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FBI,基本上爱看美剧的人
都会认为这是美国最牛逼的部门了
[犯罪心理]讲的就是FBI通过心理侧写破案的故事
[妙贼警探]中的Neal与他的FBI伙伴也是抓罪犯无数
然而,历史上却有一个罪犯让FBI
调查了17年,动用500名特工
花费500万美元,误抓了200多名嫌疑犯
查访上万民众,接了2万多通检举电话
为抓他悬赏100万美元(FBI最昂贵的调查之一)
因为实在太过传奇
他当年被捕的事件
还登上时代杂志封面
▼
这个智商高(167)
学历高(哈佛毕业)
甚至长得更是一表人才的传奇罪犯
叫泰德·卡辛斯基
真人照
近期,根据泰德经历改编的
烧脑高智商犯罪美剧
[ 追缉:炸弹客 ]
正在以纪录片闻名Discovery频道播出
剧照
是的,正如这部剧的片名一般,泰德·卡辛斯基所进行的犯罪就是制造炸弹,并将炸弹寄给他的目标。
泰德·卡辛斯基从1978-1995年间,开始邮寄炸弹给大学教授、大型企业主管及航空公司,总共寄出共16枚炸弹,炸死3人,23人轻重伤。在此期间还差点让一架的波音727客机坠毁。
鉴于其作案手法与受害者模式,联邦调查局将一系列连环爆炸案命名为 "UNABOM" (UNiversity &Airline BOMber),而后媒体称其为"UNABOMer":校航炸弹客 。
剧中截图:在某次爆炸中,警方用了三个尸袋才收集完受害者尸体
在1995年4月24日,泰德寄出将最后一个炸弹包裹寄给加州林业协会总裁的同时给《纽约时报》寄去了其长达35,000字的宣言――《工业社会及其未来》,表示若获得刊登就将停止袭击。
直至这时,FBI才了解到这么多年来,校航炸弹客的目的是要反抗人们对于现代社会的服从。
▼
那么问题来了
这样看起来虽然传奇
但却有点闷的事件
编剧有何神通广大之能力
将它变成烧脑的高智商犯罪剧呢
编剧从这三个角度为本片增添了三个最重要的亮点:
首先,主创团队请来了现实生活参与办案的FBI心理侧写警探吉姆·菲茨杰拉德担任顾问,让整个故事在戏剧化的过程中保留真实感。
P.S.这位吉姆大叔也是位传奇人物:2007 年他从 FBI 退休,还担任了我们文章一开头就提到的 CBS 长命犯罪剧[犯罪心理]的技术顾问,之后写了本书《 A 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Mind》,这本书也是本剧情节的来源之一。
传奇警探:吉姆·菲茨杰拉德
其次,编剧还将故事的主线设定为以吉姆为原型的FBI心理侧写师与罪犯泰德斗智斗勇的整个追捕过程。而这种设定则让本片增加了不少戏剧冲突与张力。
片中饰演吉姆大叔的演员是萨姆·沃辛顿。
这个名字和这个长相估计大部分人听着都有点陌生,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他是当年[阿凡达]的男主:
虎扑甚至有个帖子专门在讨论:
为啥萨姆·沃辛顿红不起来?
大家得出的结论无非是:
他是个长得毫无识别度的白人帅哥
一个老梗:萨姆.我就是这个表情.沃辛顿......
扑克脸,又不够酷,土澳出身,想出头更难。
那么这次,萨姆所饰演的吉姆又如何呢?
以下同样是来自网友的回答:
Sam当初阿凡达起点太高, 奈何演技跟不上名声, 结果消失了那么多年, 现在进军美剧总算是挑到了个好剧本, 老实的外表下有股韧劲, 挑战官僚制度和傲慢的高智商罪犯, 算是奉献了合格的表演.
