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17年电视综艺半年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17年电视综艺半年报

2017年,电视综艺迎来文化类节目的春天;慢综艺鸡汤煲火候正好;跨界、跨行、剧情化,电视综艺故事越讲越好;“台网联盟”,基于场景的营销模式或将于下半年赚足眼球吸引力。

编者按

2017年过半,中国影视市场呈现诸多看点和趋势。传媒+(ID:chuanmeijia007)推出半年报系列,将在未来一周内陆续对2017年上半年的电视剧、电影、综艺(包括网生内容)进行解读和剖析。

影视2.0时代,对于受众注意力的争夺已成为各家共识。刚刚过去的半年里,传统媒体领域中的“注意力之争”将战场引回内容输出,以《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等为代表的文化类节目,在一众“奔跑竞技”的户外类节目中突出重围,成功逆袭。

上半年国内卫视收视市场概况

通过对部分微博数据的抓取和筛选(数据来自@卫视小露电,采集时间段为2017年1月1日-6月30日),整理出今年上半年省级卫视全天收视率排名最高的为湖南卫视。

这个结果可以说属于意料之中。

上半年的181天中,湖南卫视CSM52全天收视率排在各省级卫视首位的天数达98天,其次为上海东方卫视45天,紧随其后排在第三位的为浙江卫视34天。

根据骨朵数据,截止到6月30日,网络播放量排名前十位的电视综艺节目分别为《爱情保卫战》《奔跑吧》《缘来非诚勿扰》《歌手》《快乐大本营》《花儿与少年2017》《高能少年团》《向往的生活》《笑声传奇》《一转成双》,这也和省级卫视晚间节目收视率词频分析的结果大部分吻合。

2017年,文化类节目的春天

上半年,文化类节目回归。《朗读者》《念念不忘》等节目均以“书信”作为节目符号,探索文化类节目的电视媒介呈现。正因如此,有文章预测说2017年的综艺界会成为“书信朗读年”。

首次担任制片人的董卿,从两页策划到一个爆款,将《朗读者》打造成一档既小众又大众的文化节目,并创新了一种“访谈+朗读+轻解析” 的文化类节目模式。节目从2017年2月开播到4月中旬共播出8期,其在央视综合频道的平均收视率为1.06%,在央视三套的平均收视率为0.75%。

《念念不忘》以传播中国优秀传统“家风、家教、家训”为创作宗旨,在主题选择上更加集中,以“家书”为贯穿节目始终的载体,除了注重主持人和嘉宾的“文化颜值”外,家族成员的“时空对话”是节目最具新意之处。

除书信朗读外,《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延续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节目宗旨,带领受众重温经典诗词,感受文学之美。CSM媒介研究71城市收视调查数据显示,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首播10期收视稳定且呈上升趋势,10期首播平均收视率高达1.77%,单期收视率一直稳定维持在1.5%-2%之间,2月7日第二季总决赛收视率达到2.43%。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文化类节目在娱乐至死的今天,丰富了电视节目内容,净化了荧屏生态,也在某种程度上重申电视媒介寓教于乐的作用。一档好的文化类节目关键在于把握受众的真正需求,以内容和品质取胜。

慢综艺:鸡汤慢慢煲

和跑着玩、马不停蹄做任务的“快节奏”综艺节目相比,今年上半年慢综艺在国内季播市场逐渐升温,这些慢综艺节目形式以观察和体验为主,重视屏幕光环背后“人”的故事。

2017年第一季度晚间收视率破1%的19个季播节目中,制作精良、鸡汤味浓郁的慢综艺节目占21%。

湖南卫视《向往的生活农夫篇》中,何炅、黄磊和刘宪华一起守拙归园田,在“蘑菇屋”自力更生、自给自足、温情待客。温情脉脉的节奏将每一期的待客与做客的故事保持在1%以上(此处为CSM52城收视数据)。

浙江卫视《熟悉的味道》和旧时光中的味、景、人重逢,以“感恩”为关键词竖起“爱要让你知道”的温情旗帜。节目从一个收集明星回忆、感恩与美食的杂货铺开始,用美食让情怀落地,用感恩重现过往的时光,揭秘美食背后的动人故事。

