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豆瓣9.4,这场性侵与凶杀跨越了半个世纪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豆瓣9.4,这场性侵与凶杀跨越了半个世纪

警察、学校的其他人、政客,他们所有人的袖手旁观,共同搭建起了教父罪恶的权力。

与真实事件有关的片子,总是能让人特别揪心。

比如审片官之前推荐过的《小男孩之死》,探讨的是“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问题。

还有,击败《荒野猎人》斩获1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聚焦》,揭露的是天主教神父性侵儿童丑闻的故事。

在现代的法治社会,这些新闻的真实存在,让我们触目惊心。

包括今天我要推荐的这部7集纪录片——

《守护者》

The Keepers

讲的是半个世纪之前真实发生的一桩修女谋杀的悬案。

由Netflix(网飞)制作出品,豆瓣高达9.4分。

烂番茄新鲜度95%

Netflix还曾出品过同类型的《制造杀人犯》,讲述了一位美国公民Steven Avery含冤入狱的故事。

两部都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口碑都堪称爆棚。

对《守护者》,有网友甚至表示:看完电影会压抑到性冷淡!

因为这部片子告诉我们,真相不是最难解开的难题,而是凡是知道真相的人都选择了永远埋葬真相。

1969年,美国巴尔的摩26岁的修女凯茜在当地的天主教会学校吉奥高中教英语。

一天傍晚七点钟,她开车去给妹妹买订婚礼物,但是从此她就失踪了。

凯茜失踪后四天,附近另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孩也凭空消失了。

而两个月后,凯茜的尸体却出现在镇上的小树林里,一个破烂的垃圾区。

而且,这个善良美丽的女孩,衣衫不整。

同样的车子被停在路边,车门大开,车子没有熄火,人却被抛尸别处。

所有人都有理由怀疑,这是一起关联度极高的连环杀人案件。

凯茜的头部被钝器重击,甚至连头骨都被打穿了。

人们实在不知道凶手究竟有多大的仇恨,才能至于下如此狠手。

而且受害人还是个修女!毕竟在巴尔的摩修女的地位是十分崇高的。

警方在受害者的车内找不到任何凶手留下的痕迹,说明凶手极其狡猾,擅长反侦察。

还有一个更大的疑点,凯茜的车是被凶手得手之后重新开到她家附近的。

这就令人匪夷所思了,一个杀人犯为什么不逃跑?还如此麻烦地大费周折。

案件充满迷雾,整片也都笼罩在这样令人胆战心惊的惊悚之中。

但真正笼罩着城市的,其实不是凶手高明的杀人技巧,而是隐藏在真相之后的种种。

一位当年负责调查该案件的退休警员透露:真正的问题是对真相的掩盖,掩盖真相,就是巴尔的摩内部的一个癌症。

就是这句话,让凯茜的两位学生杰玛和艾比,发誓要调查出半个世纪之前案件的真相!

她们甚至都已经迈进花甲之年,而且也没有受过侦探训练,但是没人能阻挡住一颗捍卫正义和真相的心。

随着7集纪录片的层层递进,我们发现凶杀案只是当年权贵编织的关系网中,微小的一个节点。

但顺着这个小点,我们却可以撕开一整片罪恶的天空。

巴尔的摩是一个天主教气氛浓厚的城市,生活在这里的家庭大多虔诚信教。

所以,在凯茜工作的天主教高中里,担当者教育者的神父,就如同上帝一般。

他在这座全是女生的学校里,拥有着绝对的权威。

左:神父约瑟夫·马斯克尔,右:马格努斯

听起来有没有很耳熟,没错就像韩国电影《熔炉》。

那个变态的校长,在聋哑儿童学校里,却有着绝对的权威。

在那种没有监督没有制衡的绝对权力里,仿佛他们就是整个世界的王者。

一位当年的受害者琼,终于鼓起勇气,决定是时候面对当年痛苦的记忆,也给努力寻求真相的人们一点力量。

琼坦言,自己幼年时曾遭到叔叔性虐,她怀着颤抖的心向神父倾诉了这一切。

神父却说:这是你的罪孽,只有我们能为你洗刷罪孽。

他所谓的救赎,不过是更加肆无忌惮的凌虐,因为他已经抓住了一个女孩心理上最大的把柄。

而年幼的孩子,甚至都不知道神父的这种“圣典礼仪”是一种变态的虐待行为。

没错,就像台湾作家林奕含说的那样,很多女孩子在朦胧期面对猥亵和诱奸时,甚至是一无所知的。

但在她们拥有了成熟的人格和心灵之后,这些痛苦和屈辱会加倍地袭击过来,直到把受害者杀死。

她们要背负着受害者的枷锁,在别人同情的眼光里生活一辈子。

有的女孩子,甚至要强迫自己爱上施暴者,因为这样她才能理解这种行为的存在。

而这部纪录片里,对权威敢怒不敢言的,又岂止是受害者小姑娘一个人?

