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五个单身猛男的熊熊怒火在这部动画里燃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五个单身猛男的熊熊怒火在这部动画里燃烧

《让我们烧吧》这部秉承“FFF团教义”的动画,脑洞清奇十分搞笑。

今天学术趴要向大家推荐的这个动画作品并不是毕业设计,而是来自一群大三的“单身猛男”的联合作业。

这部秉承“FFF团教义”的动画,脑洞清奇十分搞笑,在网上的浏览量相当可观,而学术趴也在第一时间专访到这个团队以及这部动画背后非常悲伤的爱情故事。(心疼)

——「AniOne线上展」第NO. 19号作品,来自北京电影学院学生团队的《让我们烧吧》

 

《让我们烧吧》海报

‖ 创作团队 ‖

北京电影学院

欧阳时堃 导演

张予夏 作画 监督

刘思文 美术

朱林正 原画

林李 制片

联系人:欧阳时堃

作者工作照

作者们生活照

‖ 故事梗概 ‖

本片是主创欧阳时堃高三时在有妖气连载漫画《让我们烧吧!》动画化。四年前,欧阳时堃失恋了,看着前女友跟班上另外一个男生在一起时,创作了这部漫画。

在《让我们烧吧!》中,失恋的男主角无意中加入了FFF团,后来渐渐与女团长产生爱情,二人展开一场危险恋爱的故事。当然,在《让我们烧吧!》动画中,才做了第一集,男主刚入团。

作者自述:

“5个跟我志同道合的单身猛男一起创作了这部动画,这部动画凝聚了我们5个人友谊的魔法!”

光看视频就很热血了?那赶紧看看这部重口味之作吧!

作品由5个人共同完成,retas流程。制作两个学期,没占用假期时间,提前两周完成。

人设全家福

部分分镜图

‖ 团队专访 ‖

学术趴:这部作品脑洞好大,整体氛围也是比较轻松搞笑的,想问创作团队,一开始做这个主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欧阳时堃:大一大二试过做了很多动画的思路,后来觉得做的东西越来越套路,越来越无聊,后来翻出以前画的漫画,觉得不错,就拉着大家一起做这部片子了。其实原先是想做一个意识流剧本的,但是大家都看不懂,我很伤心,就打算做点平易近人的动画了。主要高中那时候创作没有任何限制,创作非常自由,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大家看的开心就好。

张予夏:欧阳觉得那时画的漫画更接近自己的初心。

林李:主要记录那段伤心的感情往事。

朱林正:对的,感情上的创伤激发了欧阳。

学术趴:所以其实灵感也是来自自己的亲身感受的,是么?

欧阳时堃:哎,你知道看着前女友跟同班其他男生在班里秀恩爱是什么感觉吗?

动画截图

刘思文:对,他失恋好几次了。然后他想找个女朋友帮他加动画,没找着,就找我们了。

林李:这是一个受诅咒的动画小组。

朱林正:惨啊,闻者伤心听者流泪。

欧阳时堃:所以编辑大人,感受到我们组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动画了吧,这就是生活啊!我们组制片体会最深。

刘思文:他上个女朋友就是加动画加没的。

学术趴:化悲愤为动力,做出这么好的作品也值了嘛。

朱林正:本来我们帅气的制片,在大三联合作业之前是有女朋友的。做完后就。。。

林李(制片):我从现充熬成死宅。因为做动画没时间约会,陪她。

学术趴:大家都是刻苦的好孩子。

欧阳时堃:看了这个动画,可能就理解动画人是什么样的生物了。

《动院男生得不到爱》

朱林正:真实经历没有改编。

林李:电影学院流出这一段佳话。电影学院分5类人:直男、软妹、 gay、 lala、动院男生。动院男生不配拥有女朋友。

刘思文:“你根本不爱我!你跟我在一起只是为了让我帮你加动画!”

