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假装生活的两千万人如何引爆小荧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假装生活的两千万人如何引爆小荧幕?

马东说,内容的本质是解决人心的焦虑。“我觉得,如果在一阵笑声之后,你能够从中看到自己,你也就释放了自己;或者,你或多或少感受到了,生活当中荒诞与尴尬的自己。在它触动你的那个瞬间,也许就释放了某种焦虑。”

朋友圈里经常出现点名自己的话题:

《我那些从来不买单的公务员同学》

《月薪3万撑不起一个孩子的暑假》

《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

《咪蒙:说来惭愧,我的助理月薪才5万》

《我买好了30张机票在机场等你,4小时候后逃离北上广》

......

马东说,内容的本质是解决人心的焦虑。

“我觉得,如果在一阵笑声之后,你能够从中看到自己,你也就释放了自己;或者,你或多或少感受到了,生活当中荒诞与尴尬的自己。在它触动你的那个瞬间,也许就释放了某种焦虑。”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些剧或节目能持续火爆小荧幕:

《我的前半生》出现观众辱骂小三扮演者吴越;

《欢乐颂》出现网友为樊胜美的原生家庭每个人开通微博发状态的盛况;

《奇葩说》期期有争议、期期出金句;

再往前数:《北京青年》《北京爱情故事》《奋斗》;

甚至是广告界:2012年陈欧为公司拍摄的“我为自己代言”系列广告大片引起80后、90后强烈共鸣,在微博掀起“陈欧体”模仿热潮;此后的广告界开挂一般,聚焦“梦想”等走心关键词,如汽车广告“坎”、护肤品广告“三十岁”、钉钉谈创业之“惨”;

......

“我相信,很多理科出身的同学会在《生活大爆炸》里看到自己。我也相信,你在看赵本山的春晚小品,一定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相似的场景。你在看《奇葩说》的时候,总有一个瞬间,可以在肖骁身上看到自己的内心(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马东。

《奇葩说》辩手飞飞将婚礼解读为庙会

不追剧者习惯从高姿态上升到女权角度去解读这些电视剧,这定位不太合理。它们并不代表少数人(女权),而是讨论大多数(城市焦虑)。这些城市焦虑话题火爆公众号和小荧幕的原因在于,它们紧紧围绕中产、新锐中产的生存现状展开。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认为,中国的中产阶级是指年收入在1.35 万~ 5.39 万美元(约合9 万~36 万元人民币)之间的人;《福布斯》定义为,中国中产家庭年收入应该在 1 万- 6 万美元之间;而国家统计局划定的收入范围是,7,250 ~ 62,500美元(约合 5 万~ 42 万元人民币)之间。

这些数字定义出的中产并不那么让人服气,社会的中坚力量——中产们的生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生存、生活焦虑。

智联招聘《2017年中国新锐中产调查报告》

传统意义上“40岁以后进入中产”的观念已经慢慢不再提起,更活跃的力量来自于新锐中产。吴晓波最先定义新锐中产,指的是一批从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群体,以 80、90 后为中坚力量,目前这个群体有1.3 亿人。

聚焦朋友圈的公众号把这些中产数据拉下神坛,成为可以谈论的、具体实际的城市焦虑话题;而折射到影视方面,这一类型的小荧幕也是一样的繁荣,将一些现实议题戏剧化处理或许不尽合理,但是在观众中依然掀起了追剧与热议的浪潮,因为观众通过电视剧反观了自己的生活,缓解了焦虑感。

活泼、急于发声的咪蒙更多地对应新锐中产;苦心经营“文化”人设的新世相更多地对应中产年龄层。

以咪蒙为例,它将自己的内容分为生活方式、励志、社会话题等类型,各种类型的内容占比如下:

咪蒙对于自己的内容细分得比较具体,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咪蒙的所有文章无不是引燃80、90后隐性焦虑的话题(这一点从咪蒙的生活方式类话题占比最高也可以看出)。

我们再来看看网综《奇葩说》的话题情况。《奇葩说》的魅力或许来自于节目本身的能言善辩,但是节目的生命力在于持续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输出能力。

在《奇葩说》节目中,讨论社会生活(包括职场、社交等)的比例最大,其次是个人追求(女性、梦想等)和情侣关系、婚恋难题,以虚拟社会“奇葩星球”反观地球、人类社会的脑洞话题也有一些,其他的谈论朋友、亲子的占比虽然不大,但是都有涉及。

关键词反映节目覆盖生活的领域,也反映中产生活的时间分布:

《奇葩说》四季关键词分布

可以将新锐中产的时间消耗与《奇葩说》的关键词对应起来:刷手机≈朋友圈;陪家人≈孩子+房子+离婚+ 出轨;社交+个人充电≈职场+梦想;购物≈钱+包;赡养父母≈养老院+太后病......

