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七个步骤,完美打造网红美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七个步骤,完美打造网红美食

实际上,任何一个产品的流行都要同时具备熟悉感+Exotic这两大元素!

排队排三个小时的喜茶,最长可等到8个小时,一盒6只原价48,生生被黄牛炒到250元,还催生了淘宝代购的杏花楼蛋黄肉松青团。

网红美食突然就流行起来了!那么究竟如何打造网红美食?难道网红美食的流行真的就是靠雇人排队嘛?

今天灵哥给大家来解密网红美食!

那一天我在开车,从来不追剧的我突然听到了欢乐颂2的牛奶咖啡-咖喱咖喱,我一下子就被强烈吸引住了;有什么词可以概括这首歌的流行?我想了很久,想到了一个英文单词:“Exotic”,

并不是灵哥卖弄英文,Exotic这个词打开百度翻译:可以翻译为异国的; 外来的; 异乎寻常的,奇异的; 吸引人的;

用比较直白的中文来表达,就是“特别”,没有见过的意思!

你看咖喱咖喱这首歌,里面的歌词

泰国 新加坡 印度尼西亚

咖喱 肉骨茶 印尼九层塔

做SPA 放烟花 蒸桑拿

Coco Pineapple Mango(椰子,菠萝,芒果)

沙巴 芭堤雅 阳光热辣辣

香瓜 啤酒花 风景美如画

夜市下 海鲜架 泳池趴

歌词是不是非常异域风情,非常Exotic

但凡网红美食要想火,都要能有Exotic的感觉。

就如同许豪杰在他视频中总结的那样:网红美食要想火,要加牛油果,芝士,榴莲,为什么呢?无非是有Exotic异域风情的感觉,这些东西并不是小米粥烧饼油条那样满大街可以见的。

问题来了,既然Exotic是网红美食流行的必要条件,那是不是越异域风情越好呢?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是不是加拿大冰酒,法国蜗牛,山东的蝉蛹,云南的虫子更有网红的天赋呢?

这就我们要谈的另外一个重要标准,熟悉感!

网红美食=熟悉感+Exotic

网红=熟悉感+Exotic

实际上任何一个产品的流行都要同时具备熟悉感+Exotic这两大元素!

比如网红的标志是整容脸!用户心智上的认知认为美女网红=整容脸,所以不整容的姑娘就很难被认定为网红!但如果每个网红都整容脸了,想脱颖而出的法宝是什么呢?是Exotic!

前段时间的芭比娃娃网红,每个人一看就知道这姑娘是个典型的网红脸,网红套路,但胜就胜在她的芭比娃娃造型,没见过啊,Exotic,所以就爆火。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所谓“exotic”就挖空心思哗众取宠,真正的秘诀是要有熟悉感,而不是推一个全新的不熟悉的产品。比如很多网红美食里都喜欢加榴莲,因为榴莲就是一种既有熟悉感又Exotic的水果。中国不产,异域风情,随时可以让你联想起马来西亚泰国的热带海岛风情。

拿上海走红的桃园眷村来讲,他卖的东西很普通,也非常有熟悉感,豆浆油条。他Exotic的点在于贵,贵是有理由的,店装修的好看,有逼格。

相比较贵,便宜是否能成为一个Exotic的点呢?

老味道是否能成为Exotic的点呢?

也可以,这就是前段时间热炒的网红葱油饼成功的秘诀。大家来吃什么呢?吃的是上海老味道,这是因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各种高档餐厅的入驻,反而老味道成为了Exotic。

经典品牌理论在谈产品开发的时候,有两个基本原则

如果是旧品牌推新品:那要增加新元素,

比如科技感,如果是推新品牌:则要增加大家熟悉的老元素.

网红美食大多数属于旧产品翻新,青团,面包,月饼,锅贴,哪种不是旧产品,要想要想摇身一变变成网红美食,就得增加Exotic的新元素。记住,之所以我不用创新这个词,是因为如果用的话,这太侮辱创新这两个字了。青团里面加上蛋黄肉松叫什么创新啊?

