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青岛金王的下一个野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青岛金王的下一个野心

收割化妆品全产业链。

作者:串儿

不知妻美的刘强东曾说过一句大实话:“老实说,我相信绝大部分的零售平台,男性用户超过50%永远是要亏钱的,只有女性用户超过一半你才有机会赚钱。”

没错,过去十年里,被称为“女性钱包杀手”的化妆品产业,好过得不像话。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化妆品零售总额从2006年的386.57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2221.90亿元。

背靠“颜值经济”的大背景,从2013年开始转型做化妆品业务的青岛金王显得火力十足。据其2017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0亿元,同比增长88%;净利润达3.07亿元,同比增长491.95%。其中,化妆品业务实现营收9.20亿元,同比增395.7%。

同样是做蜡烛出身,宝洁如今显得焦头烂额,青岛金王却似乎越发得心应手。在化妆品产业,青岛金王究竟有着怎样的野心?

1

虽然还有新材料蜡烛、工艺制品及油品贸易多项业务,但化妆品业务显然已成为青岛金王的核心业务。其2017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化妆品业务运营情况良好,带动公司盈利水平快速提升、净利润大幅增长。具体来看,化妆品业务已占金王整体营收的45.97%。

能够短期内在化妆品业务上获得回报,这与青岛金王的产业布局不无关系。其财报显示,青岛金王的“颜值经济产业圈”目前已吸纳了包括生产商、品牌商以及渠道商在内共计20多家化妆品行业公司。单单2016年,其就控股了浙江鸿承、湖北晶盟、甘肃博文弘方、天津弘方等12家代理商。

那么,被金王并购的代理商业绩表现如何?

湖北晶盟在8月23日的一周年庆上公布了一组数据:2014年公司(原武汉彩轩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回款1.5亿元,2015年回款2.6亿元,2016年回款3.6亿元,2017年计划回款8亿元。由此推算,湖北晶盟年均增长率超过80%。

▍陈晶

湖北晶盟总经理陈晶称,青岛金王的资本注入,使得公司的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扣除缴纳的1.71亿税款外,目前已经完成回款3个多亿。”由此可见,资本的注入确实给陷入转型困顿期的代理商们带来了甘泉。据此,湖北晶盟霸气地提出要在3年后实现20个亿的销售目标。

2

另外,通过剖析青岛金王并购代理商的轨迹可以发现,其猎取的各地代理商具有以下特征:1.全渠道优势明显;2.代理品牌均为国内外一二线品牌;3.公司营收规模超亿元;4.注重高端品牌客户维护;5.注重打造供应链平台。

和其它资本“收割”代理商的形式不同,青岛金王似乎更愿意做“甩手掌柜”,且商业思路清晰。一方面,通过设立青岛金王产业链管理有限公司快速将全国各地优势代理商资源集中于手中;另一方面,放手让被“收割”的子公司复制自己的商业模式,并不参与子公司再生子公司的事宜。

事实上,青岛金王设立的子公司在“发展下线”时,连持股模式都极为相近。据了解,湖北晶盟已完成对十堰和荆州的两家代理商的并购,且联合成立了十堰弘方及荆州弘方两家子公司。同在湖南弘方化妆品有限公司中的持股比例一样,湖北晶盟分别持有两家子公司51%的股份。同样,青岛金王产业链管理有限公司于云南弘美、浙江金庄、湖北晶盟等子公司,几乎均以51%或60%的间接持股比例出现。

另外,9月份湖北晶盟还将联合省内化妆品连锁店成立供应链管理公司。这之前,已被金王收入囊中的安徽弘方已率先成立了安徽众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据悉,被金王收购的其它区域的龙头代理商们,也将陆续成立供应链管理公司。

据悉,供应链管理公司经过良性的发展后,青岛金王未来将给予不低于12倍溢价估值进行回购。如此一来,青岛金王只需稳坐中枢“抓大头”,那些设立在各地的子公司,则像“小金王”一般到处攻城略地。

3

这种“子又生孙,孙又生子”的渠道整合模式,使得青岛金王渐入佳境。串儿梳理其近年财报发现,自2013年提出转型化妆品产业后,2014年—2016年青岛金王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2.22亿和0.49亿、14.77亿元和0.91亿、23.7亿元和1.85亿。可以看出,转型化妆品产业后,青岛金王营收、盈利水平更加稳健,而通过2017年半年报来看,其年底或在营收和净利润上均再上一个台阶。

