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不止菜场,其实我们想给1个懂MUJI的人做好10件产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不止菜场,其实我们想给1个懂MUJI的人做好10件产品

为新消费群体而转型迎合情感需求的策略正在逐步实践,当文艺的年轻人们都把关注美食电影、各国餐饮文化当成时髦态度的当下,也许真的是一个好选择。

菜市场的魅力之处在于,生鲜食物的美妙腥味与嘈杂真实的人声混合在一起,在简单琐碎的交易和匆忙的货物流通里,暗喻的深层商业脉络和属地的生活消费哲学。

在普遍的印象里,日本是“会生活”的代表。讲求“断舍离”和“极简主义”思维的日本人,总会保留“极小限”的生活用品。经过筛选后的所保留的商品,是最简约也必须是最实用的,就像一杯平淡但每个人都无法离开的白开水,价值要被最大化释放。

当两者相加,“会生活”的日本样貌在菜市场中被完整体现出来。

MUJI vegetable / fruit Market

新派蔬果卖场,想成为生活的“承包商”

Muji已经进军了餐饮、酒店和建筑房屋业主,去年就传出消息称,他们想要在卖场中出售生鲜蔬果食品,这个计划终于在最近兑现了。Muji位于东京有乐町的旗舰店一楼卖场,被重新改造,变身成为摆放着缤纷新鲜蔬果的商业空间,也整合了原有的生活用品和服装类产品,全面形成了居家生活的综合体样貌。

1. 要知道你吃了什么

名为MUJI vegetable / fruit Market,这是全世界第一个无印良品的菜市场。

无印良品的官网上对这个菜市场的定义是:“和田地‘相连’的蔬果卖场”。 为了让消费者安心购买并了解蔬果产品,每件商品都会附上生产者的心愿和应季的食用方法,同时介绍生产者和生产场地,让人们重新审思自身与这些食物间的关系。贩售300 多种可供选择的食品杂货,食材种类包括:应季蔬果、东京特产传统蔬果、珍稀蔬果、佐菜调料、蔬菜为原料的点心。

2. 修补断裂

蔬果主打有机或低农药种植,不添加农药、化学肥料,都是当季时令的新鲜蔬果,销售模式则以产地直销的方式贩售。店里将一些农耕时用的道具作为装饰品摆放,希望更多激发人们对于生产者和生产现场的想象。在一楼和二楼的「Café &Meal MUJI」,提供咖啡、面包以及使用店内蔬果制作的蔬菜汤品。终于公开了真面目的无印良品小屋 —— MUJI HUT 也在现场做展示。

从无印良品的出发点来看,“食”是根本而不可或缺的生存需求, “农田、农场和渔场等生产现场反而成了遥远的存在,而食物也成了单纯用来消耗的商品”,但Muji认为,人们都应该去了解食物,修补消费者与生产方间断裂的关系,才实施计划打造这间蔬果的卖场。

3. 卖菜也是种情怀

无印良品也曾遭遇过盲目扩张而导致业绩下跌的局面,但成功又在四年内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从亏损10亿日元营收到1410亿日元的艰难转化,而最关键的也许就是他所摸索出的将品牌文化,转变为出售生活方式场景的商业思路。

无印良品母公司株式会社良品计划发布的公司财报中显示,2016年全年营收209.7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8.4%,净利润24.08亿元人民币。事实上,2016财年是良品计划近三年来增长表现最不理想的年份。

为新消费群体而转型迎合情感需求的策略正在逐步实践,当文艺的年轻人们都把关注美食电影、各国餐饮文化当成时髦态度的当下,也许真的是一个好选择。

筑地市场

传统生鲜圣地,不可撼动的典范

1. 吃货们的最高礼遇

作为世界顶级的生鲜批发市场,位于东京都中央区的筑地市场是很多人的必去站点。为了吃上一口“筑地直供”心甘情愿排起长队,对于时间紧凑的游客来说, 1-2小时之久的等待时间无疑是旅行的最高待遇。

筑地市场分为场外市场和场内市场,除了场内的食材售卖看,场外市场主要是面向大众的商店街。在筑地,吃的最主要乐趣是——看到料理专业人士都吃什么。无论是场内还是场外,筑地一间一间的小店铺,最早的服务对象其实是那些一早来进货的厨师、料理店伙计以及在市场内工作的各种菜贩鱼贩。

