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最全旅行车演化史:在美国绝代风华,在欧洲岁月如歌,在中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最全旅行车演化史:在美国绝代风华,在欧洲岁月如歌,在中国……

中国消费者曾经一度认为“不是三厢的那都不叫车”,好在今天的两厢车基本上是被接受了,柏哥相信,旅行车在以后也会被更多的人接受。

作者:付崇柏

各位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柏哥继前不久在驾仕派为大家分享了的1000英里拉力赛的刹那芳华之后,今天又为大家带来了另一桌汽车文化盛宴——看看被中国市场被吊打的旅行车,在国外有着多么风华绝代的如歌岁月。

在上面的一组图片里,大家可以看到柏哥给大家展示的各种既不像SUV、也明显不是普通三厢轿车的“不伦不类”的车型,它们,就是柏哥非常感兴趣的车型种类——旅行车。

说到旅行车,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不是觉得它离我们又近又远?这正是它在国人心中的位置。其实,最近一两年有很多媒体和消费者都开始去关注旅行车了,柏哥也一直在学习和了解世界旅行车文化,以及关心它在中国的推广。

最近奥迪RS6 Avant的上市再次掀起了一波旅行车的浪潮。而在20年以前,中国市场就已经出现过两款很经典的旅行车,老车迷们应该都见过——被我们俗称为“大屁股桑塔纳”的桑塔纳旅行版;还有就是当年广州标致国产的标致505SW。

桑塔纳旅行车

505SW

下面,柏哥就来跟大家聊聊旅行车古往今来的前世今生——

首先,柏哥先给大家说一下马车。众所周知,19世纪的美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西进运动”,无数美国西部的开拓者们乘坐着能装载很多人与行李的被称为“Station Wagon”的大型马车,投身于美国西部大开发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从东部一直坐着马车横穿美国去到西部安营扎寨,这是一个伟大的美国梦,同时也创造出了一种很有意思的马车,这类马车的特点是空间大而狭长——这也是后来大家把旅行车称为“Station Wagon”的原因。

很明显,最先的“Station Wagon”并不是上流社会的专属车型,它更多的是具备一些实用的装载功能,所以说,旅行车的出身还是相对比较贫苦的。

但是进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之后,旅行车好像一夜之间声名鹊起,成为了上层人士的最爱。各大车厂仿佛被旅行车打入了一支魔幻的针剂,争先恐后地推出了有着各种拥有旅行车造型、同时又装备了木式车门、侧板以及尾门的车型。

下面,柏哥给大家介绍几部在世界旅行车历史上的代表作:

下图是一款1949年的水星Station Wagon,它有着非常典型的属于那个时代的木质侧门板、尾门,以及近代旅行车的漂亮雏形。水星Station Wagon在当时是一款非常高端的车型,除了具备装载货物的功能之外,更多的是显示车主的安富尊荣。而这辆车所处的风华正茂的年代,也是旅行车发展历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

下面这款来自克莱斯勒的旅行车——城乡,不仅侧面和尾门采用木质设计,同时上方行李架部分也非常有心地用上了甲板木铺底,这是城乡旅行车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同时,城乡也是当年克莱斯勒旗下最豪华的车型。

从上面这两部旅行车可以看出,仿佛一夜之间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旅行车成为了当时美国社会最尊贵的车型。同时,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些旅行车的先行者们也帮助后来者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历史舞台。

时间来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旅行车的主要市场开始从美国渐渐转移到了欧洲。而之前我们聊到的都是木质车身的旅行车,而真正意义上的全钢车身旅行车的鼻祖,要追溯到二战前后。

1946年,在威利斯的基础上,Jeep打造了一辆也是被命名为“Station Wagon”的车型。这款车在我们现在看来可能更像是一款越野车,但是它的后部确实有一个厢型座舱,两边的座椅被放置在侧面,且在大体上仍然符合旅行车的概念,而这款车也被公认为当代旅行车的开山鼻祖。

