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此前收购内马尔时一样,当协议与条款已经尘埃落定,巴黎圣日耳曼唯一在意的问题只剩下如何躲过欧足联“财政公平”政策的限制。
据法国《队报》报道,大巴黎已经就姆巴佩的转会事宜与摩纳哥达成一致,转会费很有可能达到惊人的1.8亿欧元,仅次于一个月前刷新世界纪录的内马尔。至于规避“财政公平”的招数,不同于指示内马尔以个人名义买断合约,此番大巴黎实施的计策倒是与天津权健拿下莫德斯特不谋而合——先租借,后买断——而且也应该是强制买断条款。
对于中国球迷而言,这个夏天真是热闹非凡,如果说C罗皇马普及了税收知识,中超球队“安利”了外汇政策,那么巴黎圣日耳曼的挥金如土,则让世界足坛看到了“财政公平”政策的漏洞和鸡肋。这个更新于2015年的规章制度,必须进一步深化调整了。
7年前,在时任主席普拉蒂尼的引领下,欧足联颁布了看似影响深远的《财政公平》法案,在繁琐复杂的规章制度背后,最核心的限制条款不过两条而已:在总体收入和支出方面,各支欧战球队在2013-2015年间最大亏损为4500万欧元,2015-2018年间最大亏损为3000万欧元;与此同时,对于各项应该按时支付的个人和机构费用,各支欧战参赛队也必须按时理应,不应拖欠。
彼时,意图竞选国际足联主席的普拉蒂尼,希望遏制巨头野蛮生长、拉拢中小势力,为自己赚取更大范围的支持。而明显针对豪门俱乐部颁布的《财政公平》法案,也是其中的重要步骤。起初一段时间,虽然在统计范围方面较为宽松(支出只包括转会费、工资等,不计算青训设施、体育场馆建设等投入),但这套法案还是或多或少起到了一些作用,诸如切尔西、国际米兰等俱乐部,也只能在不断买入新援的同时,以出售现有球员保持最大程度的平衡。
时任国际米兰主教练曼奇尼就曾抱怨道:“我们并不想出售科瓦契奇,但财政公平方案让我们没有选择”。2014年,大意失荆州的曼城和巴黎圣日耳曼由于未能达标遭到欧足联处罚,除了付出6000万欧元罚款,欧战的报名人数也被缩减4人。
但在最近两年,随着电视转播分红日益飙升、商业和比赛日收入居高不下,各家豪门俱乐部的扩张势头已经显露无遗。去年,欧足联曾经发布了一份官方公告,文中称,曼联、曼城、阿森纳、切尔西、利物浦、皇马、巴萨、拜仁和巴黎圣日耳曼,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从它们无比庞大的支持群体中,获得巨额的金钱收入。欧足联现任主席切菲林彼时不无担心地表示:“作为欧洲足球公平竞争的守护者,欧足联必须要保持警惕,并给予报告中显示的财政不公平现象足够的关注,这些现象包括——大俱乐部工资支出过高,且上涨趋势明显;赞助商过度集中于几家俱乐部,以至商业利润也被他们独享。”
简而言之,在豪门俱乐部收入野蛮蹿升的情况下,欧足联《财政公平》法案的漏洞也被无限放大——至少在目前看来,这个政策的计算公式已经无法限制豪门俱乐部的挥斥方遒,只要收入够多,他们就可以无视任何限制。以去年德勤公布的俱乐部财富榜为例,上述俱乐部一举霸占了榜单前9名,且收入数据都超过了4亿欧元——曼联、巴萨和皇马都达到6亿欧元的规模,而曼城和巴黎圣日耳曼也迈过了5亿欧元的门槛。
不仅如此,在过去一个月时间,巴黎圣日耳曼又向世界足坛展示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独门秘籍,即便接连以天价招揽内马尔和姆巴佩,但他们还是以各种曲线救国的手段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当然,为了尽可能达到收入和支出的平衡,巴黎圣日耳曼势必要出售更多的球员,以此遵守《财政公平》法案的规定。
只是,眼看着巴黎圣日耳曼挥金如土、运筹帷幄,欧足联也需要重新打开法案看一看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