占地23公顷的市场面积相当于68个足球场,每天近42000人进出。所有食物由7间大型水产批发商和3家蔬果批发商供应,其中水产和蔬菜中间商各有638家和103家。

2. 日本社会的缩影

筑地市场历史悠久,自江户时代起开始营业,24小时不停运转。每天的出售量在2000多吨海产品,成交金额约18亿円,如今已俨然是全球最大型的鱼市场。金枪鱼作为最重要的商品之一,年销量可达60000吨,交易超过800亿円,单条好品质的金枪鱼甚至可售价达1千万円以上。

而其中金枪鱼的拍卖现场已经成为了筑地市场特有的文化商业景观,每日凌晨四点开始,整座城市还未苏醒,筑地市场已经摩肩接踵,准备开始一天中最重要的项目——金枪鱼拍卖。

著名的老字号金枪鱼经销商之一大善渔产店的老板,甚至曾花了四年时间,只为了学会判断金枪鱼的好坏。好的野生金枪鱼数量是有限的,竞拍者稍有对品质把控的疏忽,造成的损失便会难以承受。因此,售卖经验与品质把控能力成为了决定店铺运营的关键条件。

商品顶级之外,处理鱼的方法也至关重要,这就看出了筑地职人对工作的热爱与投入。所以才能说筑地市场是日本社会的缩影,大概也是最早将匠人精神体现出来的地方。

去年消息传出筑地市场将计划搬迁,人们也纷纷表示,将铭记这里长久以来秉承专业精神,以及因为高品质而创造的商业奇迹,和珍贵的文化遗产。

日本著名学者大前研一曾针对日本的状况撰写了《低欲望社会》一书,他在对当时的现状分析和未来的预测中表明,日本年轻人进入了低欲望时代,由于经历了大萧条,年轻一代对于未来的发展普遍抱有担忧、焦虑的惶恐心态。也有调查显示,原本应成为强消费主力的新一代表示,并没有消费欲望,也没有消费信心。

其中的原因就包括,日本国内对于物质的需求已经被基本满足,人们正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但也许对于食物也同样细针密缕的认真态度,让日本年轻人可以在惯常的隐忍中,就能从货架上缤纷的食材里找到慰藉,回归生活本质也许本就是新理念的升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不止菜场,其实我们想给1个懂MUJI的人做好10件产品

为新消费群体而转型迎合情感需求的策略正在逐步实践,当文艺的年轻人们都把关注美食电影、各国餐饮文化当成时髦态度的当下,也许真的是一个好选择。

菜市场的魅力之处在于,生鲜食物的美妙腥味与嘈杂真实的人声混合在一起,在简单琐碎的交易和匆忙的货物流通里,暗喻的深层商业脉络和属地的生活消费哲学。

在普遍的印象里,日本是“会生活”的代表。讲求“断舍离”和“极简主义”思维的日本人,总会保留“极小限”的生活用品。经过筛选后的所保留的商品,是最简约也必须是最实用的,就像一杯平淡但每个人都无法离开的白开水,价值要被最大化释放。

当两者相加,“会生活”的日本样貌在菜市场中被完整体现出来。

MUJI vegetable / fruit Market

新派蔬果卖场,想成为生活的“承包商”

Muji已经进军了餐饮、酒店和建筑房屋业主,去年就传出消息称,他们想要在卖场中出售生鲜蔬果食品,这个计划终于在最近兑现了。Muji位于东京有乐町的旗舰店一楼卖场,被重新改造,变身成为摆放着缤纷新鲜蔬果的商业空间,也整合了原有的生活用品和服装类产品,全面形成了居家生活的综合体样貌。

1. 要知道你吃了什么

名为MUJI vegetable / fruit Market,这是全世界第一个无印良品的菜市场。

无印良品的官网上对这个菜市场的定义是:“和田地‘相连’的蔬果卖场”。 为了让消费者安心购买并了解蔬果产品,每件商品都会附上生产者的心愿和应季的食用方法,同时介绍生产者和生产场地,让人们重新审思自身与这些食物间的关系。贩售300 多种可供选择的食品杂货,食材种类包括:应季蔬果、东京特产传统蔬果、珍稀蔬果、佐菜调料、蔬菜为原料的点心。

