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窦震宇
作者系谏策咨询项目总监
近年来,区域品牌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生存空间受到进一步的压缩。如果继续依托与粗旷的市场操作,只会越做越难,直至灭亡,所以更加精细的市场运作是必要的,对于各渠道的分化运作需要企业去进一步的关注。
名烟名酒店系统作为白酒名企的“必攻”渠道,运作难度及费用越来越大,成为区域品牌的“鸡肋”。不做,中高端产品无法快速起量,做了,好像中高档产品死的更快,所以区域酒企对其又爱又恨。
从消费者的消费习性走向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该系统对于白酒的销售功能日渐提升,可以说是未来区域白酒品牌不可或缺的动销渠道,通过系统性的开发,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丰富销售渠道、提升销售产品结构、挖掘高档团购资源、提高品牌曝光度等。笔者结合服务企业的实际操作案例,看区域品牌如何攻占市场内的名烟名酒店销售渠道。
名烟名酒店现状
名烟名酒店自河南区域起源,由许昌、商丘等河南商帮等带动发展起来,从之前的百货销售转化为烟酒茶专营门店,并逐步由中部市场向南北部发展,最后向西产生影响,最终形成了市场的主流销售区域之一。
从销售渠道来看:该系统实为传统四大渠道中团购渠道的重要销售环节,多数的名酒以此为其最重要的销售渠道,投入巨大,造成了该渠道终端对于高品牌力、高渠道利润、高通道费用、高促销拉动费用的依赖,间接的造成了对于区域品牌的进入壁垒。
从未来发展来看:中高端产品销售在其销售总额中占比较高,且对新品的推荐能力较其他渠道更强,目前有向区域连锁及全国连锁性质发展的趋势。
与厂家的合作模式:由目前操作较好的品牌运作方式来看,均属于直供合作模式,企业通过经销商运营或是经销商自行运营市场表现一般。
市场调研筹备
任何的市场操作行为都需要进行详尽的市场调研,为后期的政策落地做出佐证支撑,针对于该系统,
首先需要对于区域内的终端明细进行摸排、分类,区分连锁性质或是自营性质,店内核心关键人是谁?很多核心终端老板不常待在店内,不搞清楚关键人最终浪费了非常多的时间,也没有搞定产品进店的事情。
其次是所有终端内销售竞品产品的价格体系,开票、长促、短促、合同返利;产品进店的通道费用支持,进店费、陈列、品鉴会等;产品动销的设置,消促、团购政策、宴席政策等;企业对于终端的客情拉升方式,宴请、旅游等。
通过市场调研我们发现,该系统终端一般围绕酒店周边形成自带酒水源,或是在某区域形成名烟酒店一条街、形成商业集群效应,再有就是在商业中心附近形成自带酒水供应店,另外还有在政府部门集中地附近形成礼品性市场,最后一部分是在烟酒批发中心以名烟酒店形式出现。
从终端类型来看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连锁性质:自营连锁店形式,制度化运营,各店内设置店长职务,自行运营,借助公司的强大社会人脉关系进行销量转化,并逐渐形成自身品牌,扩大零售规模,销售酒水产品种类繁多,以全国性及地方性名酒为主,有大量的知名品牌的独立开发产品,杂乱产品少,烟酒销售为主,门店客流量不大。
自营性质:借助终端店主的自身人脉关系,进行团购销售,一般位于繁华商业区或者中高档社区集中区域,因销量较高或者自身的性格吸引周边部分跟随性终端,销售酒水以地方性中高端产品走量为主,全国名酒为辅,有低端产品用于福利团购订单,相互合作开发产品,副食之类产品有,但不是主要利润来源。
跟随性质:自主运营意愿较差,跟随其他核心自行性质终端选择品牌进行销售,团购及零售销量权重基本相同,一般位于社区附近,销量酒水以地方性中端以下产品为主,副食类产品种类繁多,靠低价销售白酒产品带动其他品类产品销售。
从销售的产品来看同样分为三种类型:
畅销产品:地方或者全国性畅销产品,产品利润低,烟酒店憎恨成熟产品的低利润,终端藏卖,厂家必须需要投入稳定的、巨大的陈列费等来弥补烟酒店利润,借此陈列曝光产品,消费者自点率极高。
利润产品:区域或全国性产品,进入市场时间不长,多数通过泛名酒类终端进行销售,产品存在顺价,且通道费用极高,为终端主推品项。
补充产品:单个或数个终端,自行开发产品,基本选用区域或全国内知名品牌,产品销售价格约为开票价的2-3倍以上。
政策拟定及执行
产品上市价格体系设置
