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山本宽:有句话,我一定要对制作委员会讲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山本宽:有句话,我一定要对制作委员会讲

山本宽:我今年的目标,就是当说“国王没穿衣服”的小孩。

作者:白麟

上个月白鹅纪曾发表过一篇讨论动画界收入的文章>>《钱少活多压力大,日本动画要怎么度过下一个20年》<<。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天,日本NHK“现代特写”栏目也播出一部动画产业纪录片,着眼点与白鹅纪颇为相似,都在讨论“动画新人为什么穷”与“制作委员会的功与过”。

NHK现代特写专题《上升到2万亿的动画产业,与越发严重的“黑心职场”》

节目指出,制作委员会主导的动画业界,存在严重结构问题,并使得动画新人越加贫困。节目引起广泛反响,一时之间,舆论矛头指向制作委员会,很多人开始注意甚至批评这一幕后组织。

“樱高轻音部”、“SOS团”、“女王的看门狗”,这些都是制作委员会的代号

这时,在制作委员会工作的职员A(化名)与日本动画协会会员増田弘道出面、接受网络媒体ITMedia采访,发布了一篇为制作委员会辩护的文章。文内提供不少业内干货,传播广泛、引起很多赞赏,甚至一度扭转网络舆论。

《诸恶之源是制作委员会?听听制作委员会与日本动画协会的说法吧》

但这篇文章并没有说服所有人,有人还是认为制作委员会体制大有问题。其中最出名的人物,大概就是《幸运星》、《Wake Up, Girls!》的导演,被中国粉丝爱称为“宽叔”的山本宽了。那么,制作委员会到底有什么委屈,宽叔对此又有什么想法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下这些内容吧。

1. 制作委员会:我们赚钱也不容易

这篇访谈中,职员A向人们介绍了一下什么是制作委员会——制作委员会是为制作动画、分摊失败风险而成立的企业集合,包括影像贩卖、玩具公司、播放公司、广告商等。少则4、5家,多则10几家,共同出资,并分摊利益。

职员A同时澄清了一些误解,比如坊间议论的光盘卖过2XXX就保本的“学美线”等只是外行胡扯的陈年笑话,根本就回不了本。深夜动画也不关心视听率,动画赚不赚要看销售业绩。

被2ch选为保本动画代表的《学美向前冲》

同时,销售额不等于利润额,就算销售数字不错,有没有利润也要看库存积压比例,事先宣传投入有多少。针对NHK的说法,职员A也表示,虽然动画产业规模有2万亿,但并不表示能赚那么多。

红色为动画产业规模,黄色为制作公司收入(出自NHK节目与动画产业报告2016)

文章中介绍到了制作委员会的投资与运作现状。作为业内,他还说明了每集动画调集制作资金的过程等等。并透露一集动画制作费约1500万日元,证实了这个价码几十年基本没有涨,制作公司收益年年降,但其中也有诸多苦衷。

首先,他们投资的大多数动画都要赔钱,十赌九输,“根本就没有什么巨额利益”。动画制作公司因为不出资,“理论上没有赔本风险”。当然,不投资的小制作公司,后期也拿不到好处。

现实当中还是有类似Manglobe(代表作《混沌武士》)这样的动画公司破产

而且他们“除了动画制作费以外,还需要花钱买节目时段”。加上制作委员会内部也有很多内耗,分配利润非常麻烦。虽然有多分给现场的愿望,但对于制作委员会而言,“最重要的是收益最大化”,“没有余力提升制作费”。

另一个采访对象,现隶属动画协会的増田弘道,则从技术角度说明了为什么“新手动画人工资不高”。他说,做动画是和IT职业一样的技术职位。技能越高越赚,理论上原画就比动画单价贵20倍*。最厉害的人,一年甚至能赚1000万日元,所以并不能说都很穷。

注:作为关键帧的“原画”包括一原与二原两个部分,可能由两人负责。这一组原画(经常为多张)价格为4000日元左右。“动画”的工作是绘制“原画”之间的中间帧,一张画现在价格约为200日元。

前MAD HOUSE社长増田弘道

现在,“动画”职位就是登上“原画”的踏板。没技能的新手赚钱不多,但毕竟这一行类似自由职业,也有人学好就跑掉,互不拖欠。

2. 业界:不要扮无辜!

