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预见
AlphaGo战胜柯洁已经是3个月前的事情了。
当最近有意找到当时风光无限的机器人又去碾压哪位大神时,结果是DeepMind已经让AlphaGo见好就收,不再参加任何任何人机比赛。犹如二十年前IBM深蓝战胜卡斯帕罗夫后,“深蓝”昙花一现随后被拆除,送进了博物馆。
一边这个被叫做“狗”的家伙不会再带来什么惊世之作遗憾不已,而惊喜的是国内倒是亮点频出,一副假装接棒AlphaGo的样子。
比如就在刚刚,CCTV1黄金时间重磅推出的《机智过人》栏目,人工智能战胜破案专家,此外一视频媒体采访从事人工智能公司的员工时,不小心说漏嘴,曝光了自己为打王者荣耀用黑科技与Boss躲猫猫的事情。
想必大家会感兴趣,下面详细讲讲,并且顺着这个案例,来深挖一下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样的公司。
一:人工智能战胜顶级破案专家
《机智过人》是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科学院共同主办,定档CCTV1的黄金时段,也是响应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的一种形式吧。
首期节目中,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最强人类“妙笔神探”林宇辉按图索骥,现场比试“火眼金睛”,36张儿童照隐藏撒贝宁、江一燕童年密码,人工智能只用了一秒钟就迅速锁定了撒贝宁和江一燕的童年照,林宇辉却耗费了数倍的时间,虽然最后打成了平手,但机器人效率更有优势。
(柯洁来这找存在感, 撒贝宁变身“福尔摩撒)
随后升级版的挑战,根据监控随机抓拍的一个女孩模糊脸部,现场从20对父母中寻找真正的女孩家长。
被称为“最强人类检验员”的林宇辉也是曾经配合美国FBI破案,人称“妙笔警探”使出了浑身解数给出了答案。 但是遗憾的是,最终机器人答案正确,破案专家却看走了眼。
这应该是人工智能第一次通过国家级的媒体展示其威力,人工智能战胜破案专家。
二:为打农药晚上黑科技与老板斗志斗勇
第二个例子会更有意思,就发生在周五,一张图感受一下▼
视频中这位来自人工智能公司的逆天小哥透露平时会电脑模拟器玩王者荣耀,无奈座位背对老板办公室,于是就给自己的电脑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当检测到老板靠近工位的时候,电脑就会自动切换到工作界面……
如此巧妙的和老板躲猫猫的办法,让只会码字不会写代码的人着实羡慕不已,尤其是还张这么帅气。
这位敢于说真话的同志来自猎豹移动旗下人工智能公司猎户星空,职位是人脸识别技术开发师,整个视频简直呆萌。
作为人工智能媒体的老司机,据笔者所知,这个技术对局内人来说显然不是什么新鲜玩法,甚至有人将这个的实现原理直接贴在了知乎上(附代码),感兴趣的可以按照步骤去试试,祝你好运。
这个视频中反复出现的猎豹移动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猎户星空激起了笔者的兴趣。
猎豹移动作为纽交所上市公司大家都熟悉,最近印象比较深的是刚发布了
Q2 财报,移动收入创历史新高,移动娱乐业务同比大增 270.5%,当时在朋友圈被刷屏。
而猎户星空笔者在百度查询,第一条显示的不是官网,不是百科介绍,而是一所大学里面的招聘信息,其新闻刚刚20条,显然比较低调。但通过内容查到了这家公司的官网首页,一点进去科技感扑面而来。
而在以往的新闻中得到的关键信息点主要有三个:猎豹移动拟4000万美元投资AI初创企业猎户星空;人脸识别“世界杯”竞赛结果出炉,猎户星空拿下有限制类第一名;猎户星空推出智能音箱“小雅”。
一个官方资料透露猎户星空隶属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是猎豹移动旗下人工智能公司,创立于2016年9月。
公司初创团队拥有来自美国硅谷,日本,台湾地区,中国北京,深圳等全球一流科技公司技术大牛和产品极客,博士占比近5成,是一家在创始之初就汇聚了全球科技精英的国际化人工智能公司。
猎户星空致力于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打造下一代革命性科技产品,让人们真正从繁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人们的家庭生活变得更智能更有趣,让世界因科技而更美好。
就拿他们前一段秀肌肉提到的拿下微软百万名人识别子命题有限制类(只使用竞赛提供数据)第一名来说,微软百万名人识别是微软向公众发布了大规模现实世界面部图像数据集 MS-Celeb-1M,含有 10 万个名人的约 1000 万(10M)张脸部图片,鼓励研究人员开发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
本次比赛只有猎户星空一个团队采用hard级受限级(hard级),整个下来,组委会判定为接近满分,远超去年的记录,足以看出这个公司的水平,多位博士和技术大牛组成的团队爆发的力量。
在此之前,猎户星空联合喜马拉雅等发布小雅AI音箱。
作为猎户星空AI生态链上的第一款产品,小雅AI音箱是一款技术和产品结合的智能硬件,其背后核心是猎户星空全链路自研的远场语音交互系统,从有呼必应、优质点播体验和海量内容等多方面打造极致的用户体验。
这家公司名字很有意思,而他们的野心也十足。猎户星空将会像夜空中的猎户座一样,成为人工智能领域最闪耀的一颗新星。
三:人工智能已来,只是尚未流行
最近在不同的场合都频繁的看到一句话“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
也可以说成人工智能已来,通过种种迹象,在经历了2次寒潮低谷之后,人工智能下的科技未来已经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
就在刚刚國务院发布消息,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人工智能从娃娃抓起的时代已经来临,离流行还会远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