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以AI之名:联想能否继续让业内“联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以AI之名:联想能否继续让业内“联想”?

通过联想此次以AI为主题的全球创新科技大会,我们看到联想正在借助AI向“设备+云”战略转型速度的加快。

日前,联想集团以“让世界充满AI”为主题的第三届全球创新科技大会(Lenovo Tech World)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作为目前依然以传统PC业务为核心且处在艰难转型中的IT企业,以AI作为自己创新大会的主题在诸多(包括惠普、戴尔等)IT企业中尚属首次。毕竟我们在联想的主要对手(惠普、戴尔等)身上并未看到明确的基于AI转型的信号。那么问题来了,AI真的可以帮助联想摆脱目前转型中的困境,进而再给业内以“联想”吗?

在联想眼中,算法、大数据和计算力是人工智能的三大要素,这点与目前公认的在AI领域领先的亚马逊在去年的re:invent大会上正式推出自己的AI产品线时,其AWS产品战略总经理MattWood所言的算法、效能计算以及丰富与大型的数据可谓异曲同工。而联想更是强调了其在上述因素上独有的优势。

首先看算法,据联想称其在算法上的优势主要有两点。首先是人才的优势,即联想有了越来越多的世界级专家加入,有非常充沛的人才储备,联想的算法还会有更大的突破。其次是联想对行业的理解。深度学习算法这几年在不断完善,算法的完善就靠紧密地和各垂直行业结合,只有和各行业相结合,算法才能真正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这点上,联想有遍布全行业的商业合作伙伴和遍布全国的地理优势,因此必然领先行业。

其次是数据。联想是国内最大的制造企业数据集群,拥有超过12PB的数据,这个数据规模仅次于BAT;同时联想在全球有9个数据中心,超过2000台服务器。每天联想新增的数据量超过30TB,每天处理的数据超过150亿条。

最后是计算力。计算力在分布式系统的时代,最重要的就是计算框架。而在这方面,联想的优势主要是充分发挥作为系统厂商在软硬件一体上的能力,能提供软硬件全局优化方案,底层可以集成GPU/FPGA等算力引擎,在算法框架上,支持大规模并行训练的AI平台。

与上述联想在AI中的整体优势相比,我们(包括业内)可能更关心这些优势是否落地,尤其是在“设备”层面。

所以本次联想的创新大会,我们首先关心的还是联想新的AI战略能否在不远的将来促进其核心PC业务的增长(无论是出货量还是利润)和联想未来向“设备+云”的转型,毕竟在“设备”的层面,PC对于联想的现在和未来都不可或缺。

有业内称,PC产业已经是夕阳产业,未来增长的空间不大,但我们从此前苹果、微软、华为、小米等诸多企业或加码或进入PC产业及全球每年依旧有2亿台左右的出货量看,PC产业机会犹存。关键是相关厂商如何通过创新赋予PC新的价值,而AI无疑是赋予其价值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次大会上,我们看到联想发布了两个针对PC的智能应用和技术。其中联想智能情境引擎,即LCE,基于AI技术,可以让联想PC通过自带的50多个传感器,实时感应用户的使用场景,并通过云端的大数据,对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深度学习,从而为客户提供“想你所想”的服务。截至目前,联想是全球第一家在个人PC上应用深度学习技术,并实现产品化的厂商,自主研发的智能情境引擎拥有65项发明专利。

除了PC外,提及设备,相信业内马上就会想到联想的智能手机业务。不可否认,联想的手机业务目前处境艰难,但去年6000万部左右的出货量让其依旧存在反弹的基础和机会,关键是如何抓住,而AI显然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为此,本次大会上联想发布了最新的创新技术之一的可实现“刷脸”查看手机信息,智能安排日程的虚拟智能助手CAVA咔哇。它是一个应用在智能移动终端的虚拟助手解决方案。主要利用前沿深度学习算法和情景感知技术,提供精确的人脸识别与智能感知功能,并根据用户习惯智能安排用户日程和提醒,为用户日常生活与工作提供便利、高效、安全的助手功能。据称该技术未来将会用在其Moto手机上。

