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曾有诗云: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橘杨梅次第新。金黄的五月,天气逐渐炎热,夏日已悄悄来临,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也即将到来,而在那南方的树上,金黄璀璨、让人垂涎欲滴的枇杷已黄遍了树头,引路人竞相采摘、解渴润肺。今天,我们就去瞧瞧,还有一种只能看不能吃的枇杷,居然也能这么馋人。
在国画题材中,枇杷也是那些书画大家们常画的一个题材。枇杷在国画中是花果画中极富田园美好寓意的作品,枇杷颗颗果实硕大饱满,颜色金黄,寓意着果实累累,有着丰硕的收获。
【齐白石 枇杷图】
白石老人是一代绘画大师,他常以平常生活之物入画,而枇杷就是白石老人经常画的一个题材,他有诗句云“五月枇杷满树金”,而这金黄的色泽非常吉祥。
齐白石从来没有入仕愿望、懒于应酬、不管闲事、与世无争、始终以一颗纯真的心,沉浸在艺术的体验之中,沉浸艺术故乡里。他喜爱乡野之物、喜爱烟火气息的生活,他是一位活得透彻的老人家。
【齐白石 枇杷图】
吴昌硕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 绘画的题材以花卉为主,尤其爱画梅花。在蔬果菜蔬果品如竹笋、青菜、葫芦、南瓜、桃子、枇杷、石榴等也一一入画,极富生活气息。
【吴昌硕枇杷图】
吴昌硕的枇杷图,极具吴昌硕的个人艺术风格。枇杷的果实以及湖石的形体拙重厚朴,其笔触笔痕不假修饰,浑然而壮美。他使用的大黄、青绿等颜色非常鲜明突出,强烈夺目的色彩与苍浑厚重的墨痕水迹交织在一起,鲜艳而又和谐,斑斓而又厚重,淋漓而又拙朴。
【吴昌硕 枇杷图】
吴湖帆作为一位集绘画、鉴赏、收藏于一身的显赫人物,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除了以收藏和品鉴闻名于书画界,但人家也画得一手好画,写得一手好字。山水、荷花除了是吴湖帆常入画的题材外,家常的花鸟他也颇有造诣。枇杷也是他经常画的题材,吴湖帆有幅扇面枇杷图,就金黄夺目,让人垂涎三尺。
【吴湖帆 枇杷】
陈半丁先生是京津画派的典型代表人物。先生成名较早,上个世纪初就驰名北方画坛。他擅长山水、花卉,尤以花鸟画造诣最高。写意花卉师承任伯年、吴昌硕,又师法陈淳、徐渭、石涛、李复堂、赵之谦诸家。他笔下的枇杷,构图简约,笔法精湛,颜色金黄璀璨,只是看就极其让人诱惑。
【陈半丁 枇杷图】
王雪涛是现代中国卓有成就的花鸟画大师,对我国小写意花鸟绘画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继承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取长补短。所作题材广泛,构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丽,富有笔墨情趣。王雪涛笔下的枇杷构图简约,常配以小鸟、昆虫,画面灵动自然、生活气息浓郁。
【王雪涛 枇杷翠鸟图】
【王雪涛 枇杷图】
艺术高于生活,但脱离了现实生活的艺术都不能称其为真正的艺术。以上诸位大师,他们的艺术有生活、有质朴,有这浓浓的烟火光阴味儿。而这才能与普罗大众产生情感共鸣,才能将其艺术推向久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