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黄金档也可以这么做,看“小而美”和科学类节目如何逆袭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黄金档也可以这么做,看“小而美”和科学类节目如何逆袭

小成本模式的成功案例以及科学类节目制作背后的猛料。

纵观全球节目市场,晚间黄金档并不总是炫丽综艺舞台的天下,其中不乏极具竞争力的小成本、科学类节目。

制作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节目是当下中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方向。另外,科学的严谨、求实与综艺的随性、畅想似乎背道而驰,但科学类节目正在综艺的黄金时段大放光彩。怎样做出小而精的原创节目?科学类节目模式创新的秘籍又有哪些?来自全球前十模式公司的高管和全球科学类节目的王牌制作人带来了小成本模式的成功案例以及科学类节目制作背后的猛料。

素人、品牌植入、循序渐进…小预算也能走进黄金档

“对于制片企业来说,最大的成本就是名人费用。除去名人的费用,中国的制作成本还是公平、合理的。当然,名人也不能确保节目的成功,这也是很大的问题。” FremantleMedia中国区总裁尹晓葳如是说。Keshet International亚洲区总监Gary Pudney对此表示认可,“名人的成本是全球都要面临的一道难题,往往会占据节目预算的50%到80%。”

All3Media International 销售负责Kit Yow介绍了三档成功登陆黄金档的低预算节目,分别是《卧底老板》(Undercover Boss)、《影视看台》(Gogglebox)和《超级现金车》(Cash Cab)。其中,社会实验类节目《影视看台》已经被华策引进,有望于2017年与中国观众见面。这档节目纪录寻常百姓家庭在收看电视时的真实反映,已经在日本、韩国、蒙古等30多个地区授权。

“这些节目多为素人,如何从普通人的身上获得最大的表现效果,选角很重要,”Kit Yow分析道,“我们在选角上花费了很多精力,这些可以在节目的受欢迎程度上得以体现。” A+E 电视网(亚洲)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区咏卿补充表示,“A+E有专门的选角团队,确保角色符合模式在当地市场的需求。模式要想成功,就需要从这些素人的身上挖掘他们在生活中的故事。”

相较于明星节目,素人节目很难获得广告商的支持,有着一定的压力和风险。区咏卿认为,节目可以根据不同市场的偏好,选择不同的星素搭配比例。“在名人效应比较大的市场选择一比一的搭配比例,而在其他市场可以是一比三。”

在本届模式日上,爱奇艺向FremantleMedia购入了纪实真人秀节目《It Girls》,该节目记录喜欢时尚的女孩如何蜕变为时尚明星并联合创立时尚生活品牌的故事。尹晓葳解释道,“尽管这是一档纯素人节目,但因为它能够非常好地把一些品牌植入到节目当中,同样受到赞助方和播出方的喜爱。”

此外,尹晓葳建议,如果一些低成本的素人节目不能在第一时间进入一线卫视的周末黄金档,可以先选择二线电视台或一线电视台平日的黄金档。如果节目试水成功,可以逐渐升级到周末黄金档。“一线卫视为了达到财务目标,必须充分利用黄金档实现变现。素人节目很难说服赞助方投资,因为企业最关心的不是内容,而是模式和明星。很多的节目不可能一下子被放到黄金档播出,都是一开始从非黄金档,慢慢的进入到黄金档,在英国也是这样。”

剥开科学的坚果,小众的科学类节目并不小众

科学类节目的天然瓶颈是远离大众,想让观众从一个科学实验当中感受到自己的人生是有难度的。但《最强大脑》和英国ITV的《科学不简单》(It’s Not Rocket Science)做到了,《最强大脑》探索的是人的极限以及这些人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而《科学不简单》用喜剧和讲故事的方式把人的情感带动出来,起到了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最强大脑》的选手主要来自在世界脑力协会举办的各种比赛中成功突围的选手、新闻报道、地方志记载的奇人和节目播出之后 “叫板”的观众。“科学类节目基本上是用素人来完成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节目制作成本。明星在这类节目中,只是配角,不是主角。” 《最强大脑》主持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副教授蒋昌建坦言。事实上,《最强大脑》在第一季录制的时候,并不被看好,在节目播出后,才发现它并不小众。蒋昌建认为,这档节目并不小众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人们对舞台上这些脑力超强的人和未知的可能有着足够的好奇心。

