃德也辞职了。

职场上许多做事果断、能力超凡的管理者,确实可以在短期内给公司的业绩带来很好回报,但他们并不一定是好领导

管理者缺少的能力

本尼斯很客观地评价:事实上,埃德既不是英雄,也不是恶棍。他是一个受害者,一个认为靠自我奋斗就可以获得成功的人。他是在错误的公司文化中模仿错误的榜样塑造了自己。在进入商界之前, 他是一个出身贫寒的街头小子,但坚强的他下定决心要有所成就。他雄心勃勃而且勤奋刻苦,但是最终,他不过是盛行的时代风气的又一个产物。不管他可能有过怎样的品格和愿景,它们都已渐渐萎缩并消退了。埃德可能学习过怎样当领导。毫无疑问,当他开始在工厂工作时,对人生充满了希望和热情。但是后来, 他透过镜子看到了一个弱肉强食、相互倾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靠证明自己获得回报,而非真诚地表现自己。

那家公司的董事会:他们之所以反对埃德接任首席执行官,并不像仅仅因为他缺乏人际能力。因此,即使埃德努力改善了自己的人际能力,也不可能让那些反对者转而支持他。他们怀疑他的判断力和品格。他们觉得不能信任他。

当然了,管理者也是有价值的,后来,埃德成了亚特兰大一家著名制造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这家制造公司的遴选委员会不仅看到了埃德在具体细节方面的成功,而且还把前任CEO巴克斯特的成就也归功于他。包括开发新的产品,保持他们在服务和质量方面拥有的令业界羡慕的声誉。不幸的是,当埃德把新公司的所有细节都做到了极致,却未能开发出新的产品或创造新的营业收入时,他发现了这种环境的无情。

职场上,我们也经常选择埃德这样的人。他们做事果断,能力超凡,管理强势,雷厉风行,这样的人确实可以在短期内给公司的业绩带来很好回报,但是很遗憾,他们只是管理者,他们不是好领导。从这本书上的记载:埃德职场上的这次滑铁卢似乎并没有带给他太深刻的警示。最后的结局当然不理想。相信今天分享埃德的故事一定可以启发更聪明的你。要想成为好领导,必须要自觉自省,用真诚赢得信任,积极改造自己,进而改造环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好的管理者未必都是好领导

很多人做事果断、能力超凡、管理强势、雷厉风行,但是很遗憾,他们只是管理者,并不是好领导。

文/杨思卓

美国的建国之父们聚集在费城草拟宪法的时候,美国只有300万人,而起草这份非凡文件的作者中却有6位是世界级领导者,华盛顿、杰弗逊、汉密尔顿、麦迪逊、亚当斯、富兰克林,是他们共同缔造了美国。

今天,美国有3.04亿人,而我们很奇怪,从2008年奥巴马当选,到 2012年再次当选,到2016年的特朗普当选,为什么每过4年,美国人总是无法为国家最高领导人找出至少两位优秀的候选人。对于这样的现象, 我们很是不解,管理者众多,为什么好领导会这么少?

我们不解的问题,大师也在研究啊。沃伦·本尼斯,全球领导力之父、曾经的四任美国总统顾问团成员、多家《财富》500强企业顾问, 在《成为领导者》一书的开头,就提出了这个问题。

《成为领导者》

作 者:沃伦·本尼斯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在中世纪,当你走进城市时,视线会被大教堂所吸引。如今,吸引视线的是商业大楼。商业,商业,还是商业。在当代世界,企业已经超过了电视台,成为当代美国社会的首要塑造者和鼓动者。沃伦·本尼斯在书中写道:“恰恰是在我们极力讨好这些企业的超级明星时,却忘了问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使是在最成功的企业里,他们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实践真诚的领导呢?”

在这个国家里,激励机制是支持短期目标的。太多的首席执行官变成了老板而不是领导者,而且正是这些老板让美国陷入了当前的困境。而那些原本具有好领导潜质的管理者也被环境改造成了“埃德”式的管理者。那么,管理者为什么不能变成好领导呢?那就必须从这位埃德说起。

埃德式的管理者是怎样炼成的?