不要小看AI在智能手机的应用给厂商带来的竞争力的提升和给予用户的价值。据我们了解,苹果的一大卖点是它在人工智能算法上对GPU(图形处理单元)的利用效率非常高。GPU在深度学习中通常被用来提高处理速度。苹果利用自家的图像识别算法可以做到每秒处理3000张图片,而谷歌只能做到每秒1500张。而且,苹果做到这一点所需的GPU性能仅是竞争对手的三分之一。既节约了成本(相应提升了产品的利润),也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不可否认,作为PC厂商,未来联想仍将专注于PC(包括智能手机),但在联想看,AI的时代,它不再仅仅是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而是Personal Computing个人计算设备。联想会为现有的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插上Personal Cloud,个人云的翅膀;还会基于自然语言、AR/VR等新交互技术,开发带有内容与服务的新型设备;再进一步,联想还会推出Personalized Computing + Personalized Cloud,个性化计算设备+个性化云。简单来讲,联想的“设备+云”,就是让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通过云,连接到云内容、云应用和云服务,进而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的服务。

为此,除了针对PC和智能手机外,联想在本次大会结合AR技术推出了联想晨星AR技术方案(典型的设备+云),其主要包括联想自主研发的全球领先的All-in-one混合现实头戴设备daystAR晨星、AR云平台,以及工业、医疗等AR行业解决方案。其中daystAR晨星是一款联想自主研发的All-in-one混合现实智能眼镜。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就在联想发布针对企业应用的daystAR晨星的同时,大洋彼岸的谷歌也宣布了此前Google Glass智能眼镜的回归。其新一代谷歌眼镜被命名为“Google Glass Enterprise Edition(EE)”,也就是谷歌眼镜的企业版,其目标市场瞄准了企业应用。而据市场调研公司Forrester Research预计,到2025年仅在美国使用智能眼镜的企业员工数量就将达到1440万。按照Forrester Research的预计,类似谷歌眼镜这样的增强现实眼镜市场规模将在8年时间中达到10亿美元至20亿美元。

目前,联想每年卖出1.5亿台设备,随着上述AI的采用及PersonalComputing个人计算设备对于传统PC产业的延伸,其终端的销量定会在迭代中增加,而前端的每一台设备就代表一个入口,有入口就有用户,有用户的任何信息反馈,就可以帮助人工智能有更多数据去学习,后端有云,通过云,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从而会把服务做得更好,更贴心,更加个性化,又会反过来促进卖出更多的设备,由此形成了一个相互放大的、正反馈的循环。这就是未来联想“设备+云”战略(Device+Cloud Powered by AI)的商业逻辑。

提及上述“设备+云”战略的正反馈,在AI的助力下,其已经在联想企业级业务的超算平台实现。

业内知道,超算(HPC)特别是AI超算产品是提供超强计算的绝佳平台。作为中国起步较早的超算(HPC)厂商,联想在2001年即成立了高性能服务器事业部,开始了在超算(HPC)领域的探索。在刚刚结束的ISC 2017上,联想以91套高性能计算系统入围全球HPC TOP500份额榜,连续三年获得中国第一,继续蝉联全球第二。

在此基础上,近日,联想又针对AI领域的计算力需求,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全新超算集群——深腾8810以及HPC+AI智能超算平台LiCO。而利用企业级大数据分析平台(LEAP)以及联想智能超算平台(LiCO),联想对某钢铁企业的某细分钢材(汽车特种钢材)的销量、原材料采购量进行分析,同时全面整合内部客户数据、渠道数据及市场舆情数据。由此,联想帮助客户实现了精准的采购预测:对于未来1个月市场的销量预测准确率从80%提高到90%以上,而3个月的市场销量预测准确率也从75%提高到85%以上,降低了钢材市场价格的波动对企业生产成本的影响,进而每年节省客户采购资金超过1亿元。

综上所述,通过联想此次以AI为主题的全球创新科技大会,我们看到联想正在借助AI向“设备+云”战略转型速度的加快,更重要的是其无论在“设备”,还是在“设备+云”上均开始落地,尽管前路挑战犹存,但确实给了业内继续“联想”的空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联想集团

3.1k
  • 联想:迪丽热巴担任联想及moto品牌代言人
  • 联想发布首款AI手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以AI之名:联想能否继续让业内“联想”?