警察、学校的其他人、政客,他们所有人的袖手旁观,共同搭建起了教父罪恶的权力。

可怕的宗教制度,人性的丑陋,政府的腐败,在这场案件里一览无遗。

这群禽兽不仅荼毒琼一个人,还有很多受害的女孩。

她们都是家庭背景简单,或者有问题的女孩。因为这样,可以更容易地把控事件的严重性。

而凯茜,正是这个食物链里唯一试图捍卫真相的人。

她第一个发现了琼的异常,而且开始暗中观察那些受害的少女。

学期期末,凯茜修女问琼,有没有人逼你做不想做的事?这个人是不是神父?

琼沉默地点点头。

凯茜震惊之余,决定揭穿真相,但她等来的不是公平,而是死亡。

凯茜是在所有强权的联合之下,被集体灭口的!

她被杀之后,马斯克尔神父还带琼去看过凯茜的尸体。

并指着尸体说,看到说别人坏话的下场了吗?

之后的真相大白,也并没有想象中来得痛快。

因为时过境迁,很多当时的参与者,甚至说主谋者可能都已经死去。

但纪录片还是尽力地把50年前所有的线索和细节都还原得很到位。

两个举着火把寻找真相的人,冲破诸多阻碍,通过走访了数十人,包括修女凯茜的朋友、亲戚、记者、政府官员和决心找出真相巴尔的摩市民,终于拼凑出了事件的大体。

但,这件罪恶的集体谋杀案却最终也找不到一个应该承担惩罚的凶手。

而这样的事情,难道仅仅就发生在50年前的社会么?

其实这种权力不作为、施暴者逍遥法外的事情一直在发生。

我们或许不能改变最终的悲剧,但也绝对要做一个发声者。

出于对法律的尊重、对正义的尊重、对人性的尊重、对逝者的尊重,以及对自己作为生命的尊重。

一方面,对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性教育要真正地落实到实处,教他们如何在陌生人甚至熟人面前保护自己。

另一方面对罪恶者绝不姑息,不管维护正义的道路,有多么艰难!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豆瓣9.4,这场性侵与凶杀跨越了半个世纪

警察、学校的其他人、政客,他们所有人的袖手旁观,共同搭建起了教父罪恶的权力。

与真实事件有关的片子,总是能让人特别揪心。

比如审片官之前推荐过的《小男孩之死》,探讨的是“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问题。

还有,击败《荒野猎人》斩获1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聚焦》,揭露的是天主教神父性侵儿童丑闻的故事。

在现代的法治社会,这些新闻的真实存在,让我们触目惊心。

包括今天我要推荐的这部7集纪录片——

《守护者》

The Keepers

讲的是半个世纪之前真实发生的一桩修女谋杀的悬案。

由Netflix(网飞)制作出品,豆瓣高达9.4分。

烂番茄新鲜度95%

Netflix还曾出品过同类型的《制造杀人犯》,讲述了一位美国公民Steven Avery含冤入狱的故事。

两部都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口碑都堪称爆棚。

对《守护者》,有网友甚至表示:看完电影会压抑到性冷淡!

因为这部片子告诉我们,真相不是最难解开的难题,而是凡是知道真相的人都选择了永远埋葬真相。

1969年,美国巴尔的摩26岁的修女凯茜在当地的天主教会学校吉奥高中教英语。

一天傍晚七点钟,她开车去给妹妹买订婚礼物,但是从此她就失踪了。

凯茜失踪后四天,附近另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孩也凭空消失了。

而两个月后,凯茜的尸体却出现在镇上的小树林里,一个破烂的垃圾区。

而且,这个善良美丽的女孩,衣衫不整。

同样的车子被停在路边,车门大开,车子没有熄火,人却被抛尸别处。

所有人都有理由怀疑,这是一起关联度极高的连环杀人案件。

凯茜的头部被钝器重击,甚至连头骨都被打穿了。

人们实在不知道凶手究竟有多大的仇恨,才能至于下如此狠手。

而且受害人还是个修女!毕竟在巴尔的摩修女的地位是十分崇高的。

警方在受害者的车内找不到任何凶手留下的痕迹,说明凶手极其狡猾,擅长反侦察。

还有一个更大的疑点,凯茜的车是被凶手得手之后重新开到她家附近的。

这就令人匪夷所思了,一个杀人犯为什么不逃跑?还如此麻烦地大费周折。

案件充满迷雾,整片也都笼罩在这样令人胆战心惊的惊悚之中。

但真正笼罩着城市的,其实不是凶手高明的杀人技巧,而是隐藏在真相之后的种种。

一位当年负责调查该案件的退休警员透露:真正的问题是对真相的掩盖,掩盖真相,就是巴尔的摩内部的一个癌症。

就是这句话,让凯茜的两位学生杰玛和艾比,发誓要调查出半个世纪之前案件的真相!

