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酒团队
王立群读《史记》,这是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中的一个精彩单元,拥有众多“粉丝”观众。7月17日,中国酒业G50论坛2016—2017年度夏季读书会在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为酒业“G50”成员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酒业版”读《史记》。
王立群选择了经典的鸿门宴讲解,项羽一生都是大怒、大怒、大怒,直到乌江自刎才放声大笑;刘邦要做关中王被项羽40万大军压境如何逆转局势?一杯酒就让项羽失去了杀掉刘邦的最好机会?从鸿门宴中,你又能学到哪些人生智慧、处世哲学?点击下方视频,你想要的答案都在里面。
温馨提示,本期视频为王立群读《史记》之酒业版上期,下期精彩,明天云酒头条继续放送。
以下是实录:
今天王会长创立的读书会,读书会首先要读书而且读书的内容跟两个有关。第一得要和酒有关 这毕竟是酒业的读书会,第二呢要和宿迁的历史有关,又和酒有关又和宿迁的历史有关 最后还得和书有关。最后我就选了这么一本书大名鼎鼎《史记》。
选择史记中间的一个篇章——项羽本纪,项羽是宿迁人。项羽一生喝了一场最失败的酒宴 鸿门宴,我节选的鸿门宴很长的一段 起的一个名字叫酒宴传奇。在中国因为喝酒闹出来的大事情很多,比如说鸿门宴 这次宴会奠定了两汉400年刘姓的江山。
今天我们就说说鸿门宴,一开始就说行略定秦地。主语是谁呀主人公是项羽,项羽在这之前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仗就是巨鹿之战。在河北的邯郸把秦军的两个主要兵团打灭了,一个是长城兵团守长城的一个是章含兵团。派出来奉秦二世命令扫荡各地起义军 把这两个兵团解决了,平定了秦地以后走到哪了向西进走到函谷关,被把住了不让进函谷关有两个东函谷和西函谷。
到了函谷关以后有兵守关不得入,这个兵是刘邦的军队,刘邦的军队先入来以后把住函谷关不让项羽进。这是第一件事,这就意味着项羽到了函谷关才知道刘邦比他先入关中。
刘邦跟项羽两个人都是楚怀王雄心的部下,两个人曾经在怀王雄心面前立过一个约定谁先进入函谷关谁做关中王。项羽认为他肯定是(关中王)他立了大功把秦军的主力灭了,结果走到函谷关听说是刘邦先进来了。
又闻沛公已破咸阳 又听说沛公刘邦因为刘邦有三个封号,最先是沛县的县令 当时的县令称公沛公,第二个是项羽封他叫汉王,第三个称号就是后来他当了皇帝后叫高祖
所以你读史记刘邦有三个称号沛公 汉王 高祖。
项羽一生中间司马迁写项羽都是大怒大怒大怒,只有在乌江自刎的时候有一个大笑。笑了以后它就自杀了 一生都是大怒。情商不高 做老总看来还欠点火候。年龄也小 因为项羽起兵反秦的时候24岁,刘邦起兵反秦的时候48岁 刘邦比项羽整整长了24岁。这两个人年龄阅历还是有差距的。再加上项羽是个贵族 刘邦是个平民,两个人出身还是有差别的 年龄上有差距。所以项羽大怒这里面就有问题了。
怒从何来呀为什么怒这个大怒的最重要的原因,因为项羽听说刘邦先进来他心里不服气,因为第一他灭了秦军主力。如果他不灭秦军的两大军团秦不可能灭亡,所以他是灭秦的最大功臣。第二 按照规定刘邦先进来刘邦要做关中王,项羽不想让刘邦做关中王,所以这两个原因导致项羽大怒。但这个大怒有没有道理呢 有道理对不对呢不对,项羽的大怒反映了他的政治上的幼稚和无知。这一点很重要 项羽和刘邦的关系是个什么关系呢?在秦朝灭亡之前他两个都属于楚怀王雄心的部下,两个人是战友 同时一个北上救赵一个西入秦关,约好谁先到关中谁先做关中王。刘邦先进来意味着刘邦已经把秦灭了。
