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出发前没搞清楚这四个数据,抛锚伤车是分分钟的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出发前没搞清楚这四个数据,抛锚伤车是分分钟的事

SUV有越野的天分,但肯定不能像真正的越野车一样无所顾忌。如果在一些越野路段霸王硬上弓,那么伤车抛锚的苦果必然会最终吞下。

咱们的手绘地图已经可以论斤卖了!

其中不乏一些有难度的线路,于是内心已经蠢蠢欲动的粉丝就会在后台咨询:“那个,这条路我的车能不能走?”

这些问题甩过来,肯定不能一概而论,都得针对路况、车型、行车难度等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但,有没有对车辆可行驶标准,进行快速认知的方法呢?尤其伴随着现在SUV大火,它们有着越野车外型,但未必有一颗越野大心脏。

吉姆尼,公认的硬派越野车

SUV有越野的天分,但肯定不能像真正的越野车一样无所顾忌。如果在一些越野路段霸王硬上弓,那么伤车抛锚的苦果必然会最终吞下。

接下来几个数据,让我们更有利于判断车辆在非常规路段的通过率。同学们,赶紧拿起小本本,地理菌要敲黑板划重点了。

1.最小离地间隙

普遍来说,SUV的底盘比轿车底盘高,但是高多少,能过多大的土丘?可以走多大的坑?不同车款都有不同的最小离地间隙。

所谓最小离地间隙,一般官方很少会公布详细的数据,所以,需要车主自己亲自去测量。但是,准确的测量并不是说把车开到平地上,然后再用尺子去测量。所谓最小离地间隙,是指车辆停放在水平地面上,当达到车辆满载的时候,在底盘最下端突出部位和地面的距离。(如上图)

这个最小离地间隙,通常都处在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和前悬架部位,务必通过适当的方法来精准测量,因为在非铺装路面上行走,并非坦途,说不定一个估量不准或者心里没底,车辆就妥妥地托底刮底盘了。

这就尴尬了

2.接近角与离去角

接近角与离去角是衡量车辆上下坡的一对双生兄弟:前者是指车辆满载时,汽车前唇到轮胎画一条直线,这个直线跟地面的角度。一般来说,当这个接近角越大,车辆则可以上更大斜坡,一旦行走在非铺装路面上,土堆、斜坡、沟坎等等不可避免,接近角是首要发挥作用的地方。

如果对车辆接近角的数据不清楚,那么一不留神,就有可能直接在土路上下坡段狠狠地“亲”上了。

这一“吻”,足够深沉

而离去角,与接近角相对,是指车辆满载时,车身尾部突出点跟轮胎地面接触点的切线,这条线跟地面的角度即为离去角。当外出走在土路砂石路上时,如果突然遇到一个极陡的下坡,只有当离去角大于这个下坡的坡度时,才能保证车辆尾部不至于被下坡路面刮花托住。

即便是屁股,也不容有失啊

至此,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和离去角的数据,基本能够保障走在非铺装路面时,对车辆是否可通过路段做出基本判断,这三个数据也是考核硬派越野车的标准。这里,还有一个数据非常重要,那就是——

3.纵向通过角

李宗盛有一首歌是这么唱的: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那当一辆车需要通过一个小土丘时,必须先上去,开过土丘顶部再下来,即便接近角和离去角都完全能够保证车辆上坡下坡。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到达土丘顶部,可能会发生下面这样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故...

不考虑纵向通过角,这山丘看来是越不过了...

所谓纵向通过角,即是由底盘高度、轮胎尺寸和车身轴距共同决定的,普遍来说,SUV正是因为车身短、轴距短但是车身大,所以纵向通过角也偏大,这也说明了为什么SUV也具备相对轿车越野通过性的原因。

综上所述,在评估一辆非硬派越野车尤其是SUV对自驾路况的通过性时,起码得搞清楚车辆的这四个数据,了然于胸,才有可能对选择的路段是否可行作出靠谱的判断。说句吹牛逼的话,跟着地理菌在自驾课堂里混久一点,也是一名老司机必须的成长过程。

本期自驾课堂就说这么多,下期见。

◎文字内容综合网络整理,若有疏漏,欢迎指正补充。

来源:自驾地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出发前没搞清楚这四个数据,抛锚伤车是分分钟的事

SUV有越野的天分,但肯定不能像真正的越野车一样无所顾忌。如果在一些越野路段霸王硬上弓,那么伤车抛锚的苦果必然会最终吞下。

咱们的手绘地图已经可以论斤卖了!