五六十年代,美国在全球汽车市场无疑是独占鳌头的存在,所以五六十年代也被称为“美国汽车的黄金时代”,当时在美国市场推出的汽车可谓五花八门、千姿百态。

雪佛兰诺曼底旅行车就诞生在这个美国汽车万物生长的时代。当然,诺曼底的三厢车型在当时也非常流行,变身为旅行车之后,更拥有风华绝代的瀑布式后尾箱盖,在当时也是开宗立派的经典之作,彰显了当年美国旅行车文化的重要特色。

就当时的世界汽车市场格局来看,我们可以发现美式旅行车在形成自己独特文化氛围的同时,也对欧洲汽车市场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比如1960年欧宝推出的Record旅行版,它的外观设计跟当时的美式旅行车也是如出一辙。

但那个时代的美国设计师对空间实用性与燃油经济性都是不屑一顾的,美国人民赋予他们的使命就是在星球大战时代设计制造出这个星球上最饰怪装奇、最张皇铺饰的汽车。

后来,随着整体市场的需求变化,以Jeep切诺基为标志,美国诞生了一种叫做SUV的车型,它们以更大的装载量、更好的通过性和更加迎合当时美国“大而全”的汽车消费需求的优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市场格局,也就逐渐加剧了旅行车在美国市场的边缘化趋势,最终SUV大马金刀地坐上了美国汽车消费市场的王座。

也正是从那时起,旅行车这种事实上源自于美国的车型再也没能在美国市场上“旧情复燃”,同时,世界范围内的旅行车制造消费中心也从美国来到了欧洲。

说起欧洲的旅行车文化,大家肯定会自然而然地首先想到德国,因为当今德国旅行车生产技术的先进程度确实是毋庸置疑的,德国人为全球市场提供了最登峰造极的旅行车产品。

但如果我们追溯整个欧洲的旅行车发展史——它的起源其实是在冰天雪地的北欧,也就是瑞典的沃尔沃。沃尔沃率先推出了欧洲旅行车市场的拓荒者——PV445,并在后来衍生出了各种车型。

为什么北欧人喜欢旅行车呢?柏哥觉得也不难理解,因为北欧常年天寒地冻、冰天雪地,所以为了在恶劣天气下尽可能的少出门,北欧民众每次去超市采购生活必须品时,往往都一次性装载堆积如山的货物——旅行车也就应运而生,迎合了当地的市场需求。因此,时至今日旅行车在北欧仍然是当地汽车文化的主流。

当然,聊旅行车,还不能错过MINI——现今在英国的大街上可以看见各种品牌的旅行车,而在英国的旅行车历史中,最好玩儿的一款莫过于来自MINI的traveler。它的诞生也是因为当时的英国人需要一款有一定装载空间的车型,但又囿于伦敦市区的拥挤,所以不可能把车造得很大,在三回九转的小巷深处并不适合传统意义上的大尺寸旅行车,所以MINI就为英国城市居民打造了一款娇小玲珑、基于MINI底盘的旅行车。

如今的MINI则把当年的Traveler进化成了CLUBMAN,兼具实用与乐趣。

视线转向日本市场,其实日本民众也是对旅行车情有独钟的。在日本几乎所有的本土品牌都会打造旗下的旅行车,而且这些旅行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我们中国消费者从来没见过。很多去日本旅行的中国游客可能都有同样的经历:在街上看见的十分熟悉的品牌车型——前脸都认识,但当错身而过,却发现是一辆从没见过的旅行车,因为这些车几乎是只在日本市场销售的。

传统旅行车柏哥先和大家聊到这里,下面说说旅行车的衍生车型——猎装车(shooting brake)

“Shooting brake”说白了,其实就是英国贵族发明的一种用来打猎的车型,同时彰显自己的贵族范儿。所以他们在跑车的后半部分加了一截车厢,打造成了所谓的双门旅行车,也叫旅行轿跑车。