消费网红产品的内心社交诉求

男人和女人内心的消费诉求有什么不同呢?

女人内心的消费诉求是,你有我就要有.男人内心诉求是,我有你没有.

所以女人喜欢跟风,人家有爱马仕我也要有,男人有了钱喜欢花钱买豪车,更有钱就买老爷车就是这个道理。

但不管男人女人,现在都有个共同的内心诉求,就是装逼!

而装逼的最好地方在哪呢?朋友圈

所以实际上一直以来所谓“热门餐厅”都不是奇怪的概念,但所谓“网红美食”和过往“热门餐厅”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呢?过往“热门餐厅”满足的是味蕾的需求,而“网红美食”满足的是朋友圈分享的需求。

哈佛大学教授,知名的颠覆式创新专家Kristensen说过:用户要的不是一个钻头,要的是在墙上钻一个洞。

同样,网红美食用户要的不是满足味蕾,要的是朋友圈装逼。比如北京曾经大火的网红美食雕爷牛腩套路就是花了好多心思在器皿上,这样一拍照就很装逼。

比如上海的网红美食韩国的乌云冰淇淋,看上去就是一团乌云,拍照效果超级好。另外网红美食的“排队”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朋友圈社交话题,记得我前面说过,女人的购物心态是人家有我一定要有,所以越火的网红美食我就越要排。

还有一种网红美食出身就是跟社交挂钩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Line Friends了。作为风靡日本韩国,在美国上市的Line 也把Line Friends的咖啡厅开到了上海淮海路。Line Friends里面的每个布置,每个玩偶,就是让你一边买一边拍的。

了解了消费者诉求,下面灵哥就给大家来聊一聊

打造网红美食IP的步骤

只需要以下简单几步,你的网红美食店就可以开业了!

第一步是Figure Out到底要做一种什么产品

记得吗,灵哥之前说了,一定要Exotic+熟悉元素。

青团+蛋黄肉松 = 蛋黄肉松青团

青团+烤 = 烤青团

草莓+乳酪包

蟹黄+面

汉堡+龙虾

比萨+超多的芝士

锅贴+菠菜皮/墨鱼皮

包子+特大肉馅

甜品+超多草莓/榴莲

煎饼果子+用机器摊

面+超大的碗

煎饼+小龙虾

马卡龙+冰淇淋

油条豆浆+小资装修

茶+超大苹果片

第二步:取一个容易传播的名字

除了一些老字号,新的网红美食最好都是人名+美食名 取名字

比如

王胖子驴肉火烧

阿大葱油饼

阿庆嫂桂林米粉

张哥烤串

彻思叔叔

王阿婆茶叶蛋

大家天生就会对人名+美食名有好感(符合社交媒体中的人格化传播),而且消费者有很放心的感觉

但问题来了,除非有明星加持,有时候人名+美食 会有点土,不够小资

要想打动小资用户,就可以用一些高大上的名字,甚至用些洋名

光之乳酪

REMICONE乌云冰淇淋

有网红或者IP主题的可以直接用网红或者IP名字

Line Friends Café

Hello Kitty Bistro Bianco

同道大叔咖啡

雕爷牛腩

赵小姐不等位

嘻游记

也可以用产品特性取名字

贴心锅贴

耳光馄饨(好吃的要打耳光)

老味道

第三步:选择商业策略,高价/限量/闪购

找到一个持之以恒的销售策略,比如

贵:老子就是贵

限量:每人只能买两盒,感谢理解

闪购:每天一百份,抢完为止

总之越是拽,人就来的越多!

第四步:新媒体引爆

不断的炒爆点。

首先找一个夸张的点进行推广

太好吃了,简直是炒饭中的爱马仕

老板开豪车送炒饭

天呐,居然要排三个小时才能排到一碗炒饭

排队人太多引来城管

看到没,新媒体引爆就是这样,一个个爆点扔下去。

没有人排队怎么办,雇黄牛排队呀!所以你懂的一切就是套路

下一步,就是邀请传统媒体的记者/主持人出场加持宣传

然后这个时候你会默默的发现,有明星也来,有的亲自来,有的派助理来,不过共同一点是,他们也很有可能主动去发朋友圈或者微博!