马东谈起《奇葩说》辩手,专业出身的马薇薇、黄执中团队“任何一个屁大点的事,这些人都能津津有味地跟你谈两个小时,还没有结论。这是多么神奇的能力”;而非专业的肖骁、范湉湉“是先天的,不那样生活就会憋死”。

这些公众号、这些人以及这些小荧幕作品都擅于将中产阶级一直存在的、隐而不发的焦虑花时间去揭露、解读。

公众号不断地以群体焦虑哗众取宠,人们总会产生疲劳,当然也总会有聪明的公众号出现更高段位的表达,因为焦虑持续存在。

《我的前半生》较《欢乐颂》整体上升了一个年龄段,前者对应中产,后者对应新锐中产,前者输出新时代小三、家庭主妇、中产阶级的职场等新鲜话题;《欢乐颂》第一部输出新锐中产的职场、阶层、原声家庭等话题,第二部较第一部诟病多了不少,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对于新锐中产的话题已经匮乏,第二部只能继续第一部的原生家庭问题。

“观众实际上并不希望看到你一成不变。尽管受众告诉你,《奇葩说》不要变。但从底层逻辑来说,他要的不是你对节目形态的坚持,而是持续让他保持同样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是新鲜感。”马东谈《奇葩说》制作,每一季都是一个新节目。

话题趋于匮乏,观众总在进步,从公众号到小荧幕,城市焦虑话题是否能持续引领内容经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马东

  • 对话马东:综艺的“厨子手段、匠人心思 ”
  • 《乐夏3》终于回归但乐队少了,持续提供新鲜感太难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假装生活的两千万人如何引爆小荧幕?

马东说,内容的本质是解决人心的焦虑。“我觉得,如果在一阵笑声之后,你能够从中看到自己,你也就释放了自己;或者,你或多或少感受到了,生活当中荒诞与尴尬的自己。在它触动你的那个瞬间,也许就释放了某种焦虑。”

朋友圈里经常出现点名自己的话题:

《我那些从来不买单的公务员同学》

《月薪3万撑不起一个孩子的暑假》

《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

《咪蒙:说来惭愧,我的助理月薪才5万》

《我买好了30张机票在机场等你,4小时候后逃离北上广》

......

马东说,内容的本质是解决人心的焦虑。

“我觉得,如果在一阵笑声之后,你能够从中看到自己,你也就释放了自己;或者,你或多或少感受到了,生活当中荒诞与尴尬的自己。在它触动你的那个瞬间,也许就释放了某种焦虑。”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些剧或节目能持续火爆小荧幕:

《我的前半生》出现观众辱骂小三扮演者吴越;

《欢乐颂》出现网友为樊胜美的原生家庭每个人开通微博发状态的盛况;

《奇葩说》期期有争议、期期出金句;

再往前数:《北京青年》《北京爱情故事》《奋斗》;

甚至是广告界:2012年陈欧为公司拍摄的“我为自己代言”系列广告大片引起80后、90后强烈共鸣,在微博掀起“陈欧体”模仿热潮;此后的广告界开挂一般,聚焦“梦想”等走心关键词,如汽车广告“坎”、护肤品广告“三十岁”、钉钉谈创业之“惨”;

......