下图就是一辆拉贡达的四门shooting brake,这种概念在这辆车所处的那个时代还是非常前卫的,与星球大战初期天马行空的美式肌肉车相比也不遑多让。

今天,随着四门Coupe的风靡,四门shooting brake也开始出现,比如我们大家熟知的奔驰 CLS shooting brake就是猎装车的颜值担当。之后柏哥也会专门找机会为大家详细介绍十分有意思的四门猎装车,以及它们的发展历程,这篇文章里就不和大家细说了。

旅行车在中国市场……

回到旅行车的话题,柏哥还想和大家聊几句当下旅行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处境。我的个人的观点是——我们没必要把旅行车看成是特别另类的车型,其实它就是一种有着更大车厢的三厢车,两者之间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中国消费者曾经一度认为“不是三厢的那都不叫车”,好在今天的两厢车基本上是被接受了,柏哥相信,旅行车在以后也会被更多的人接受——因为不管是消费者还是厂家,都没有必要把旅行车妖魔化,它并不是一个另类小众的怪异车型,反而还具有出类拔萃的实用性,同时又比SUV拥有更加优秀的操控性和燃油经济性。

而在中国市场,从我们前文聊过的桑塔纳旅行版也好、505SW也罢,包括上汽基于SH760B推出的赛欧旅行车、马自达6旅行版、帕萨特旅行版、C级旅行版和5系旅行版,这些车在各自的时代都是一时之选。更负盛名的则是之前提到过的CLS shooting brake以及神坛上的E63 Estate AMG和RS6 Avant。这些旅行车背后的品牌都在一定程度上为打开中国市场作出了努力,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特别是随着近来RS6 Avant在中国上市,更是让很多消费者对旅行车路转粉。

我们生存在一个多元选择的时代,其实没必要为了一个车型而思前想后地纠结目前中国旅行车市场的现状——因为任何一种车型,在一个拥有成熟,或者说趋向成熟的市场(消费文化)上,都会慢慢成长。柏哥相信旅行车也不例外,最后就让我们来共同期待旅行车在中国的美好未来吧!

本文是驾仕派的原创文章,来自撰稿人付崇柏。

◎ 本文版权由驾仕派所有,侵权必究,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最全旅行车演化史:在美国绝代风华,在欧洲岁月如歌,在中国……

中国消费者曾经一度认为“不是三厢的那都不叫车”,好在今天的两厢车基本上是被接受了,柏哥相信,旅行车在以后也会被更多的人接受。

作者:付崇柏

各位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柏哥继前不久在驾仕派为大家分享了的1000英里拉力赛的刹那芳华之后,今天又为大家带来了另一桌汽车文化盛宴——看看被中国市场被吊打的旅行车,在国外有着多么风华绝代的如歌岁月。

在上面的一组图片里,大家可以看到柏哥给大家展示的各种既不像SUV、也明显不是普通三厢轿车的“不伦不类”的车型,它们,就是柏哥非常感兴趣的车型种类——旅行车。

说到旅行车,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不是觉得它离我们又近又远?这正是它在国人心中的位置。其实,最近一两年有很多媒体和消费者都开始去关注旅行车了,柏哥也一直在学习和了解世界旅行车文化,以及关心它在中国的推广。

最近奥迪RS6 Avant的上市再次掀起了一波旅行车的浪潮。而在20年以前,中国市场就已经出现过两款很经典的旅行车,老车迷们应该都见过——被我们俗称为“大屁股桑塔纳”的桑塔纳旅行版;还有就是当年广州标致国产的标致505SW。

桑塔纳旅行车

505SW

下面,柏哥就来跟大家聊聊旅行车古往今来的前世今生——

首先,柏哥先给大家说一下马车。众所周知,19世纪的美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西进运动”,无数美国西部的开拓者们乘坐着能装载很多人与行李的被称为“Station Wagon”的大型马车,投身于美国西部大开发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从东部一直坐着马车横穿美国去到西部安营扎寨,这是一个伟大的美国梦,同时也创造出了一种很有意思的马车,这类马车的特点是空间大而狭长——这也是后来大家把旅行车称为“Station Wagon”的原因。