朱林正:也就我们导演能干出这种事了。

欧阳时堃:这个动画是我在图书馆的角落窝了两个月偷偷做出来的,当时在全学院的答辩上第一次公映的。然而还是没追回妹子。所以后来就做了现在这个动画。

林李:然后导演进了人家女生黑名单。

学术趴温馨提示:追妹子不是这样追的啊喂。。。。。。

学术趴:这部短片在网上非常火,受到了大家的欢迎,有什么感受?

欧阳时堃:惊了!我也没想到几年前的老梗大家都还记得。

刘思文:也算努力没白费吧。

林李:努力没白费吧。

朱林正:也是出乎意料也很欣慰吧…

予夏:很开心。

欧阳时堃:尤其是在a站27万点击,果然a站的单身同胞很多。

林李:说明脱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学术趴:作品日漫的风格很明显,大家都是日本动画爱好者么?(《笨蛋·测验·召唤兽》中也有类似的剧情,作品的灵感是否有受到它的的启发?)

朱林正:我其实更喜欢欧美的,但是一年下来画风已经跑偏了。

欧阳时堃:其实吧,这个漫画灵感源于一个鬼畜视频《绽放的火花》,主题曲也是这个鬼畜的原曲。

林李:看的开心就好。

刘思文:也没想得奖什么的,大家喜欢看才是王道。

杀青留念

原画的桌子

学术趴:嗯呢,我觉得你们的作品非常成熟呢~

朱林正:我们希望在大三作出一个完善成熟的片子。。

学术趴:看来大家做这个动画,还是顶着不少压力的我看还有一个导演剪辑版其实最后交的是那部和谐版是么?

欧阳时堃:是的,我们为了防止学校和谐,特地做了两个配音的版本。一个导演版,一个和谐版。

林李:我们上交的是和谐版。

欧阳时堃:我在学校放的都是和谐版本,网上都是导演版。

林李:做片子前都抱着不会得奖的最坏打算。

刘思文:压根儿也没打算得啊。

欧阳时堃:B站版本最神奇,那个版本我导出的时候字幕是和谐版的,配音是导演版的。所以有些字幕会对不上,那些就是和谐内容。其实就几个敏感词有修改,其他地方没有区别。这个片子刚做完两周,还没投奖呢。网络点击是靠我们自己努力宣传传播,至于得奖就随缘了,反正我们也不怎么在意。

学术趴:我觉得组里大家心态都特别好。

欧阳时堃:是啊,我们这届其他组在制作的时候或多或少都有摩擦,我们组就几乎没吵过架之类的。

刘思文:组员关系比较铁,大家都聊的来,没怎么撕过逼,所以完成的很顺利也很开心。

林李:嘻嘻这还是做片子,大家起哄成立小黑屋工作室。还有一点在做片子的过程中大家收获很多同时也明确了未来毕业了想要发展的方向。

团队的小黑屋计划

欧阳时堃:而且很早以前就想着一起成立工作室一起做动画了,我们只是把原来的想法实现了。

学术趴:现在同学们才大三,是么?

欧阳时堃:是的,都是大三的。

朱林正:应该是都大三了吧…压力很大诶。

学术趴:毕业创作会考虑继续在一起做作品吗?

刘思文:毕设学校规定个人做。

学术趴:动画中那个的配音很专业啊,给作品增色不少,想问你们在配音这一块有哪些经验可以跟我们讲讲吗?

刘思文:直接找专业的,剩下的不用管。人家比咱们专业的多了。

欧阳时堃:还是有经验的。

林李:我们配音寻求的是北斗企鹅工作室的帮助。

配音现场

学术趴:这个很有意思啊,配音全程你们应该都有参与指导什么的吧?

