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驾仕派的原创文章,由驾仕派、童济仁汽车评论、车聚网联合出品。
“月读车市”作为汽车自媒体领域最有特色的车市销量盘点及点评,由驾仕派、童济仁汽车评论、车聚网联合出品。具备数据的权威性、点评的独立性。
每期分为“合资品牌篇”(童济仁汽车评论主笔)、“豪华品牌篇”(驾仕派主笔)、“自主品牌篇”(车聚网主笔),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点评部分由三方进行“盲评”(即在主稿基础上,分别独立作出点评,最后归纳整理三方意见成稿)。
基于不同视角的三方点评,将“月读车市”打造成为汽车自媒体领域最具参考性和可读性的犀利之作,从2016年12月开始,每个月末面向全网推出。敬请关注!
当整个乘用车市场因为车市淡季来临处于缓慢下滑的态势时,豪华车市场反而展现了十足的爆发力。5月,各家豪华品牌在销量数字上相比4月份都有所攀升,丝毫不受低迷市场环境的拖累。
奔驰和宝马在5月的单月销量都超过了5万辆,并且增幅喜人,双B之间的销量竞争,将因为新一代5系的投放而迎来分水岭,是奔驰一骑绝尘还是宝马维持强势?都值得关注。至于奥迪,逐渐卸下了背负多年的“豪华市场老大”的心理包袱,跌幅收窄似有回暖迹象,5月销量也来到自1月份之后的新高——4.8万辆,或许这是奥迪迎来黎明前需要经历的最后黑暗时期。
二线阵营有些许排位上的变化,但竞争依旧非常激烈。凯迪拉克稳住了豪车第四的位置,捷豹路虎紧随其后,和凯迪拉克一起成为二线阵营里唯二月销量过万的品牌,沃尔沃在5月表现突出,以微弱优势超过雷克萨斯升至第六。随着2017年车市即将进入下半场,各大品牌手里的牌都相继打出,大致的格局和位置也逐渐浮出了水面。
(注:本文排序以2017年5月中国市场销量以依据,数据由各品牌公开数据综合考量得出。)
梅赛德斯-奔驰
5月销量:51,761辆
同比变化:31%
国产车型批售量:
如果GLC在5月多卖500辆,奔驰就是这个月豪华品牌中,唯一有三款车型单月销量过万的品牌了。今年6月19日,奔驰国产GLA推出2017款,整体售价比老款车型贵了2,000元左右。尽管卖得没有Q3和X1好,但对于这款看起来最不像SUV的GLA而言,这样的销量也足以让其它豪华品牌看着眼红。
在2018年全新一代国产奔驰A级三厢车上市之前,奔驰没有更多“增量”车型进入中国市场,刚刚公布售价的全新国产宝马5系,会给E级带来多少压力?相信在9-11月会逐渐体现出来。所以,现阶段,打算买新5系和E级的用户,不妨都先等一等,年底买车肯定比现在划算。
奔驰依然很稳,1-5月的累计销量已经超过25万辆,领跑豪华市场。综合看下来宝马与奔驰之间的差距约有9000辆左右,虽然奔驰的领先优势并不明显,但其很有可能趁宝马新5系处在产能爬坡期的这个档口,快马加鞭拉大和对手的差距,一举奠定全年胜局。
新款GLA导入之后,奔驰的产品线迎来了全盛时期,几乎没有短板可找,年轻、运动、个性、商务通吃,价格体系也守得很稳。接下来的工作,除了稳住销量,更重要的是如何培育和争取更大规模的潜在用户和粉丝。社会营销最容易圈粉,也最容易招黑,奔驰在6月初借助高考热点和营销了一波C级轿车之后,未来在传播上全面阻击新5系肯定也会火力全开。至于产品,E级和5系各有千秋,价位相近,现阶段在终端也都没有优惠,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下,比的就是手握预算的消费者更愿意成为谁的粉丝了。
用姜太公钓鱼的故事来形容奔驰的心态最适合。态度傲慢、价格高企、产品瑕疵不少,但销量增长稳定。这事儿只有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可与之媲美。对开发商来说,热卖的因素不外是:地段、品牌。对汽车来说就是:颜值、品牌。只要这两样OK了,质量再不堪、价格再高也会有人抢着要。
马锐拉在微博维了几天权之后,一直没有得到奔驰官方任何回应,一怒之下换了一家4S仍然提了一辆奔驰E300L——理由是,韩寒的推荐。当时车聚君在微博留言:恭喜提车,但国产新E的问题不仅是天窗问题,马先生以后会很忙。果然,前两天他发博说中控有异响,店里一时解决不了,于是又在怒发微博维权中。
奔驰上半年10次召回超40万车辆,既有硬件缺陷也有软件原因,问题也是五花八门。国产豪华车做工粗糙用料差是通病,但也不能太过分啊?车君清晰记得:去年国产E刚上市时,去店里一开引擎盖,糊了一手黄油——即使车聚君不是处女座也不能忍啊。兵骄则败,概莫能外。
宝马
5月销量:50,986辆
同比变化:27.1%
国产车型批售量:
从5月宝马5系的销量看,终端清库进展顺利。6月23日全新一代国产5系的售价公布,44.99-66.39万的价格和之前的预售价基本一致。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宝马对全新一代5系的产品力还是充满信心,毕竟不是7系和S级的较量,在中大型轿车市场上,5系群众基础深厚,现在的竞品也只有奔驰E级一款,且已经上市有一定时间,市场热度减弱。新一代5系在减重、配置和尺寸方面,已经给奔驰E级带来了实质性的挑战。这份“小7系”的自信,也实实在在的体现在了售价上。
5月老款5系清仓销量减少,并没有影响到宝马第二的排名,3系同比63%的增长,以及国产X1超过9,000辆的表现,都给宝马在今年四季度赶超奔驰,备足了筹码。国产X1加长轴距策略的成功,也会促使宝马加速全新一代X3国产长轴距版的引入速度,如果算上国产1系后期的产能和销量爬坡,客观的说,到2018年宝马也许真的有希望问鼎国内豪华品牌销量第一。
新5系的竞争力毋庸置疑,价格也和E级保持在贴身近战的状态下,但还是那个问题:如何破除老款5系给人们留下的“40万元落地”的印象?这个问题尽早解决,宝马才能早日回到和奔驰双雄争冠的局面上去。
主力新车换代必然会有短期销量上的波动,不过也不用过分夸大其影响,可以看到即使5月份老款5系的批售量已经降至不到5000辆,宝马依然能够单月突破5万辆,不给奔驰独自领跑的机会。这也证明宝马其余车型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比方说键盘喷子们见到就喷“拉皮”、“三缸抖”的X1,已经不声不响地来到了接近单月万辆的水平了呢。
宝马5月批发数比零售数多了15%,这是BBA中压库最厉害的,反推它的压力也是最大:奥迪已经触了底,不会再差到哪里;奔驰目前只有好和更好的分别,而宝马想要的世界第一和中国第一都充满了变数。
宝马的宝,今年押在全新5系上。虽然内部代号从F18直接跳到了G28,看上去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外观上第7代宝马5系就像iPhone7和iphone6的区别一样,并不明显。内饰有所改善,手势操作等黑科技令人耳目一新,但至少有两点硬伤:室内异味和高价格。这完全是在复制E级的套路,就看信徒们的信仰有多坚定了。
1系、2系市场反应平平似乎是意料之中的事儿,小众化和设计上缺乏美感是主因,不过全新X1仗着自己的SUV身份和肆无忌惮的长轴距,扳回一局。真正的走量车型还得是老款5系,在压库的压力下,已有20个点的优惠。
奥迪
5月销量:48,012辆(含香港地区)
同比变化:-4.0%
国产车型批售量:
5月奥迪销量相比去年仍是下滑,但已经做到了今年最佳单月销量,经销商不闹了,奥迪的销量也开始稳步回升。因为没有竞争对手,在各自的价格段上,奔驰GLC、奥迪Q5和凯迪拉克XT5卖得都不错,用户选择余地有限,30-50万的豪华中型SUV市场,还有很大的市场空白可以去瓜分。5月A6L抓住了宝马5系换代的空档期,夺得细分市场第一。A4L的销量逐渐企稳,下半年随着A4L的1.4T车型推出,会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也属正常。
短期来看,今年奥迪只要主销车型不出大的波动,全年55万辆以上的份额仍有可能,但和竞争对手相比,明年没有增量车型,局势仍不容乐观。
奥迪和经销商之间的纠葛进入后期之后,双方都有点疲惫,也明白一直斗争下去的结果只会是两败俱伤,逐渐回暖的销量是伤口愈合的信号,毕竟现在终端方面奥迪面对的状况是产品竞争力全面落后,潜在客户们越来越容易流失而投奔到竞品的怀抱中去——双方放下争执,让销量回归正常水平才有继续撕逼的力气。
导入A6 Avant这样的新车,能为一直以来被花边新闻和行业八卦缠身的奥迪多少树立点正面形象,虽然车型来得晚,产品老,实际能带来的增量也不多,不过在没有主流区隔的强力产品条件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奥迪也只能两手一摊: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奥迪是5月豪华品牌中,唯一下跌的。批发数下跌4.0%,零售数下跌6.4%。这在平均增速超过20%的中国豪车市场格外刺眼。
外观上,奥迪的雷同设计和大众的套娃设计一样,越来越难打动年轻人;曾引以为傲的科技感,在众多对手的异军突起中已经泯然于众;与经销商的嫌隙虽说缝缝补补愈合了,但疤痕在短期内难以修复如初。曾经很懂中国的奥迪,突然不懂中国了。SUV火热,只有Q5一枝独秀。Q3虽便宜,但空间实在太小,跟宝马X1不是一个level了——可是“拉长”这一招不是奥迪开创先河的吗?