秦灭亡前后刘和项的关系差别很大。如果秦国没有被灭那么刘项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意味着刘项两家是什么关系呢?战友。他们有一共同的敌人,如果秦一灭共同的敌人消失了那么刘项两家什么关系呢对手。这一点非常关键,谁最先认识到刘项两家关系从兄弟加同志变成了对手加敌人,谁就赢得了政治的主动权。
如果说项羽一开始就有这个认识项羽在这不应当大怒,正因为他认识不到所以项羽大怒,这个大怒表现的他政治上的无知政治上的幼稚。然后使当阳君等击关派手下的人攻函谷关 项羽遂入至于西戏,项羽就这样进的函谷关打进来了。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这一段呢沛公军霸上这个军是个名词这里作为动词用,是沛公驻军在坝上还没有来得及和项羽相见
刘邦手下有一个左司马,左司马是管军法执行的。
这个人叫曹无伤他派人告诉项羽说了几点,第一沛公欲王关中 这个王这里做动词用称王所以要读第四声,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 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把投降 的秦王子婴任命为宰相;第三点是把秦朝的珍宝全部据为己有。这三条没有一条是项羽能够答应的。沛公想做关中王项羽不答应,使子婴为相项羽也不答应项羽要杀子婴,项羽对秦那是有血海深仇项羽的祖父项燕当年就是楚国灭亡的时候被秦国的大将逼得自杀。所以项羽他家里和秦有家仇也有国恨所以他一定要杀子婴,第三是珍宝秦朝占有天下以后珍宝太多了,要把珍宝全部据为己有。
这里的珍宝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金银珠宝第二是天下美女。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候他是两手抓,一手是把六国的美女全都抓过来一手是把六国的金银财宝都抓过来。这两个刘邦都想要,秦始皇当年是这样每灭一个国家他先找人把这个国家的宫殿,按照原大小画图灭了齐国跑到齐国临淄把图画下来,把齐国宫殿在秦国都城咸阳附近按照原来大小造好,然后把齐国宫殿的美女接过来原来住哪个宫还住哪个宫,这样把六国的美女全部集中起来加上秦国的美女七国美女10000多人。再加上七国的珍宝都集中起来,所以做关中王的人为什么争关中啊 做了关中王战国七雄的珍宝,那10000多美女都归你一个人了,刘项两家谁不争啊。那比你这临河的几百亩地要厉害了,所以那个挣是很激烈所以这个情况下项羽大怒,第二个大怒。第一个大怒有情可原第二个大怒不可原谅,因为曹无伤已经给你揭底了刘邦要做关中王要让子婴为相了,刘邦要把珍宝全部据为己有了刘邦所有的野心全暴露了。
为什么不要大怒呢其实这个时候项羽不应该大怒应该大笑?笑什么呢笑刘邦过早的暴露了自己的政治野心,所以这个时候是项羽灭刘邦的最好机会。
这时候鸿门宴还没开呢你看酒宴开之前,我们看是鸿门宴是宴无好宴酒无好酒。其实这个鸿门宴并不是大家想得这么简单今天我们是读书会。咱们认真照着原文读一遍你可能理解的更深了,这里面有很多道理做人的道理做事的道理,所以我们说历史是过去但是历史从来没有过去。历史跟现实的关系非常密切你知道中国过去的历史就知道中国的当下,你也知道中国的未来,所以历史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所以王会长倡导这个读书会呀企业家读书在全国企业界开了一个好头,今天咱们就原原本本读。
你看这个项羽这个大怒就把他的无知跟幼稚暴露的更充分,你刚打完胜仗走到函谷关不让进那个时候大怒你还没反应过来,到这人家已经给你揭底了这个时候应当是大笑为什么呢?刘邦给了项羽一个消灭刘邦集团的最好的借口和时机,当时刘邦的军队是10万项羽带的军队是40万,4:1而且他给你一个借口把住函谷关不让你进,他要做关中王还要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那你这是时候灭他不是最好的机会吗?