欧阳时堃:我自己配layout的时候语速比较快,演员在配的时候都会代入情感,所以好多台词他们都跟不上,要来好几天,有几个语速快的必须靠剪辑来解决了。

林李:配音演员特别专业,在现场也为我们提供了我们之前没想到的建议。

欧阳时堃:比如这个眼镜女表白的镜头,演员在配第一遍的时候感觉不对。我就跟她说:“这个妹子不是真的喜欢男主。你看画右后面两个女生了吗?眼镜女是跟她们打赌输了才来表白的”。

林李:表现眼睛妹不愿意表白的状态,加入了后面两个窃语偷笑声。

欧阳时堃:声优马上get到了点,两遍就过了。这个就是当时的台本。

学术趴:找这种专业配音应该也挺贵的吧?

欧阳时堃:是免费的,业界良心!他们说北影传媒的作品,只有拿成片过来,他们看着觉得不错,就能帮着配音。他们真的非常良心非常强大。

林李:只限北电和中传在校生学生作品以及不进行商业运作。这个一定要特别感谢北斗企鹅工作室。

欧阳时堃:第二场开头教室的镜头,需要一个教室杂音。我自己想的是自己用背景音效配音的,结果他说他们就能配。然后眼睁睁地看着他们6个人进了录音棚,所有人朝着不同的方向站了,问需要什么台词,我们说随便就行了。开始录音的时候,瞬间感觉录音室里有两百个人。录完之后问我意见,我当时就懵了,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林李:对于配音“群杂”在之前我们是没有概念的,以为是后期做音效。

刘思文:我们自己可以解决所有制作问题,但是声音和音乐是苦手,能找到这么专业的援助,心理压力也小了很多。

学术趴:动画中的BGM是自己剪辑的么?

刘思文:我们找到音乐学院的童鞋。

欧阳时堃:那个我们是找中国音乐学院的王宇轩同学做的。是制片找到的,他是音乐学院动漫社社长。

林李:动画中的背景音乐是我通过好朋友介绍结识的中国音乐学院的王雨轩同学。影片中的背景音乐都是他一手编曲制作的。他也为短片以及电子分镜的最终效果付出了巨大贡献。所以我们一直特别佩服我们的音乐老师王雨轩同学。

欧阳时堃:我们对他的要求就是只要情绪对了就行。这是他做的三段音乐,我就给了他这三个词,他就完成了。

学术趴:作品的制作周期是怎样的?(看到作品完成度非常高,后期合成效果让这部短片视觉上效果非常成熟,应该是花了不少力气吧?)觉得最困难的是哪一步?

刘思文:熬夜的时候最困难,我是觉得能克服的都不叫困难。

欧阳时堃:这是我们组两个学期制作时的制片表,我们是推着做的,一共8场90个镜头。做完一场合成一场,接着往下做。上半学期做的时候好多软件问题和流程问题,不过解决之后第二学期就很顺利了。第二学期我早上7点起晚上12点睡,除了最后两周为了赶出成片给配音,其他时间我几乎都没熬夜的。

林李:在上学制作工作的安排压力很大。中间也一直有许多摸索过程,为了寻找我们整个团队最佳的工作效率流程。下学期就轻松许多,更多按部就班。

刘思文:前期容易出bug,比如软件和流程啥的。后边除了特效镜头基本就一马平川了。

林李:对于最初片子的制作软件我们有过替换。

欧阳时堃:嗯,软件我们也几乎都试了一遍,最后研究出比较优化的流程。

林李:期末最后几个月我和朱林正经常要熬夜通宵勾线上色。这是期末汇报时,我们最终研究出我们小组最优的工作效率。

刘思文:我就比较轻松了,场景一口气就能画一堆,再做做色指定就好了

欧阳时堃:这个就是我们组制作流程的拍屏幕,我也希望其他动画人看到这个视频之后能多交流,研究出更优化的制作流程。

制作流程

刘思文:毕竟学校没教。

林李:导演由于更习惯手绘,所有我们有部分原画需要进行扫描导入的工作环节。

欧阳时堃:我们花3年研究出来的流程,现在已经交给学弟学妹了。他们大一就学会了,不用再碰那么多壁了

朱林正:欧阳这方面确实比较无私。

欧阳时堃:制作过程我也都留了录屏,等有时间就配一下解说旁白发网上。毕竟大家都能做出更好的动画才能互相促进,进步啊。

学术趴:作品最后还给我们留了一个悬念,之后还会考虑把它做成一个系列吗?