通过联想此次以AI为主题的全球创新科技大会,我们看到联想正在借助AI向“设备+云”战略转型速度的加快。

日前,联想集团以“让世界充满AI”为主题的第三届全球创新科技大会(Lenovo Tech World)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作为目前依然以传统PC业务为核心且处在艰难转型中的IT企业,以AI作为自己创新大会的主题在诸多(包括惠普、戴尔等)IT企业中尚属首次。毕竟我们在联想的主要对手(惠普、戴尔等)身上并未看到明确的基于AI转型的信号。那么问题来了,AI真的可以帮助联想摆脱目前转型中的困境,进而再给业内以“联想”吗?

在联想眼中,算法、大数据和计算力是人工智能的三大要素,这点与目前公认的在AI领域领先的亚马逊在去年的re:invent大会上正式推出自己的AI产品线时,其AWS产品战略总经理MattWood所言的算法、效能计算以及丰富与大型的数据可谓异曲同工。而联想更是强调了其在上述因素上独有的优势。

首先看算法,据联想称其在算法上的优势主要有两点。首先是人才的优势,即联想有了越来越多的世界级专家加入,有非常充沛的人才储备,联想的算法还会有更大的突破。其次是联想对行业的理解。深度学习算法这几年在不断完善,算法的完善就靠紧密地和各垂直行业结合,只有和各行业相结合,算法才能真正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这点上,联想有遍布全行业的商业合作伙伴和遍布全国的地理优势,因此必然领先行业。

其次是数据。联想是国内最大的制造企业数据集群,拥有超过12PB的数据,这个数据规模仅次于BAT;同时联想在全球有9个数据中心,超过2000台服务器。每天联想新增的数据量超过30TB,每天处理的数据超过150亿条。

最后是计算力。计算力在分布式系统的时代,最重要的就是计算框架。而在这方面,联想的优势主要是充分发挥作为系统厂商在软硬件一体上的能力,能提供软硬件全局优化方案,底层可以集成GPU/FPGA等算力引擎,在算法框架上,支持大规模并行训练的AI平台。

与上述联想在AI中的整体优势相比,我们(包括业内)可能更关心这些优势是否落地,尤其是在“设备”层面。

所以本次联想的创新大会,我们首先关心的还是联想新的AI战略能否在不远的将来促进其核心PC业务的增长(无论是出货量还是利润)和联想未来向“设备+云”的转型,毕竟在“设备”的层面,PC对于联想的现在和未来都不可或缺。

有业内称,PC产业已经是夕阳产业,未来增长的空间不大,但我们从此前苹果、微软、华为、小米等诸多企业或加码或进入PC产业及全球每年依旧有2亿台左右的出货量看,PC产业机会犹存。关键是相关厂商如何通过创新赋予PC新的价值,而AI无疑是赋予其价值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次大会上,我们看到联想发布了两个针对PC的智能应用和技术。其中联想智能情境引擎,即LCE,基于AI技术,可以让联想PC通过自带的50多个传感器,实时感应用户的使用场景,并通过云端的大数据,对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深度学习,从而为客户提供“想你所想”的服务。截至目前,联想是全球第一家在个人PC上应用深度学习技术,并实现产品化的厂商,自主研发的智能情境引擎拥有65项发明专利。

除了PC外,提及设备,相信业内马上就会想到联想的智能手机业务。不可否认,联想的手机业务目前处境艰难,但去年6000万部左右的出货量让其依旧存在反弹的基础和机会,关键是如何抓住,而AI显然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为此,本次大会上联想发布了最新的创新技术之一的可实现“刷脸”查看手机信息,智能安排日程的虚拟智能助手CAVA咔哇。它是一个应用在智能移动终端的虚拟助手解决方案。主要利用前沿深度学习算法和情景感知技术,提供精确的人脸识别与智能感知功能,并根据用户习惯智能安排用户日程和提醒,为用户日常生活与工作提供便利、高效、安全的助手功能。据称该技术未来将会用在其Moto手机上。