其中主力产品需要遵循价格底价红线制,给予该渠道设定的长促、短促、合同返利,应等同于传统渠道的流通终端的产品价格体系,避免后期因产品价格低价差异而产生的渠道间流货或区域间的窜货,此为运作该渠道的基本要求,万万不可逾越。
另外可通过适当的引导顺价的方式,满足其利润需求,顺价增加亦不可无限制,一来过高的利润很容易转化为渠道恶意竞争的让利,难以维护产品上市之初设置价格体系,二来建议零售价格脱离产品本身可支持的价格段位,形成已低打高的局面,难以形成快速动销。
利润产品价格相对简单,可使用顺价加长促加返利模式,利润约为主力产品的1.5倍左右,返利设置为月返(利润补充)、季返(任务达成引导)、年返(价格及市场管理),尽量避免使用裸价操作模式。
在产品上市初期,建议以主力产品推广为主,否则容易造成终端推荐重心转向利润产品,对主力产品推广不利,如多数终端明确需求利润产品,可将后期的通道费用及产品推广费用全部应用至主力产品之上,引导推广重心避免走偏。
通道费用应用
产品陈列费:主力产品曝光(严禁价格折算);店面包装:店招、专柜、店内广告位置;
品鉴赠酒、品鉴会议:维护、开发终端原有及新进团购客户;
动销拉动:店内促销(零售消促,适用于淡季期间,团购促销,适用于旺季期间,宴席促销,适用于全年,并且从目前来看,该政策应用效果最为快速及显著,需要重点考虑,在力度的投放上因大多竞品为打开市场不计成本,需充分考虑差异化体现,竞品主打消费者政策,我品主打渠道利润,竞品主打渠道利润,我品主打消费者政策)或者企业开发社群、团购客户的销售引入。
此类部分为企业常用政策,在此不予过多的赘述,需注意的是,一是需保证通道费用的专款专用,避免费用折现,影响产品价格,关于力度的使用没有明确的计算公式,可通过竞品的投入力度和企业的实际可使用资源进行预估;二是确定后期的如何帮助企业实现产品动销及回转,很多终端其实最终的需求是通过区域品牌获取稳定的销售利润,而不是短期的大额利润,所以他们的关注点在于如何动销,需要重点关注。
方案分解及话术演练
许多企业对于方案前期的调研及制定均很重视,但往往忽视了方案的分解块面,根据笔者的经验,反而该工作是为重中之重,让团队充分的了解方案的各部分构成及目的,才能让方案的信息无障碍的传递给予终端,避免方案执行走偏或出现遗漏,方案布答后的现场的实际演练及考试必不可少,不可忽视。
终端关注核心问题:利润不足、任务量高、首批现金额过高、后期滞销、淡季量小、旺季再来、品牌力低、市场管理规定太死等,终端最为关注的问题亦是其满足其需求的核心问题,解决终端的担心,进店的工作等于完成了大半,所以解答终端核心问题,需要执行团队在走进终端前,了解明确的标准应答话术。
泛名酒终端分类及公关规划
根据经验如果企业的资源不是非常雄厚,建议将连锁性终端放置于第二阶段签约执行,可以考虑单店单策,以上述的描述的执行政策及力度,很难满足此类终端的欲求,可通过其他类型终端的运行先行营造市场推广的氛围,用“旺销形式”降低对方的“狮子大开口”。
签约前的终端进厂参观非常重要,让终端充分了解企业、相信企业(大多数终端对区域品牌的认知是勾兑酒),对于产品品质先行背书,提高终端的销售信心。
尽量的运用自营类型终端的“圈子文化”,市场调研发现,每个区域内的名酒销售圈很小,其中至少一半的终端形成了或大或小的“朋友圈”,以5-10家为单位,圈中有以为“带头大哥”,如果可能先行拿下领袖,其身边的“被其影响终端”将会非常容易攻陷。
执行重点及导向
为保证市场推广的稳定及产品销售周期延长,具有分销功能及习惯性低价销售终端必须排除在签约名单之外,此行为同样可坚定签约客户的销售信心;执行方案期间需要趁热打铁,对于有三分希望签约的终端进行快速签约,不可拖泥带水,避免出现变故,千万不能因为终端说,我觉得还行,让我再想想等此类语言轻易打发;在搞定“带头大哥”后要乘胜追击,快速签约剩余“小弟”,借签约数量对剩余终端进行攻关。
在团队执行奖励中明确奖惩措施,执行过程当中树立个人样本,激励团队共同前行,方案执行期间先轻后重,先期鼓励为主,逐步给予压力,张弛有度,避免压力过大导致执行团队崩盘或是失去信心,另外薄弱人员需要管理层专项扶持,补全团队中的执行短板。
通过市场调研,制定的方案及政策需要充分符合市场需求,才能确保落地;给予执行团队的鼓励应比责骂更多,信心比枷锁重要,毕竟一个渠道的攻克需要的是一个团队而不是一个孤独的领导;许多企业把这句话写在墙上,细节决定成败,但其实真真正正的落实才能体现出决定成本的差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