欧阳时堃:的确有这个想法。漫画是有后续的,大纲还有结局都有构思。

刘思文:但是时间不允许。

欧阳时堃:漫画因为有妖气账号密码忘了就坑了。

林李:我写剧本时考虑的是一方面出续集在留一个悬念,还有一方面考虑如果不出续集那么就是“主角被捅死,完结撒花”的编剧杀猪刀。

刘思文:做毕设吧少年(拍肩)。还有一年嘞。要做完毕设。

欧阳时堃:已经有公司之类的联系我想投资接着做。但那也应该是等毕业以后在考虑的事了,先把毕设解决了再说吧。主要这条创作思路已经走通了,要复制自己也没那么困难。但在学校做自己想做的东西集会比较难得,我想挑战一下其他的创作路线。要一味复制自己就没法进步了。我毕业后很想接着做的,但不是大四这年。

林李:但是故事内容其实本身还是有不少问题和逻辑漏洞需要解决,在在开始我想导演欧阳时提起过,但考虑到现阶段只做一集所以整体故事很多细节还未细化。如果继续出续集,可能需要进行整体考虑的规划。

朱林正:大四大家都要做自己的片子。

欧阳时堃:做的时候也严重感觉到很多方面自己的能力有不足,比如画分镜的时候镜头语言单一,总是那一套。所以大四还是想解决问题的。在学校就该安心创作嘛。创作出好的作品就会有机会的。

非常感谢《让我们烧吧》团队接受学术趴的采访!动画接下来的故事如何发展,就需要观众们继续关注了!~而随后北电联合作业预告片即将上传,别忘了关注动画学术趴获得更多优秀作品的幕后花絮哦。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众号[动画学术趴],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五个单身猛男的熊熊怒火在这部动画里燃烧

《让我们烧吧》这部秉承“FFF团教义”的动画,脑洞清奇十分搞笑。

今天学术趴要向大家推荐的这个动画作品并不是毕业设计,而是来自一群大三的“单身猛男”的联合作业。

这部秉承“FFF团教义”的动画,脑洞清奇十分搞笑,在网上的浏览量相当可观,而学术趴也在第一时间专访到这个团队以及这部动画背后非常悲伤的爱情故事。(心疼)

——「AniOne线上展」第NO. 19号作品,来自北京电影学院学生团队的《让我们烧吧》

 

《让我们烧吧》海报

‖ 创作团队 ‖

北京电影学院

欧阳时堃 导演

张予夏 作画 监督

刘思文 美术

朱林正 原画

林李 制片

联系人:欧阳时堃

作者工作照

作者们生活照

‖ 故事梗概 ‖

本片是主创欧阳时堃高三时在有妖气连载漫画《让我们烧吧!》动画化。四年前,欧阳时堃失恋了,看着前女友跟班上另外一个男生在一起时,创作了这部漫画。

在《让我们烧吧!》中,失恋的男主角无意中加入了FFF团,后来渐渐与女团长产生爱情,二人展开一场危险恋爱的故事。当然,在《让我们烧吧!》动画中,才做了第一集,男主刚入团。

作者自述:

“5个跟我志同道合的单身猛男一起创作了这部动画,这部动画凝聚了我们5个人友谊的魔法!”

光看视频就很热血了?那赶紧看看这部重口味之作吧!

