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家欣
编辑:李春晖
如果问硬糖君对热播综艺《中餐厅》的感想,居然是“励志”……
什么叫“技多不压身”!张亮作为一个以厨艺行走娱乐圈的模特,身体力行告诉我们: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不会白费。看16岁的厨师经历,给他在综艺里带来了多么无可取代的地位。当然也十分心疼他,明明都当了明星,怎么到头来还是干厨子的活儿。
7月22日登陆湖南卫视10点档的经营体验类综艺《中餐厅》,将赵薇、黄晓明、周冬雨、张亮、靳梦佳5位明星扔到泰国某小岛,要求他们以五万泰铢(约合1万人民币)作为启动资金,在22天内经营一家盈利的中餐馆。
每位嘉宾的角色定位也很明确:店长赵薇,副店长兼招揽担当黄晓明,主厨张亮,服务员周冬雨,以及洗碗工靳梦佳。
刚结束了收视、话题都不甚理想的《花儿与少年3》,芒果台却依然对“慢综艺”执迷不悔,紧接着就推出《中餐厅》。
好在还真是苦心人天不负,明星亮点颇足,节目形式新颖的《中餐厅》首播开门红,全网收视率达1.36,收视份额8.7,排名同时段全国第一。
从《爸爸去哪儿》到《花儿与少年》,从《向往的生活》到《中餐厅》,湖南卫视似乎对“慢综艺”情有独钟,和一路“奔跑”的浙江卫视形成鲜明对比。而快慢之间,究竟哪个才是当下观众最爱?
“过日子”的慢综艺
作为赵薇首档常驻真人秀,再加上“下凡”的教主黄晓明,新晋实力小花周冬雨,还有再展厨艺的张亮,一直洗碗起码不招人烦甚至有点惹人疼的芒果台小透明,《中餐厅》确实可算综艺顶配。
第一次常驻真人秀的赵薇表现自然,一看就是老板娘,句句都显情商,手调蜂蜜柠檬水也很加好感。
社交小能手黄晓明以招揽客人为第一要务,遇见人就招呼,还从国内带来一大箱中国特色礼物,俨然小商品批发商,说着“做生意一定要控制成本”,对各类采购锱铢必究。赵薇买盒火腿都被黄晓明批评,说好的“朋友以上恋人未满”呢?大概是白天用脑过度,小明回到民宿急忙给angelababy打了电话诉苦。
赵黄感情互动是全篇一大看点。黄晓明带来“小燕子海报”说要当镇店之宝贴门口,弄得赵薇哭笑不得连翻白眼。第二期干脆直接以两人“经营理念冲突”为噱头了,预告片中赵薇怒呼三声“黄晓明”以示抗议。
张亮又秀了一把厨艺,自备不少刀具,被店长赵薇当做教育黄晓明的正面教材。靳梦佳和周冬雨目前还处于打酱油状态,洗碗、吃面、卖萌。
从自己做饭的《向往的生活》,到自主经营餐厅的《中餐厅》,慢综艺将明星放到普通人的生活情境中,环境事件接地气,而明星又浑身是戏,由此产生反差萌。
但虽然是慢综艺,《中餐厅》的一些地方处理却稍嫌仓促。首期只有82分钟,想要全面展现5位嘉宾的人设,让每个人的性格立体丰满显然并不容易。结果就是赵薇黄晓明得到优待,形象基本树立,而张亮的重要看点——挑选菜品的过程被一带而过,2位年轻女明星的存在感更是无比薄弱。
5位明星确定身份、碰面、抵达餐厅、购置食材、定菜单、准备开张,一系列的故事全部集中在第一期。虽然观众过几期就会顺着节目思路看下去,但是开头还是有些突兀,赵薇突然说想在“某个地方待一段时间”,然后打几个电话,大家就到了泰国,接着就是靠字幕和旁白煽情谈人生,真是相当之尬。
据说,因为要接档刚刚结束的《花儿与少年3》,《中餐厅》只能边拍边播,现在明星们正实时在泰国象岛买菜做饭呢,节目组还在微博呼吁大家不要买机票去看明星。甚至,第一期节目的后期只花了半个月。而一般来说,国外取景长时间拍摄的节目,外景结束后回国统一进行后期制作才是标准做法。
如此整个制作都在赶进度,是否还能照顾好各种细节呢?慢综艺,快制作,似乎不是综艺创新的正确打开方式。