短期内无重量级全新产品刺激市场,长期仍有上汽合资的阴影。奥迪将开始漫长的冰河期。
凯迪拉克
5月销量:14,154辆
同比变化:65.2%
国产车型批售量:
三款主销车型,都做到了豪华品牌细分市场的“第四选择”,性价比最高的XTS将在年底改款,继续成为凯迪拉克在中大型轿车市场的主力。不过,这些销量也是建立在终端大幅优惠的基础上,对目前的销量非常有利,但对于未来更多新车型的推出,未必是好事儿。
以月销4000辆为标准,XT5和ATS-L都算二线品牌中SUV和轿车顶尖的热销车型,实属不易。凯迪拉克如果能在全年没有新车投放的情况下保持住第四的位置,那不管外界对其惊人的崛起速度和终端价格如何评说,都是过眼云烟。
凯迪拉克仍霸占着豪车第4的位子,但被捷豹路虎追得很紧。批发数上看,美国人领先英国人2703辆,但零售数上这个差距只有300辆。凯迪拉克的压库压力和降价压力一直有,但对消费者来说优惠20个点的CT6非常划算。
新的SUV再不上市,XT5恐怕撑不了太久。
捷豹路虎
5月销量:11,451辆
同比变化:23%
国产车型批售量:
在新增国产车型之前,捷豹路虎很难在中国市场有明显的增量,XFL和发现神行的销量都属于正常,比F-Pace更小的E-Pace也即将发布,如果能和F-Pace一起尽早国产的话,对捷豹品牌在中国市场而言,仍属于可以抓住的机会。另外,极光真的需要换代了,这个市场不缺用户,但缺新车。
如果按照目前的产品规划看,捷豹和路虎品牌手里储备的可供引入国产的新车型,是远多于凯迪拉克和沃尔沃的,而且SUV占比较多,所以对于三年后中国市场捷豹路虎的销量前景,我们持乐观态度。
路虎品牌未来两年都不用发愁,强力新车和品牌影响力都摆在眼前,在5月份1.14万辆的总量中路虎品牌占到了8000辆以上,说明消费者在终端对路虎产品认可度还是相当高。
如果说路虎决定下限,那么捷豹才是决定上限的品牌。目前看上去XFL能摸到的销量天花板大概也就3000辆的水平线,而F-PACE的改款车型能不能掀起波澜,发挥SUV在火热大环境下该有的吸金功力,后效待观。
捷豹路虎稍微藏了一点量,不知道年底时会不会一起抖包袱,向凯迪拉克发起总攻夺回本来属于自己的二线王者的桂冠。J.D. Power中国在2017年的VDS质量排行榜上,给了它一个很高的评价,这跟国外常年倒数的情况不一样。我们吃瓜群众也不知道是JLR的公关能力大涨,还是真的是像合资公司的领导说的“国产质量好过进口”。抑或,两家单位都以J开头,一笔写不出两个J?