今年第二季度主打明星自助旅行的《花儿与少年3》在展示人文风景、明星不断突破自我的同时,镜头也将八位性格各异的明星组成的“花少姐弟团”在异域旅程中的相处放大,这其中有感动也有矛盾。吴梦知或细腻或有趣的文案搭配井柏然的手绘,让每一个空镜转场都充满感悟,放慢的脚步、人生的思考都在这里了。

“搭伙旅游”之后,湖南卫视又一档“搭伙过日子”的综艺《中餐厅》近期开播。但这档节目显得有些“命途多舛”:从开播起便遭受质疑——抄袭韩国TVN真人秀节目《尹餐厅》。而为了能顺利接上《花儿与少年》第三季播完后的“趟儿”,边拍边播的仓促也招来受众诟病。需要明确的是,虽然画风很治愈、色调很舒服、后期很强大,但观众也不会因为能窝在家里尽览美景美食而接受“有限的原创”。

跨界、跨行、剧情化,电视综艺越来越会讲故事

当电视综艺节目的重点捕捉由单一内容类型向行业联动及IP联动发力,电视综艺讲故事的能力越来越好了。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跨界见真章》,从主创到内容都贯穿了“跨界”这一主线。节目中的嘉宾来自各个领域,有歌手也有科学家。节目通过“记录+访谈”的形式,讲述公众人物的跨界创业故事。

江苏卫视《我们的挑战》亦为明星挑战多种行业的“跨界综艺”。节目六位固定成员黄晓明、刘烨、沙溢、阮经天、薛之谦、岳云鹏立足百姓生活,通过嘉宾体验展现普通人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内在品质,揭示人生哲理。“把嘉宾当成素人,当成普通人去参加任务”总导演陈涤在发布会上讲道。

将“跨界”设定为频道特色的北京卫视,这次联合河北卫视出品《跨界冰雪王》,将体育元素节目和奥运相结合,由张艺谋担任总导演,申雪、赵宏博出任总教官。8位滑冰零基础的明星为助力冬奥,接受冰上技巧训练及每周一次真实冰上实境表演的挑战。明星们要在三个月内,从零基础滑冰菜鸟蜕变为翩翩起舞的跨界冰雪王。

2015年《极限挑战》打造户外真人秀剧情化的开端,2017年湖南卫视《七十二层奇楼》将电视综艺的剧情化引入“IP矩阵”。6位参与嘉宾接受南派三叔的邀请寻找古籍《天工秘术》,探寻奇楼建立的原因和奥秘,在此过程中带领观众领略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和手工艺的魅力。

近几年,呈井喷态势的明星户外竞技综艺确立了其收视率“扛把子”的地位。这些节目大多具备精良的制作水准和剧情化发展模式。目前,国内电视综艺的剧情化分为两种,一种是每期节目均设置不同剧情,嘉宾们根据具体剧情参与其中;另一种则为季度剧情,每一期节目安排或许会有所差异,但最终都是沿着主线剧情收尾。

而本月开播的《来吧,兄弟》,虽主打“无标签、无模式、不设限、反套路”,但从播出内容来看,更像是《我们的挑战》《奔跑吧》等节目的综合体,依然是熟悉的“快节奏+任务”模式,剧情的推进新意不大。

“台网联盟”来了

影视2.0时代,边看边买成为新常态。先是会员付费模式成为影视行业共识,如今内容亦成为连接电商的流量入口。

先网后台、台网联动在业内早已不是新鲜词,只是对于“台网联盟”来说,此网非彼网。

4月13日下午,北京卫视和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北京卫视将把剧场、综艺、广告等重要时段的内容资源,全方位开放给阿里巴巴,后者将在这些时段的内容中植入场景营销。双方首个合作项目为“跨界歌王”,观众可以通过手机“摇一摇”,参与电视节目中的互动和购物。

在基于时间和空间的场景中,观众“看电视”的单一维度体验,转变成多屏互动。在注意力稀缺的眼球经济环境下,这种趣味和便利的结合或将有利于电视媒介流量与粘度的回升。

作者:子夜

编辑:Saya

【版权声明】传媒+版权文章,如需转载联系后台,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及原文链接,内容合作请添加微信号13521859160。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17年电视综艺半年报