2)《最强大脑》并没有把选手塑造成为超人,也会挖掘他们平常人的一面,拉近跟观众之间的距离。

3)酷炫的舞台设置,包括超常的道具设计等。

4)社会人士、明星的加入带来流量。

5)脑科学的研究是当下的热点话题,节目本身在传播科学方面,会给观众带来启迪,对社会的发展有意义。

“能够直接在人眼前做的实验数量始终是有限,因为有很多微观、过于宏观和跨时间维度的实验不能当做电视节目的选材范围,比如宇宙、黑洞、反物质。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需要把传统的科学实验结合新的创意、电视想法,确保电视节目的新鲜度。” 《加油!向未来》制片人、总导演王宁说道。

“作为电视人,要按照实验来编故事,让科学实验能够更加有趣,” ITV Studios 节目模式主管Ella Umansky补充表示,“通过人的紧张和人之间的故事,把这种高潮、张力展现出来,同时用背后的科学道理来解释。世界上科学规律并不多,但发明还是可以有很多的。”

Ella Umansky还认为,“主持人需要具有喜剧主持的背景,也要具备知识渊博的特点。”在《科学不简单》中有三位主持人,其中,主主持人既是喜剧演员又是专家,观众会认可他的专业度。还会有一位主持人被设定为普通人的角色,他提出的都是听众想问的问题,他会和观众一起学习、成长。

在蒋昌建看来,主持人需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做到起承转合。其次,科学实验是一个很容易让人乏味的项目,主持人必须要控制好节奏。最后,因为专业的嘉宾跟选手才是节目的主角,主持人好比停在江上的艄公,负责将整个节目摆渡过去,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旅客。

【版权声明】传媒+版权文章,如需转载联系后台,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及原文链接,内容合作请添加微信号13521859160。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黄金档也可以这么做,看“小而美”和科学类节目如何逆袭

小成本模式的成功案例以及科学类节目制作背后的猛料。

纵观全球节目市场,晚间黄金档并不总是炫丽综艺舞台的天下,其中不乏极具竞争力的小成本、科学类节目。

制作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节目是当下中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方向。另外,科学的严谨、求实与综艺的随性、畅想似乎背道而驰,但科学类节目正在综艺的黄金时段大放光彩。怎样做出小而精的原创节目?科学类节目模式创新的秘籍又有哪些?来自全球前十模式公司的高管和全球科学类节目的王牌制作人带来了小成本模式的成功案例以及科学类节目制作背后的猛料。

素人、品牌植入、循序渐进…小预算也能走进黄金档

“对于制片企业来说,最大的成本就是名人费用。除去名人的费用,中国的制作成本还是公平、合理的。当然,名人也不能确保节目的成功,这也是很大的问题。” FremantleMedia中国区总裁尹晓葳如是说。Keshet International亚洲区总监Gary Pudney对此表示认可,“名人的成本是全球都要面临的一道难题,往往会占据节目预算的50%到80%。”

All3Media International 销售负责Kit Yow介绍了三档成功登陆黄金档的低预算节目,分别是《卧底老板》(Undercover Boss)、《影视看台》(Gogglebox)和《超级现金车》(Cash Cab)。其中,社会实验类节目《影视看台》已经被华策引进,有望于2017年与中国观众见面。这档节目纪录寻常百姓家庭在收看电视时的真实反映,已经在日本、韩国、蒙古等30多个地区授权。

“这些节目多为素人,如何从普通人的身上获得最大的表现效果,选角很重要,”Kit Yow分析道,“我们在选角上花费了很多精力,这些可以在节目的受欢迎程度上得以体现。” A+E 电视网(亚洲)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区咏卿补充表示,“A+E有专门的选角团队,确保角色符合模式在当地市场的需求。模式要想成功,就需要从这些素人的身上挖掘他们在生活中的故事。”