这篇辩解文章发表之后,引起广泛反响,推特等媒体上,许多读者夸奖文章干货很多,解决了很多疑问。

制作委员会筹集资金的部分,这片文章的解说前所未有地细致、正确。

——おたろう

对很容易被单方面舆论引导的网络来说,这些反方意见很珍贵。而且文章也提到了最基本的商业模式问题。

——Toshi

不过这篇文章并没有说服所有观众,有些人就表示:

这篇文章最残酷的地方,就是职员A把“一集动画制作费是1500万元”说得天经地义一般。这点钱完全不够啊!

——青木文鹰

虽然文章中描述的业界结构很有意思。但“制作现场缺钱也没办法。毕竟我们这些出钱的人也冒着风险。”这种讲法和黑企老板太像了。

——re_kth

动画人只有15%正式社员

看了这篇文章,感觉制作委员会在把失败风险往底层动画人身上推。

——やぬす

《钢之炼金术师》的监督入江泰浩,他在上述的NHK纪录片里出过场,看到这篇文章后,他发了一篇推特——

“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关于“制作委员会”和“动画业界结构”的解说很重要。关于这些,瑞穗银行的一张表很有参考价值” 。

这张图,确实能够印证入江泰浩在NHK节目里面的发言,即制作资金的主要来源,由“广告商”变为“制作委员会”后,售卖周边、光盘等与版权相关的“二次收入”不再归属于动画制作公司,造成制作方获益过少。

入江泰浩最近执导过TV动画《灼热的乒乓球娘》,现在也工作在第一线

入江泰浩的观点可以总结如下:“业界问题首先是制作费压倒性地不足。”“现有结构下,制作委员会习惯‘遵照前例’,维持制作费不变。”“另一方面,对动画作品的二次收入,这种类似版税的收益,也几乎与制作动画的人无关。” “最多就是脚本作家或监督能拿到部分版权收益,一般动画人除了最开始那点计件报酬外,根本就拿不到一分钱。”

动画制作者月平均加班时间超过100小时

另一个业界人物,为《JOJO的奇妙冒险》制作OP动画的3D动画师永田奏,他也评价这篇文章 “在巧妙的推卸责任”。

不过除了以上两位,大多数业界人士并没有对这篇文章进行评论。考虑到现在动画大多依赖制作委员会投资的现状,业内人士也很难批评自己的老板或同行吧。但是有个人不一样,那就是 “宽叔”山本宽了。

3. 宽叔:我有一句话要讲

山本宽:我今年的目标,就是当说“国王没穿衣服”的小孩。

看完制作委员会文章后,宽叔发了一篇博客,内容还是一如既往地辛辣——“我觉得这篇文章空洞无物,明哲保身感十足。观众也像墙头草,风一吹就转向。”“制作委员会投资风险高,与动画人工资低没必然关系。”既然讲资本逻辑,那么“风险大你TM别投啊”。既然投了,说明他们预期着能赚回来。

《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电影制作人真木一郎,他也在谈到过这个分配问题。他以好莱坞电影举例,众所周知,美国电影投资风险巨大,许多片子也是亏损。但“美国导演与演员却非常有钱,这是因为他们被当成创作者”,但是“日本模式里,制作者并没有被当成创作者”,“作品火了后,赚的钱全归制作委员会”。

另外,山本宽还认为这种分散投资的方式,导致“制作委员会抱着十部动画九部做砸了也无所谓的态度,把业界导向粗制滥造之路。”虽然他不否认制作委员会的历史功绩——当年,为摆脱广告商而建立的制作委员会制度,确实催生了很多动画。但现在,卖光盘的商业模式摇摇欲坠,制作委员会也变成了僵化的空壳。

以上可以看出,山本宽的观点也与NHK节目“现在动画市场变化巨大,周边权益变成主要收益来源。但在制作委员会主导的结构下,制作方发言权不足,获益不多”的描述基本一致。

4. 业界的自救之策

事实上低待遇并不只会让工作人员生活困苦,也会给业界造成实际麻烦,近年来最突出的就是问题就是人手不够。最近宣布要拍摄很多剧场版动画,但根据P.A.WORKS的说法,日本能做剧场版的原画师不超过100人。

入江泰浩也说,这些年新成立的动画公司多到数不过来,但动画新人干不长,人才供给在变少。于是到处都在争人,很多公司职员被挖走。缺人的公司赶不上进度,出各种茬子。他断言,“照现在这种做法,日本动画撑不过10年”, “最终能生存下来的,是那些提高员工待遇,掌握人才的动画公司”。