作品由5个人共同完成,retas流程。制作两个学期,没占用假期时间,提前两周完成。

人设全家福

部分分镜图

‖ 团队专访 ‖

学术趴:这部作品脑洞好大,整体氛围也是比较轻松搞笑的,想问创作团队,一开始做这个主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欧阳时堃:大一大二试过做了很多动画的思路,后来觉得做的东西越来越套路,越来越无聊,后来翻出以前画的漫画,觉得不错,就拉着大家一起做这部片子了。其实原先是想做一个意识流剧本的,但是大家都看不懂,我很伤心,就打算做点平易近人的动画了。主要高中那时候创作没有任何限制,创作非常自由,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大家看的开心就好。

张予夏:欧阳觉得那时画的漫画更接近自己的初心。

林李:主要记录那段伤心的感情往事。

朱林正:对的,感情上的创伤激发了欧阳。

学术趴:所以其实灵感也是来自自己的亲身感受的,是么?

欧阳时堃:哎,你知道看着前女友跟同班其他男生在班里秀恩爱是什么感觉吗?

动画截图

刘思文:对,他失恋好几次了。然后他想找个女朋友帮他加动画,没找着,就找我们了。

林李:这是一个受诅咒的动画小组。

朱林正:惨啊,闻者伤心听者流泪。

欧阳时堃:所以编辑大人,感受到我们组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动画了吧,这就是生活啊!我们组制片体会最深。

刘思文:他上个女朋友就是加动画加没的。

学术趴:化悲愤为动力,做出这么好的作品也值了嘛。

朱林正:本来我们帅气的制片,在大三联合作业之前是有女朋友的。做完后就。。。

林李(制片):我从现充熬成死宅。因为做动画没时间约会,陪她。

学术趴:大家都是刻苦的好孩子。

欧阳时堃:看了这个动画,可能就理解动画人是什么样的生物了。

《动院男生得不到爱》

朱林正:真实经历没有改编。

林李:电影学院流出这一段佳话。电影学院分5类人:直男、软妹、 gay、 lala、动院男生。动院男生不配拥有女朋友。

刘思文:“你根本不爱我!你跟我在一起只是为了让我帮你加动画!”

朱林正:也就我们导演能干出这种事了。

欧阳时堃:这个动画是我在图书馆的角落窝了两个月偷偷做出来的,当时在全学院的答辩上第一次公映的。然而还是没追回妹子。所以后来就做了现在这个动画。

林李:然后导演进了人家女生黑名单。

学术趴温馨提示:追妹子不是这样追的啊喂。。。。。。

学术趴:这部短片在网上非常火,受到了大家的欢迎,有什么感受?

欧阳时堃:惊了!我也没想到几年前的老梗大家都还记得。

刘思文:也算努力没白费吧。

林李:努力没白费吧。

朱林正:也是出乎意料也很欣慰吧…

予夏:很开心。

欧阳时堃:尤其是在a站27万点击,果然a站的单身同胞很多。

林李:说明脱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学术趴:作品日漫的风格很明显,大家都是日本动画爱好者么?(《笨蛋·测验·召唤兽》中也有类似的剧情,作品的灵感是否有受到它的的启发?)

朱林正:我其实更喜欢欧美的,但是一年下来画风已经跑偏了。

欧阳时堃:其实吧,这个漫画灵感源于一个鬼畜视频《绽放的火花》,主题曲也是这个鬼畜的原曲。

林李:看的开心就好。

刘思文:也没想得奖什么的,大家喜欢看才是王道。

杀青留念

原画的桌子

学术趴:嗯呢,我觉得你们的作品非常成熟呢~

朱林正:我们希望在大三作出一个完善成熟的片子。。

学术趴:看来大家做这个动画,还是顶着不少压力的我看还有一个导演剪辑版其实最后交的是那部和谐版是么?

