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人人以“吃货”自居的年头,各种美食综艺层出不穷,但“美食”这个核心却正在逐渐被遗忘。
小编有话说
看完《中餐厅》,意外地再次被张亮圈粉了(记得上一次,好像是《爸爸去哪儿》第一季)。
煎炸蒸煮,样样精通,有镇店之宝张大厨在手,《中餐厅》毫无意外地又掀起了新一波的话题讨论热度,也在某种意义上做到了美食综艺的“美食”。
《中餐厅》中一共5位明星,除了主厨张亮,还有店长赵薇、副店长兼招揽担当黄晓明、吧台服务员周冬雨和“碗妹”靳梦佳。
无论《中餐厅》存在什么争议,作为一档美食经营体验类综艺,不可否认的是,它做出了一档美食节目应有的“烟火气”。
首期节目,赵薇、黄晓明、张亮等五个合伙人来到了泰国的一个海岛上,迅速进入状态,开始购买经营餐厅的食材和用品,一天时间搞定了经营餐厅前的准备工作。不少网友表示,从未想到节奏会如此之快。
最为关键的是,张亮作为中餐厅的“镇店之宝”,将主厨的本领发挥得淋漓尽致。砂锅焗鱼头、水煮牛肉、红烧鱼简直是教科书版本,而且从不抢戏,总是在后厨兢兢业业,低调地除了做菜,还是做菜。
先美食,后综艺,以美食为载体,但又在海外经营展现中国美食文化,顺带传播令人骄傲的中国美食味道,这样的节目形式,更像是一档美食综艺的标配!
但在节目发展过程中,美食因素也在不断降低,反而关于餐厅的经营问题开始逐渐成为节目热点,难免让人感到失望。
其实,美食综艺在国内发展,可追溯到1992年的《天天饮食》。这档栏目以介绍做菜方法、畅谈做菜体会为主要内容,是国内开播最早的一档饮食栏目。
真正开始让美食节目被各大平台关注并重视起来的是2012年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这部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的美食纪录片,开始让美食成为综艺节目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
与此同时,《十二道锋味》《熟悉的味道》《谁是你的菜》等系列节目的出现,使得美食综艺的观众群体不断增加,也正在快速形成自己独特的类型。
美食节目也逐渐呈现出美食+明星、美食+真人秀、美食+脱口秀、美食+竞技等节目模式。美食综艺的卖点超越美食本身,发展成以美食为切入点,与脱口秀、真人秀结合的复合综艺模式。
指望着节目“下饭”的饭友们发现,不少美食节目很用心地讲述明星八卦,“窥探”他们隐私,却没有用足够的篇幅来传递菜肴的色香味诱惑。
《姐姐好饿》两季节目以来,虽始终以美食贯穿,但是关于美食如何制作的篇幅是寥寥无几的,反而可以了解到很多明星的八卦、绯闻、隐私;
《拜托了冰箱》这档美食综艺以明星隐私为卖点,从明星日常生活中“冰箱”入手,聊明星八卦,聊温情热点;
《你看起来很好吃》就更像是一半脱口秀加一半美食的混合产物,是个明星八卦的定制节目,美食更多的可能只是来打酱油的噱头之一。
当然,在美食类综艺中,插入八卦,的确在某些时候很能吸引观众。但作为一档美食节目,既然标榜美食,食物的色香味和制作过程都不应该忽视,不然饭友们看“下饭”节目的乐趣何在呢?
就像当初看《舌尖上的中国》一样,真正的美食节目是能让观众看着就饿得不行不行的。显而易见,现在这些美食综艺已经再难激发吃货的欲望了,说好的美食呢?
不少网友表示,如果一档美食节目,不能把镜头聚焦在美食之上,那为什么还要用美食作为旗号呢?美食综艺还是要回归到用美食来抓住观众眼球,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未来的美食综艺变得更加“下饭”。
【版权声明】传媒+版权文章,如需转载联系后台,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及原文链接,内容合作请添加微信号1352185916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