“清流”慢综艺与“主流”快综艺
在很长一段时间,以任务为主线、突出竞争的户外真人秀如《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等称霸荧屏。直到最近大半年,《见字如面》、《向往的生活》等“慢综艺”才又开始抬头。
与快综艺体现竞技感、集中笑点的制作理念不同,慢综艺没有人为设置的游戏和任务,也不强调人设,而是设置好大框架,让明星“自己玩”。
这是对表演过重、一言不合就“互撕”的快综艺,出现审美疲劳后的必然调整,所以慢综艺也被称为综艺“清流”。
2017年,多档以文化为主题的慢综艺,在快综艺霸屏的状况下拨开一条新路。除了《向往的生活》因涉嫌抄袭韩综《三时三餐》评分较低,《朗读者》和《非凡匠心》的评分都是8.9分,《见字如面》更是高达9.0分。
比起靠激烈的肢体动作搞笑的快综艺,慢综艺的武器则是小清新的后期、调色以及MG动画、鸡汤旁白,注重从日常行动中挖掘笑点。比如《中餐厅》肚饿的周冬雨品尝火腿,就配合早已流传的名为“周冬雨的凝视”的小黄鸭表情包,再让小黄鸭们在泰国海滩拉上一曲小提琴协奏曲,让人印象深刻。
不过,“清流”到底是“清流”,没能成为“主流”是有理由的。比起快综艺收视网播广告全线飘红的战斗力,慢综艺却有些叫好不叫座。
其中收视和网播量最高的还是涉嫌抄袭的《向往的生活》,而《朗读者》、《见字如面》和《非凡匠心》的电视收视都不算理想,网播量也后劲不足。特别是以明星嘉宾“互撕”爆红的《花儿与少年》,第三季一改前风,成了治愈鸡汤的“慢综艺”,收视话题数据立马下降。
被快综艺洗脑的观众偏爱快节奏,突然扎堆出现的慢综艺要打开市场,还需要时日,而用过分煽情的方式唱一曲心灵鸡汤,更容易唱跑年轻观众。
某些慢综艺,简直可说是“精简版艺术人生”和“新版感动中国”。《中餐厅》也是开头就来了一长串煽情台词,海滩画面配上赵薇的人生感想,还把这一大段感想都用字幕一个字一个字敲在屏幕上,总让人觉得此处应有朱军或倪萍。
“逃离北上广”
那些曾被“逃离北上广”、“北京有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打动的年轻人,慢综艺显然满足了他们对慢生活的幻想。电视荧屏审美周期更迭,加上确实有用户情绪基础,让慢综艺迎来了机遇。
不过要想与成熟的“快综艺”对抗,还要经历漫长摸索。首先,在韩国版权已经不能买的情况下,是不是也能做到不去抄呢?
《中餐厅》受到最多的质疑,还不是针对节目本身,而是其与韩国tvN综艺《尹餐厅》的关系。
都是明星自主经营餐厅,一个是在泰国象岛,一个是在巴厘岛,然而又并非版权引进节目,这场口水仗也让《中餐厅》口碑被拖累,豆瓣评分仅5.7。
另一方面,慢综艺的心理基础,是以“慢生活”击中受众痛点,让观众在日常中得到“清流”滋润,甚至能够得到一些精神上的温暖治愈。但在《中餐厅》第一期中,明星们疯狂采购食材,迟来的晚饭也不能好好享受,边吃边为制定菜价烦心,观众似乎很难感受到嘉宾在节目开始前说的放松,更多是被现实打脸,都市人心向往之的自由、闲聊、看海都不是重点,餐厅盈利才是最终目的。
平心而论,湖南卫视真的是走在各卫视前列。当其他卫视还在问“你的梦想是什么”或者玩命奔跑的时候,芒果台已经察觉了大众情绪的新变化,和市场的新趋势。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到底要如何呈现的“慢”而有味,《中餐厅》开了个80分的头,还要看后续端出的菜味道如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