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23日,由品观网主办,环亚集团美肤宝总冠名的2017(第十届)中国化妆品大会将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主题是“理性驱动的中国精神”,我们特别邀请了多位行业嘉宾一起探讨主题。以下是上美CEO吕义雄解读本届大会主题的采访原文:
Q=品观网
A=上美CEO吕义雄
Q:本届大会主题是“理性驱动的中国精神”,您如何理解这个主题?
A:所谓“理性”,它是阶段性对总的态势的认知。时代在发展,每个阶段,企业要有对每个阶段的判断。
目前中国企业比过去迎来更好的契机,企业比以前更有实力,视野也更开阔。我们迎来了全世界最好的老师,都在教中国企业怎么做品牌,也为中国培养了很多精英人才。国内企业不断学习,发展到当前阶段,已经有很大的提升了。
Q:您认为,中国品牌在当前中国和全球化妆品市场处于什么阶段?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A:今天中国企业和品牌遇到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比如在大众护肤领域,我个人认为国内企业已经是完胜的,外资的大众品牌躺着都能挣钱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目前,我觉得外资大众品牌中可能只有巴黎欧莱雅称得上硕果仅存,其他的都已经被百雀羚、自然堂、韩束、一叶子等国内优秀的品牌逐步超越了。剩下的大众外资品牌,只有能够在中国接地气的,才能够在大众版块与中国品牌竞争。
但我认为在高端品牌这一块,外资企业还是继续像以往一样躺着都可以挣钱,这个优势在未来8年内还是存在的。8年内高端品牌还是外资品牌的天下,10年内国内企业将通过收购与成长逐渐涉及高端品牌。
在未来5年,随着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将会有大批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到国外去投资、发展、做品牌;也会有很多在国外做的品牌,用国外的团队,做出一些国际形象及品质的品牌,返销中国。这一波就会在未来的5-8年内到来,国际的二线或者三线品牌的舒服日子也会结束。
正因如此,我认为当前的国内企业明智的做法是在五年之内不要怎么去碰高端领域,碰了也不一定能够做得动,而且会做得非常辛苦。我建议趁目前大好的机会和行景,在大众市场的版块吃饱、做强。等到哪天吃得很饱了,企业就可以通过资本化运作去上市。有资金,未来高端品牌不一定要自己去制造,可以去整合国外的品牌。
高端品牌需要好的文化的积累,卖的往往跟性价比没那么相关,卖的是时间的沉淀和文化的积累,给人更美好的一种想象。像国际上一些优秀的化妆品能够在高端市场卖的,都是有历史、有沉淀的。这一点我们是很难去克服的,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拼搏和学习去累积某些东西,但我们没办法改变时间。
Q:今年国货崛起的声音很多,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A:我们以前刚开始做生意的时候,包括前几年我们一直在喊国货。实际上我觉得中国企业应该把眼光放到世界,没有必要太刻意强调“国货”。为什么以前老是强调国货呢?就是中国企业不敢走出去,就是只在国内做。
这两年我们一直在国外考察、学习和寻找,我们发现实际上走到全世界并不难,只不过是以前不敢走出去,所以天天就在国内喊着“国货”。因此,上美在定位上就有所改变了,我们觉得我们做全世界消费者喜欢的,我不一定非要喊着“Made in China”。国外的消费者,你喜欢日本的?我就给你日本的;你喜欢美国的?我就给你美国的。
我们在日本做的产品还没上市,但我们的产品做出来,日本代理商都很喜欢,抢做我的代理。我们一个品牌,从策划到销售到生产都是日本人在做,全部本地化。美国发展也行,到韩国也行,到日本也行,我第一步去我先考虑本土化、考虑融入。
现在,我们用完全本土化作战的方式进入日本了。这个模式如果成功,我们将把同样的模式搬到美国、欧洲。预计2018年,我们公司会去美国,也会去做研发、去建厂、做品牌,以日韩辐射亚洲,以美国辐射北美及全世界。
Q:资生堂、欧莱雅等国际巨头,有很浓厚的文化底蕴,那么按您刚才说的布局,我们的品牌基因会不会有些分散?
A:不会。
一个在全球能够做大的化妆品公司,它不是单品牌作战。比如宝洁的品牌并不都是美国的,宝洁在欧洲、中国也有品牌,要么收购、要么自己做。我们只是用了世界上最好的化妆品公司的模式,学习他们的模式进行全球化运作和思考。实际上模式都是一样的。
到欧洲去投资也行、到美国也行、到日韩也行,对于“是我们公司投资的”这点,我从来不回避。中国人的想法有时候有问题,抱着一种什么都自卑的心态去面向世界。上美的话可能是平常心来应对整个世界,我觉得美国能做的,我们也能做;日本能做的,我们也能做。
而且在跟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我们有优势。为什么我敢去想未来中国化妆品能够产生千亿级别的企业,肯定能够跟宝洁和欧莱雅做到并驱前进?因为中国就是世界的三分之一。
全世界我们认为有三大市场,一个是欧盟,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日韩的话,随着中国的发展,只能够成为附属品,不可能成为盖住中国的主流。中国有14亿人口,而且政局稳定,经济是可以持续发展的,能够产生一些巨无霸的企业。所以,我觉得我们中国人没必要觉得国外的月亮比中国圆。
Q:除了国际市场外,上美在中国市场有何布局?
A:在中国市场上我们的定位很清晰,定位是大众时尚品。太便宜的我不做,太贵的我也不做,我喜欢做零售价在50-150元的,这个区间是我的强项,我就要把这块给吃透。
上美的布局大家会看到有3个特点:1.什么都要;2.没有一块重叠;3.项目的头当老板,我给他当超级马仔。
国内企业我到现在来看,暂时除了上海家化和上海上美能够同时驱动几个品牌,没有其他公司能够同时驱动两个以上品牌并且做好的。当然,这里还应该有一个定义:两个品牌都必须过20亿元年回款。而真正能做到两个品牌都到20亿的,目前只有上美。
之所以能够做到多品牌驱动,就是我的角色变化:我只做配角,项目的头就是老板,所以我们会有很多个发动机。而且这种模式成功以后,上美的想象力会更大,因为全中国想跑来上美的人会非常多,他们看到了一个可以承载梦想的舞台。
举个例子,李晓峰把项目(编者注:指上美彩妆事业,包括花迷、韩粉世家品牌)做成了,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加入我这个团队,加入上美这个梦想的平台。
目前中国企业比以前好在哪?优秀的企业百花齐放,因为我们进来“搅局”以后,让很多前辈有了危机感,从而促进整个行业优秀企业做的更优秀。今天他们可能没想过吕义雄为行业做出的这些贡献,但是再过十年他们做得更好的时候,他们应该会想起他们为什么这么拼搏,这是上美推动他们前进。市场一定要竞争,大家才会去创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