既然需要提高员工待遇,那么钱要怎么来?革命派的宽叔,他给出的答案是剧场动画《薄暮》。他说 “这部电影实质上是自主制作,和制作委员会不一样”。(参照过去的访谈可知,这部动画靠众筹与土豪老板撑腰)。“虽然好不好卖还要两说,但我计划着如果《薄暮》受欢迎,就拿出拿出相应收益回馈现场” 。

《薄暮》众筹页面

不过宽叔情况特殊,别人很难模仿。对于大多数动画公司而言,还是渐进改革更为稳妥。大体上来说,这些“改革业界的手段”,主要有“培育动画新人,采用合同制雇佣职工”、“制作原创动画、获取更多利益”,“尝试新技术手段,降低工作强度”。然后职员A在访谈中也说过,动画公司完全可以“自己开商店,售卖周边与光盘,获取一部分中间商利润”。

有一个动画公司完全做到了这几条,巧合的是,这正是山本宽的老东家“京都动画”。

京都动画技术高超,公司运营策略也颇有远见。他们不但培育专属工作人员。还在开设在线商店,销售自己作品。同时主导动画企划,进入了良性循环路线。

《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电影制作人真木一郎,他也透露了一些相关的业界动向。

这几年,制作委员会投资方构成变化很大。如上图,真木一郎说这几年“许多动画都有中国金主参与,甚至到没中国钱就做不了日本动画的程度”。现在日本光盘销量疲软,海外动画版权收益膨胀,变成“海外赚钱比日本多”的状态。

这种商业模型剧变,打破了很多“业界常识”。不但制作费有提高迹象,某些有实力的制作团队也画下“低于这个线就不干”的最低制作费底线。成功报酬的分配,也越来越偏向制作公司。真木一郎表示:“如果说有改变现状的可能,那么这个机会应该就是现在。”

虽然制作委员会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万恶之源”。但是因循守旧,无视现有的问题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主意。NHK引发的这一连串讨论,揭示了动画业界结构问题与利益分配矛盾。用指出问题的方式,迈出走向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这点很有意义。

对动画人来说,掌握主动权的最强武器是动画本身。可以看出,业界人士一直在努力改变现状,最近也因为市场变化而迎来了转机。希望他们抓住这次机会,为我们制作出更多超越想象的作品!如果大家对这话题有什么想说的,也欢迎写评论留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山本宽:有句话,我一定要对制作委员会讲

山本宽:我今年的目标,就是当说“国王没穿衣服”的小孩。

作者:白麟

上个月白鹅纪曾发表过一篇讨论动画界收入的文章>>《钱少活多压力大,日本动画要怎么度过下一个20年》<<。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天,日本NHK“现代特写”栏目也播出一部动画产业纪录片,着眼点与白鹅纪颇为相似,都在讨论“动画新人为什么穷”与“制作委员会的功与过”。

NHK现代特写专题《上升到2万亿的动画产业,与越发严重的“黑心职场”》

节目指出,制作委员会主导的动画业界,存在严重结构问题,并使得动画新人越加贫困。节目引起广泛反响,一时之间,舆论矛头指向制作委员会,很多人开始注意甚至批评这一幕后组织。

“樱高轻音部”、“SOS团”、“女王的看门狗”,这些都是制作委员会的代号

这时,在制作委员会工作的职员A(化名)与日本动画协会会员増田弘道出面、接受网络媒体ITMedia采访,发布了一篇为制作委员会辩护的文章。文内提供不少业内干货,传播广泛、引起很多赞赏,甚至一度扭转网络舆论。

《诸恶之源是制作委员会?听听制作委员会与日本动画协会的说法吧》

但这篇文章并没有说服所有人,有人还是认为制作委员会体制大有问题。其中最出名的人物,大概就是《幸运星》、《Wake Up, Girls!》的导演,被中国粉丝爱称为“宽叔”的山本宽了。那么,制作委员会到底有什么委屈,宽叔对此又有什么想法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下这些内容吧。

1. 制作委员会:我们赚钱也不容易

这篇访谈中,职员A向人们介绍了一下什么是制作委员会——制作委员会是为制作动画、分摊失败风险而成立的企业集合,包括影像贩卖、玩具公司、播放公司、广告商等。少则4、5家,多则10几家,共同出资,并分摊利益。

职员A同时澄清了一些误解,比如坊间议论的光盘卖过2XXX就保本的“学美线”等只是外行胡扯的陈年笑话,根本就回不了本。深夜动画也不关心视听率,动画赚不赚要看销售业绩。