其中不乏一些有难度的线路,于是内心已经蠢蠢欲动的粉丝就会在后台咨询:“那个,这条路我的车能不能走?”

这些问题甩过来,肯定不能一概而论,都得针对路况、车型、行车难度等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但,有没有对车辆可行驶标准,进行快速认知的方法呢?尤其伴随着现在SUV大火,它们有着越野车外型,但未必有一颗越野大心脏。

吉姆尼,公认的硬派越野车

SUV有越野的天分,但肯定不能像真正的越野车一样无所顾忌。如果在一些越野路段霸王硬上弓,那么伤车抛锚的苦果必然会最终吞下。

接下来几个数据,让我们更有利于判断车辆在非常规路段的通过率。同学们,赶紧拿起小本本,地理菌要敲黑板划重点了。

1.最小离地间隙

普遍来说,SUV的底盘比轿车底盘高,但是高多少,能过多大的土丘?可以走多大的坑?不同车款都有不同的最小离地间隙。

所谓最小离地间隙,一般官方很少会公布详细的数据,所以,需要车主自己亲自去测量。但是,准确的测量并不是说把车开到平地上,然后再用尺子去测量。所谓最小离地间隙,是指车辆停放在水平地面上,当达到车辆满载的时候,在底盘最下端突出部位和地面的距离。(如上图)

这个最小离地间隙,通常都处在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和前悬架部位,务必通过适当的方法来精准测量,因为在非铺装路面上行走,并非坦途,说不定一个估量不准或者心里没底,车辆就妥妥地托底刮底盘了。

这就尴尬了

2.接近角与离去角

接近角与离去角是衡量车辆上下坡的一对双生兄弟:前者是指车辆满载时,汽车前唇到轮胎画一条直线,这个直线跟地面的角度。一般来说,当这个接近角越大,车辆则可以上更大斜坡,一旦行走在非铺装路面上,土堆、斜坡、沟坎等等不可避免,接近角是首要发挥作用的地方。

如果对车辆接近角的数据不清楚,那么一不留神,就有可能直接在土路上下坡段狠狠地“亲”上了。

这一“吻”,足够深沉

而离去角,与接近角相对,是指车辆满载时,车身尾部突出点跟轮胎地面接触点的切线,这条线跟地面的角度即为离去角。当外出走在土路砂石路上时,如果突然遇到一个极陡的下坡,只有当离去角大于这个下坡的坡度时,才能保证车辆尾部不至于被下坡路面刮花托住。

即便是屁股,也不容有失啊

至此,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和离去角的数据,基本能够保障走在非铺装路面时,对车辆是否可通过路段做出基本判断,这三个数据也是考核硬派越野车的标准。这里,还有一个数据非常重要,那就是——

3.纵向通过角

李宗盛有一首歌是这么唱的: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那当一辆车需要通过一个小土丘时,必须先上去,开过土丘顶部再下来,即便接近角和离去角都完全能够保证车辆上坡下坡。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到达土丘顶部,可能会发生下面这样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故...

不考虑纵向通过角,这山丘看来是越不过了...

所谓纵向通过角,即是由底盘高度、轮胎尺寸和车身轴距共同决定的,普遍来说,SUV正是因为车身短、轴距短但是车身大,所以纵向通过角也偏大,这也说明了为什么SUV也具备相对轿车越野通过性的原因。

综上所述,在评估一辆非硬派越野车尤其是SUV对自驾路况的通过性时,起码得搞清楚车辆的这四个数据,了然于胸,才有可能对选择的路段是否可行作出靠谱的判断。说句吹牛逼的话,跟着地理菌在自驾课堂里混久一点,也是一名老司机必须的成长过程。

本期自驾课堂就说这么多,下期见。

◎文字内容综合网络整理,若有疏漏,欢迎指正补充。

来源:自驾地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