“我相信,很多理科出身的同学会在《生活大爆炸》里看到自己。我也相信,你在看赵本山的春晚小品,一定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相似的场景。你在看《奇葩说》的时候,总有一个瞬间,可以在肖骁身上看到自己的内心(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马东。

《奇葩说》辩手飞飞将婚礼解读为庙会

不追剧者习惯从高姿态上升到女权角度去解读这些电视剧,这定位不太合理。它们并不代表少数人(女权),而是讨论大多数(城市焦虑)。这些城市焦虑话题火爆公众号和小荧幕的原因在于,它们紧紧围绕中产、新锐中产的生存现状展开。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认为,中国的中产阶级是指年收入在1.35 万~ 5.39 万美元(约合9 万~36 万元人民币)之间的人;《福布斯》定义为,中国中产家庭年收入应该在 1 万- 6 万美元之间;而国家统计局划定的收入范围是,7,250 ~ 62,500美元(约合 5 万~ 42 万元人民币)之间。

这些数字定义出的中产并不那么让人服气,社会的中坚力量——中产们的生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生存、生活焦虑。

智联招聘《2017年中国新锐中产调查报告》

传统意义上“40岁以后进入中产”的观念已经慢慢不再提起,更活跃的力量来自于新锐中产。吴晓波最先定义新锐中产,指的是一批从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群体,以 80、90 后为中坚力量,目前这个群体有1.3 亿人。

聚焦朋友圈的公众号把这些中产数据拉下神坛,成为可以谈论的、具体实际的城市焦虑话题;而折射到影视方面,这一类型的小荧幕也是一样的繁荣,将一些现实议题戏剧化处理或许不尽合理,但是在观众中依然掀起了追剧与热议的浪潮,因为观众通过电视剧反观了自己的生活,缓解了焦虑感。

活泼、急于发声的咪蒙更多地对应新锐中产;苦心经营“文化”人设的新世相更多地对应中产年龄层。

以咪蒙为例,它将自己的内容分为生活方式、励志、社会话题等类型,各种类型的内容占比如下:

咪蒙对于自己的内容细分得比较具体,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咪蒙的所有文章无不是引燃80、90后隐性焦虑的话题(这一点从咪蒙的生活方式类话题占比最高也可以看出)。

我们再来看看网综《奇葩说》的话题情况。《奇葩说》的魅力或许来自于节目本身的能言善辩,但是节目的生命力在于持续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输出能力。

在《奇葩说》节目中,讨论社会生活(包括职场、社交等)的比例最大,其次是个人追求(女性、梦想等)和情侣关系、婚恋难题,以虚拟社会“奇葩星球”反观地球、人类社会的脑洞话题也有一些,其他的谈论朋友、亲子的占比虽然不大,但是都有涉及。

关键词反映节目覆盖生活的领域,也反映中产生活的时间分布:

《奇葩说》四季关键词分布

可以将新锐中产的时间消耗与《奇葩说》的关键词对应起来:刷手机≈朋友圈;陪家人≈孩子+房子+离婚+ 出轨;社交+个人充电≈职场+梦想;购物≈钱+包;赡养父母≈养老院+太后病......

马东谈起《奇葩说》辩手,专业出身的马薇薇、黄执中团队“任何一个屁大点的事,这些人都能津津有味地跟你谈两个小时,还没有结论。这是多么神奇的能力”;而非专业的肖骁、范湉湉“是先天的,不那样生活就会憋死”。

这些公众号、这些人以及这些小荧幕作品都擅于将中产阶级一直存在的、隐而不发的焦虑花时间去揭露、解读。

公众号不断地以群体焦虑哗众取宠,人们总会产生疲劳,当然也总会有聪明的公众号出现更高段位的表达,因为焦虑持续存在。

《我的前半生》较《欢乐颂》整体上升了一个年龄段,前者对应中产,后者对应新锐中产,前者输出新时代小三、家庭主妇、中产阶级的职场等新鲜话题;《欢乐颂》第一部输出新锐中产的职场、阶层、原声家庭等话题,第二部较第一部诟病多了不少,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对于新锐中产的话题已经匮乏,第二部只能继续第一部的原生家庭问题。

“观众实际上并不希望看到你一成不变。尽管受众告诉你,《奇葩说》不要变。但从底层逻辑来说,他要的不是你对节目形态的坚持,而是持续让他保持同样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是新鲜感。”马东谈《奇葩说》制作,每一季都是一个新节目。

话题趋于匮乏,观众总在进步,从公众号到小荧幕,城市焦虑话题是否能持续引领内容经济?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