被2ch选为保本动画代表的《学美向前冲》

同时,销售额不等于利润额,就算销售数字不错,有没有利润也要看库存积压比例,事先宣传投入有多少。针对NHK的说法,职员A也表示,虽然动画产业规模有2万亿,但并不表示能赚那么多。

红色为动画产业规模,黄色为制作公司收入(出自NHK节目与动画产业报告2016)

文章中介绍到了制作委员会的投资与运作现状。作为业内,他还说明了每集动画调集制作资金的过程等等。并透露一集动画制作费约1500万日元,证实了这个价码几十年基本没有涨,制作公司收益年年降,但其中也有诸多苦衷。

首先,他们投资的大多数动画都要赔钱,十赌九输,“根本就没有什么巨额利益”。动画制作公司因为不出资,“理论上没有赔本风险”。当然,不投资的小制作公司,后期也拿不到好处。

现实当中还是有类似Manglobe(代表作《混沌武士》)这样的动画公司破产

而且他们“除了动画制作费以外,还需要花钱买节目时段”。加上制作委员会内部也有很多内耗,分配利润非常麻烦。虽然有多分给现场的愿望,但对于制作委员会而言,“最重要的是收益最大化”,“没有余力提升制作费”。

另一个采访对象,现隶属动画协会的増田弘道,则从技术角度说明了为什么“新手动画人工资不高”。他说,做动画是和IT职业一样的技术职位。技能越高越赚,理论上原画就比动画单价贵20倍*。最厉害的人,一年甚至能赚1000万日元,所以并不能说都很穷。

注:作为关键帧的“原画”包括一原与二原两个部分,可能由两人负责。这一组原画(经常为多张)价格为4000日元左右。“动画”的工作是绘制“原画”之间的中间帧,一张画现在价格约为200日元。

前MAD HOUSE社长増田弘道

现在,“动画”职位就是登上“原画”的踏板。没技能的新手赚钱不多,但毕竟这一行类似自由职业,也有人学好就跑掉,互不拖欠。

2. 业界:不要扮无辜!

这篇辩解文章发表之后,引起广泛反响,推特等媒体上,许多读者夸奖文章干货很多,解决了很多疑问。

制作委员会筹集资金的部分,这片文章的解说前所未有地细致、正确。

——おたろう

对很容易被单方面舆论引导的网络来说,这些反方意见很珍贵。而且文章也提到了最基本的商业模式问题。

——Toshi

不过这篇文章并没有说服所有观众,有些人就表示:

这篇文章最残酷的地方,就是职员A把“一集动画制作费是1500万元”说得天经地义一般。这点钱完全不够啊!

——青木文鹰

虽然文章中描述的业界结构很有意思。但“制作现场缺钱也没办法。毕竟我们这些出钱的人也冒着风险。”这种讲法和黑企老板太像了。

——re_kth

动画人只有15%正式社员

看了这篇文章,感觉制作委员会在把失败风险往底层动画人身上推。

——やぬす

《钢之炼金术师》的监督入江泰浩,他在上述的NHK纪录片里出过场,看到这篇文章后,他发了一篇推特——

“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关于“制作委员会”和“动画业界结构”的解说很重要。关于这些,瑞穗银行的一张表很有参考价值” 。

这张图,确实能够印证入江泰浩在NHK节目里面的发言,即制作资金的主要来源,由“广告商”变为“制作委员会”后,售卖周边、光盘等与版权相关的“二次收入”不再归属于动画制作公司,造成制作方获益过少。

入江泰浩最近执导过TV动画《灼热的乒乓球娘》,现在也工作在第一线

入江泰浩的观点可以总结如下:“业界问题首先是制作费压倒性地不足。”“现有结构下,制作委员会习惯‘遵照前例’,维持制作费不变。”“另一方面,对动画作品的二次收入,这种类似版税的收益,也几乎与制作动画的人无关。” “最多就是脚本作家或监督能拿到部分版权收益,一般动画人除了最开始那点计件报酬外,根本就拿不到一分钱。”

动画制作者月平均加班时间超过100小时

另一个业界人物,为《JOJO的奇妙冒险》制作OP动画的3D动画师永田奏,他也评价这篇文章 “在巧妙的推卸责任”。

不过除了以上两位,大多数业界人士并没有对这篇文章进行评论。考虑到现在动画大多依赖制作委员会投资的现状,业内人士也很难批评自己的老板或同行吧。但是有个人不一样,那就是 “宽叔”山本宽了。