欧阳时堃:是的,我们为了防止学校和谐,特地做了两个配音的版本。一个导演版,一个和谐版。

林李:我们上交的是和谐版。

欧阳时堃:我在学校放的都是和谐版本,网上都是导演版。

林李:做片子前都抱着不会得奖的最坏打算。

刘思文:压根儿也没打算得啊。

欧阳时堃:B站版本最神奇,那个版本我导出的时候字幕是和谐版的,配音是导演版的。所以有些字幕会对不上,那些就是和谐内容。其实就几个敏感词有修改,其他地方没有区别。这个片子刚做完两周,还没投奖呢。网络点击是靠我们自己努力宣传传播,至于得奖就随缘了,反正我们也不怎么在意。

学术趴:我觉得组里大家心态都特别好。

欧阳时堃:是啊,我们这届其他组在制作的时候或多或少都有摩擦,我们组就几乎没吵过架之类的。

刘思文:组员关系比较铁,大家都聊的来,没怎么撕过逼,所以完成的很顺利也很开心。

林李:嘻嘻这还是做片子,大家起哄成立小黑屋工作室。还有一点在做片子的过程中大家收获很多同时也明确了未来毕业了想要发展的方向。

团队的小黑屋计划

欧阳时堃:而且很早以前就想着一起成立工作室一起做动画了,我们只是把原来的想法实现了。

学术趴:现在同学们才大三,是么?

欧阳时堃:是的,都是大三的。

朱林正:应该是都大三了吧…压力很大诶。

学术趴:毕业创作会考虑继续在一起做作品吗?

刘思文:毕设学校规定个人做。

学术趴:动画中那个的配音很专业啊,给作品增色不少,想问你们在配音这一块有哪些经验可以跟我们讲讲吗?

刘思文:直接找专业的,剩下的不用管。人家比咱们专业的多了。

欧阳时堃:还是有经验的。

林李:我们配音寻求的是北斗企鹅工作室的帮助。

配音现场

学术趴:这个很有意思啊,配音全程你们应该都有参与指导什么的吧?

欧阳时堃:我自己配layout的时候语速比较快,演员在配的时候都会代入情感,所以好多台词他们都跟不上,要来好几天,有几个语速快的必须靠剪辑来解决了。

林李:配音演员特别专业,在现场也为我们提供了我们之前没想到的建议。

欧阳时堃:比如这个眼镜女表白的镜头,演员在配第一遍的时候感觉不对。我就跟她说:“这个妹子不是真的喜欢男主。你看画右后面两个女生了吗?眼镜女是跟她们打赌输了才来表白的”。

林李:表现眼睛妹不愿意表白的状态,加入了后面两个窃语偷笑声。

欧阳时堃:声优马上get到了点,两遍就过了。这个就是当时的台本。

学术趴:找这种专业配音应该也挺贵的吧?

欧阳时堃:是免费的,业界良心!他们说北影传媒的作品,只有拿成片过来,他们看着觉得不错,就能帮着配音。他们真的非常良心非常强大。

林李:只限北电和中传在校生学生作品以及不进行商业运作。这个一定要特别感谢北斗企鹅工作室。

欧阳时堃:第二场开头教室的镜头,需要一个教室杂音。我自己想的是自己用背景音效配音的,结果他说他们就能配。然后眼睁睁地看着他们6个人进了录音棚,所有人朝着不同的方向站了,问需要什么台词,我们说随便就行了。开始录音的时候,瞬间感觉录音室里有两百个人。录完之后问我意见,我当时就懵了,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林李:对于配音“群杂”在之前我们是没有概念的,以为是后期做音效。

刘思文:我们自己可以解决所有制作问题,但是声音和音乐是苦手,能找到这么专业的援助,心理压力也小了很多。

学术趴:动画中的BGM是自己剪辑的么?

刘思文:我们找到音乐学院的童鞋。

欧阳时堃:那个我们是找中国音乐学院的王宇轩同学做的。是制片找到的,他是音乐学院动漫社社长。

林李:动画中的背景音乐是我通过好朋友介绍结识的中国音乐学院的王雨轩同学。影片中的背景音乐都是他一手编曲制作的。他也为短片以及电子分镜的最终效果付出了巨大贡献。所以我们一直特别佩服我们的音乐老师王雨轩同学。

欧阳时堃:我们对他的要求就是只要情绪对了就行。这是他做的三段音乐,我就给了他这三个词,他就完成了。

学术趴:作品的制作周期是怎样的?(看到作品完成度非常高,后期合成效果让这部短片视觉上效果非常成熟,应该是花了不少力气吧?)觉得最困难的是哪一步?

