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少颖
平时,你可以骑着共享自行车去上班;周末,你可以骑着共享滑板车去耍酷,也可以约朋友打共享篮球;下雨或高温时,撑一把共享雨伞;当家里换洗的衣服堆成山了,可以把这些衣服送到共享洗衣机去洗;手机没电了,找个共享充电宝救急;甚至,上班累了,可以找个共享床位休息一会。看这架势,似乎不用为自己添置什么了,几乎一切需求都可以共享。
共享床位:睡在“太空舱”里
如果你是一位上班族,当结束了半天的工作,午休时分,你一定碰到过休息室的沙发已经被挤满,只能趴在办公桌上小憩的状况。可是,办公室里,同事们聊天、打游戏,时不时传来电话铃声,这些声音总是充斥耳畔。
或许,共享床位正是瞄准了这部分需求。在上海陆家嘴,就出现了这样类似胶囊公寓性质、外表又像太空舱的共享床位,名为“共享自助休息舱”。纯白色的外观,装载推拉门,长2.1米,宽1米,就像学生宿舍一般分为上下铺,只是空间相对更为封闭,上下床铺彼此独立,互不连接,也保证了私人环境。
操作流程和“共享单车”一模一样,扫描、计时、付费,所以从操作上来说,大家不会陌生。扫码后,舱门会自动打开,用户可以自取一次性寝具(包括太空毯、一次性床单、一次性枕巾和湿纸巾)和垃圾箱。
入住过程中,用户点击“解锁舱门”,门会自动打开,可以暂时离开,也可以结束入住。有用户体验下来表示,舱内有灯光、插座、镜子、紧急按钮等,设备比较齐全,但透气性不好。
共享自助休息舱的收费犹如出租车,分为高峰价和非高峰价,高峰阶段收费10元/半小时,非高峰阶段6元/半小时,超出半小时再按照分钟计费。
点评 共享床位引来了两种声音,一种认为可解决白领休息问题,另一种则对安全及涉黄涉毒提出质疑,质疑并非没有道理,平台还需解决。
共享洗衣机:逛街时把衣服洗了
时代的风潮下,家电产品也涌入到共享经济的浪潮中。
比如,出现在上海街头的共享洗衣机,这种洗衣机的容量相对较大,并且带有烘干功能,放置位置比较接近商业区,市民可以在逛街之余顺便将家中不便清洗晾晒的大件衣物,如窗帘、棉衣、羽绒服等拿来清洗烘干。比如在徐汇区的正大乐城商场,共享洗衣机由三个滚筒箱体构成,8kg、18kg两种容量的洗衣机各一台以及一台容量18kg的烘干机。8kg洗衣机每桶收费20元,18kg每桶收费40元,烘干收费10元。两种容量的洗衣时间均为30分钟,烘干时间为15分钟。支付方式包括现金、支付宝和微信三种。
共享洗衣机自备洗涤剂,用户选择自己需要的服务内容洗涤,付费后按下绿色启动按钮便开始清洗衣物。
共享洗衣机的前景真的好吗?苏宁易购也来插一脚了,宣布推出“共享干衣”服务。这个服务主要在南京开展,拥有线下门店资源的苏宁易购通过在门店内设置专区,为消费者提供干衣服务,看来苏宁易购是要铁了心进军共享市场了。
点评 共享洗衣机最让用户担心的问题就是卫生和不方便,洗衣机多少频率清洗一次、前一批的衣物上是否有残留污渍、窗帘等大件衣服要拿到有共享洗衣机方不方便等等。
共享滑板车:路上耍酷一下
要说共享经济在哪一领域最容易出“花头”,无疑就是交通领域。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凡能代替步行的,都被创业公司看中,现在,共享滑板车也来了。
共享滑板车的鼻祖,应该说起源于新加坡一家提供共享滑板车服务的企业Neuron Mobility,去年已经有2万台电动滑板车在新加坡投放,其首次使用的押金为49新加坡币,约合241元人民币,而使用计费则为每15分钟0.5新加坡币,约合2元人民币。这种车中也加入了不少黑科技,比如GPS和IoT传感器,可以跟踪车辆的位置。传感器也能够检测振动,如果有人试图强力使用电动滑板车,将会发送警报给官方。此外,必须在对应的车桩停车才能结束行程。
或许,在不久之后,中国一些城市的街头也会出现共享滑板车。近日,一则“共享电动滑板车横空出世”的文章在网上热传,文章称最近个别城市出现了新的共享出行方式——共享电动滑板车。推出共享电动滑板车的杭州云造科技有限公司,据称,该滑板车目前只在园区、小区、学校等封闭区域投放,同时会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规避用户把车骑行至机动车或非机动车道上。
此外,还有一款名为“云马出行”的App,也推出了共享电动滑板车。
点评 要想让共享电动滑板车上路,实际上还有诸多问题,比如电动滑板车有其特定的行驶范围,如果使用人私自把共享电动滑板车搬到机动车或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对于上路后产生的事故该怎么判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