事实上,除整合优质代理商渠道资源外,被金王并购的上海月沣也不容小觑,在屈臣氏、丝芙兰为代表的连锁专营店及以大润发、家乐福为代表的大型连锁超市面前,其颇有章法。

2017年半年报显示,上海月沣新增了韩后、百雀羚、珂莱欧、玫得、SNP等品牌的屈臣氏运营服务权,并新开发货架终端6400余个。由此,上海月沣实现营收1.67亿元,净利润2578.91万元。

与此同时,线上渠道也被认为是青岛金王的主要盈利点。青岛金王以6.8亿元并购杭州悠可63%股权的资产重组获得通过,悠可正式成为金王的全资子公司。

2017年半年报显示,杭州悠可实现营收4.47亿元,净利润3860.17万元,目前杭州悠可已建立起以代运营天猫官方旗舰店、品牌官网为主,向主流电商平台等线上经销商分销为辅的经营模式,这带动青岛金王化妆品业务营收和利润快速增长。

甚至,青岛金王连零售终端的“最后一公里”也未忘记,其各地子公司设立的供应链平台,相当于连专营店也拿下了。2017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青岛金王已经在全国14个省市建立了营销渠道,服务于10000余家零售终端,形成了多元化和高效协同的销售网络。

除了渠道资源的整合外,青岛金王的“猎物”还涵盖栋方股份、广州韩亚等上游厂商。据了解,其目前持有栋方股份2250万股,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作为知名的化妆品OEM企业,栋方股份2016年实现净利润1730万元,同比增长12%。同样,作为国内为数不多彩妆为主、护肤一体的化妆品企业,青岛金王控股的广州韩亚也表现颇佳,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678.74万元,净利润504.85万元。

随着金王对越来越多化妆品产业优质资源的整合,或者利用子公司对各地优质资源的整合,可以预见,金王打造的“颜值产业平台”就如同是整个化妆品全产业链的收割机。且一旦青岛金王完成这种产业上下游资源整合的商业闭环,或许也意味着化妆品产业将进入真正的寡头时代。

关注青眼的微信公众号:qingyanwh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青岛金王

  • 龙虎榜 | 青岛金王今日涨停,2家机构专用席位净卖出7663.26万元
  • 跨境支付概念股震荡反弹,青岛金王直线涨停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青岛金王的下一个野心

收割化妆品全产业链。

作者:串儿

不知妻美的刘强东曾说过一句大实话:“老实说,我相信绝大部分的零售平台,男性用户超过50%永远是要亏钱的,只有女性用户超过一半你才有机会赚钱。”

没错,过去十年里,被称为“女性钱包杀手”的化妆品产业,好过得不像话。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化妆品零售总额从2006年的386.57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2221.90亿元。

背靠“颜值经济”的大背景,从2013年开始转型做化妆品业务的青岛金王显得火力十足。据其2017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0亿元,同比增长88%;净利润达3.07亿元,同比增长491.95%。其中,化妆品业务实现营收9.20亿元,同比增395.7%。

同样是做蜡烛出身,宝洁如今显得焦头烂额,青岛金王却似乎越发得心应手。在化妆品产业,青岛金王究竟有着怎样的野心?

1

虽然还有新材料蜡烛、工艺制品及油品贸易多项业务,但化妆品业务显然已成为青岛金王的核心业务。其2017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化妆品业务运营情况良好,带动公司盈利水平快速提升、净利润大幅增长。具体来看,化妆品业务已占金王整体营收的45.97%。

能够短期内在化妆品业务上获得回报,这与青岛金王的产业布局不无关系。其财报显示,青岛金王的“颜值经济产业圈”目前已吸纳了包括生产商、品牌商以及渠道商在内共计20多家化妆品行业公司。单单2016年,其就控股了浙江鸿承、湖北晶盟、甘肃博文弘方、天津弘方等12家代理商。

那么,被金王并购的代理商业绩表现如何?

