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LSTM之父:几十年内人工智能将会超过人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LSTM之父:几十年内人工智能将会超过人类

尽管没人能够明确的讲出人工智能将在何时超越人类,但是他仍然认为人工智能只需要几十年,而不是几百年就能真正超越人类。

著名深度学习方法“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发明人Jürgen Schmidhuber在接受人民创投(ID:renminct)采访时表示,尽管没人能够明确的讲出人工智能将在何时超越人类,但是他仍然认为人工智能只需要几十年,而不是几百年就能真正超越人类。

“我猜(这件事情)应该会在2050年左右实现,不过我也不敢确定。要知道,这是件大事,对于整个人类历史甚至整个宇宙来说都是件重大的事件。就算还要一百年又能怎么样呢?一百年不过是人类一万年历史的百分之一而已,而如果和宇宙诞生有机生物以来的历史相比,一百年更是沧海一粟。但不管要花多久,这件事(人工智能超越人类)都是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Jürgen Schmidhuber 是瑞士人工智能实验室 IDSIA 的科学事务主管,同时任教于卢加诺大学和瑞士南部应用科学与艺术学院。他于 1987 年和 1991 年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先后获得计算机科学的学士和博士学位。从 1991 年开始,他成为深度学习神经网络领域的开拓者。

1997 年,他和 Sepp Hochreiter 共同撰写了一篇论文,其中提出了一种利用记忆功能来增强人工神经网络(模拟人类大脑的计算机系统)的方法,即根据之前获得的信息,添加解释文字或图像模式的循环。他们称之为「长短期记忆网络」(即 LSTM)。

如今这项方法已经在科技领域有了多种应用。基于 LSTM 的系统可以学习翻译语言、控制机器人、图像分析、文档摘要、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手写识别、控制聊天机器人、预测疾病、点击率和股票、合成音乐等等任务。在Jürgen的介绍中,谷歌、百度、苹果、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都在不同程度上选择使用了LSTM。

对于研究人工智能的初衷,Jürgen的解释则是这个事业能够将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地贡献给社会。“要想最大化的发挥创造力的的价值,最关键的突破就在于创造出一个可以征服我们自己的东西。至于这个东西是否会带来其他的问题,那不是我关心的,只要它能创造出来,我就可以关荣退休了。”他相信,未来科技可能会走在人类前面。

以下为人民创投(ID:renminct)与Jürgen的部分对话实录:

1、Q:你如何看待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尝试?

A:尽管相比西方的企业,我对中国公司的了解并不够,但很明显,中国的一些大企业,比如腾讯,阿里巴巴是AI领域非常强有力的市场竞争者。当然,除了阿里巴巴和腾讯,还有包括华为在内的许多中国公司也都对人工智能投入颇多。

据我观察,中国的企业一般遵循客户导向的发展机制。像阿里巴巴和腾讯,他们都有出色的工程师和科学家,相信他们可以做出非常好的产品。而他们会运用AI技术研究客户的消费心理,并基于此采取相应的对策。腾讯就像是Facebook,而百度就像是Google。我相信在未来他们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就目前来看,AI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谁都不能长久的把持住市场的领先地位。可能目前领先的是这家企业,那么再过几个月就会是另一家企业处于领先。未来的发展是不确定的,新技术正在不断更新。所以即使中国企业还没有获得市场的领先地位,我也并不担心。

2、Q:你在进行研究的同时,还是一位创业者,你是如何找到学术研究和创业之间的平衡点的?

A:我把我的时间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仍在学界,另一部分则是在商界。不过这两个世界其实承载着相似的使命。那就是努力推进人工智能的发展。1987年我出版了第一篇有关人工智能的学术文章,在那之后我就希望把学术的进展应用于实际,因为它(学术研究)并不是人工智能的全部。从这个角度上看,我在商界的努力实际上是我学术研究的副产品。而运营公司(和学术研究相比)其实也没有我之前所预想的那么不同,所以其实它也并没有给我的生活带来剧烈的变化。因为,不管怎样,(无论是创立公司还是学术研究)我其实都在践行我的理想

3、Q:您认为与科技巨头相比,创业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机会在哪里?

A:我们的团队无人知晓,我想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我们没必要和亚马逊,阿里巴巴那样的巨头竞争。是的,他们会用AI来收集海量的大数据来搭建他们的商业帝国,尽管现在他们占据优势,但这并不是一切的终结。我们所研究的是通用人工智能,我们手中确实有其他同行所没有的王牌,而这个王牌使我们不惧怕大公司(的优势地位)。

在这个AI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相信通过纯粹的学术研究,我们的公司可以快速发展,未来也可以实现公司盈利。我们不需要去和巨头们抢地盘。有人说如果要做出成绩,必须要投入像曼哈顿计划那样巨额的资金,我并不这么认为。

当人工智能发展到了最后,你会发现真正能够揭晓人工智能的代码其实很简单。大概也就是9到10行这样。当然,每发现一行代码,都会在应用领域给世界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但AI的最终密码其实很简单,而我们只需要再发现五行,就能够知晓通用人工智能的奥秘了。

所以我们真的不需要大公司来发现它,一个小的公司,一个精英的团队完全可以胜任这一切。(人民创投:李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LSTM之父:几十年内人工智能将会超过人类

