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乐坛传来噩耗,美国当地时间7月20日上午9时许,林肯公园Linkin Park主唱查斯特·贝宁顿 (Chester Bennington) 在加州洛杉矶的住宅内上吊自杀,年仅41岁 (1976年3月20日—2017年7月20日)
今天一整天的刷屏,花花就不用细讲他的故事、他的生平,只想告诉大家:如果人如蜡烛,可以燃烧自己的同时照亮了很多人,那么他熄灭了,我们还能感受到余温。
是啊,那个年代有成就的人真的是伟大的!那些巨星好像真的能用他们的作品照亮仰望人群的生命,花花有个玩乐队(格里芬)的主唱朋友今早的状态也拉着花花回忆起有林肯公园陪伴的青春!
一个乐队主唱对另一个乐队主唱的哀悼
早上起床的时候,点开手机,知道了Linkin Park主唱Chester Bennington自杀的消息。一开始我以为是个假新闻,后来发现是真的,觉得难以置信。对于我们这一代玩乐队的小孩,LP真的是一只引领我们进入新世纪的乐队,记得听过的他们的第一张CD是《混合理论REMIX》是一张电音专辑,当时被酷得说不出话来,立马去找了《混合理论》的专辑CD。LP是我们最燥的青春记忆的开始,高三的时候,晚自习前男生宿舍的屋顶全播着LP的歌,整层楼的男生都一起大合唱每首歌,间或一些大神还能RAP完说唱部分,那些时光就像镀金一样。去年DAVID BOWIE去世的时候,我在办公室,得知消息的时候,我瞬间眼泪一下子滴到桌面上,一抬头,办公室里一切如常,所有人都在工作,只有我一个人知道这个世界刚刚发生了什么,那一刻,我觉得特别孤独,我下楼买了包烟(我不抽烟),抽烟的时候,手都在发抖。今早我听着LP的歌,走出家门,经历多日暴雨的天空蓝得不真实,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只有我含着眼泪,听着歌,挤进地铁车厢。一切一如往常,熙熙攘攘,但是音乐却把我拉到了另一个世界。成长最没劲的地方,就是你得跟过去热爱的一切告别。埃莉诺的鼓手豹姐在宝爷去世的时候鼓励我,说,我们的任务就是继续做好音乐,传递下去。OK,我们的《伟大的友谊》免票聚会,我想翻唱一首LP的歌,向这个成长路上的朋友致敬。LOVE KEEPS US KIND.
花花第一次听林肯公园的歌是: in the end
那个时候,我刚刚高二,我什么都想要,什么都要争第一,也是那一年我开始逃掉晚自习,去教学楼旁边的小平房里画画,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画画,只是有一次老师说:“你连直线都画不直,没什么天分。”
可是一个人挚爱的事情不可能一次就放弃,兜兜转转到高二再拿起画笔,那时,辅导我的老师来看我画的时候,我的心脏都要跳出胸腔了,他说:“不画直线也挺有意思!你的画让人眩晕,就像梵高,要坚持下去。”我高兴得眼眶湿润,等我最好的朋友下了晚自习,和她兴奋地说这件事,我们都很开心,不想回宿舍,坐在入夜的操场上,一人一个耳机听着这首歌,我想像主场那样喊出来,不管以前有任何自卑或者被否定,就像歌里唱的那样:“but in the end, it doesn't even matter.”(最后,这些都不重要)
后来,上大学的时候,花花也疯狂地爱上了歌唱,爱上了摇滚,我一个女生,和五个男孩一起玩乐队,大家拿着生活费,租日间不营业的酒吧排练;钱短缺的时候,就租居民房的地下室;白天贵,我们就晚上才开始;甚至不是为了表演,那时候,我的耳膜被鼓和音响震得要聋了的每一个通宵,我也感觉自己在燃烧在热爱,那个年代摇滚啊朋克啊,启明星好多:枪花乐队、绿日、林肯公园...每一个乐队的歌都被我们唱了又唱,那些歌曲哪里只是歌曲,简直是我们的圣经福祉,那一个个不求结果夜里的启明星,照亮了我们有音乐梦想的那些年。
后来啊,我们自己也拿到了赞助,在上学的小城里开了个颇有影响力的演唱会:来了好多人,我一个高音把质量不好的音响喊坏了、忘词了、破嗓了... “but in the end, it doesn't even matter.”(最后,这些都不重要)想到那次上台前心快要跳出胸腔的感觉,我时至今日都会激动得发抖!
我可以想象,林肯公园Linkin Park主唱查斯特·贝宁顿 (Chester Bennington)短短的一生一定有不少这样让他去热爱,去燃烧,去回想起来激动得发抖的时刻,尽管在今早他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可能这些都 doesn't even matter 但是对于每一个曾经被这些歌曲和他付出的热爱和才华所照亮的年月来说:in the end, it does matter! (你存在过,你照亮过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