湖北晶盟在8月23日的一周年庆上公布了一组数据:2014年公司(原武汉彩轩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回款1.5亿元,2015年回款2.6亿元,2016年回款3.6亿元,2017年计划回款8亿元。由此推算,湖北晶盟年均增长率超过80%。

▍陈晶

湖北晶盟总经理陈晶称,青岛金王的资本注入,使得公司的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扣除缴纳的1.71亿税款外,目前已经完成回款3个多亿。”由此可见,资本的注入确实给陷入转型困顿期的代理商们带来了甘泉。据此,湖北晶盟霸气地提出要在3年后实现20个亿的销售目标。

2

另外,通过剖析青岛金王并购代理商的轨迹可以发现,其猎取的各地代理商具有以下特征:1.全渠道优势明显;2.代理品牌均为国内外一二线品牌;3.公司营收规模超亿元;4.注重高端品牌客户维护;5.注重打造供应链平台。

和其它资本“收割”代理商的形式不同,青岛金王似乎更愿意做“甩手掌柜”,且商业思路清晰。一方面,通过设立青岛金王产业链管理有限公司快速将全国各地优势代理商资源集中于手中;另一方面,放手让被“收割”的子公司复制自己的商业模式,并不参与子公司再生子公司的事宜。

事实上,青岛金王设立的子公司在“发展下线”时,连持股模式都极为相近。据了解,湖北晶盟已完成对十堰和荆州的两家代理商的并购,且联合成立了十堰弘方及荆州弘方两家子公司。同在湖南弘方化妆品有限公司中的持股比例一样,湖北晶盟分别持有两家子公司51%的股份。同样,青岛金王产业链管理有限公司于云南弘美、浙江金庄、湖北晶盟等子公司,几乎均以51%或60%的间接持股比例出现。

另外,9月份湖北晶盟还将联合省内化妆品连锁店成立供应链管理公司。这之前,已被金王收入囊中的安徽弘方已率先成立了安徽众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据悉,被金王收购的其它区域的龙头代理商们,也将陆续成立供应链管理公司。

据悉,供应链管理公司经过良性的发展后,青岛金王未来将给予不低于12倍溢价估值进行回购。如此一来,青岛金王只需稳坐中枢“抓大头”,那些设立在各地的子公司,则像“小金王”一般到处攻城略地。

3

这种“子又生孙,孙又生子”的渠道整合模式,使得青岛金王渐入佳境。串儿梳理其近年财报发现,自2013年提出转型化妆品产业后,2014年—2016年青岛金王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2.22亿和0.49亿、14.77亿元和0.91亿、23.7亿元和1.85亿。可以看出,转型化妆品产业后,青岛金王营收、盈利水平更加稳健,而通过2017年半年报来看,其年底或在营收和净利润上均再上一个台阶。

事实上,除整合优质代理商渠道资源外,被金王并购的上海月沣也不容小觑,在屈臣氏、丝芙兰为代表的连锁专营店及以大润发、家乐福为代表的大型连锁超市面前,其颇有章法。

2017年半年报显示,上海月沣新增了韩后、百雀羚、珂莱欧、玫得、SNP等品牌的屈臣氏运营服务权,并新开发货架终端6400余个。由此,上海月沣实现营收1.67亿元,净利润2578.91万元。

与此同时,线上渠道也被认为是青岛金王的主要盈利点。青岛金王以6.8亿元并购杭州悠可63%股权的资产重组获得通过,悠可正式成为金王的全资子公司。

2017年半年报显示,杭州悠可实现营收4.47亿元,净利润3860.17万元,目前杭州悠可已建立起以代运营天猫官方旗舰店、品牌官网为主,向主流电商平台等线上经销商分销为辅的经营模式,这带动青岛金王化妆品业务营收和利润快速增长。

甚至,青岛金王连零售终端的“最后一公里”也未忘记,其各地子公司设立的供应链平台,相当于连专营店也拿下了。2017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青岛金王已经在全国14个省市建立了营销渠道,服务于10000余家零售终端,形成了多元化和高效协同的销售网络。

除了渠道资源的整合外,青岛金王的“猎物”还涵盖栋方股份、广州韩亚等上游厂商。据了解,其目前持有栋方股份2250万股,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作为知名的化妆品OEM企业,栋方股份2016年实现净利润1730万元,同比增长12%。同样,作为国内为数不多彩妆为主、护肤一体的化妆品企业,青岛金王控股的广州韩亚也表现颇佳,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678.74万元,净利润504.85万元。

随着金王对越来越多化妆品产业优质资源的整合,或者利用子公司对各地优质资源的整合,可以预见,金王打造的“颜值产业平台”就如同是整个化妆品全产业链的收割机。且一旦青岛金王完成这种产业上下游资源整合的商业闭环,或许也意味着化妆品产业将进入真正的寡头时代。

关注青眼的微信公众号:qingyanwh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