埃德出身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的一个员工家庭,聪明、有抱负,决心要成为一位成功者。高中一毕业,他进了一家工厂,并报名上了夜校。通过不懈努力,他获得了会计学位。他从这家工厂的车间基层员工起步,升入了管理层。短短几年,他的职位不断上升,将很多MBA甩在后面。他向人们证明了,他不仅工作勤奋、雄心勃勃,而且还是一个有才能的人。高效、能干、强硬的他终于当上了副总裁。埃德爱厂如家,所有人都这么说。他熟悉所有的运营,知道怎么让它运营得更好,在必要的时候,他会毫不留情地裁掉那些不可栽培的差员工。他不是一个容易伺候的上司,但这一点恰恰是他的老板们最喜欢的(毫不奇怪,这家公司里的大多数高管都是男性)。他对公司忠心耿耿,是一个工作狂人,总是愿意和渴望做些自己分外的工作,而且不能容忍任何一个不如他努力的人。埃德的能力加上他的干劲和强硬,让他成为了20世纪 80年代和90年代的一个完美高管。

看着正在工作的他,没有人会想到他是在布鲁克林的贫困街区长大的,也不会想到他是从夜校毕业的。事实上,他自己也快把这些忘了。他的言谈举止和着装穿戴就像他的老板们一样。他有一个漂亮、忠实的妻子,她的言谈举止和着装打扮也像老板们的妻子一样,两个儿子英俊、表现良好,有一栋大房子。他还打得一手漂亮的高尔夫球。这家公司的总裁50岁出头,与埃德年纪相仿,似乎还没有想过要让贤退位。就在埃德开始感到不满足的时候,同一行业中的一个家族公司正在寻找新的领导人。

埃德把这次跳槽看成是晋升到最高职位的捷径。像处理其他事情一样,埃德迅速地完成了跳槽。他的家搬进了一栋更大、更豪华的房子里,他自己则有了一间看得到湖上风景的办公室,而且他似乎已经顺利地适应了中西部的慢节奏。但是,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他变得比以前更粗暴了,时常不留情面地训斥那些未能让他满意的人。他说什么,他们就得立即干什么。当埃德工作大约一年之后,首席执行官巴克斯特请他吃午饭并提出让他担任下一任CEO。埃德很高兴,但并不感到惊讶。因为没有谁比他更勤奋,比他更了解这家公司,比他更应该得到这个职位。现在,这架“轰炸机”可以自由地飞了。

巴克斯特和埃德两人组成了一个优秀的团队。巴克斯特和蔼可亲,善于鼓励他人,他指引着公司的方向;埃德则比以往更加强硬,他处理公司的具体细节, 以及那些不太阳光的事。巴克斯特认定埃德就是接替自己的最佳人选,他向整个家族--也就是公司的董事会宣布了这一决定。

埃德是怎样解决自身问题的?

可是,在看似一帆风顺的时候,埃德平生第一次碰到了风暴。家族董事会的有些成员对巴克斯特说,埃德太强硬,对同事太粗暴,除非埃德改善自己的“人际能力”,否则他们不会批准他的任命。

巴克斯特把这个坏消息告诉了埃德。埃德有些心烦意乱。聪明的CEO巴克斯特毕竟经验丰富,请来了大师,也就是本书的作者本尼斯来给当埃德教练。一流的领导力大师来相助,看来可以峰回路转了。

巴克斯特问本尼斯是否愿意与埃德合作,帮助他改善人际能力。他说,只要能确保首席执行官的职位,埃德什么都愿意做。在经过多次交流并认真考虑过之后,本尼斯同意了。尽管如此,本尼斯还是怀疑是否有人能够影响一个55岁成年人的基本品格。他花了几天时间跟着埃德,观察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以及做事的方式。随后,约见了每一位与埃德共事的人,并要求埃德接受了一系列的品格测试。急于退休的巴克斯特希望继任者能尽快就任;反对的董事会成员想要摆脱这种艰难的处境;本尼斯必须实现这一点,不管他能否成功地改变埃德;埃德想得到这个职位,除了合作别无选择。

