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战火以痛吻我,能否报之以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战火以痛吻我,能否报之以歌?

一个故事的主角已谢幕退场。但还是会有人好奇,这首《Lili Marlene》在那一晚为何会有这样的力量呢?横跨了一个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反战之作真的能够有瞬间阻止战争的神力吗?

“世界和平”,可能是最简短又最难实现的愿望了。尽管在关于战争的电影中,总会展现人性美好的一面,但却又更多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去年,我们被由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血战钢锯岭》所震撼,今天,来看另一个同样是二战中的真实故事,关于音乐与战争。这个故事的灵魂,是战火中那一首家乡的歌,还有吹奏起这首歌的他——Jack Tueller。

1944年6月,在诺曼底登陆战役过后的两周,在剧里血流成河的奥马哈海滩几英里的诺曼底乡间,一个简陋的临时机场被连夜赶工建造了出来。在深夜里,有一名落单的狙击手随时都在伏击他们,28名工程师丧生于狙击手的枪口下。

Jack与战友们

那天下午,美军上尉Jack Tueller的P-47战斗机队伍追赶上了撤退中的德军装甲部队。当战斗机队伍正打算俯冲袭击时,发现德军的坦克上面坐满了挟持来的法国妇女和儿童。战斗机队伍只得暂停攻击并在上空盘旋,在一番盘旋之后,他们接到命令:直接攻击。“我们被上级告知,这些人肉盾牌是可以被牺牲的。”Jack后来痛心地回忆道。

回到临时机场时已是夜晚,Jack拿出来了自己的小号,他曾在无数个黑暗的夜里吹响小号来抚慰军队中历经战争伤痛的战友们。但这一晚,他突然被告知不可以。

“队长,你的小号太嘹亮了。今晚请不要吹响它。”听到战友的告诫后,Jack的内心很是忐忑,他突然想要赌一把。他心想,如果那位狙击手也许和自己一样寂寞、彷徨、害怕,要如何令其不向这边开枪呢?

突然,他想起了在二战中两方阵营广为流传的一首德语歌曲——《Lili Marlene》。Jack热泪盈眶地吹奏,悲凉悠扬的小号声回荡在诺曼底乡间那一片苹果园里。一曲过后,便是无尽的死寂,但,狙击手并没有开枪。

第二天早上,有位战友跑来告知Jack,在奥马哈海滩那边,有个德国士兵自己投降了,并且一直在问:“昨晚吹奏小号的是谁?”

Jack立马拿起小号向海滩那边奔去。出乎意料的是,那个狙击手是一位19岁的年轻人,打扮成法国农民的样子,一脸惶恐。看到Jack之后,那位年轻人突然痛哭流涕对他说:“我昨晚无法开枪。我想起了家中的未婚妻,我的父母。让一切就到此为止吧。”

两人颤抖地握住了彼此“敌军”的手,但在那一刻,他们已将战事抛诸脑后,他们只是两个战争抽空灵魂的年轻人,此刻又再次被音乐填满。

Jack带着他的小号执行过140多次飞行任务,他的战机毫发无损。也许这小号就是他的幸运符了,带着它在身上,能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在战争中迷失,要记得那些美好的事。Jack最终拿到了20多个飞行奖章和两个国家最高荣誉和平奖光荣退役。

晚年的Jack,仍然热爱演奏自己的小号,或是为得了阿兹海默症的妻子吹一首情歌,又或是在社区聚会上为大家表演。2016年8月,这位老人安详离世。如他所说的:“音乐征服了我,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吹响那最后一个High C,然后以完美的弧度落入坟墓。多么完美的谢幕啊!”

一个故事的主角已谢幕退场。但还是会有人好奇,这首《Lili Marlene》在那一晚为何会有这样的力量呢?横跨了一个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反战之作真的能够有瞬间阻止战争的神力吗?我们可以来追溯一下历史。

Hans Leip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有一位叫Hans Leip的德国年轻诗人,他在学校任教时突然被军队征召,要前往俄国前线作战。上战场前,他思绪万千,写下了一首凄美的诗《Das M dchen unter der Laterne(路灯下的女孩)》,讲的是战士因为战争无奈与爱人道别,不知能否再相见。这首诗在1937年出版的诗集《Die kleine Hafenorgel》中正式发表。

