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直播第一收购案落锤,新映客会带来商业模式革新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直播第一收购案落锤,新映客会带来商业模式革新吗?

在直播平台商业变现之路上,映客似乎又走在了前面。

昨日,在停牌4个月后,次新股宣亚国际发布公告,以28.9亿元收购蜜莱坞(映客直播)48.2%的股权,成为映客直播的第一大股东,直播行业第一收购案终落锤。

映客估值缩水,盈利超预期

今天上午,相关收购公告刊登于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创业板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依据公告显示,蜜莱坞(即映客直播)估值接近60.6亿元。

此前,去年9月,映客投资方昆仑万维从其持有股份中转让3%,作价2.1亿元,即公司整体估值达到70亿元。整整一年后,估值缩水近10亿元,与此前媒体预估的75亿元相去甚远。

尽管估值缩水,但因收购而曝光的映客营收业绩却相当抢眼。

据公告显示,映客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43.26亿元,净利润达到4.8亿元;2017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34亿元,净利润2.44亿元。

直播黑马陌陌2016年全年营收5.331亿美元(约合34.781亿人民币),与之相比,映客比陌陌足足多出了几个亿。

结合目前的数据来看,超出许多人预期的是,映客是目前最赚钱的独立直播平台。

宣亚国际蛇吞象?其实皆大欢喜

三个月前的2月15日,宣亚国际登陆A股市场,开盘价格为19.37元/股,连拉数个涨停板至3月3日开板,此后股价依然逆市上扬,4月10日停牌时股价为100元/股,总市值72亿元。

宣亚国际本次交易的收购资金总额计约28.95亿元,均来源于宣亚国际四个股东拟提供的长期借款,具体包括:宣亚国际股东宣亚投资、伟岸仲合、金凤银凰拟向宣亚国际提供的3年期借款合计7.39亿元,以及宣亚国际四个股东拟向宣亚国际提供的15年期借款合计约21.56亿元。

从收购消息传出时,外界就一直对两家体量相当的公司收购表示质疑,不过对于独角兽级别的映客直播,经过多轮融资后已到发展瓶颈期。

直播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烧钱大战远未结束,相较于几个主要竞争对手,陌陌本身就是海外上市公司,一直播背后有新浪微博,花椒背后则是港股天鸽互动,作为独立的直播平台,无论是继续烧钱还是寻求其他商业模式变现,都存在一定困难。

而寻求IPO对于以直播为主业的映客,受限于国家相关政策,似乎是难以完成的任务。因此,被上市公司并购,曲线上市,无论对于映客直播的创始团队还是投资人而言,无疑是能够接受的最好局面。

以创始人奉佑生为例,其手握股权的交易对价达到12.5亿人民币。不过奉佑生也并不能全部拿走,他还要增资或者入股宣亚国际的股东宣亚投资等4家公司。

对于此次映客的收购方,宣亚国际相关人士表示,收购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宣亚国际的产业布局可以得到显著优化,可以提升整合营销传播领域的整体竞争力,使宣亚国际能够迅速成为“整合营销传播服务商+互联网直播运营商”双位一体的综合营销传播服务企业。

对于一家以传统公关广告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收购映客不仅将拓展它的业务体系链条,数字营销业务更将带来宣亚国际需要的资本市场信心。

在一片红海中,新映客将走向何方?

根据新浪微博数据中心发布的《2016年直播行业洞察报告》显示,全国共产生了200家直播平台,用户规模高达3.25亿,直播APP的日活跃用户数量达到2400万。

但用户规模增速逐步放缓,流量红利结束,市场进入阶段性饱和期。网络直播行业的转型压力持续加大。

今年,各大直播平台均开始尝试商业模式转型和变现的摸索。8月末,一直播迎来TFBOYS入职母公司一下科技,开启直播造星模式探索。花椒则主攻三四线城市,意图在庞大的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大众用户中寻求发展空间。

而BAT也并未放过直播这个风口,腾讯旗下直播平台的数量已达到9家,阿里推出了淘宝直播和天猫直播,百度不仅有“百秀直播”,还有旗下的爱奇艺拥有“奇秀直播”。网易旗下有游戏电竞直播(CC直播)。

面对重重竞争和巨头围剿,映客在去年双11期间就与天猫合作拿到了超过1000万广告费,更多广告主会意识到直播平台的广告营销价值,而直播平台或第三方会推出直播红包、边看边买、广告平台这类营销工具来满足广告主。

映客作为独立直播平台其盈利压力使其不断尝试商业变现,因此映客在商业模式探索方面也一直是业内做的最好。

与天猫的合作实际是映客在寻求流量变现之路上的一次重要尝试,尽管业内对于广告存较多抵制,怀疑广告过多会影响用户体验。

但是,对于面临盈利压力的直播平台而言,与广告、营销业合作也将是大势所趋,相较于主播培养、造星计划等过长的链条,流量变现一直都是移动互联网最稳固、最直接的盈利模式。

映客创始人CEO奉佑生

映客创始人CEO奉佑生就曾表示:“直播平台免费观看并根据打赏的模式其实是一个初级形态,现在的电视广告市场份额有1000多亿,但映客直播的广告才刚刚开始,换句话说,直播是可以承载广告、电视、会员付费和增值服务等几乎所有的商业模式,而广告是最直接的变现模式。”而宣亚国际的收购,则让映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在直播平台商业变现之路上,映客似乎又走在了前面。

不过唯一尚存变数的,就是两家体量相近的公司,尽管在收购之后映客创始团队并未离开,且交叉持股宣亚国际,但传统业务和新兴的直播业务是否能形成新的合力依然要划上问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直播第一收购案落锤,新映客会带来商业模式革新吗?