还愣着干嘛,接着明星继续再炒!

第五步:开连锁,收加盟费

还愣着干嘛,那么火了,还不开连锁。异地怎么办?卖代理权呀,从广州到厦门,到上海,到北京,反正中国那么大。这时候你就不是卖美食了,而是卖品牌了!

第六步:圈钱融资然后卖掉

比如同道大叔就是这么干的

或者,你可以选择第七步

关门,策划下一款网红美食,回到第一步!这真不是灵哥教你学坏,的确很多人就是这么做的!

为什么网红美食容易昙花一现?

流行来的快,去的快!因为“装逼”心态,而尝试的网红美食,当每个人都尝试过,都发过图之后,所营造的“exotic”感就会快速消失,网红美食昙花一现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如何解释小龙虾能够长盛不衰呢?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小龙虾已经不是一个猎奇式的“网红美食”,大多数人对于小龙虾都有着相当的熟悉程度。但如果长久不吃,还是会有exotic的感觉。其次,小龙虾满足了更深层次的“社交”诉求,一方面显得接地气,另外一方面男生可以通过“剥龙虾”方式,来增加和女生的互动。

小龙虾在“社交”方面扮演的角色是使得他长盛不衰的原因!还记得美国创新学大师Clayton Kristensen说的那句话吗,用户要的不是一个钻头,而是墙上钻一个洞!同样,用户吃的不是网红美食,吃的是朋友圈装逼;用户吃的也不是小龙虾,而是为了更接地气(拉近距离)的社交诉求。

记住,“火”不必然代表能火的长!如果要延长“网红美食”的生命周期,就要找到符合用户长期消费的诉求点;而用户长期消费的诉求点无非是那么几个:

好吃?

性价比高?

满足社交(如接地气的烤串,麻小;还是米其林三星)

归根到底,就是回归商业本质!

作者微信号:ding_chenling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七个步骤,完美打造网红美食

实际上,任何一个产品的流行都要同时具备熟悉感+Exotic这两大元素!

排队排三个小时的喜茶,最长可等到8个小时,一盒6只原价48,生生被黄牛炒到250元,还催生了淘宝代购的杏花楼蛋黄肉松青团。

网红美食突然就流行起来了!那么究竟如何打造网红美食?难道网红美食的流行真的就是靠雇人排队嘛?

今天灵哥给大家来解密网红美食!

那一天我在开车,从来不追剧的我突然听到了欢乐颂2的牛奶咖啡-咖喱咖喱,我一下子就被强烈吸引住了;有什么词可以概括这首歌的流行?我想了很久,想到了一个英文单词:“Exotic”,

并不是灵哥卖弄英文,Exotic这个词打开百度翻译:可以翻译为异国的; 外来的; 异乎寻常的,奇异的; 吸引人的;

用比较直白的中文来表达,就是“特别”,没有见过的意思!

你看咖喱咖喱这首歌,里面的歌词

泰国 新加坡 印度尼西亚

咖喱 肉骨茶 印尼九层塔

做SPA 放烟花 蒸桑拿

Coco Pineapple Mango(椰子,菠萝,芒果)

沙巴 芭堤雅 阳光热辣辣

香瓜 啤酒花 风景美如画

夜市下 海鲜架 泳池趴

歌词是不是非常异域风情,非常Exotic

但凡网红美食要想火,都要能有Exotic的感觉。

就如同许豪杰在他视频中总结的那样:网红美食要想火,要加牛油果,芝士,榴莲,为什么呢?无非是有Exotic异域风情的感觉,这些东西并不是小米粥烧饼油条那样满大街可以见的。

问题来了,既然Exotic是网红美食流行的必要条件,那是不是越异域风情越好呢?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是不是加拿大冰酒,法国蜗牛,山东的蝉蛹,云南的虫子更有网红的天赋呢?

这就我们要谈的另外一个重要标准,熟悉感!