不要小看AI在智能手机的应用给厂商带来的竞争力的提升和给予用户的价值。据我们了解,苹果的一大卖点是它在人工智能算法上对GPU(图形处理单元)的利用效率非常高。GPU在深度学习中通常被用来提高处理速度。苹果利用自家的图像识别算法可以做到每秒处理3000张图片,而谷歌只能做到每秒1500张。而且,苹果做到这一点所需的GPU性能仅是竞争对手的三分之一。既节约了成本(相应提升了产品的利润),也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不可否认,作为PC厂商,未来联想仍将专注于PC(包括智能手机),但在联想看,AI的时代,它不再仅仅是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而是Personal Computing个人计算设备。联想会为现有的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插上Personal Cloud,个人云的翅膀;还会基于自然语言、AR/VR等新交互技术,开发带有内容与服务的新型设备;再进一步,联想还会推出Personalized Computing + Personalized Cloud,个性化计算设备+个性化云。简单来讲,联想的“设备+云”,就是让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通过云,连接到云内容、云应用和云服务,进而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的服务。

为此,除了针对PC和智能手机外,联想在本次大会结合AR技术推出了联想晨星AR技术方案(典型的设备+云),其主要包括联想自主研发的全球领先的All-in-one混合现实头戴设备daystAR晨星、AR云平台,以及工业、医疗等AR行业解决方案。其中daystAR晨星是一款联想自主研发的All-in-one混合现实智能眼镜。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就在联想发布针对企业应用的daystAR晨星的同时,大洋彼岸的谷歌也宣布了此前Google Glass智能眼镜的回归。其新一代谷歌眼镜被命名为“Google Glass Enterprise Edition(EE)”,也就是谷歌眼镜的企业版,其目标市场瞄准了企业应用。而据市场调研公司Forrester Research预计,到2025年仅在美国使用智能眼镜的企业员工数量就将达到1440万。按照Forrester Research的预计,类似谷歌眼镜这样的增强现实眼镜市场规模将在8年时间中达到10亿美元至20亿美元。

目前,联想每年卖出1.5亿台设备,随着上述AI的采用及PersonalComputing个人计算设备对于传统PC产业的延伸,其终端的销量定会在迭代中增加,而前端的每一台设备就代表一个入口,有入口就有用户,有用户的任何信息反馈,就可以帮助人工智能有更多数据去学习,后端有云,通过云,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从而会把服务做得更好,更贴心,更加个性化,又会反过来促进卖出更多的设备,由此形成了一个相互放大的、正反馈的循环。这就是未来联想“设备+云”战略(Device+Cloud Powered by AI)的商业逻辑。

提及上述“设备+云”战略的正反馈,在AI的助力下,其已经在联想企业级业务的超算平台实现。

业内知道,超算(HPC)特别是AI超算产品是提供超强计算的绝佳平台。作为中国起步较早的超算(HPC)厂商,联想在2001年即成立了高性能服务器事业部,开始了在超算(HPC)领域的探索。在刚刚结束的ISC 2017上,联想以91套高性能计算系统入围全球HPC TOP500份额榜,连续三年获得中国第一,继续蝉联全球第二。

在此基础上,近日,联想又针对AI领域的计算力需求,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全新超算集群——深腾8810以及HPC+AI智能超算平台LiCO。而利用企业级大数据分析平台(LEAP)以及联想智能超算平台(LiCO),联想对某钢铁企业的某细分钢材(汽车特种钢材)的销量、原材料采购量进行分析,同时全面整合内部客户数据、渠道数据及市场舆情数据。由此,联想帮助客户实现了精准的采购预测:对于未来1个月市场的销量预测准确率从80%提高到90%以上,而3个月的市场销量预测准确率也从75%提高到85%以上,降低了钢材市场价格的波动对企业生产成本的影响,进而每年节省客户采购资金超过1亿元。

综上所述,通过联想此次以AI为主题的全球创新科技大会,我们看到联想正在借助AI向“设备+云”战略转型速度的加快,更重要的是其无论在“设备”,还是在“设备+云”上均开始落地,尽管前路挑战犹存,但确实给了业内继续“联想”的空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