在直播平台商业变现之路上,映客似乎又走在了前面。

昨日,在停牌4个月后,次新股宣亚国际发布公告,以28.9亿元收购蜜莱坞(映客直播)48.2%的股权,成为映客直播的第一大股东,直播行业第一收购案终落锤。

映客估值缩水,盈利超预期

今天上午,相关收购公告刊登于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创业板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依据公告显示,蜜莱坞(即映客直播)估值接近60.6亿元。

此前,去年9月,映客投资方昆仑万维从其持有股份中转让3%,作价2.1亿元,即公司整体估值达到70亿元。整整一年后,估值缩水近10亿元,与此前媒体预估的75亿元相去甚远。

尽管估值缩水,但因收购而曝光的映客营收业绩却相当抢眼。

据公告显示,映客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43.26亿元,净利润达到4.8亿元;2017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34亿元,净利润2.44亿元。

直播黑马陌陌2016年全年营收5.331亿美元(约合34.781亿人民币),与之相比,映客比陌陌足足多出了几个亿。

结合目前的数据来看,超出许多人预期的是,映客是目前最赚钱的独立直播平台。

宣亚国际蛇吞象?其实皆大欢喜

三个月前的2月15日,宣亚国际登陆A股市场,开盘价格为19.37元/股,连拉数个涨停板至3月3日开板,此后股价依然逆市上扬,4月10日停牌时股价为100元/股,总市值72亿元。

宣亚国际本次交易的收购资金总额计约28.95亿元,均来源于宣亚国际四个股东拟提供的长期借款,具体包括:宣亚国际股东宣亚投资、伟岸仲合、金凤银凰拟向宣亚国际提供的3年期借款合计7.39亿元,以及宣亚国际四个股东拟向宣亚国际提供的15年期借款合计约21.56亿元。

从收购消息传出时,外界就一直对两家体量相当的公司收购表示质疑,不过对于独角兽级别的映客直播,经过多轮融资后已到发展瓶颈期。

直播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烧钱大战远未结束,相较于几个主要竞争对手,陌陌本身就是海外上市公司,一直播背后有新浪微博,花椒背后则是港股天鸽互动,作为独立的直播平台,无论是继续烧钱还是寻求其他商业模式变现,都存在一定困难。

而寻求IPO对于以直播为主业的映客,受限于国家相关政策,似乎是难以完成的任务。因此,被上市公司并购,曲线上市,无论对于映客直播的创始团队还是投资人而言,无疑是能够接受的最好局面。

以创始人奉佑生为例,其手握股权的交易对价达到12.5亿人民币。不过奉佑生也并不能全部拿走,他还要增资或者入股宣亚国际的股东宣亚投资等4家公司。

对于此次映客的收购方,宣亚国际相关人士表示,收购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宣亚国际的产业布局可以得到显著优化,可以提升整合营销传播领域的整体竞争力,使宣亚国际能够迅速成为“整合营销传播服务商+互联网直播运营商”双位一体的综合营销传播服务企业。

对于一家以传统公关广告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收购映客不仅将拓展它的业务体系链条,数字营销业务更将带来宣亚国际需要的资本市场信心。

在一片红海中,新映客将走向何方?

根据新浪微博数据中心发布的《2016年直播行业洞察报告》显示,全国共产生了200家直播平台,用户规模高达3.25亿,直播APP的日活跃用户数量达到2400万。

但用户规模增速逐步放缓,流量红利结束,市场进入阶段性饱和期。网络直播行业的转型压力持续加大。

今年,各大直播平台均开始尝试商业模式转型和变现的摸索。8月末,一直播迎来TFBOYS入职母公司一下科技,开启直播造星模式探索。花椒则主攻三四线城市,意图在庞大的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大众用户中寻求发展空间。

而BAT也并未放过直播这个风口,腾讯旗下直播平台的数量已达到9家,阿里推出了淘宝直播和天猫直播,百度不仅有“百秀直播”,还有旗下的爱奇艺拥有“奇秀直播”。网易旗下有游戏电竞直播(CC直播)。

面对重重竞争和巨头围剿,映客在去年双11期间就与天猫合作拿到了超过1000万广告费,更多广告主会意识到直播平台的广告营销价值,而直播平台或第三方会推出直播红包、边看边买、广告平台这类营销工具来满足广告主。

映客作为独立直播平台其盈利压力使其不断尝试商业变现,因此映客在商业模式探索方面也一直是业内做的最好。

与天猫的合作实际是映客在寻求流量变现之路上的一次重要尝试,尽管业内对于广告存较多抵制,怀疑广告过多会影响用户体验。

但是,对于面临盈利压力的直播平台而言,与广告、营销业合作也将是大势所趋,相较于主播培养、造星计划等过长的链条,流量变现一直都是移动互联网最稳固、最直接的盈利模式。

映客创始人CEO奉佑生

映客创始人CEO奉佑生就曾表示:“直播平台免费观看并根据打赏的模式其实是一个初级形态,现在的电视广告市场份额有1000多亿,但映客直播的广告才刚刚开始,换句话说,直播是可以承载广告、电视、会员付费和增值服务等几乎所有的商业模式,而广告是最直接的变现模式。”而宣亚国际的收购,则让映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在直播平台商业变现之路上,映客似乎又走在了前面。

不过唯一尚存变数的,就是两家体量相近的公司,尽管在收购之后映客创始团队并未离开,且交叉持股宣亚国际,但传统业务和新兴的直播业务是否能形成新的合力依然要划上问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