网红美食=熟悉感+Exotic

网红=熟悉感+Exotic

实际上任何一个产品的流行都要同时具备熟悉感+Exotic这两大元素!

比如网红的标志是整容脸!用户心智上的认知认为美女网红=整容脸,所以不整容的姑娘就很难被认定为网红!但如果每个网红都整容脸了,想脱颖而出的法宝是什么呢?是Exotic!

前段时间的芭比娃娃网红,每个人一看就知道这姑娘是个典型的网红脸,网红套路,但胜就胜在她的芭比娃娃造型,没见过啊,Exotic,所以就爆火。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所谓“exotic”就挖空心思哗众取宠,真正的秘诀是要有熟悉感,而不是推一个全新的不熟悉的产品。比如很多网红美食里都喜欢加榴莲,因为榴莲就是一种既有熟悉感又Exotic的水果。中国不产,异域风情,随时可以让你联想起马来西亚泰国的热带海岛风情。

拿上海走红的桃园眷村来讲,他卖的东西很普通,也非常有熟悉感,豆浆油条。他Exotic的点在于贵,贵是有理由的,店装修的好看,有逼格。

相比较贵,便宜是否能成为一个Exotic的点呢?

老味道是否能成为Exotic的点呢?

也可以,这就是前段时间热炒的网红葱油饼成功的秘诀。大家来吃什么呢?吃的是上海老味道,这是因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各种高档餐厅的入驻,反而老味道成为了Exotic。

经典品牌理论在谈产品开发的时候,有两个基本原则

如果是旧品牌推新品:那要增加新元素,

比如科技感,如果是推新品牌:则要增加大家熟悉的老元素.

网红美食大多数属于旧产品翻新,青团,面包,月饼,锅贴,哪种不是旧产品,要想要想摇身一变变成网红美食,就得增加Exotic的新元素。记住,之所以我不用创新这个词,是因为如果用的话,这太侮辱创新这两个字了。青团里面加上蛋黄肉松叫什么创新啊?

消费网红产品的内心社交诉求

男人和女人内心的消费诉求有什么不同呢?

女人内心的消费诉求是,你有我就要有.男人内心诉求是,我有你没有.

所以女人喜欢跟风,人家有爱马仕我也要有,男人有了钱喜欢花钱买豪车,更有钱就买老爷车就是这个道理。

但不管男人女人,现在都有个共同的内心诉求,就是装逼!

而装逼的最好地方在哪呢?朋友圈

所以实际上一直以来所谓“热门餐厅”都不是奇怪的概念,但所谓“网红美食”和过往“热门餐厅”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呢?过往“热门餐厅”满足的是味蕾的需求,而“网红美食”满足的是朋友圈分享的需求。

哈佛大学教授,知名的颠覆式创新专家Kristensen说过:用户要的不是一个钻头,要的是在墙上钻一个洞。

同样,网红美食用户要的不是满足味蕾,要的是朋友圈装逼。比如北京曾经大火的网红美食雕爷牛腩套路就是花了好多心思在器皿上,这样一拍照就很装逼。

比如上海的网红美食韩国的乌云冰淇淋,看上去就是一团乌云,拍照效果超级好。另外网红美食的“排队”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朋友圈社交话题,记得我前面说过,女人的购物心态是人家有我一定要有,所以越火的网红美食我就越要排。

还有一种网红美食出身就是跟社交挂钩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Line Friends了。作为风靡日本韩国,在美国上市的Line 也把Line Friends的咖啡厅开到了上海淮海路。Line Friends里面的每个布置,每个玩偶,就是让你一边买一边拍的。

了解了消费者诉求,下面灵哥就给大家来聊一聊

打造网红美食IP的步骤

只需要以下简单几步,你的网红美食店就可以开业了!