你要一灭他哪有两汉400年的江山呀没有,这个机会项羽错过了这个错过,首先是他政治上不成熟很幼稚和无知。在幼稚跟无知情况下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旦日第二天飨士卒 飨是犒赏让我的士兵把洋河酒喝好把鱼肉都吃饱,干什么呢灭了沛公军第二天一早让我的士兵吃好喝然后一鼓作气。
用我们的40万把他的10万给灭了这个决定非常正确的,决定的基础是不科学的,是建立在大怒之下所以这就带来了第三段。当是时,你看司马迁写了5句话: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司马迁不动声色的写了5句话,这5句话貌似很客观,实际上这5句话包含了司马迁对项羽的惋惜,多好的条件呢两家相隔一个在新丰鸿门一个在霸上。
有多远呢相隔40里地兵力是40万对10万,而且是项羽做了决定刘邦不知道,这要第二天一打刘邦就完了所以貌似客观的5句话,体现了司马迁对项羽的惋惜之情多好的机会呀放过了。
项羽手下唯一的谋士范增这个老头年七十好奇迹,七十岁跟着项羽 项羽手下唯一的谋士他说什么。他说沛公居山东时这个山是太行山他在太行山以东的时候,贪于财货好美姬这七个字概括成四个字贪财好色这个不奇怪。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现在入关以后也不贪财了也不贪色了。这个人志向不小,一个一向贪财贪色的人入了关以后既不贪财又不贪色,是他改了么不是是他志向远大这一点范增比项羽高明,但范增还达不到刚才我们说的那个水平。
项羽跟刘邦的关系从兄弟加战友变成了对手加敌人,这一点范增看不到范增也没有把这个告诉项羽,范增下面说了一番我们今天看来莫名其妙的话,吾令人望其气,我派人去看他头上的云气皆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范增叫他打打的理由是什么呢?我看他头上冒的气是天子气他要当天子这话今天我们看不懂,虽然主张是对的,但是这个理由没有刚才咱们说的这个,他们关系的转变更说得透 这是第一个插话的
下面看下面这时候出现转折了。
楚国的左尹项伯项羽的季父项羽的季父就是小叔叔,伯仲叔季的排行 项羽有一个小叔叔叫项伯。这个人呢素善留侯张良 平时跟张良的关系非常好,张良是时从沛公 张良现在在哪呢,张良在刘邦手下。出来了一个戏剧性的变化,变化就是项伯他跟张良的私交很好,他知道第二天要打刘邦刘邦一死他的好朋友(张良)也要玉石俱焚呀。所以他想救他的好朋友救张良。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项伯连夜跑到刘邦的军营。私见张良具告以事这四个字很坏,这四个字就是说明天早上怎么打多少军队把他全告诉张良了。他是叛徒吗是内奸吗?这个项伯必不是叛徒也不是内奸,他是出于一种中国人最讲究的那个气,义气。
出于这种义气他想把张良叫出来只要把张良一个人叫出来,咱俩是哥们你在那明天早上一打你也死了我为了义气我把你救出来就好了。但是他低估了张良 张良是何许人是汉初三杰之一呀。也是这个时期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一等一的谋士,刘邦手下排名第一的谋士就是张良呀张良一下就看穿了项伯了,项伯来救我不是为别的为了义气既然他为了义气来救我那怎么办呢?你看项伯的话也说得很清楚呀勿从俱死也。你被跟着刘邦的那个家伙一块儿把你的小命也搭进去了,张良很清楚他为了救刘邦他就抓住了项伯的弱点。
项伯的弱点在哪呀项伯的弱点就在于,把个人的义气架于集团的利益之上,项羽集团的利益是灭了刘邦集团这是项羽集团的最大弊端。但是项伯的失误就是他把个人的义气放在了集团利益之上了。所以项伯最大的弱点是个义讲义气的一个人。
然后张良就会说话了我张良是替韩王来送沛公的,我是奉主上之命 张良是韩国人呀他是韩国一个贵族。我是奉韩王之命来送沛公 沛公现在有了危难我要逃走亡去那是什么呢不义。你来救我是讲义气我要私下里开溜那叫不义气,张良一进去把这个事全告诉了刘邦。
沛公大惊 你10万人人家40万人布置好了明天早上就打,这个刘邦反应很正常大惊但是刘邦最高明的是下面曰为之奈何?为是对之是这件事 对这件事我该怎么办。刘邦无计可施的时候他不耻下问问张良怎么办。张良早就想好了 张良是天下最好的老师,应当是一级教授最高明的教授。
他并不急于把它告诉学生他问了两个问题,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谁替你出的这个馊主意。叫你把着函谷关不让项羽进来谁给你出的这个馊主意呀?曰:鲰生说我曰这个鲰生就是个王八蛋有那么个王八蛋告诉我。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把住函谷关不让诸侯进来。整个秦地都是我的我就可以称王了故听之所以我就听了他的话。
刘邦这点还是挺老实的它基于从张良那问计张良问他他就老实回答,张良问了第一问还不急于告诉他答案。紧跟着问他第二个问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你估计你那几十号人马几十杆枪你能抵挡得住人家项羽吗?问了第二个沛公默然曰沉默了答不上来啊,固不如也 本来就赶不上 且为之奈何呀?我本来跟他就不是对手啊你赶快告诉我怎么办?张良连问两问刘邦连答两问但是这两问之间刘邦死盯着他还是为之奈何。你告诉我咋办咋处理明天早上就是灭顶之灾咋办?