很明显,最先的“Station Wagon”并不是上流社会的专属车型,它更多的是具备一些实用的装载功能,所以说,旅行车的出身还是相对比较贫苦的。

但是进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之后,旅行车好像一夜之间声名鹊起,成为了上层人士的最爱。各大车厂仿佛被旅行车打入了一支魔幻的针剂,争先恐后地推出了有着各种拥有旅行车造型、同时又装备了木式车门、侧板以及尾门的车型。

下面,柏哥给大家介绍几部在世界旅行车历史上的代表作:

下图是一款1949年的水星Station Wagon,它有着非常典型的属于那个时代的木质侧门板、尾门,以及近代旅行车的漂亮雏形。水星Station Wagon在当时是一款非常高端的车型,除了具备装载货物的功能之外,更多的是显示车主的安富尊荣。而这辆车所处的风华正茂的年代,也是旅行车发展历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

下面这款来自克莱斯勒的旅行车——城乡,不仅侧面和尾门采用木质设计,同时上方行李架部分也非常有心地用上了甲板木铺底,这是城乡旅行车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同时,城乡也是当年克莱斯勒旗下最豪华的车型。

从上面这两部旅行车可以看出,仿佛一夜之间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旅行车成为了当时美国社会最尊贵的车型。同时,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些旅行车的先行者们也帮助后来者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历史舞台。

时间来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旅行车的主要市场开始从美国渐渐转移到了欧洲。而之前我们聊到的都是木质车身的旅行车,而真正意义上的全钢车身旅行车的鼻祖,要追溯到二战前后。

1946年,在威利斯的基础上,Jeep打造了一辆也是被命名为“Station Wagon”的车型。这款车在我们现在看来可能更像是一款越野车,但是它的后部确实有一个厢型座舱,两边的座椅被放置在侧面,且在大体上仍然符合旅行车的概念,而这款车也被公认为当代旅行车的开山鼻祖。

五六十年代,美国在全球汽车市场无疑是独占鳌头的存在,所以五六十年代也被称为“美国汽车的黄金时代”,当时在美国市场推出的汽车可谓五花八门、千姿百态。

雪佛兰诺曼底旅行车就诞生在这个美国汽车万物生长的时代。当然,诺曼底的三厢车型在当时也非常流行,变身为旅行车之后,更拥有风华绝代的瀑布式后尾箱盖,在当时也是开宗立派的经典之作,彰显了当年美国旅行车文化的重要特色。

就当时的世界汽车市场格局来看,我们可以发现美式旅行车在形成自己独特文化氛围的同时,也对欧洲汽车市场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比如1960年欧宝推出的Record旅行版,它的外观设计跟当时的美式旅行车也是如出一辙。

但那个时代的美国设计师对空间实用性与燃油经济性都是不屑一顾的,美国人民赋予他们的使命就是在星球大战时代设计制造出这个星球上最饰怪装奇、最张皇铺饰的汽车。

后来,随着整体市场的需求变化,以Jeep切诺基为标志,美国诞生了一种叫做SUV的车型,它们以更大的装载量、更好的通过性和更加迎合当时美国“大而全”的汽车消费需求的优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市场格局,也就逐渐加剧了旅行车在美国市场的边缘化趋势,最终SUV大马金刀地坐上了美国汽车消费市场的王座。

也正是从那时起,旅行车这种事实上源自于美国的车型再也没能在美国市场上“旧情复燃”,同时,世界范围内的旅行车制造消费中心也从美国来到了欧洲。

说起欧洲的旅行车文化,大家肯定会自然而然地首先想到德国,因为当今德国旅行车生产技术的先进程度确实是毋庸置疑的,德国人为全球市场提供了最登峰造极的旅行车产品。

但如果我们追溯整个欧洲的旅行车发展史——它的起源其实是在冰天雪地的北欧,也就是瑞典的沃尔沃。沃尔沃率先推出了欧洲旅行车市场的拓荒者——PV445,并在后来衍生出了各种车型。

