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永安重启IPO,摩拜和OFO是该哭还是该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永安重启IPO,摩拜和OFO是该哭还是该笑

这家传统的自行车制造,和市政有桩公共自行车公司,时隔近3个月后又重启IPO进程,它还会有未来吗?

永安行,这个共享单车领域的搅局者,杀入共享单车领域时间虽短,却做出了众多行业第一,第一个和芝麻信用分合作推出免押金模式,第一个主动宣布暂时退出共享单车的竞争,第一个IPO又被暂停。这家传统的自行车制造,和市政有桩公共自行车公司,时隔近3个月后又重启IPO进程,它还会有未来吗?

永安行的未来在哪

当摩拜、ofo、小蓝、小鸣等共享单车还在拼一轮又一轮的融资,拼一个又一个优惠的时候,永安行,这个杀入共享单车不到一年的搅局者,却拒绝了蚂蚁金服领投的A轮融资,而选择直接A股上市,并于4月已获得证监会批准。不过随后由于出现媒体质疑和专利诉讼缠身,永安行不得已中断IPO。据最新消息,中断近3个月之后,永安行重新启动了IPO,其招股意向书及相关公告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再次挂网公示。根据公告流程,永安行将于本周正式开始IPO网上路演。

永安行到底是什么来头?

永安行成立于2010年,2013年完成股改,公司主要有四项业务,即销售公共自行车系统业务、提供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服务、用户付费的共享单车业务和骑旅业务。主要收入来自有桩自行车租赁系统的出售,主要布局在中国的三四线乃至五线城市周边地区,通过与地方政府签约,垫资建设,并运营当地的市政自行车租赁服务,该营收占公司营收总额超六成。其次是销售公共自行车系统业务,占比也达到三成。

永安行为什么要放缓对共享单车的投资进度?

永安行的招股书中曾透露,终止与蚂蚁金服和深创投等机构的投资合作,并签订终止协议。永安行表明本着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和谨慎投资的原则,与各方投资机构再次协商,同意放缓投资进度。那永安行这么做的原因有哪些呢?

1.主业日子有隐忧

永安的主要收入来自和政府合作的有桩自行车运营,其盈利刚好会被无桩共享单车所冲击。同时,永安和政府签署的有桩车的合同是5年一签,在共享单车火爆的情况下,政府后续还会不会继续推动有桩车,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这可能就是永安急急忙忙杀入共享单车的最主要原因。

2.前期效果不理想

永安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在多个一二线城市投入了5万辆单车,以每辆单车500元成本计算,整个单车业务的投入成本达到2500万人民币,而这一项业务收入仅为36.83万,再加上运营和维修费用,目前可以说是巨亏状态。

3.政策前景不明朗

无桩共享单车模式在全国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市政监管、服务监管标准,政策的不确定性也给该模式未来的发展前景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前面已经有了共享汽车的案例了,所以想再观望一下,再等等。

共享单车的未来会怎么样?

共享单车现在还处在攻城拔地阶段。摩拜单车CEO王晓峰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盈利不是目前重点聚焦的方向,目前谈论盈利还太早,现在主要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扩张。”ofo创始人兼CEO戴威曾则表示:“目前ofo已经找到了清晰地盈利模式,已经有了20%的净利润,表现最好的城市已经达到了40%的净利润,今年很有可能实现全面盈利。”

共享单车很好地解决了大众出行最后3公里的难题,其盈利模式是清晰的,所以吸引了大量的投资人,争先恐后地杀入这个领域,其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政策。

永安行重启IPO

永安自行车面临的问题,可以说是传统行业都要碰到的,现有的业务模式能够稳步赚钱,但新的商业模式已经对业务产生了冲击,不过政策环境却不明朗,是积极拥抱新的商业模式,去转型,去升级,还是继续观望呢?做为企业主的您会怎么选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ofo

  • 爱普生在美对特定墨盒及其组件提起337调查申请,多家中企成列名被告
  • 美国对涉华热成型模压纤维产品反倾销初裁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永安重启IPO,摩拜和OFO是该哭还是该笑

这家传统的自行车制造,和市政有桩公共自行车公司,时隔近3个月后又重启IPO进程,它还会有未来吗?