2017年,电视综艺迎来文化类节目的春天;慢综艺鸡汤煲火候正好;跨界、跨行、剧情化,电视综艺故事越讲越好;“台网联盟”,基于场景的营销模式或将于下半年赚足眼球吸引力。

编者按

2017年过半,中国影视市场呈现诸多看点和趋势。传媒+(ID:chuanmeijia007)推出半年报系列,将在未来一周内陆续对2017年上半年的电视剧、电影、综艺(包括网生内容)进行解读和剖析。

影视2.0时代,对于受众注意力的争夺已成为各家共识。刚刚过去的半年里,传统媒体领域中的“注意力之争”将战场引回内容输出,以《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等为代表的文化类节目,在一众“奔跑竞技”的户外类节目中突出重围,成功逆袭。

上半年国内卫视收视市场概况

通过对部分微博数据的抓取和筛选(数据来自@卫视小露电,采集时间段为2017年1月1日-6月30日),整理出今年上半年省级卫视全天收视率排名最高的为湖南卫视。

这个结果可以说属于意料之中。

上半年的181天中,湖南卫视CSM52全天收视率排在各省级卫视首位的天数达98天,其次为上海东方卫视45天,紧随其后排在第三位的为浙江卫视34天。

根据骨朵数据,截止到6月30日,网络播放量排名前十位的电视综艺节目分别为《爱情保卫战》《奔跑吧》《缘来非诚勿扰》《歌手》《快乐大本营》《花儿与少年2017》《高能少年团》《向往的生活》《笑声传奇》《一转成双》,这也和省级卫视晚间节目收视率词频分析的结果大部分吻合。

2017年,文化类节目的春天

上半年,文化类节目回归。《朗读者》《念念不忘》等节目均以“书信”作为节目符号,探索文化类节目的电视媒介呈现。正因如此,有文章预测说2017年的综艺界会成为“书信朗读年”。

首次担任制片人的董卿,从两页策划到一个爆款,将《朗读者》打造成一档既小众又大众的文化节目,并创新了一种“访谈+朗读+轻解析” 的文化类节目模式。节目从2017年2月开播到4月中旬共播出8期,其在央视综合频道的平均收视率为1.06%,在央视三套的平均收视率为0.75%。

《念念不忘》以传播中国优秀传统“家风、家教、家训”为创作宗旨,在主题选择上更加集中,以“家书”为贯穿节目始终的载体,除了注重主持人和嘉宾的“文化颜值”外,家族成员的“时空对话”是节目最具新意之处。

除书信朗读外,《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延续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节目宗旨,带领受众重温经典诗词,感受文学之美。CSM媒介研究71城市收视调查数据显示,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首播10期收视稳定且呈上升趋势,10期首播平均收视率高达1.77%,单期收视率一直稳定维持在1.5%-2%之间,2月7日第二季总决赛收视率达到2.43%。

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

文化类节目在娱乐至死的今天,丰富了电视节目内容,净化了荧屏生态,也在某种程度上重申电视媒介寓教于乐的作用。一档好的文化类节目关键在于把握受众的真正需求,以内容和品质取胜。

慢综艺:鸡汤慢慢煲

和跑着玩、马不停蹄做任务的“快节奏”综艺节目相比,今年上半年慢综艺在国内季播市场逐渐升温,这些慢综艺节目形式以观察和体验为主,重视屏幕光环背后“人”的故事。

2017年第一季度晚间收视率破1%的19个季播节目中,制作精良、鸡汤味浓郁的慢综艺节目占21%。

湖南卫视《向往的生活农夫篇》中,何炅、黄磊和刘宪华一起守拙归园田,在“蘑菇屋”自力更生、自给自足、温情待客。温情脉脉的节奏将每一期的待客与做客的故事保持在1%以上(此处为CSM52城收视数据)。

浙江卫视《熟悉的味道》和旧时光中的味、景、人重逢,以“感恩”为关键词竖起“爱要让你知道”的温情旗帜。节目从一个收集明星回忆、感恩与美食的杂货铺开始,用美食让情怀落地,用感恩重现过往的时光,揭秘美食背后的动人故事。