然后在1938年,德国作曲家Norbert Schultze被这首凄美的诗打动,为其谱了曲,并将其重新命名为《Das Lied eines jungen Soldaten auf der Wacht(一个年轻的士兵值班之歌)》。其实这原本是为男歌手创作的歌,原本要演唱这个的那位男高音歌唱家觉得歌曲太简单,拒绝演唱。

Norbert Schultze

后来Norbert Schultze又找当红的香颂歌手Lale Andersen来演唱这首歌,在1939年录制了德语版。

英国军官Norman Baillie-Stewart为这首歌翻译了英文版的歌词,于是在1942年Lale Andersen再次录制了英文版。然而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唱片只出售700张。翻译歌词的英国军官Norman Baillie-Stewart还是德军间谍,这首反战歌曲的意味可以说是十分讽刺了。

Lale Andersen

1941年,南斯拉夫被德军占领,德军在贝尔格莱德开设了广播电台,覆盖了大部分南欧和北非。8月18日那天,在电台要播节目的士兵打算在一堆废弃的唱片中找首德国歌来播,结果就播了这首。播出不久后,电台就收到大量前线士兵来信要求重播此歌。因为唱片资源短缺还重播了好几次,随后德军其他电台也开始播放这首歌曲。这首歌很快就德国后方广为传唱开区。

但是纳粹宣传部长Joseph Goebbels觉得这首儿女情长的歌太丧了,会瓦解士兵斗志,于是,在1943年德军于斯大林格勒战役败北之后,他下令全面封杀这首歌。但陆军司令官Erwin Rommel却很喜欢这首歌,要求贝尔格莱德电台将其重新纳入广播节目,宣传部长Joseph Goebbels虽然不情愿但也只能答应。从此,这首歌就固定在夜晚9:55时播放。

滑动查看歌词大意:

在兵营雄威的大门前,

那里有一座路灯。

如果它依然矗立,

我们就在灯下再次相会。

就像从前啊,莉莉玛莲,

就像从前啊,莉莉玛莲。

我们的身影交织如一体,

让每个人见证我们爱的永恒。

所有的人都将看见,

我们相会在那路灯下。

就像从前啊,莉莉玛莲,

就像从前啊,莉莉玛莲。

卫兵对我说,

归营号已吹响,

快说再见吧,兄弟,

否则三天都走不了。

分别时你对我说再呆一会吧。

想和你一起,我踌躇不前。

想和你一起啊,莉莉玛莲,

想和你一起啊,莉莉玛莲。

你熟悉我坚定的脚步声,

每夜痴痴地等候,

我来得再晚也从不怨怼。

不管我发生什么事

依然等候在那路灯下

想和你一起啊,莉莉玛莲,

想和你一起啊,莉莉玛莲。

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你我

你火热的双唇令我犹坠梦中

当夜雾弥漫

我将回到路灯下

就像从前啊,莉莉玛莲,

就像从前啊,莉莉玛莲。

身在北非的英国老兵也迷上了这首德国歌曲,并将其带回英国老家。1942年,英国诗人Tommy Connor重新为歌曲填写了英文歌词,于是有了正式英文版的《Lili Marlene》。从此这首歌就大范围传播,法军,美军和加拿大部队,人人有份永不落空。又再次被填词更改名为《D-Day Dodgers》。

1943年,盟军加拿大部队唱着它登陆意大利;1944年;盟军又唱着它登陆法国诺曼底,进攻德国。美国为了宣传反对纳粹德国,请了逃亡至美国的德国女歌手Marlene Dietrich录制了爵士版的《Lili Marlene》,在美军电台不停播放。1943年,东线战场上的苏联又推出了苏联版《Lili Marlene》。纳粹德国就这样被自己本土歌曲围困起来。与此同时,这首反战歌曲仿佛已失去它的反战意义,成为激励士气的武器。

Marlene Dietrich

这样看来,根本就没有什么“嘛哩嘛哩哄”瞬间阻止战争的神曲。战争的成因太复杂了,而且人类本身就是复杂得要命的动物。没有一劳永逸的那一战,所以也不会有一曲止战的那一首歌,一切的决定权都在于人类本身。

但音乐始终是美好的,就如同人性一样,我们总不能对这失去希望。毕竟“希望”是不少人赖以生存的那一点光和热,而且“希望”还偶尔能挖掘出人性光辉那一面创造出点奇迹。虽然,John Lennon在《Imagine》中构想的那个世界我们唱了几十年都不见踪影,但我觉得,那其实仍埋在不少人的内心深处。

本文作者:李卤味 编辑:李卤味

本文首发自落网公众号:luoofm

网站:落网丨微博:@落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战火以痛吻我,能否报之以歌?