2. 修补断裂

蔬果主打有机或低农药种植,不添加农药、化学肥料,都是当季时令的新鲜蔬果,销售模式则以产地直销的方式贩售。店里将一些农耕时用的道具作为装饰品摆放,希望更多激发人们对于生产者和生产现场的想象。在一楼和二楼的「Café &Meal MUJI」,提供咖啡、面包以及使用店内蔬果制作的蔬菜汤品。终于公开了真面目的无印良品小屋 —— MUJI HUT 也在现场做展示。

从无印良品的出发点来看,“食”是根本而不可或缺的生存需求, “农田、农场和渔场等生产现场反而成了遥远的存在,而食物也成了单纯用来消耗的商品”,但Muji认为,人们都应该去了解食物,修补消费者与生产方间断裂的关系,才实施计划打造这间蔬果的卖场。

3. 卖菜也是种情怀

无印良品也曾遭遇过盲目扩张而导致业绩下跌的局面,但成功又在四年内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从亏损10亿日元营收到1410亿日元的艰难转化,而最关键的也许就是他所摸索出的将品牌文化,转变为出售生活方式场景的商业思路。

无印良品母公司株式会社良品计划发布的公司财报中显示,2016年全年营收209.7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8.4%,净利润24.08亿元人民币。事实上,2016财年是良品计划近三年来增长表现最不理想的年份。

为新消费群体而转型迎合情感需求的策略正在逐步实践,当文艺的年轻人们都把关注美食电影、各国餐饮文化当成时髦态度的当下,也许真的是一个好选择。

筑地市场

传统生鲜圣地,不可撼动的典范

1. 吃货们的最高礼遇

作为世界顶级的生鲜批发市场,位于东京都中央区的筑地市场是很多人的必去站点。为了吃上一口“筑地直供”心甘情愿排起长队,对于时间紧凑的游客来说, 1-2小时之久的等待时间无疑是旅行的最高待遇。

筑地市场分为场外市场和场内市场,除了场内的食材售卖看,场外市场主要是面向大众的商店街。在筑地,吃的最主要乐趣是——看到料理专业人士都吃什么。无论是场内还是场外,筑地一间一间的小店铺,最早的服务对象其实是那些一早来进货的厨师、料理店伙计以及在市场内工作的各种菜贩鱼贩。

占地23公顷的市场面积相当于68个足球场,每天近42000人进出。所有食物由7间大型水产批发商和3家蔬果批发商供应,其中水产和蔬菜中间商各有638家和103家。

2. 日本社会的缩影

筑地市场历史悠久,自江户时代起开始营业,24小时不停运转。每天的出售量在2000多吨海产品,成交金额约18亿円,如今已俨然是全球最大型的鱼市场。金枪鱼作为最重要的商品之一,年销量可达60000吨,交易超过800亿円,单条好品质的金枪鱼甚至可售价达1千万円以上。

而其中金枪鱼的拍卖现场已经成为了筑地市场特有的文化商业景观,每日凌晨四点开始,整座城市还未苏醒,筑地市场已经摩肩接踵,准备开始一天中最重要的项目——金枪鱼拍卖。

著名的老字号金枪鱼经销商之一大善渔产店的老板,甚至曾花了四年时间,只为了学会判断金枪鱼的好坏。好的野生金枪鱼数量是有限的,竞拍者稍有对品质把控的疏忽,造成的损失便会难以承受。因此,售卖经验与品质把控能力成为了决定店铺运营的关键条件。

商品顶级之外,处理鱼的方法也至关重要,这就看出了筑地职人对工作的热爱与投入。所以才能说筑地市场是日本社会的缩影,大概也是最早将匠人精神体现出来的地方。

去年消息传出筑地市场将计划搬迁,人们也纷纷表示,将铭记这里长久以来秉承专业精神,以及因为高品质而创造的商业奇迹,和珍贵的文化遗产。

日本著名学者大前研一曾针对日本的状况撰写了《低欲望社会》一书,他在对当时的现状分析和未来的预测中表明,日本年轻人进入了低欲望时代,由于经历了大萧条,年轻一代对于未来的发展普遍抱有担忧、焦虑的惶恐心态。也有调查显示,原本应成为强消费主力的新一代表示,并没有消费欲望,也没有消费信心。

其中的原因就包括,日本国内对于物质的需求已经被基本满足,人们正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但也许对于食物也同样细针密缕的认真态度,让日本年轻人可以在惯常的隐忍中,就能从货架上缤纷的食材里找到慰藉,回归生活本质也许本就是新理念的升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