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最强台风“天鸽”终于携风带雨走了,地理菌所在的妖都广州只用了一晚上的时间就恢复了元气。
即便有雷雨加持,但仍耐不住同时还有30度以上的高温。要知道,广州的夏天直到10月底11月初才结束,地理菌能活到现在,真该感谢空调的发明人威斯利·开利。
尤其对于开车人来说,在烈日高温下要是车内没有空调,你可以好好想象一下在密闭空间里,这是怎样一种酸爽的感觉?
但如何在炎热季节使用车内空调也是一门小学问,轻则制冷效果不佳,重则搞大会出人命,就问你一句,害不害怕?
关于车内空调的使用小窍门,地理菌要开始划重点了,还不赶紧拿你小本本记下!
暴晒后,务必先开车窗通风
高温下暴晒过后的车,一坐进车内,闷热感夹杂着车内气味袭来,每次在这种情况下进入车内都需要勇气。车内温度高且不通风,车内内饰会释放更多的甲醛、苯之类的有害气体。
打火发动,赶紧开空调……等等,还是先打开车窗透透气,通风个两三分钟,再关闭车窗,这时候打开空调也不迟。
当然,开窗也是有讲究的,如果将四面车窗都打开,散热效果并不好,因为来自各个方向的空气就会同时涌入车内,造成车内气流紊乱,那么车内的热空气就会滞留在车内。正确的打开方式是开启对角车窗、关闭单侧前窗开启其余车窗或关闭单侧后窗开启其余车窗,这样排热效果更好。
上车后开空调,也讲究先后顺序
当车内温度很高的时候,虽然一上车就打开空调,然而,温度很慢才能降下来。这是因为发动机此时预热不足,所以直接开空调制冷效果不是很好,并且会徒增油耗。这时候需要做的,应该先将外循环模式开到最大,将热空气排出去,让车内的温度尽快和外界一致。等发动机达到最佳工作温度,再打开内循环并开启A/C,车内就能快速凉快起来。
此外,地理菌也在此推荐一种快速降温的方法:喷水。高温天气时,可在车内可以准备可以喷雾的小瓶子,里面装满用酒精和水按照1∶10的比例调配的液体。因为酒精和水都是吸热的。打开车门后,快速对车内喷几下,关上车门等上两三分钟,温度就降下来了,此种办法经济实惠又有效,完全可以一试。
停车怠速,千万不要开着空调长时间打盹
开空调在车里睡觉而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在车里睡觉还是挺危险的,尤其是地库,一氧化碳浓度很高。
因为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如果汽缸中的汽油燃烧不完全,则会产生高浓度的一氧化碳,从而发生中毒,甚至死亡。汽车在行驶过程时,由于空气通过空调设备而产生对流,所有行车中开空调车内一氧化碳浓度很低。在停车怠速时,这样的对流则不会发生,由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浓度骤然升高。
选择空调温度,不是越低越好
大多数车主在高温下钻进空调房,都会“图个凉快”,继而将车内空调温度调至最低。然而,当室内温度长期处在较低温时,身体会因内分泌系统无法快速适应,非常容易引发多种不适症。
为了尽快适宜这种变化,最适合的室内温度应该是26~27度,所以,车内空调温度,也不是越低越好。
另一方面,那些因为开空调会增加额外油耗的同学,你以为把空调风量调小就能节约油耗?幼稚!
车内空调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吸进一定灰尘,从而形成污垢,时间一长,则会发生霉变,若长期以小量风为主,是很难把空调内的积垢吹出来的,反而会影响身体健康。因此,不妨先把空调风量调至最大,待几分钟后,再将风量调小,这样更有利于吹散风口积垢。
好了,本期的「自驾课堂」先到这里,关于汽车使用和养护,空调使用只是小小一角,地理菌友情说一句:各位的姿势水平,还是需要慢慢提高滴!
下期见。
◎文字内容综合网络整理,若有疏漏,欢迎指正补充。
来源:自驾地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