永安行,这个共享单车领域的搅局者,杀入共享单车领域时间虽短,却做出了众多行业第一,第一个和芝麻信用分合作推出免押金模式,第一个主动宣布暂时退出共享单车的竞争,第一个IPO又被暂停。这家传统的自行车制造,和市政有桩公共自行车公司,时隔近3个月后又重启IPO进程,它还会有未来吗?

永安行的未来在哪

当摩拜、ofo、小蓝、小鸣等共享单车还在拼一轮又一轮的融资,拼一个又一个优惠的时候,永安行,这个杀入共享单车不到一年的搅局者,却拒绝了蚂蚁金服领投的A轮融资,而选择直接A股上市,并于4月已获得证监会批准。不过随后由于出现媒体质疑和专利诉讼缠身,永安行不得已中断IPO。据最新消息,中断近3个月之后,永安行重新启动了IPO,其招股意向书及相关公告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再次挂网公示。根据公告流程,永安行将于本周正式开始IPO网上路演。

永安行到底是什么来头?

永安行成立于2010年,2013年完成股改,公司主要有四项业务,即销售公共自行车系统业务、提供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服务、用户付费的共享单车业务和骑旅业务。主要收入来自有桩自行车租赁系统的出售,主要布局在中国的三四线乃至五线城市周边地区,通过与地方政府签约,垫资建设,并运营当地的市政自行车租赁服务,该营收占公司营收总额超六成。其次是销售公共自行车系统业务,占比也达到三成。

永安行为什么要放缓对共享单车的投资进度?

永安行的招股书中曾透露,终止与蚂蚁金服和深创投等机构的投资合作,并签订终止协议。永安行表明本着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和谨慎投资的原则,与各方投资机构再次协商,同意放缓投资进度。那永安行这么做的原因有哪些呢?

1.主业日子有隐忧

永安的主要收入来自和政府合作的有桩自行车运营,其盈利刚好会被无桩共享单车所冲击。同时,永安和政府签署的有桩车的合同是5年一签,在共享单车火爆的情况下,政府后续还会不会继续推动有桩车,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这可能就是永安急急忙忙杀入共享单车的最主要原因。

2.前期效果不理想

永安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在多个一二线城市投入了5万辆单车,以每辆单车500元成本计算,整个单车业务的投入成本达到2500万人民币,而这一项业务收入仅为36.83万,再加上运营和维修费用,目前可以说是巨亏状态。

3.政策前景不明朗

无桩共享单车模式在全国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市政监管、服务监管标准,政策的不确定性也给该模式未来的发展前景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前面已经有了共享汽车的案例了,所以想再观望一下,再等等。

共享单车的未来会怎么样?

共享单车现在还处在攻城拔地阶段。摩拜单车CEO王晓峰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盈利不是目前重点聚焦的方向,目前谈论盈利还太早,现在主要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扩张。”ofo创始人兼CEO戴威曾则表示:“目前ofo已经找到了清晰地盈利模式,已经有了20%的净利润,表现最好的城市已经达到了40%的净利润,今年很有可能实现全面盈利。”

共享单车很好地解决了大众出行最后3公里的难题,其盈利模式是清晰的,所以吸引了大量的投资人,争先恐后地杀入这个领域,其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政策。

永安行重启IPO

永安自行车面临的问题,可以说是传统行业都要碰到的,现有的业务模式能够稳步赚钱,但新的商业模式已经对业务产生了冲击,不过政策环境却不明朗,是积极拥抱新的商业模式,去转型,去升级,还是继续观望呢?做为企业主的您会怎么选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