刘思文:熬夜的时候最困难,我是觉得能克服的都不叫困难。

欧阳时堃:这是我们组两个学期制作时的制片表,我们是推着做的,一共8场90个镜头。做完一场合成一场,接着往下做。上半学期做的时候好多软件问题和流程问题,不过解决之后第二学期就很顺利了。第二学期我早上7点起晚上12点睡,除了最后两周为了赶出成片给配音,其他时间我几乎都没熬夜的。

林李:在上学制作工作的安排压力很大。中间也一直有许多摸索过程,为了寻找我们整个团队最佳的工作效率流程。下学期就轻松许多,更多按部就班。

刘思文:前期容易出bug,比如软件和流程啥的。后边除了特效镜头基本就一马平川了。

林李:对于最初片子的制作软件我们有过替换。

欧阳时堃:嗯,软件我们也几乎都试了一遍,最后研究出比较优化的流程。

林李:期末最后几个月我和朱林正经常要熬夜通宵勾线上色。这是期末汇报时,我们最终研究出我们小组最优的工作效率。

刘思文:我就比较轻松了,场景一口气就能画一堆,再做做色指定就好了

欧阳时堃:这个就是我们组制作流程的拍屏幕,我也希望其他动画人看到这个视频之后能多交流,研究出更优化的制作流程。

制作流程

刘思文:毕竟学校没教。

林李:导演由于更习惯手绘,所有我们有部分原画需要进行扫描导入的工作环节。

欧阳时堃:我们花3年研究出来的流程,现在已经交给学弟学妹了。他们大一就学会了,不用再碰那么多壁了

朱林正:欧阳这方面确实比较无私。

欧阳时堃:制作过程我也都留了录屏,等有时间就配一下解说旁白发网上。毕竟大家都能做出更好的动画才能互相促进,进步啊。

学术趴:作品最后还给我们留了一个悬念,之后还会考虑把它做成一个系列吗?

欧阳时堃:的确有这个想法。漫画是有后续的,大纲还有结局都有构思。

刘思文:但是时间不允许。

欧阳时堃:漫画因为有妖气账号密码忘了就坑了。

林李:我写剧本时考虑的是一方面出续集在留一个悬念,还有一方面考虑如果不出续集那么就是“主角被捅死,完结撒花”的编剧杀猪刀。

刘思文:做毕设吧少年(拍肩)。还有一年嘞。要做完毕设。

欧阳时堃:已经有公司之类的联系我想投资接着做。但那也应该是等毕业以后在考虑的事了,先把毕设解决了再说吧。主要这条创作思路已经走通了,要复制自己也没那么困难。但在学校做自己想做的东西集会比较难得,我想挑战一下其他的创作路线。要一味复制自己就没法进步了。我毕业后很想接着做的,但不是大四这年。

林李:但是故事内容其实本身还是有不少问题和逻辑漏洞需要解决,在在开始我想导演欧阳时提起过,但考虑到现阶段只做一集所以整体故事很多细节还未细化。如果继续出续集,可能需要进行整体考虑的规划。

朱林正:大四大家都要做自己的片子。

欧阳时堃:做的时候也严重感觉到很多方面自己的能力有不足,比如画分镜的时候镜头语言单一,总是那一套。所以大四还是想解决问题的。在学校就该安心创作嘛。创作出好的作品就会有机会的。

非常感谢《让我们烧吧》团队接受学术趴的采访!动画接下来的故事如何发展,就需要观众们继续关注了!~而随后北电联合作业预告片即将上传,别忘了关注动画学术趴获得更多优秀作品的幕后花絮哦。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众号[动画学术趴],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