3. 宽叔:我有一句话要讲

山本宽:我今年的目标,就是当说“国王没穿衣服”的小孩。

看完制作委员会文章后,宽叔发了一篇博客,内容还是一如既往地辛辣——“我觉得这篇文章空洞无物,明哲保身感十足。观众也像墙头草,风一吹就转向。”“制作委员会投资风险高,与动画人工资低没必然关系。”既然讲资本逻辑,那么“风险大你TM别投啊”。既然投了,说明他们预期着能赚回来。

《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电影制作人真木一郎,他也在谈到过这个分配问题。他以好莱坞电影举例,众所周知,美国电影投资风险巨大,许多片子也是亏损。但“美国导演与演员却非常有钱,这是因为他们被当成创作者”,但是“日本模式里,制作者并没有被当成创作者”,“作品火了后,赚的钱全归制作委员会”。

另外,山本宽还认为这种分散投资的方式,导致“制作委员会抱着十部动画九部做砸了也无所谓的态度,把业界导向粗制滥造之路。”虽然他不否认制作委员会的历史功绩——当年,为摆脱广告商而建立的制作委员会制度,确实催生了很多动画。但现在,卖光盘的商业模式摇摇欲坠,制作委员会也变成了僵化的空壳。

以上可以看出,山本宽的观点也与NHK节目“现在动画市场变化巨大,周边权益变成主要收益来源。但在制作委员会主导的结构下,制作方发言权不足,获益不多”的描述基本一致。

4. 业界的自救之策

事实上低待遇并不只会让工作人员生活困苦,也会给业界造成实际麻烦,近年来最突出的就是问题就是人手不够。最近宣布要拍摄很多剧场版动画,但根据P.A.WORKS的说法,日本能做剧场版的原画师不超过100人。

入江泰浩也说,这些年新成立的动画公司多到数不过来,但动画新人干不长,人才供给在变少。于是到处都在争人,很多公司职员被挖走。缺人的公司赶不上进度,出各种茬子。他断言,“照现在这种做法,日本动画撑不过10年”, “最终能生存下来的,是那些提高员工待遇,掌握人才的动画公司”。

既然需要提高员工待遇,那么钱要怎么来?革命派的宽叔,他给出的答案是剧场动画《薄暮》。他说 “这部电影实质上是自主制作,和制作委员会不一样”。(参照过去的访谈可知,这部动画靠众筹与土豪老板撑腰)。“虽然好不好卖还要两说,但我计划着如果《薄暮》受欢迎,就拿出拿出相应收益回馈现场” 。

《薄暮》众筹页面

不过宽叔情况特殊,别人很难模仿。对于大多数动画公司而言,还是渐进改革更为稳妥。大体上来说,这些“改革业界的手段”,主要有“培育动画新人,采用合同制雇佣职工”、“制作原创动画、获取更多利益”,“尝试新技术手段,降低工作强度”。然后职员A在访谈中也说过,动画公司完全可以“自己开商店,售卖周边与光盘,获取一部分中间商利润”。

有一个动画公司完全做到了这几条,巧合的是,这正是山本宽的老东家“京都动画”。

京都动画技术高超,公司运营策略也颇有远见。他们不但培育专属工作人员。还在开设在线商店,销售自己作品。同时主导动画企划,进入了良性循环路线。

《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电影制作人真木一郎,他也透露了一些相关的业界动向。

这几年,制作委员会投资方构成变化很大。如上图,真木一郎说这几年“许多动画都有中国金主参与,甚至到没中国钱就做不了日本动画的程度”。现在日本光盘销量疲软,海外动画版权收益膨胀,变成“海外赚钱比日本多”的状态。

这种商业模型剧变,打破了很多“业界常识”。不但制作费有提高迹象,某些有实力的制作团队也画下“低于这个线就不干”的最低制作费底线。成功报酬的分配,也越来越偏向制作公司。真木一郎表示:“如果说有改变现状的可能,那么这个机会应该就是现在。”

虽然制作委员会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万恶之源”。但是因循守旧,无视现有的问题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主意。NHK引发的这一连串讨论,揭示了动画业界结构问题与利益分配矛盾。用指出问题的方式,迈出走向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这点很有意义。

对动画人来说,掌握主动权的最强武器是动画本身。可以看出,业界人士一直在努力改变现状,最近也因为市场变化而迎来了转机。希望他们抓住这次机会,为我们制作出更多超越想象的作品!如果大家对这话题有什么想说的,也欢迎写评论留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