张良就说了一句话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你去告诉项伯(今晚唯一能传话的就是项伯)他马上要回项羽的大营他还是项羽的叔叔,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这话是真的吗假的其实张良就告诉刘邦一句话。骗一下项羽概括成两个字叫欺骗概括成一个字叫骗,说一番假话哄一哄项羽就得了这个危机就化解了。
说到这刘邦就不用张良教了,一说说谎话那刘邦还用人教吗?刘邦48岁起兵到这个时候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鸿门宴的时候刘邦已经51岁了,51岁的刘邦说个谎话是不需要人教的,所以他下面不再问为之奈何了。
但是他问的另一句话把刘邦政治上的警觉性一下点出来了,你看人家刘邦问什么 君安于项伯有故。你怎么会跟项伯有这么深的老交情呢?他能在大战前夜冒死来救你你俩是什么关系呀?对张良有疑问虽然你救了我,但我还要摸一摸你是不是双面间谍,他咋这么铁来救你?
张良说秦时与臣游在秦大起义之前项伯和我当时是好朋友,项伯杀人臣活之 项伯杀了一个人按照秦律应当被斩首。当年项伯杀了人我救了他一命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我当年救了他一命现在我有杀身之祸了所以他来救我,这就是他讲义气的一面 这也是张良对刘邦的解释。
这算是把自己洗白了,俺俩是我先救得他他才来救的我。沛公曰:“孰与君少长刘邦又说了那么项伯和你比谁大。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你赶快替我把他叫进来,我要用对兄长的礼节对他,我要把他当老兄来对待,张良出,要项伯 这个要通邀请的邀就把项伯请进来了。
看下面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 卮是酒杯。你看和洋河酒联系上了哈 你们不是要讲酒的吗?两个人见面先端了一杯酒,所以酒在中国历史上是了不得,如果这时候没有酒 完了这刘邦就死定了。为寿 敬酒叫为寿 端着酒敬酒,下面四个四可不得了约为婚姻。两个素昧平生的人一见面一杯酒下去两个人定了儿女亲家,司马迁非常会写这中间略去了很多情节,两个人一喝酒得问问你有几个孩子呀我有几个孩子呀,你那是男孩我这是女孩是男孩呀?然后说我的孩子跟你攀个亲戚结个亲家如何呀?这些统统不写了只写约为婚姻。
这个婚姻后来成了没成呀没有交代没有下文呀,这个婚姻是典型的政治婚姻,两个人一见面喝了几杯酒立马定了儿女亲家了。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睡久了沛公呀是项伯,项伯为什么拔剑起舞呀儿女亲家 头一天定了儿女亲家第二天就救了他一命。这就叫政治婚姻这说明刘邦很不简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咱们那么多做营销的,谁能跟人家一敬酒两个人结成儿女亲家,那你的酒还卖不出去呀。
刘邦就有这么大的本领能大能小,这种沟通能力 交流的能力 结为政治联盟的能力超强
所以定成了儿女亲家了下面就说了一番话了。吾入关 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这个将军是指项羽他说我进了关以后把仓库也封了,把官吏和老百姓都登记了户口。那是为了什么呀为了自己当了关中王以后好收税。现在舌头一打弯说成什么我这是在等待将军,这叫欺骗 这话不用张良教刘邦说的比他老师都好。