尽管没人能够明确的讲出人工智能将在何时超越人类,但是他仍然认为人工智能只需要几十年,而不是几百年就能真正超越人类。

著名深度学习方法“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发明人Jürgen Schmidhuber在接受人民创投(ID:renminct)采访时表示,尽管没人能够明确的讲出人工智能将在何时超越人类,但是他仍然认为人工智能只需要几十年,而不是几百年就能真正超越人类。

“我猜(这件事情)应该会在2050年左右实现,不过我也不敢确定。要知道,这是件大事,对于整个人类历史甚至整个宇宙来说都是件重大的事件。就算还要一百年又能怎么样呢?一百年不过是人类一万年历史的百分之一而已,而如果和宇宙诞生有机生物以来的历史相比,一百年更是沧海一粟。但不管要花多久,这件事(人工智能超越人类)都是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Jürgen Schmidhuber 是瑞士人工智能实验室 IDSIA 的科学事务主管,同时任教于卢加诺大学和瑞士南部应用科学与艺术学院。他于 1987 年和 1991 年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先后获得计算机科学的学士和博士学位。从 1991 年开始,他成为深度学习神经网络领域的开拓者。

1997 年,他和 Sepp Hochreiter 共同撰写了一篇论文,其中提出了一种利用记忆功能来增强人工神经网络(模拟人类大脑的计算机系统)的方法,即根据之前获得的信息,添加解释文字或图像模式的循环。他们称之为「长短期记忆网络」(即 LSTM)。

如今这项方法已经在科技领域有了多种应用。基于 LSTM 的系统可以学习翻译语言、控制机器人、图像分析、文档摘要、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手写识别、控制聊天机器人、预测疾病、点击率和股票、合成音乐等等任务。在Jürgen的介绍中,谷歌、百度、苹果、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都在不同程度上选择使用了LSTM。

对于研究人工智能的初衷,Jürgen的解释则是这个事业能够将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地贡献给社会。“要想最大化的发挥创造力的的价值,最关键的突破就在于创造出一个可以征服我们自己的东西。至于这个东西是否会带来其他的问题,那不是我关心的,只要它能创造出来,我就可以关荣退休了。”他相信,未来科技可能会走在人类前面。

以下为人民创投(ID:renminct)与Jürgen的部分对话实录:

1、Q:你如何看待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尝试?

A:尽管相比西方的企业,我对中国公司的了解并不够,但很明显,中国的一些大企业,比如腾讯,阿里巴巴是AI领域非常强有力的市场竞争者。当然,除了阿里巴巴和腾讯,还有包括华为在内的许多中国公司也都对人工智能投入颇多。

据我观察,中国的企业一般遵循客户导向的发展机制。像阿里巴巴和腾讯,他们都有出色的工程师和科学家,相信他们可以做出非常好的产品。而他们会运用AI技术研究客户的消费心理,并基于此采取相应的对策。腾讯就像是Facebook,而百度就像是Google。我相信在未来他们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就目前来看,AI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谁都不能长久的把持住市场的领先地位。可能目前领先的是这家企业,那么再过几个月就会是另一家企业处于领先。未来的发展是不确定的,新技术正在不断更新。所以即使中国企业还没有获得市场的领先地位,我也并不担心。

2、Q:你在进行研究的同时,还是一位创业者,你是如何找到学术研究和创业之间的平衡点的?

A:我把我的时间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仍在学界,另一部分则是在商界。不过这两个世界其实承载着相似的使命。那就是努力推进人工智能的发展。1987年我出版了第一篇有关人工智能的学术文章,在那之后我就希望把学术的进展应用于实际,因为它(学术研究)并不是人工智能的全部。从这个角度上看,我在商界的努力实际上是我学术研究的副产品。而运营公司(和学术研究相比)其实也没有我之前所预想的那么不同,所以其实它也并没有给我的生活带来剧烈的变化。因为,不管怎样,(无论是创立公司还是学术研究)我其实都在践行我的理想

3、Q:您认为与科技巨头相比,创业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机会在哪里?

A:我们的团队无人知晓,我想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我们没必要和亚马逊,阿里巴巴那样的巨头竞争。是的,他们会用AI来收集海量的大数据来搭建他们的商业帝国,尽管现在他们占据优势,但这并不是一切的终结。我们所研究的是通用人工智能,我们手中确实有其他同行所没有的王牌,而这个王牌使我们不惧怕大公司(的优势地位)。

在这个AI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相信通过纯粹的学术研究,我们的公司可以快速发展,未来也可以实现公司盈利。我们不需要去和巨头们抢地盘。有人说如果要做出成绩,必须要投入像曼哈顿计划那样巨额的资金,我并不这么认为。

当人工智能发展到了最后,你会发现真正能够揭晓人工智能的代码其实很简单。大概也就是9到10行这样。当然,每发现一行代码,都会在应用领域给世界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但AI的最终密码其实很简单,而我们只需要再发现五行,就能够知晓通用人工智能的奥秘了。

所以我们真的不需要大公司来发现它,一个小的公司,一个精英的团队完全可以胜任这一切。(人民创投:李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