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确诊430万例癌症,280万人因癌症死亡,肿瘤医生需要智能工具给予精准的决策支持,而患者需要精准医疗的解决方案。
21日,百洋医药集团旗下百洋智能科技与IBM Watson Health公司在北京联合发布,百洋智能科技成为Watson for Genomics(Watson基因解决方案)在中国地区的独家分销商,双方将共同推进肿瘤基因组分析的落地应用,为病理学家和肿瘤医生提供基于致癌基因突变的精准治疗方案建议。
这是3月28日百洋智能科技与IBM达成全产品线战略合作后,引进的第二款Watson Health认知智能产品,三个月前双方达成合作的Watson for Oncology正在稳步推进中,预计年底覆盖150家三级综合医院,这次合作也将有望推动认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向“精准医疗”迈进。
IBM Watson Health Oncology & Genomics总经理 Rob Merkel表示,IBM推出的认知计算产品Watson for Genomics让肿瘤医师能更快、更轻松地洞察患者的基因问题,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落地应用将帮助肿瘤医生克服肿瘤基因数据解读繁重和不准确,制定更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使精准医疗更广泛地落地。
据悉,目前肿瘤领域发现癌症基因突变,并通过检索多种数据源将这些基因突变与分子靶向治疗相匹配,人工方式为患者解读癌症基因报告需要花费几天、甚至几个星期的时间。另外,庞杂的基因数据和临床试验数据不断增加,导致人工分析癌症基因的可行性进一步降低。而认知计算工具Watson for Genomics仅需几分钟时间便可系统化对每一个基因组变异的产生提供注释文件,并将这些数据与大量的临床、科学和药理数据库进行比较,以帮助医生发现与患者肿瘤基因突变匹配的潜在治疗方案,完成常规人力无法操作的工作量。
百洋智能科技董事长付钢表示,在肿瘤治疗领域,目前FDA批准有关肿瘤的有八十多种靶向治疗药品。但这些突变与药物之间存在上千万种可能性,人工计算无法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也不能保证百分百的准确性。而通过认知计算,可以通过患者的基因突变为核心,分析所有已上市的大宗药品,寻求精准医疗解决方案。
事实上,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项目中,明确列入“加速推动基因组学等生物技术大规模应用”,“基因组学”被列入国家战略。早在2015年3月科技部就曾召开中国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提出了中国精准医疗计划,一年后科技部公布了实施周期为2016-2020的五年“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指南,中国的精准医疗国家战略部署即将开始实施。数据显示,国家计划在2030年前为中国精准医疗计划投入600亿元人民币。
根据BBC Reserch统计,2007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为7.9亿美元,到2013年市场规模为45亿美元,预计2018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达到1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9%。另外Illumina的数据显示,未来几年基因测序服务市场容量有200亿美元,其中肿瘤学将占据120亿美元左右。
付钢还表示,没有专业医生一切数据都没有价值,医生仍是治疗的核心,Watson的运用也象征着认知智能技术使医生从“冷兵器”时代迈入“热兵器”时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