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外贸原单即将消失,原因竟是因为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外贸原单即将消失,原因竟是因为它?

由于“旧衣服”早在2002年就被列入《禁止进口货物目录(第四批)》,因此在方案出台之前,进口“洋垃圾”服装常通过“进口纺织废料”的名义或“借用、租买许可证”的方式进行。

单位|恒都律师事务所 综合法律及争议解决事业部

作者|自然资源与能源专业组 何佳玲

随着人们对韩剧、美剧、国外化妆品的追捧,外国服装也成为了热点。不甘落后时尚潮流的消费者纷纷开始购买外国服装,而此时外贸原单以低廉的价格吸引了消费者。销售外贸原单的商店如雨后春笋,成为了各类服装店中的新星,在网络销售和实体销售中独占一席。

然而,最近一则新闻让人大跌眼镜,广受人们追捧的外贸原单竟是“洋垃圾”?

(一)“洋垃圾”的媒体报道

2017年5月26日,厦门海关在巡查时发现一艘船上载有大量附有外文标签的服装,有些带有明显的穿着痕迹和污渍,有些甚至带着血渍,据调查该批服装均来自韩国,共计500吨。

2017年3月,汕头海关在汕尾市捣毁“洋垃圾”仓库5个,现场查缴旧服装960捆,约96吨。

2016年8月11日,武警广东省边防总队深圳市边防支队对外宣布,成功侦破一起团伙走私旧服装大案,打掉一个专业旧服装走私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查缴旧服装549吨,案值约1100万元。

……

据媒体报道,上述“洋垃圾”服装都来自国外废品站,有些服装甚至来自停尸房,这些服装通常带有大量的致病病原体,体抗力弱的人极易因此引发疾病。

尽管执法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这些洋垃圾背后隐藏的巨大经济利益,因此仍存在大量铤而走险的人。那么,这些洋垃圾的运作流程是怎样的呢?

(二)死磕“洋垃圾”的底牌亮相

为了解决严重危害国内群众健康的固体废弃物问题,以及基于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2017年4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四次会议审核通过了《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由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7月18日正式印发,目的在于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以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安全。

该方案对于洋垃圾的进口禁止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法,提出了阶段性的措施和方案:

由于“旧衣服”早在2002年就被列入《禁止进口货物目录(第四批)》,因此在方案出台之前,进口“洋垃圾”服装常通过“进口纺织废料”的名义或“借用、租买许可证”的方式进行。因此“禁止进口生活来源废塑料、未经分拣的废纸以及纺织废料、钒渣等 ”、“完善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制度,取消贸易单位代理出口”的方案一出台,对“洋垃圾”服装的走私行为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一些销售“洋垃圾”的外贸原单想必会逐渐消失在市场上。

(三)“洋垃圾”的前世今生

为什么我国会有允许进口国外的固体废弃物制度呢?有各方面的原因以及历史渊源。

一方面,发达国家对环境较为重视,垃圾处置人工成本较高,远远高于将垃圾出口给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固体废物也并非完全的“废物”,固体废物在处理后可以达到“变废为宝”的效果,例如提取和精炼金属废料可得到再生金属;废橡胶在综合利用后可以得到大量的活性炭;废纸可以制成强度较高的复合材料,用于改良土壤,制作饲料和培育农副产品……

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缓解原料不足,我国开始从境外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而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内本土资源又有限,因此不得不收购包括废物在内的各种进口资源。当然,在收购进口废物资源的时候,我国也对这一行为进行了规范和限制:

198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认真清查进口废旧服装的通知》,要求对进口废旧服装进行严格清查,但并未对其进口采取相应管理措施。

1989年3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禁止经合组织(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有显著环境危害的废料。我国政府于1990年3月签署该公约,公约于1992年5月5日生效。

199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获得通过。

1996年我国出台了《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列举了九类国家限制进口的可用作原料的废物目录。

2001年-2005年期间我国出台了六批《禁止进口货物目录》,禁止一些旧机电、医疗废物、废药物、废轮胎、旧衣物、电池废碎料及废电池、废机电产品的进口。

2011年我国出台了《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将固体废弃物分为禁止进口、限制进口和自动许可类,实行分类管理。

(四)杜绝“洋垃圾”的决胜招数

综上所述,之所以进口洋垃圾,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大,而国内供不应求,无奈需从国外进口。那么我们真的能做到杜绝“洋垃圾”吗?这得从“供不应求”这个词下手。

首先,对于“求”,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精细化管理,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资源的消耗,使需求降低。

其次,对于“供给”,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自身所产生的垃圾也不在少数,但由于我国垃圾未进行分类处理,因此国内产生的垃圾回收率很低。这就需要我国目前推行的“垃圾分类回收”政策配合。正如方案里所述,至2020年底,国内固体废物回收量由2015年的2.46亿吨提高到3.5亿吨。

减少需求,增加国内供给量,如此“洋垃圾”自然就无用武之地,会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绿色经济,绿色发展,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是我们永远的目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外贸原单即将消失,原因竟是因为它?