一个故事的主角已谢幕退场。但还是会有人好奇,这首《Lili Marlene》在那一晚为何会有这样的力量呢?横跨了一个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反战之作真的能够有瞬间阻止战争的神力吗?

“世界和平”,可能是最简短又最难实现的愿望了。尽管在关于战争的电影中,总会展现人性美好的一面,但却又更多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去年,我们被由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血战钢锯岭》所震撼,今天,来看另一个同样是二战中的真实故事,关于音乐与战争。这个故事的灵魂,是战火中那一首家乡的歌,还有吹奏起这首歌的他——Jack Tueller。

1944年6月,在诺曼底登陆战役过后的两周,在剧里血流成河的奥马哈海滩几英里的诺曼底乡间,一个简陋的临时机场被连夜赶工建造了出来。在深夜里,有一名落单的狙击手随时都在伏击他们,28名工程师丧生于狙击手的枪口下。

Jack与战友们

那天下午,美军上尉Jack Tueller的P-47战斗机队伍追赶上了撤退中的德军装甲部队。当战斗机队伍正打算俯冲袭击时,发现德军的坦克上面坐满了挟持来的法国妇女和儿童。战斗机队伍只得暂停攻击并在上空盘旋,在一番盘旋之后,他们接到命令:直接攻击。“我们被上级告知,这些人肉盾牌是可以被牺牲的。”Jack后来痛心地回忆道。

回到临时机场时已是夜晚,Jack拿出来了自己的小号,他曾在无数个黑暗的夜里吹响小号来抚慰军队中历经战争伤痛的战友们。但这一晚,他突然被告知不可以。

“队长,你的小号太嘹亮了。今晚请不要吹响它。”听到战友的告诫后,Jack的内心很是忐忑,他突然想要赌一把。他心想,如果那位狙击手也许和自己一样寂寞、彷徨、害怕,要如何令其不向这边开枪呢?

突然,他想起了在二战中两方阵营广为流传的一首德语歌曲——《Lili Marlene》。Jack热泪盈眶地吹奏,悲凉悠扬的小号声回荡在诺曼底乡间那一片苹果园里。一曲过后,便是无尽的死寂,但,狙击手并没有开枪。

第二天早上,有位战友跑来告知Jack,在奥马哈海滩那边,有个德国士兵自己投降了,并且一直在问:“昨晚吹奏小号的是谁?”

Jack立马拿起小号向海滩那边奔去。出乎意料的是,那个狙击手是一位19岁的年轻人,打扮成法国农民的样子,一脸惶恐。看到Jack之后,那位年轻人突然痛哭流涕对他说:“我昨晚无法开枪。我想起了家中的未婚妻,我的父母。让一切就到此为止吧。”

两人颤抖地握住了彼此“敌军”的手,但在那一刻,他们已将战事抛诸脑后,他们只是两个战争抽空灵魂的年轻人,此刻又再次被音乐填满。

Jack带着他的小号执行过140多次飞行任务,他的战机毫发无损。也许这小号就是他的幸运符了,带着它在身上,能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在战争中迷失,要记得那些美好的事。Jack最终拿到了20多个飞行奖章和两个国家最高荣誉和平奖光荣退役。

晚年的Jack,仍然热爱演奏自己的小号,或是为得了阿兹海默症的妻子吹一首情歌,又或是在社区聚会上为大家表演。2016年8月,这位老人安详离世。如他所说的:“音乐征服了我,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吹响那最后一个High C,然后以完美的弧度落入坟墓。多么完美的谢幕啊!”

一个故事的主角已谢幕退场。但还是会有人好奇,这首《Lili Marlene》在那一晚为何会有这样的力量呢?横跨了一个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反战之作真的能够有瞬间阻止战争的神力吗?我们可以来追溯一下历史。

Hans Leip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有一位叫Hans Leip的德国年轻诗人,他在学校任教时突然被军队征召,要前往俄国前线作战。上战场前,他思绪万千,写下了一首凄美的诗《Das M dchen unter der Laterne(路灯下的女孩)》,讲的是战士因为战争无奈与爱人道别,不知能否再相见。这首诗在1937年出版的诗集《Die kleine Hafenorgel》中正式发表。

然后在1938年,德国作曲家Norbert Schultze被这首凄美的诗打动,为其谱了曲,并将其重新命名为《Das Lied eines jungen Soldaten auf der Wacht(一个年轻的士兵值班之歌)》。其实这原本是为男歌手创作的歌,原本要演唱这个的那位男高音歌唱家觉得歌曲太简单,拒绝演唱。