沃尔沃
5月销量:9,779辆
同比变化:38.8%
国产车型批售量:
无论对于S90还是捷豹XFL,在目前的终端价格下,2000辆/月基本是细分市场能够承受的极限了。要增量,仍需要更多的SUV产品,沃尔沃今年基本不会再有新的销量增长,因为所有60系和40系列的新车,还都在路上。
沃尔沃5月的表现有小惊喜,但问题是两款60系的老车型在整体销量中的占比依旧很高,这谈不善是什么好信号。消费者对沃尔沃90系新车反应平淡,并不是产品不好,而是反映出了如今二线豪华品牌们和BBA之间在溢价能力上的鸿沟——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大。
发现没?最近黑沃尔沃的言论风起云涌层出不穷,大到吉利该卖了沃尔沃,中到它的服务和管理各种不如人意,小到各个新媒体上到处可见“几年前黑山共和国一4S店XC60撞人”的视频又忽如一夜春风来。
难道是车聚网的大明和童济仁的老任在《任我明说》中黑过的原因?不管怎样,沃尔沃这次的反应快多了,迅速宣布Polestar将要独立,专攻性能,甚至还推出了电动车计划。另有消息,全新XC60据说要提前入华;而且S90店头已经有了4万的优惠;同时还针对服务提升开展了调研和整改。哇咔咔。知耻后勇,儒子可教。可以重新考虑它的S90插电版和XC40了。
只是,它的批发数比零售数多了12%,以至于按批发数排的话能到第6位,而按终端零售数它则排在雷克萨斯之后列第7位。还得努力啊。
雷克萨斯
5月销量:9,678辆
同比变化:97.2%
销量稳定到无可评价。
即使出现销量波动,也依然透露出“老哥螺旋稳”气质的豪华品牌,也就雷克萨斯一家了。而且雷家5月混动车型的销量达到了2428辆,没有谁是它的对手。
根据雷克萨斯的惯例,5月它又藏了近200台的量。按终端数据算,这个日系豪华品牌在中国的销量接近了一万台,超过8000多台的沃尔沃,是实际上的第6名。日本人做事,总让人感到奇怪最后又觉得可怕。
雷克萨斯和沃尔沃有一个共通的地方,它们都被国人误解的较深。大家的“刻板印象”中二者都是主打舒适的。其实不然,雷克萨斯骨子里也是主打个性运动的,比如IS、GS。不过相比竞品,偏高的售价让中国消费者不能接受。而卖得最好还是偏舒适的ES和LS。
如果说沃尔沃是低调,那么雷克萨斯是隐忍了。所以,有一天它要是突然蹦出一个什么夭蛾子,大家也别奇怪——它只是现原形了。
林肯汽车
5月销量:4,112辆
同比变化:73%
同比增长70%的状态,还能否在2018年继续保持,对林肯未来的国产计划至关重要。从目前的市场反馈看,林肯用不惜代价的成本,换回了不错的用户服务口碑,如果将来新一轮产品周期的车型跟上了,林肯在中国也算站稳了脚跟。
另外,保时捷的月销量,应该在林肯前面。
印象中林肯在4月、5月之前其实是并不怎么对外公布销量的,时不时找下存在感,而在宣布国产之后,最近两个月林肯都一反常态在月初就开始大晒成绩单,前五个月的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两万辆,高调背后必有原因,林肯越积极,福特在中国的整体业绩就越堪忧。
林肯在5月仍然保持了两个第一:增速第一、数据精准度第一。它的批发数和零售数之间的差值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这从侧面反应出这个美国品牌粗中有细,做事很有章法。另外,它没有和凯迪拉克争“美国豪华主义”的标签,而是坚守自己的“林肯之道”。现在看,是明智的。而且,它的高增长并没有像凯迪拉克那样以牺牲价格来换取。这值得二三线品牌学习。
英菲尼迪
5月销量:3,750辆
同比变化:4%
国产车型批售量:
至少,英菲尼迪用销量证明,在豪华品牌中型轿车市场,Q50L卖不过比它小的,也卖不过比它老的。至于SUV嘛,英菲尼迪更是只有眼睁睁看着竞争对手挣钱赚销量的份儿了。
英菲尼迪在5月的同比增幅骤降,但是从销量上看两款国产车型还是维系着一直以来不温不火的走势。还是那句话,没有新车,就没有关注度,英菲尼迪在消费者面前的曝光率实际上已经非常低了,除了耐心等待新QX50之外,别无他法。
对于英菲尼迪来说,4%的同比增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英菲尼迪虽没有垫底,但日子还没有在它下面的讴歌好过。
现在来看Q50L的销量真是应了“颜值即正义”。Q50的平台、动力系统基本上和奔驰C-Class相同,而且Q50L采用的是与C260L同款的高功率涡轮增压发动机,而售价比C200L还要便宜。但是外观、内饰、品牌上的巨大差距让它销量只有C-Class的五分之一。
讴歌
5月销量:1,565辆
同比变化:614.6%
国产车型批售量:
讴歌,你应该感谢保时捷不公布每月新车销量,不然这个TOP10榜单,没你啥事儿。
其实,CDX算是卖得不错了……
惯例兼彩蛋:保时捷5月销量约5500台,增速40%左右。
◎ 本文版权由驾仕派所有,侵权必究
转载请联系授权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驾仕派”公众号
前沿资讯 原创观点
最有逼格的原创型汽车新媒体品牌
新浪微博:@驾仕派
驾仕派现已入驻各大媒体平台
汽车之家、今日头条、易车、搜狐、网易
界面、凤凰新闻、汽车头条、淘宝达人、百度百家
企鹅媒体平台、ZAKER、一点资讯、掌上汽车
日均全网浏览量超过1,000,000次
版权联系:jiashipai@foxmail.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