由于“旧衣服”早在2002年就被列入《禁止进口货物目录(第四批)》,因此在方案出台之前,进口“洋垃圾”服装常通过“进口纺织废料”的名义或“借用、租买许可证”的方式进行。

单位|恒都律师事务所 综合法律及争议解决事业部

作者|自然资源与能源专业组 何佳玲

随着人们对韩剧、美剧、国外化妆品的追捧,外国服装也成为了热点。不甘落后时尚潮流的消费者纷纷开始购买外国服装,而此时外贸原单以低廉的价格吸引了消费者。销售外贸原单的商店如雨后春笋,成为了各类服装店中的新星,在网络销售和实体销售中独占一席。

然而,最近一则新闻让人大跌眼镜,广受人们追捧的外贸原单竟是“洋垃圾”?

(一)“洋垃圾”的媒体报道

2017年5月26日,厦门海关在巡查时发现一艘船上载有大量附有外文标签的服装,有些带有明显的穿着痕迹和污渍,有些甚至带着血渍,据调查该批服装均来自韩国,共计500吨。

2017年3月,汕头海关在汕尾市捣毁“洋垃圾”仓库5个,现场查缴旧服装960捆,约96吨。

2016年8月11日,武警广东省边防总队深圳市边防支队对外宣布,成功侦破一起团伙走私旧服装大案,打掉一个专业旧服装走私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查缴旧服装549吨,案值约1100万元。

……

据媒体报道,上述“洋垃圾”服装都来自国外废品站,有些服装甚至来自停尸房,这些服装通常带有大量的致病病原体,体抗力弱的人极易因此引发疾病。

尽管执法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这些洋垃圾背后隐藏的巨大经济利益,因此仍存在大量铤而走险的人。那么,这些洋垃圾的运作流程是怎样的呢?

(二)死磕“洋垃圾”的底牌亮相

为了解决严重危害国内群众健康的固体废弃物问题,以及基于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2017年4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四次会议审核通过了《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由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7月18日正式印发,目的在于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以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安全。

该方案对于洋垃圾的进口禁止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法,提出了阶段性的措施和方案:

由于“旧衣服”早在2002年就被列入《禁止进口货物目录(第四批)》,因此在方案出台之前,进口“洋垃圾”服装常通过“进口纺织废料”的名义或“借用、租买许可证”的方式进行。因此“禁止进口生活来源废塑料、未经分拣的废纸以及纺织废料、钒渣等 ”、“完善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制度,取消贸易单位代理出口”的方案一出台,对“洋垃圾”服装的走私行为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一些销售“洋垃圾”的外贸原单想必会逐渐消失在市场上。

(三)“洋垃圾”的前世今生

为什么我国会有允许进口国外的固体废弃物制度呢?有各方面的原因以及历史渊源。

一方面,发达国家对环境较为重视,垃圾处置人工成本较高,远远高于将垃圾出口给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固体废物也并非完全的“废物”,固体废物在处理后可以达到“变废为宝”的效果,例如提取和精炼金属废料可得到再生金属;废橡胶在综合利用后可以得到大量的活性炭;废纸可以制成强度较高的复合材料,用于改良土壤,制作饲料和培育农副产品……

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缓解原料不足,我国开始从境外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而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内本土资源又有限,因此不得不收购包括废物在内的各种进口资源。当然,在收购进口废物资源的时候,我国也对这一行为进行了规范和限制:

198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认真清查进口废旧服装的通知》,要求对进口废旧服装进行严格清查,但并未对其进口采取相应管理措施。

1989年3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禁止经合组织(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有显著环境危害的废料。我国政府于1990年3月签署该公约,公约于1992年5月5日生效。

199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获得通过。

1996年我国出台了《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列举了九类国家限制进口的可用作原料的废物目录。

2001年-2005年期间我国出台了六批《禁止进口货物目录》,禁止一些旧机电、医疗废物、废药物、废轮胎、旧衣物、电池废碎料及废电池、废机电产品的进口。

2011年我国出台了《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将固体废弃物分为禁止进口、限制进口和自动许可类,实行分类管理。

(四)杜绝“洋垃圾”的决胜招数

综上所述,之所以进口洋垃圾,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大,而国内供不应求,无奈需从国外进口。那么我们真的能做到杜绝“洋垃圾”吗?这得从“供不应求”这个词下手。

首先,对于“求”,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精细化管理,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资源的消耗,使需求降低。

其次,对于“供给”,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自身所产生的垃圾也不在少数,但由于我国垃圾未进行分类处理,因此国内产生的垃圾回收率很低。这就需要我国目前推行的“垃圾分类回收”政策配合。正如方案里所述,至2020年底,国内固体废物回收量由2015年的2.46亿吨提高到3.5亿吨。

减少需求,增加国内供给量,如此“洋垃圾”自然就无用武之地,会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绿色经济,绿色发展,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是我们永远的目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