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英文词典》在2017年到来前,将“后真相(post-truth)”选为年度词汇,预示着人类思维惯性的扭转。“后真相”指情感较事实而言更具影响力,从政治领域辐射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不再那么关心事实本身,而更在意自己的情感和价值期待。
这恰好可以从背景层面回答文娱业内的对于《我们相爱吧》之类真人秀的困惑:为什么明知道不是真的,还依然有受众愿意看?
▲ 《后真相时代》
政策、受众双重镣铐下的真人秀困局
2017年暑期收视之争即将收官,真人秀制作方而却觉得“这仗没打得起来”:如果短期内再没有一档传统意义上的爆款真人秀,意味着真人秀的寒冬提前而至。
政策层面,创作空间不断紧缩,发展迅猛却稍欠火候的国内真人秀制作体系继“模式限外”后再遭遇“内容限流”。8月5日广电总局下发《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明文规定“影视明星参与综艺娱乐、真人秀等节目要严格控制播出量和播出时段,总局鼓励制作播出星素结合的综艺娱乐和真人秀节目”,《人民日报》也发文批评真人秀“粗制滥造、偷工减料”。
▲ 《我们相爱吧》文字云
受众层面,快感等级愈发提升,模式引进初期(2012-2015)真人秀早已收割了好奇心“红利”。音乐选秀、旅行、恋爱、亲子等等类型轮番上阵后,受众笑过、哭过也在节目的涵化过程中滋生了“免疫力”,内容生产者自己给自己提高了门槛,需要更新、更刁钻以刺激快感。
▲ 《我们相爱吧》海报
《我们相爱吧3》好比带着双重镣铐跳舞:在三对明星CP的基础配置上大幅增加素人数量;明星恋爱活动安排公益环节;每段CP恋爱实景真人秀都以演播室情感专家和社会学博士点评做切割……诸多调整被评价为“几乎忘了韩国原版节目,更像是高配户外版《非诚勿扰》”,结果也很明显:6月4日首播收视率跌至0.637,还不到前两季平均收视的零头,豆瓣也只给出4.7分,远未及格。
化槽点为传播点的《我们相爱吧3》
仅收视成绩而言,似乎受众是在弃追,并无法得出开头的“依然愿意看”的问题。值得关注的是,《我们相爱吧3》最新一期CSM52城数据为1.009,豆瓣涨至5.7分,与《奔跑吧》、《中国新歌声》持平。此外,新浪综艺每周统计显示(8月10日数据),《我们相爱吧3》短视频播放量以1756万领先《中国有嘻哈》、《极限挑战》排在首位,综艺阅读量位居第二。新浪微博话题讨论量方面,《我们相爱吧3》“无尾熊CP”热度最高,阅读量达到4.3亿,排在CP榜第四位,前两季的“石榴夫妇”和“宇宙CP”也以破10亿阅读量持续热度。
▲ 《我们相爱吧》微博CP话题备受观众热捧
高热度低收视的反差对比说明,电视端收视率流失的只是广义上的大众,而《我们相爱吧3》的核心受众依然在社交网络端呈现高度活性和黏性。
被调整的《我们相爱吧3》如何在播出两个月后做到触底回升的呢?制作团队走的是“断臂”险棋:被外界诟病最严重的部分反而最有玄机。首先是演播室情感分析单元,场景生硬,说教老套,以评析间隔故事线条的剪辑方式更被专家批评,然而传统意义上的长故事线条在社会化传播中并不一定有效,既然是不得不存在又一定不好看的环节,制作团队索性“有病不治”,让演播室场景成为节目粉丝剪辑的清晰分割线,促进B站CP CUT的高产与传播。
▲ B站搜索《我们相爱吧》,点击量前十有九个都是CP视频