第一步是Figure Out到底要做一种什么产品

记得吗,灵哥之前说了,一定要Exotic+熟悉元素。

青团+蛋黄肉松 = 蛋黄肉松青团

青团+烤 = 烤青团

草莓+乳酪包

蟹黄+面

汉堡+龙虾

比萨+超多的芝士

锅贴+菠菜皮/墨鱼皮

包子+特大肉馅

甜品+超多草莓/榴莲

煎饼果子+用机器摊

面+超大的碗

煎饼+小龙虾

马卡龙+冰淇淋

油条豆浆+小资装修

茶+超大苹果片

第二步:取一个容易传播的名字

除了一些老字号,新的网红美食最好都是人名+美食名 取名字

比如

王胖子驴肉火烧

阿大葱油饼

阿庆嫂桂林米粉

张哥烤串

彻思叔叔

王阿婆茶叶蛋

大家天生就会对人名+美食名有好感(符合社交媒体中的人格化传播),而且消费者有很放心的感觉

但问题来了,除非有明星加持,有时候人名+美食 会有点土,不够小资

要想打动小资用户,就可以用一些高大上的名字,甚至用些洋名

光之乳酪

REMICONE乌云冰淇淋

有网红或者IP主题的可以直接用网红或者IP名字

Line Friends Café

Hello Kitty Bistro Bianco

同道大叔咖啡

雕爷牛腩

赵小姐不等位

嘻游记

也可以用产品特性取名字

贴心锅贴

耳光馄饨(好吃的要打耳光)

老味道

第三步:选择商业策略,高价/限量/闪购

找到一个持之以恒的销售策略,比如

贵:老子就是贵

限量:每人只能买两盒,感谢理解

闪购:每天一百份,抢完为止

总之越是拽,人就来的越多!

第四步:新媒体引爆

不断的炒爆点。

首先找一个夸张的点进行推广

太好吃了,简直是炒饭中的爱马仕

老板开豪车送炒饭

天呐,居然要排三个小时才能排到一碗炒饭

排队人太多引来城管

看到没,新媒体引爆就是这样,一个个爆点扔下去。

没有人排队怎么办,雇黄牛排队呀!所以你懂的一切就是套路

下一步,就是邀请传统媒体的记者/主持人出场加持宣传

然后这个时候你会默默的发现,有明星也来,有的亲自来,有的派助理来,不过共同一点是,他们也很有可能主动去发朋友圈或者微博!

还愣着干嘛,接着明星继续再炒!

第五步:开连锁,收加盟费

还愣着干嘛,那么火了,还不开连锁。异地怎么办?卖代理权呀,从广州到厦门,到上海,到北京,反正中国那么大。这时候你就不是卖美食了,而是卖品牌了!

第六步:圈钱融资然后卖掉

比如同道大叔就是这么干的

或者,你可以选择第七步

关门,策划下一款网红美食,回到第一步!这真不是灵哥教你学坏,的确很多人就是这么做的!

为什么网红美食容易昙花一现?

流行来的快,去的快!因为“装逼”心态,而尝试的网红美食,当每个人都尝试过,都发过图之后,所营造的“exotic”感就会快速消失,网红美食昙花一现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如何解释小龙虾能够长盛不衰呢?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小龙虾已经不是一个猎奇式的“网红美食”,大多数人对于小龙虾都有着相当的熟悉程度。但如果长久不吃,还是会有exotic的感觉。其次,小龙虾满足了更深层次的“社交”诉求,一方面显得接地气,另外一方面男生可以通过“剥龙虾”方式,来增加和女生的互动。

小龙虾在“社交”方面扮演的角色是使得他长盛不衰的原因!还记得美国创新学大师Clayton Kristensen说的那句话吗,用户要的不是一个钻头,而是墙上钻一个洞!同样,用户吃的不是网红美食,吃的是朋友圈装逼;用户吃的也不是小龙虾,而是为了更接地气(拉近距离)的社交诉求。

记住,“火”不必然代表能火的长!如果要延长“网红美食”的生命周期,就要找到符合用户长期消费的诉求点;而用户长期消费的诉求点无非是那么几个:

好吃?

性价比高?

满足社交(如接地气的烤串,麻小;还是米其林三星)

归根到底,就是回归商业本质!

作者微信号:ding_chenling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