她们甚至都已经迈进花甲之年,而且也没有受过侦探训练,但是没人能阻挡住一颗捍卫正义和真相的心。

随着7集纪录片的层层递进,我们发现凶杀案只是当年权贵编织的关系网中,微小的一个节点。

但顺着这个小点,我们却可以撕开一整片罪恶的天空。

巴尔的摩是一个天主教气氛浓厚的城市,生活在这里的家庭大多虔诚信教。

所以,在凯茜工作的天主教高中里,担当者教育者的神父,就如同上帝一般。

他在这座全是女生的学校里,拥有着绝对的权威。

左:神父约瑟夫·马斯克尔,右:马格努斯

听起来有没有很耳熟,没错就像韩国电影《熔炉》。

那个变态的校长,在聋哑儿童学校里,却有着绝对的权威。

在那种没有监督没有制衡的绝对权力里,仿佛他们就是整个世界的王者。

一位当年的受害者琼,终于鼓起勇气,决定是时候面对当年痛苦的记忆,也给努力寻求真相的人们一点力量。

琼坦言,自己幼年时曾遭到叔叔性虐,她怀着颤抖的心向神父倾诉了这一切。

神父却说:这是你的罪孽,只有我们能为你洗刷罪孽。

他所谓的救赎,不过是更加肆无忌惮的凌虐,因为他已经抓住了一个女孩心理上最大的把柄。

而年幼的孩子,甚至都不知道神父的这种“圣典礼仪”是一种变态的虐待行为。

没错,就像台湾作家林奕含说的那样,很多女孩子在朦胧期面对猥亵和诱奸时,甚至是一无所知的。

但在她们拥有了成熟的人格和心灵之后,这些痛苦和屈辱会加倍地袭击过来,直到把受害者杀死。

她们要背负着受害者的枷锁,在别人同情的眼光里生活一辈子。

有的女孩子,甚至要强迫自己爱上施暴者,因为这样她才能理解这种行为的存在。

而这部纪录片里,对权威敢怒不敢言的,又岂止是受害者小姑娘一个人?

警察、学校的其他人、政客,他们所有人的袖手旁观,共同搭建起了教父罪恶的权力。

可怕的宗教制度,人性的丑陋,政府的腐败,在这场案件里一览无遗。

这群禽兽不仅荼毒琼一个人,还有很多受害的女孩。

她们都是家庭背景简单,或者有问题的女孩。因为这样,可以更容易地把控事件的严重性。

而凯茜,正是这个食物链里唯一试图捍卫真相的人。

她第一个发现了琼的异常,而且开始暗中观察那些受害的少女。

学期期末,凯茜修女问琼,有没有人逼你做不想做的事?这个人是不是神父?

琼沉默地点点头。

凯茜震惊之余,决定揭穿真相,但她等来的不是公平,而是死亡。

凯茜是在所有强权的联合之下,被集体灭口的!

她被杀之后,马斯克尔神父还带琼去看过凯茜的尸体。

并指着尸体说,看到说别人坏话的下场了吗?

之后的真相大白,也并没有想象中来得痛快。

因为时过境迁,很多当时的参与者,甚至说主谋者可能都已经死去。

但纪录片还是尽力地把50年前所有的线索和细节都还原得很到位。

两个举着火把寻找真相的人,冲破诸多阻碍,通过走访了数十人,包括修女凯茜的朋友、亲戚、记者、政府官员和决心找出真相巴尔的摩市民,终于拼凑出了事件的大体。

但,这件罪恶的集体谋杀案却最终也找不到一个应该承担惩罚的凶手。

而这样的事情,难道仅仅就发生在50年前的社会么?

其实这种权力不作为、施暴者逍遥法外的事情一直在发生。

我们或许不能改变最终的悲剧,但也绝对要做一个发声者。

出于对法律的尊重、对正义的尊重、对人性的尊重、对逝者的尊重,以及对自己作为生命的尊重。

一方面,对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性教育要真正地落实到实处,教他们如何在陌生人甚至熟人面前保护自己。

另一方面对罪恶者绝不姑息,不管维护正义的道路,有多么艰难!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