为什么北欧人喜欢旅行车呢?柏哥觉得也不难理解,因为北欧常年天寒地冻、冰天雪地,所以为了在恶劣天气下尽可能的少出门,北欧民众每次去超市采购生活必须品时,往往都一次性装载堆积如山的货物——旅行车也就应运而生,迎合了当地的市场需求。因此,时至今日旅行车在北欧仍然是当地汽车文化的主流。

当然,聊旅行车,还不能错过MINI——现今在英国的大街上可以看见各种品牌的旅行车,而在英国的旅行车历史中,最好玩儿的一款莫过于来自MINI的traveler。它的诞生也是因为当时的英国人需要一款有一定装载空间的车型,但又囿于伦敦市区的拥挤,所以不可能把车造得很大,在三回九转的小巷深处并不适合传统意义上的大尺寸旅行车,所以MINI就为英国城市居民打造了一款娇小玲珑、基于MINI底盘的旅行车。

如今的MINI则把当年的Traveler进化成了CLUBMAN,兼具实用与乐趣。

视线转向日本市场,其实日本民众也是对旅行车情有独钟的。在日本几乎所有的本土品牌都会打造旗下的旅行车,而且这些旅行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我们中国消费者从来没见过。很多去日本旅行的中国游客可能都有同样的经历:在街上看见的十分熟悉的品牌车型——前脸都认识,但当错身而过,却发现是一辆从没见过的旅行车,因为这些车几乎是只在日本市场销售的。

传统旅行车柏哥先和大家聊到这里,下面说说旅行车的衍生车型——猎装车(shooting brake)

“Shooting brake”说白了,其实就是英国贵族发明的一种用来打猎的车型,同时彰显自己的贵族范儿。所以他们在跑车的后半部分加了一截车厢,打造成了所谓的双门旅行车,也叫旅行轿跑车。

下图就是一辆拉贡达的四门shooting brake,这种概念在这辆车所处的那个时代还是非常前卫的,与星球大战初期天马行空的美式肌肉车相比也不遑多让。

今天,随着四门Coupe的风靡,四门shooting brake也开始出现,比如我们大家熟知的奔驰 CLS shooting brake就是猎装车的颜值担当。之后柏哥也会专门找机会为大家详细介绍十分有意思的四门猎装车,以及它们的发展历程,这篇文章里就不和大家细说了。

旅行车在中国市场……

回到旅行车的话题,柏哥还想和大家聊几句当下旅行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处境。我的个人的观点是——我们没必要把旅行车看成是特别另类的车型,其实它就是一种有着更大车厢的三厢车,两者之间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中国消费者曾经一度认为“不是三厢的那都不叫车”,好在今天的两厢车基本上是被接受了,柏哥相信,旅行车在以后也会被更多的人接受——因为不管是消费者还是厂家,都没有必要把旅行车妖魔化,它并不是一个另类小众的怪异车型,反而还具有出类拔萃的实用性,同时又比SUV拥有更加优秀的操控性和燃油经济性。

而在中国市场,从我们前文聊过的桑塔纳旅行版也好、505SW也罢,包括上汽基于SH760B推出的赛欧旅行车、马自达6旅行版、帕萨特旅行版、C级旅行版和5系旅行版,这些车在各自的时代都是一时之选。更负盛名的则是之前提到过的CLS shooting brake以及神坛上的E63 Estate AMG和RS6 Avant。这些旅行车背后的品牌都在一定程度上为打开中国市场作出了努力,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特别是随着近来RS6 Avant在中国上市,更是让很多消费者对旅行车路转粉。

我们生存在一个多元选择的时代,其实没必要为了一个车型而思前想后地纠结目前中国旅行车市场的现状——因为任何一种车型,在一个拥有成熟,或者说趋向成熟的市场(消费文化)上,都会慢慢成长。柏哥相信旅行车也不例外,最后就让我们来共同期待旅行车在中国的美好未来吧!

本文是驾仕派的原创文章,来自撰稿人付崇柏。

◎ 本文版权由驾仕派所有,侵权必究,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