同样是不得不存在又一定不好看的素人情侣恋爱部分,制作团队仍旧任性地“破罐破摔”,颜值不够,脚本来凑,尽可能打造出剧情起伏的平民偶像剧。一如@土味挖掘机等“接地气”内容的走红,素人情侣拙劣的表演实际承担着核心受众的情绪发泄功能,扮演被吐槽的搞笑角色。
▲ 素人情侣恋爱部分无论是颜值、演技还是布景都拙劣地像早年拍客情景剧
最重要的,明星情侣恋爱故事,针对前两季明星CP之间因为咖位、职业习惯等因素造成无火花,《我们相爱吧3》保留明道王鸥偶像剧CP,还凑成了吴昕潘玮柏的跨界CP,并请来了郑恺程晓玥这对恋爱三年的真情侣,保证恋爱故事层次的丰富性。
▲ 相比之下,真实情侣的默契度足以说服受众
从陌生到恋爱大多情况是文火慢炖的过程,相比原版动辄14、15个月的录制,《我们相爱吧3》短短3个月的录制反而给制作团队提了更高的要求:在有限的时长里呈现最精华的。换句话说,真实恋爱和被恋爱打动在时间维度是两回事,经典爱情电影凭借出色的剧本与演员足以在2小时内感动几代人,《我们相爱吧3》同样依靠筹备策划与主角间的火花给到受众触电的感觉也是可以的(无尾熊夫妇不按常理出牌获得的网络热度就是最好的说明),同时,有限且精华的内容依托短视频的碎片化传播,符合当下社交平台的主流的传播逻辑。
你恋爱所以我满足的快感洞察
至此,可以发现,支撑粉丝持续追《我们相爱吧》的动力并不在于那些CP有没有终成眷属,而在于自身的快感是否得到满足。这也就回到了开篇所讲的:后真相时代情绪比事实更重要。
▲《我们相爱吧》官方微博下CP粉沉浸在幻想快感中
除了diss的吐槽快感,受众基于《我们相爱吧》更重要的是满足幻想快感和窥视快感。
幻想快感基于“相信爱、练习爱、享受爱”的节目理念。恋爱是难以回避的人生课题,具备成为社会议题的天然优势。统计显示,我国成年单身人口接近2亿,相比青春期少年少女,他们的爱情萌芽被磨损,现实压力让他们面对问题束手无策也有口难言,《我们相爱吧》则适时提供了参考范本,这也最能将受众带入情境、引发共鸣,进而营造恋爱幻想。
▲《我们相爱吧》第二季宇宙夫妇
纵观三季,关注度颇高的石榴夫妇(刘雯崔始源)、宇宙夫妇(周冬雨余文乐)以及无尾熊夫妇(吴昕潘玮柏)均不是第一眼般配,却都从害羞或尴尬的初次见面,慢慢在流程之外表达人格化情绪,无论是性格磨合还是浪漫安排,都给大众一个暗示:你看,经历丰富的明星们在恋爱面前都不顺畅不绝望,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养分,以幻想快感弥补现实缺憾处,始终保持对爱的期待。
▲《我们相爱吧》第三季无尾熊夫妇
窥视快感则建立在对人性的洞察。正如张爱玲所说,“人类天生爱管闲事。为什么我们不向彼此的私生活里偷偷看一眼呢,既然被看者没有多大损失而看的人显然得到了片刻的愉悦?凡事牵涉到快乐的授受上,就犯不着斤斤计较了。”真人秀题材的市场反馈也是得益于此。《我们相爱吧》的恋爱设定,将明星与受众的距离感消除,公开讨论最为隐私的恋爱问题,与国民“红娘牵线”基因吻合,也无形中给受众赋权,以窥视快感激发评判优越感,达成个人价值体现。
相较于“不知为何而笑”的纯游戏竞技型真人秀,《我们相爱吧》在社会环境与受众心理深层动因的加持下,不必担心节目的生命力,更需要关心的议题是,如何在后真相时代,将明星、素人、恋爱几大元素碰撞出更新、更刁钻的内容火花,持续满足乃至挖掘更多元层面的快感想象。
出品 | 传媒微观
主 编 | 兮兮子 责 编 | 嫣 子
视 觉 | 小 脸 校 对 | 晓 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