今年第二季度主打明星自助旅行的《花儿与少年3》在展示人文风景、明星不断突破自我的同时,镜头也将八位性格各异的明星组成的“花少姐弟团”在异域旅程中的相处放大,这其中有感动也有矛盾。吴梦知或细腻或有趣的文案搭配井柏然的手绘,让每一个空镜转场都充满感悟,放慢的脚步、人生的思考都在这里了。

“搭伙旅游”之后,湖南卫视又一档“搭伙过日子”的综艺《中餐厅》近期开播。但这档节目显得有些“命途多舛”:从开播起便遭受质疑——抄袭韩国TVN真人秀节目《尹餐厅》。而为了能顺利接上《花儿与少年》第三季播完后的“趟儿”,边拍边播的仓促也招来受众诟病。需要明确的是,虽然画风很治愈、色调很舒服、后期很强大,但观众也不会因为能窝在家里尽览美景美食而接受“有限的原创”。

跨界、跨行、剧情化,电视综艺越来越会讲故事

当电视综艺节目的重点捕捉由单一内容类型向行业联动及IP联动发力,电视综艺讲故事的能力越来越好了。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跨界见真章》,从主创到内容都贯穿了“跨界”这一主线。节目中的嘉宾来自各个领域,有歌手也有科学家。节目通过“记录+访谈”的形式,讲述公众人物的跨界创业故事。

江苏卫视《我们的挑战》亦为明星挑战多种行业的“跨界综艺”。节目六位固定成员黄晓明、刘烨、沙溢、阮经天、薛之谦、岳云鹏立足百姓生活,通过嘉宾体验展现普通人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内在品质,揭示人生哲理。“把嘉宾当成素人,当成普通人去参加任务”总导演陈涤在发布会上讲道。

将“跨界”设定为频道特色的北京卫视,这次联合河北卫视出品《跨界冰雪王》,将体育元素节目和奥运相结合,由张艺谋担任总导演,申雪、赵宏博出任总教官。8位滑冰零基础的明星为助力冬奥,接受冰上技巧训练及每周一次真实冰上实境表演的挑战。明星们要在三个月内,从零基础滑冰菜鸟蜕变为翩翩起舞的跨界冰雪王。

2015年《极限挑战》打造户外真人秀剧情化的开端,2017年湖南卫视《七十二层奇楼》将电视综艺的剧情化引入“IP矩阵”。6位参与嘉宾接受南派三叔的邀请寻找古籍《天工秘术》,探寻奇楼建立的原因和奥秘,在此过程中带领观众领略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和手工艺的魅力。

近几年,呈井喷态势的明星户外竞技综艺确立了其收视率“扛把子”的地位。这些节目大多具备精良的制作水准和剧情化发展模式。目前,国内电视综艺的剧情化分为两种,一种是每期节目均设置不同剧情,嘉宾们根据具体剧情参与其中;另一种则为季度剧情,每一期节目安排或许会有所差异,但最终都是沿着主线剧情收尾。

而本月开播的《来吧,兄弟》,虽主打“无标签、无模式、不设限、反套路”,但从播出内容来看,更像是《我们的挑战》《奔跑吧》等节目的综合体,依然是熟悉的“快节奏+任务”模式,剧情的推进新意不大。

“台网联盟”来了

影视2.0时代,边看边买成为新常态。先是会员付费模式成为影视行业共识,如今内容亦成为连接电商的流量入口。

先网后台、台网联动在业内早已不是新鲜词,只是对于“台网联盟”来说,此网非彼网。

4月13日下午,北京卫视和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北京卫视将把剧场、综艺、广告等重要时段的内容资源,全方位开放给阿里巴巴,后者将在这些时段的内容中植入场景营销。双方首个合作项目为“跨界歌王”,观众可以通过手机“摇一摇”,参与电视节目中的互动和购物。

在基于时间和空间的场景中,观众“看电视”的单一维度体验,转变成多屏互动。在注意力稀缺的眼球经济环境下,这种趣味和便利的结合或将有利于电视媒介流量与粘度的回升。

作者:子夜

编辑:Saya

【版权声明】传媒+版权文章,如需转载联系后台,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及原文链接,内容合作请添加微信号13521859160。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