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被逼无奈,也能创造传奇经典,比如梅塞施密特KR。
为什么乔伊说这款车是去产能的始祖,供给侧改革的先锋呢?因为梅塞施密特本来也不是造汽车的,它们原来是一家造飞机的公司。只是由于二战结束后,这家飞机制造企业,被禁止造一切能上天的东西,这下可是急坏了公司上下。
为什么?因为他们还有很多原本用于飞机制造的原材料没有被消化掉啊。不过,中国人说,思路决定出路,梅塞施密特公司的思路就挺好的。从造飞机改而制造当时最受欢迎的新产品——汽车。
同时,他们也没有盲目地去造汽车,而是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刚打完仗大家都穷,得造一些大家买得起的车。公司的著名飞机设计师Fritz Fend,以自己研制的三轮残疾车为蓝本,制造了梅塞施密特的第一款KR车型——KR175。该车被称为Kabineroller,意为“带盖子的小踏板摩托”。
当然,尽管是以残疾车为蓝本,但好歹人家是一个造飞机起家的公司。所以,从车的整体造型,你就能觉得它跟飞机座舱有点像。当然,2.8米的车长和三个轮子的设计,终究还是很难飞起来了。不过,得益于微型车的尺寸,和航空材料的运用,这款车整车也就210kg。一般两个人站一块儿就比这车重了。当然,乔伊非常担心这车的承重问题。
而且,这车的操纵系统非常奇葩,类似于早期战斗机拉杆式的设计。比如,方向是由一个把手控制的,左侧操纵杆控制油门,右侧操纵杆控制离合器,还好刹车有个脚踏板。反正以你手里的驾照,估计不会开。如果你有驾驶老爷飞机的执照,也许可以无师自通地开上这台车。
这台KR175的发动机排量为173cc,基本上是一台单缸两冲程的摩托车发动机,最高时速80km/h。这些与我们见到的很多微型车差不多。但是它的变速箱很奇葩,因为用的是摩托车的变速箱,所以没有倒挡。所以要倒车有两个选择。选择一是转一圈开到反方向直行;选择二是下来推车……
1955年,这款车推出了一个升级版本KR200。基本上这车没什么改变,只是调整了后悬架和发动机。这款车的发动机变成了191cc,同时因为风阻系数低,和轻量化的成功,速度被提升到了105km/h。当然还有个颠覆性的进化,就是这台车有倒挡了……
KR175当时的售价为2100德国马克,一共卖了15000台,而KR200则价格升高到了2500马克,销量也随之增加到了40000台。可以说,作为一个不得已而生产的产品,作为一个消耗仓库里积压的材料而生产的车型,它真的算是成功的了。
1956年,梅塞施密特制造航空器的禁令被解除了,工程师再也不用设计像残疾车的三轮迷你车了,仿佛鱼儿游回大海,飞鸟翱翔天际。梅塞施密特分分钟卖掉了生产销售KR200的Regensburger,给了创始人Fritz Fend,回去造飞机去了。
在这之后,KR200还有一些衍生车型,比如敞篷版的KR201 Roadster,KR200 Kabrio。之后他们也做四轮版的车型,比如FMR Tg500,当然,这也不在我们今天介绍的范围内了。
因为本来就是一个自谋生路制造出来的产品,之后很少有人再关注,同时到20世纪60年代,德国的经济又开始好转,这种便宜且迷你的车型不再受人们喜爱,所以这款KR车型在1964年也就完全停产了。但不论怎么说,对于去产能,谋出路来说,这个产品,实在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划时代的车型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