Norbert Schultze

后来Norbert Schultze又找当红的香颂歌手Lale Andersen来演唱这首歌,在1939年录制了德语版。

英国军官Norman Baillie-Stewart为这首歌翻译了英文版的歌词,于是在1942年Lale Andersen再次录制了英文版。然而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唱片只出售700张。翻译歌词的英国军官Norman Baillie-Stewart还是德军间谍,这首反战歌曲的意味可以说是十分讽刺了。

Lale Andersen

1941年,南斯拉夫被德军占领,德军在贝尔格莱德开设了广播电台,覆盖了大部分南欧和北非。8月18日那天,在电台要播节目的士兵打算在一堆废弃的唱片中找首德国歌来播,结果就播了这首。播出不久后,电台就收到大量前线士兵来信要求重播此歌。因为唱片资源短缺还重播了好几次,随后德军其他电台也开始播放这首歌曲。这首歌很快就德国后方广为传唱开区。

但是纳粹宣传部长Joseph Goebbels觉得这首儿女情长的歌太丧了,会瓦解士兵斗志,于是,在1943年德军于斯大林格勒战役败北之后,他下令全面封杀这首歌。但陆军司令官Erwin Rommel却很喜欢这首歌,要求贝尔格莱德电台将其重新纳入广播节目,宣传部长Joseph Goebbels虽然不情愿但也只能答应。从此,这首歌就固定在夜晚9:55时播放。

滑动查看歌词大意:

在兵营雄威的大门前,

那里有一座路灯。

如果它依然矗立,

我们就在灯下再次相会。

就像从前啊,莉莉玛莲,

就像从前啊,莉莉玛莲。

我们的身影交织如一体,

让每个人见证我们爱的永恒。

所有的人都将看见,

我们相会在那路灯下。

就像从前啊,莉莉玛莲,

就像从前啊,莉莉玛莲。

卫兵对我说,

归营号已吹响,

快说再见吧,兄弟,

否则三天都走不了。

分别时你对我说再呆一会吧。

想和你一起,我踌躇不前。

想和你一起啊,莉莉玛莲,

想和你一起啊,莉莉玛莲。

你熟悉我坚定的脚步声,

每夜痴痴地等候,

我来得再晚也从不怨怼。

不管我发生什么事

依然等候在那路灯下

想和你一起啊,莉莉玛莲,

想和你一起啊,莉莉玛莲。

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你我

你火热的双唇令我犹坠梦中

当夜雾弥漫

我将回到路灯下

就像从前啊,莉莉玛莲,

就像从前啊,莉莉玛莲。

身在北非的英国老兵也迷上了这首德国歌曲,并将其带回英国老家。1942年,英国诗人Tommy Connor重新为歌曲填写了英文歌词,于是有了正式英文版的《Lili Marlene》。从此这首歌就大范围传播,法军,美军和加拿大部队,人人有份永不落空。又再次被填词更改名为《D-Day Dodgers》。

1943年,盟军加拿大部队唱着它登陆意大利;1944年;盟军又唱着它登陆法国诺曼底,进攻德国。美国为了宣传反对纳粹德国,请了逃亡至美国的德国女歌手Marlene Dietrich录制了爵士版的《Lili Marlene》,在美军电台不停播放。1943年,东线战场上的苏联又推出了苏联版《Lili Marlene》。纳粹德国就这样被自己本土歌曲围困起来。与此同时,这首反战歌曲仿佛已失去它的反战意义,成为激励士气的武器。

Marlene Dietrich

这样看来,根本就没有什么“嘛哩嘛哩哄”瞬间阻止战争的神曲。战争的成因太复杂了,而且人类本身就是复杂得要命的动物。没有一劳永逸的那一战,所以也不会有一曲止战的那一首歌,一切的决定权都在于人类本身。

但音乐始终是美好的,就如同人性一样,我们总不能对这失去希望。毕竟“希望”是不少人赖以生存的那一点光和热,而且“希望”还偶尔能挖掘出人性光辉那一面创造出点奇迹。虽然,John Lennon在《Imagine》中构想的那个世界我们唱了几十年都不见踪影,但我觉得,那其实仍埋在不少人的内心深处。

本文作者:李卤味 编辑:李卤味

本文首发自落网公众号:luoofm

网站:落网丨微博:@落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