相较于明星节目,素人节目很难获得广告商的支持,有着一定的压力和风险。区咏卿认为,节目可以根据不同市场的偏好,选择不同的星素搭配比例。“在名人效应比较大的市场选择一比一的搭配比例,而在其他市场可以是一比三。”

在本届模式日上,爱奇艺向FremantleMedia购入了纪实真人秀节目《It Girls》,该节目记录喜欢时尚的女孩如何蜕变为时尚明星并联合创立时尚生活品牌的故事。尹晓葳解释道,“尽管这是一档纯素人节目,但因为它能够非常好地把一些品牌植入到节目当中,同样受到赞助方和播出方的喜爱。”

此外,尹晓葳建议,如果一些低成本的素人节目不能在第一时间进入一线卫视的周末黄金档,可以先选择二线电视台或一线电视台平日的黄金档。如果节目试水成功,可以逐渐升级到周末黄金档。“一线卫视为了达到财务目标,必须充分利用黄金档实现变现。素人节目很难说服赞助方投资,因为企业最关心的不是内容,而是模式和明星。很多的节目不可能一下子被放到黄金档播出,都是一开始从非黄金档,慢慢的进入到黄金档,在英国也是这样。”

剥开科学的坚果,小众的科学类节目并不小众

科学类节目的天然瓶颈是远离大众,想让观众从一个科学实验当中感受到自己的人生是有难度的。但《最强大脑》和英国ITV的《科学不简单》(It’s Not Rocket Science)做到了,《最强大脑》探索的是人的极限以及这些人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而《科学不简单》用喜剧和讲故事的方式把人的情感带动出来,起到了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最强大脑》的选手主要来自在世界脑力协会举办的各种比赛中成功突围的选手、新闻报道、地方志记载的奇人和节目播出之后 “叫板”的观众。“科学类节目基本上是用素人来完成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节目制作成本。明星在这类节目中,只是配角,不是主角。” 《最强大脑》主持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副教授蒋昌建坦言。事实上,《最强大脑》在第一季录制的时候,并不被看好,在节目播出后,才发现它并不小众。蒋昌建认为,这档节目并不小众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人们对舞台上这些脑力超强的人和未知的可能有着足够的好奇心。

2)《最强大脑》并没有把选手塑造成为超人,也会挖掘他们平常人的一面,拉近跟观众之间的距离。

3)酷炫的舞台设置,包括超常的道具设计等。

4)社会人士、明星的加入带来流量。

5)脑科学的研究是当下的热点话题,节目本身在传播科学方面,会给观众带来启迪,对社会的发展有意义。

“能够直接在人眼前做的实验数量始终是有限,因为有很多微观、过于宏观和跨时间维度的实验不能当做电视节目的选材范围,比如宇宙、黑洞、反物质。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需要把传统的科学实验结合新的创意、电视想法,确保电视节目的新鲜度。” 《加油!向未来》制片人、总导演王宁说道。

“作为电视人,要按照实验来编故事,让科学实验能够更加有趣,” ITV Studios 节目模式主管Ella Umansky补充表示,“通过人的紧张和人之间的故事,把这种高潮、张力展现出来,同时用背后的科学道理来解释。世界上科学规律并不多,但发明还是可以有很多的。”

Ella Umansky还认为,“主持人需要具有喜剧主持的背景,也要具备知识渊博的特点。”在《科学不简单》中有三位主持人,其中,主主持人既是喜剧演员又是专家,观众会认可他的专业度。还会有一位主持人被设定为普通人的角色,他提出的都是听众想问的问题,他会和观众一起学习、成长。

在蒋昌建看来,主持人需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做到起承转合。其次,科学实验是一个很容易让人乏味的项目,主持人必须要控制好节奏。最后,因为专业的嘉宾跟选手才是节目的主角,主持人好比停在江上的艄公,负责将整个节目摆渡过去,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旅客。

【版权声明】传媒+版权文章,如需转载联系后台,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及原文链接,内容合作请添加微信号13521859160。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