剧照
萨姆这次在剧中所饰演的侧写员吉姆,是一个年级很大了才考上侧写员的警探。他因为“太死脑筋”,给一名关系户开了张罚单,从此被雪藏,干了很长一段时间负责管理街头涂鸦的巡警。
而这样一名有点认死理的警探,在老师推荐下终于参与了追捕校航炸弹客的办案组。所以一方面他格外珍惜想好好表现,另一方面他自己的原则又让他无法向官僚妥协。也正是这种不妥协成就了吉姆警探。
来自上司的官僚高压
萨姆的个人坚持
他通过研究校航炸弹客所寄到报社的著作,根据论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研究出一套“文字侧写”的方法。而这种方法最终带领FBI抓到了这位毫无人性的杀人犯校航炸弹客。
而与吉姆的出身恰恰相反的校航炸弹客泰德,却是一个从小到大都一帆风顺的天之骄子。
1942年5月22日,泰德出生于伊利诺伊州的埃佛格林帕克,他是第二代波兰移民,五年级时他的智商测试获得全校最高的167分,因此被允许跳级。由于在班上年龄太小,他遭受欺凌,怕人、怕房屋等密闭环境。
后来,他迷上了数学,再次跳级。1958年,16岁的卡辛斯基被哈佛大学录取,后赴密西根大学只用了几个月就获得数学博士学位,因为他解决了导师也没有解决的数学难题。退休教授马斯威尔评价说:卡辛斯基的博士论文全美国只有10到12个人能看懂。
他在二十五岁时被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UC Berkeley聘请担任数学教授,是该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但他对教学并不热衷于是求去,并在1971年到蒙大拿州隐居。
泰德·卡辛斯基不同阶段照片
而这次在剧中饰演这个杀人狂的是:在[复仇者联盟]之中,饰演幻视的保罗·贝坦尼保罗。
尽管这次保罗所饰演的杀人犯与之前[复仇者联盟]这种大制作商业片的角色完全不同,但他对于角色的把握却是很到位:
一方面由于校航炸弹客进行恐怖袭击,完全是基于自己世界观中的“道义”,而那些死者对他来说只是一种“阶级象征”,所以即使他被捕了,他依旧毫无悔过与内疚之感:
剧照
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特别沉着冷静、自己所走的每一步棋子都早已了然于心的高智商犯人,所以他在对抗萨姆警探时,不仅临危不乱,更是经常能转危为安:
正是吉姆的语言学分析锁定了炸弹客的身份,并进而拿到了搜捕令,泰德只要推翻Jim的分析是不足以成立的,就有办法为自己脱罪
而这些校航炸弹客的特点,从眼神到气场,小E不得不承认,找不到比保罗更适合的演员来饰演了:
两大男主连眼神都充满演技
文章写到这里,估计很多剧迷要骂了:
都剧透得差不多了,还看个P?
而这里就要讲到这部剧有别于其他悬疑剧的特点了:
这个剧独特的叙事手法:它将时空拆分成两个部分。
1995年,警探吉姆通过自己的文字侧写抓住校航炸弹客的过程。
1997年,以及吉姆怎样一步步让这个高智商罪犯认罪的过程。
而这种方式,则让早已知道结局的剧迷(结局当然就是校航炸弹客被绳之以法啊),保持着对本剧的新鲜感,也让这剧的每一集都充满着悬疑、戏剧与烧脑性。
目前,这部电视剧已经更新到第五集,还有三集未更新。但直至第五集,仍然有很多谜团没有解开。至于去哪里看,人人影视字幕组自己的APP提供在线观看。
▼
尽管校航炸弹客的言行太过激,但他的言论不仅让剧中的吉姆警探深受影响:
更是让很多现实的人看后也引发了思考:
传说,当年校航炸弹客将自己的著作刊登到报纸之后,刹那间整个美国社会都被震惊了:
“有些人哭了,少许人欣喜,绝大多数则是默默伫立着不发一言。”
而美国一些极端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转为支持卡辛斯基。1995年,一名波士顿艺术家发动一场签名运动,支持卡辛斯基竞选总统。
因此,在文章的结尾,小E选择贴出一段校航炸弹客的《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与大家共勉,关于科技关于自由关于人性关于很多方面,我们需要反思的还有很多:
考虑一个假设的个人,他只要心念一动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这个人有权力,但他将会遭受严重的心理问题。起初他将有很多的乐趣,但渐渐地他将极度无聊并且情绪低落。最终他有可能患上抑郁症。历史表明悠闲的贵族们往往会变得颓废。为了保持权力而征战不休的贵族并不会如此。但悠闲而安全、没有必要发挥自己能力的贵族通常会变得无聊,沉湎于享乐主义并意气消沉,即使他们掌握着权力。这表明权力本身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人必须有行使权力的目标。
Consider the hypothetical case of a man who can have anything he wants just by wishing for it. Such a man has power, but he will develop seriou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t first he will have a lot of fun, but by and by he will become acutely bored and demoralized. Eventually he may become clinically depressed. History shows that leisured aristocracies tend to become decadent. This is not true of fighting aristocracies that have to struggle to maintain their power. But leisured, secure aristocracies that have no need to exert themselves usually become bored, hedonistic and demoralized, even though they have power. This shows that power is not enough. One must have goals toward which to exercise one's power.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