不久之后,事实已经变得很清楚了:关于埃德,各方的说法都是真实的。他非常有能力、有抱负,但他也是一个专横的人。他很冲动,常常对下属口出恶言。他对人和事有强烈的控制欲。他不会感谢任何工作出色的人——他甚至不会赞扬他人。在本尼斯与他合作的过程中,他变得更容易相处了。他努力让自己粗暴尖刻的言语变得温和圆滑。随着像调整公司那样调整自己,他变得不那么粗暴了,对人更加客气了。这是好消息。但是坏消息是,尽管埃德付出了努力,与他共事的人们仍旧对他抱有戒心。他们就是不信任“新”埃德。董事会仍旧存在意见分歧。如今则在他的身上找出了新的缺点。他们认为,尽管他有干劲、有能力,但他缺乏愿景而且品格存在缺陷。

本尼斯怎么看?他写道:对一个领导者来说,品格就像驱动力和能力一样至关重要,所以我不得不同意他们的说法。而且,品格是我无法帮助埃德找回的东西——他必须靠自己。我告诉了埃德我的看法,尽管他的进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却不能推荐他接任首席执行官,我向巴克斯特和董事会提交了报告。现任领导巴克斯特实际上已经解脱出来了。他认识到董事会是正确的。巴克斯特只好继续留任,埃德也仍旧担任原来的职位, 直到公司又给巴克斯特找到了一个继任者。随后,巴克斯特退休了, 埃德也辞职了。

职场上许多做事果断、能力超凡的管理者,确实可以在短期内给公司的业绩带来很好回报,但他们并不一定是好领导

管理者缺少的能力

本尼斯很客观地评价:事实上,埃德既不是英雄,也不是恶棍。他是一个受害者,一个认为靠自我奋斗就可以获得成功的人。他是在错误的公司文化中模仿错误的榜样塑造了自己。在进入商界之前, 他是一个出身贫寒的街头小子,但坚强的他下定决心要有所成就。他雄心勃勃而且勤奋刻苦,但是最终,他不过是盛行的时代风气的又一个产物。不管他可能有过怎样的品格和愿景,它们都已渐渐萎缩并消退了。埃德可能学习过怎样当领导。毫无疑问,当他开始在工厂工作时,对人生充满了希望和热情。但是后来, 他透过镜子看到了一个弱肉强食、相互倾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靠证明自己获得回报,而非真诚地表现自己。

那家公司的董事会:他们之所以反对埃德接任首席执行官,并不像仅仅因为他缺乏人际能力。因此,即使埃德努力改善了自己的人际能力,也不可能让那些反对者转而支持他。他们怀疑他的判断力和品格。他们觉得不能信任他。

当然了,管理者也是有价值的,后来,埃德成了亚特兰大一家著名制造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这家制造公司的遴选委员会不仅看到了埃德在具体细节方面的成功,而且还把前任CEO巴克斯特的成就也归功于他。包括开发新的产品,保持他们在服务和质量方面拥有的令业界羡慕的声誉。不幸的是,当埃德把新公司的所有细节都做到了极致,却未能开发出新的产品或创造新的营业收入时,他发现了这种环境的无情。

职场上,我们也经常选择埃德这样的人。他们做事果断,能力超凡,管理强势,雷厉风行,这样的人确实可以在短期内给公司的业绩带来很好回报,但是很遗憾,他们只是管理者,他们不是好领导。从这本书上的记载:埃德职场上的这次滑铁卢似乎并没有带给他太深刻的警示。最后的结局当然不理想。相信今天分享埃德的故事一定可以启发更聪明的你。要想成为好领导,必须要自觉自省,用真诚赢得信任,积极改造自己,进而改造环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