要论说谎刘邦在当时是天下第一高手,所以 自己做的本来是为了 为了自己当关中王。为什么要登记 登记户口就是为了收税啊。现在又转口说我是等待项王的,所以遣将守关者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项羽最恼火的是把住函谷关不让我进,下面解释 我所以派兵把住函谷关,是应付非常时间和防备盗贼随便出入,是为了维稳 一句话就说清楚了。
不是不让你们进为了维持社会治安,日夜望将军至 岂敢反乎 更是弥天大谎。关键在于刘邦这谎话张口就来,而且说谎话的时候面不改色气不喘。谎话说的像实话一样 这就是政治历练,愿伯具言臣之不敢背项王也。希望项伯您连夜回去给项王好好说一下,说我刘邦啊 绝对不敢背叛项王,项伯许诺 项伯许诺答应了。
答应的前提是什么 相信,首先是项伯相信了 然后才是项伯答应了。第三 项伯还给他出了个主意。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明天一早 你千万不要了这个跳蚤的蚤和早晨的早是通假字。这个秦汉时期 当时中国这个字比较少,所以经常写同音字代替它 第二天一早,你千万别忘了一大早来谢项王 谢是解释。给项羽好好解释一下 我相信你 关键是领导不相信啊,你回去见了我们老总 明天一早来见见我们项总。
见了项总以后 给项总解释清楚 沛公曰:诺!遵命 这算首先把项伯给解决了 下面我们看,于是项伯复夜去 项伯连夜赶回大邑。至军中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把刘邦说的一番话原原本本的告诉了项羽,我们且不说项羽是不是追究他的通敌罪。我已经下达命令第二天一早四十万大军攻打刘邦,你连夜去见的刘邦 还把刘邦的话捎过来,你这叫什么 通敌啊。第二 泄密罪 通敌罪 泄密罪 叛国罪 统统没有追究,最起码也得学人家刘邦问一句话吧,君安与沛公有故 这句话该问吧?你看人家刘邦 把问题一解决 马上就问张良,君安与项伯有故 张良还解释了一番。秦时与臣游 项伯杀人 臣活之 今事有急 故幸来告良,说明刘邦的政治警惕性很高 这个项伯接着又说。
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 公岂敢入乎,如果沛公不把关中先打下来 你敢进来么?你敢不打仗就进来嘛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又是义 项伯这个人不认几个字 但是只认一个字,义。张良救了他,他认为是义气 他去救张良还是义。现在人家有大功 你去灭了人家 这叫不义 还是义。不如什么呢 不如因善遇之。不如趁这个机会好好对待人家,别弄得明天一早剑拔弩张的 四十万大军去给人家灭了 不好。最好是什么呢 最好是这仗甭打了 好好招待人家一番吧,项王许诺 这四个字非常重要,这四个字进一步坐实了前面两个大怒的时候。
我们所对项羽的判断 当时我们讲函谷关前一个大怒,接到曹无伤的密告一个大怒 两个大怒,显示出项羽在政治上的无知 政治上的幼稚。你看 项王许诺 项羽没有给其他人商量,甚至连他最信任的军师范增也没有商量 答应了。一怒之下做了一个完全正确的决定 一面之词,立马把这个正确的决定撤销了 项羽是宿迁人啊。宿迁人很老实 洋河酒做的好 老实 老实人做老实酒,要刘邦他就不这样做 项羽他老实 宿迁人老实他这一听明天不打了。给自己埋下来了乌江自刎的祸根。当然 老实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没那么多花花肠子,没那么多心眼 政治 做企业是可以的 搞政治不行。
搞政治他需要谋略 说的做的有时候不太一致,你看刘邦做的是要做关中王,说的是要等待项羽 说的是我不敢背叛项王。背地里是磨刀霍霍,欲知鸿门之宴如何,我们且听下回分解!
鸿门宴,你学到了哪些?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